西红柿与小鱼
刘荒田
今天早晨,在禅城的112号公交车上,我目睹这样一幕:一位中年女士提着不止一个购物袋上车,每个袋子都满满的,可见凶猛的通胀并没消解她的购物欲。过了三个站,她下车去了。走得匆忙,一枚西红柿从袋子滑出。乘客提醒女士,女士掉头一看,说:“不要了!”我猜她是怕回头捡时,遇上司机登油门,腾不出手来抓横杠,怕要摔倒。许多公交车司机驾驶的凶猛,我们领教得多了。不过这次是例外,司机没有开动,扭头看着她和西红柿,说:“不要就行了吗?真是!”她听不到。过道上,玛瑙般鲜艳的西红柿,矜持,自得,它似乎晓得自己成了乘客视线的焦点。有人皱眉议论:“人踩上怎么办?”然而,没有一个乘客把它捡起来。
我的座位离它约2米,我也没有动作。我知道,大家和我一样:怕司机忽然凶猛起来,连站也站不稳。我盯着西红柿,想起几天前,一位朋友在海边看到渔船靠岸后,渔民把网里的鱼倒在地上分拣,能卖的鱼盛进篓子,不能卖的小鱼,活蹦活跳的,却留在地上,听任烈日晒死。友人看着心疼,对卖鱼的女孩说:“小鱼儿死掉多可惜,三尺开外就是海水了,为什么不把它们送回去?”女孩子头也没抬,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些小鱼长大后归我吗?”
捡起西红柿和放生小鱼,都是举手之劳。我们却出于偏狭的私心,拒绝举手。更普遍也更叫人寒心的,是不知羞耻地不举手。垃圾桶在一尺开外,偏要把香蕉皮扔在脚下;偏要在大庭广众响亮地把痰吐在地上,这类和“创文”背道而驰的芥末小事,天天发生着。
车快到下一站,并不凶猛的司机又扭头看西红柿,大家也看着它,忧虑是相同的:万一上车的乘客踩上它。车停的刹那,西红柿借惯性,骨碌碌滚到我跟前,我在众人的注视下捡起,然后下车。这时,我想给老天爷提议,给卖鱼女孩一个许诺:送回海里的小鱼,将来还是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