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651阅读
  • 26回复

温馨提示网上朋友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人海骄阳

发帖
9857
金钱
51649
经验值
1025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09-12
回 楼主(白云剑客) 的帖子
大师.,期待你在此有关这个晚会的更多的镜像报导.
离线蔡棟銘

发帖
1246
金钱
12446
经验值
35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1-09-12
引用第3楼傲天于2011-09-12 09:47发表的  :
<江门月,中华情>央视中秋晚会,CCTV--4播出时间:

美东2011年9月12日早上8时

.......

多謝傲天的提示,多謝白云劍客!
离线白蘭花香

发帖
10863
金钱
8900
经验值
7573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09-12
祝白云劍客合府和各位朋友中秋節快樂!
离线君子好逑

发帖
3324
金钱
51406
经验值
986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09-12
谢谢白云剑客,并祝你节日快乐!
爱我帖子
离线傲天

发帖
1491
金钱
52094
经验值
23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1-09-13
[font='Times New Roman']
“江门月·中华情”央视“秋晚”圆满成功
庆功宴上“谢”声一片
  在《月满中华》的歌舞声中,“江门月·中华情”2011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写下一个圆满的句号。为了向海内外华人华侨献上这道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近几个月来数百名演职人员和会务人员为晚会献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昨晚(9月12日)11时,市领导陈继兴、刘海、聂党权、黄悦胜等代表江门市委、市政府宴请晚会所有演职人员和主要工作人员,为大家庆功。
  “今宵难忘,我们一起在这里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刘海说,“今天晚上这个晚会,是我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用情最多的一个晚会,中央电视台到我们中国著名侨乡来举办这样一个大型的晚会,可以说是我们江门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对祖籍江门、遍布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影响也很大,我相信,今天晚上,这台晚会将成为我们海外侨胞的中心话题。因此,我要借这个机会,感谢中央电视台全体工作人员,感谢全体演职人员,感谢我们江门为晚会付出努力和心血的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祝大家中秋快乐!”
  “感谢”是庆功宴上被用得最频繁的词汇。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悦胜在致辞中也一再表达谢意,并向参与央视秋晚工作的所有部门和单位一一点名致谢。黄悦胜说:“我们是以爱这个城市、爱我们的国家的信念投入到这场工作中的,晚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我们感到由衷高兴,希望我们与央视的合作仅仅是个开始。”
  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副总监王文昌、中央电视台2011年中秋晚会总导演周晓岚则借机向我市全体市民致谢,他们说,江门人民文明的行为风尚令人感动,通过这次合作,江门给他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江门是个宜居的城市,也是个充满了人文色彩的城市,他们深深感受到了侨乡的特色,并被其感动,希望把这份感动通过这台晚会传递给全世界的华人。(杨慧敏)
  又讯 昨天(9月12日)下午,我市还设酒会欢迎前来出席“江门月·中华情”2011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有关领导和嘉宾,市领导赵翠玲、李崴、陈杭、林锦清出席酒会。(杨慧敏)


[ 此帖被傲天在2011-09-13 08:44重新编辑 ]
离线傲天

发帖
1491
金钱
52094
经验值
23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1-09-13
[font='Times New Roman']

戏里戏外 台上台下 共写精彩
来源: 江门日报时间: 2011.09.12
【字体: 】【 打印 】 【 关闭

  这些天,对于江门人来说,最热门的话题便是今晚要举行的央视“秋晚”。而今年,江门人说得最多的,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毫无疑问,“秋晚”是展示文明江门的一扇窗。
  “秋晚”由央视操刀打造,可谓将侨乡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展示舞台。不过,从空间范围来看,“秋晚”那有形的舞台,毕竟容不下全体江门人一起秀文明;相对而言,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城市,则是一个无形的超级大舞台,除了从各地汇聚而来的“秋晚”演职人员,面对着央视的镜头和见多识广的明星,全体江门人必然会有意无意地上演一台没有彩排的文明盛宴。
  没有彩排,即意味着“演出”的效果出自天然,与生俱来。江门人准备好了吗?老实说,不到“秋晚”顺利结束,没有人敢打诳语拍胸脯保证。
  昨天(9月11日)晚上,笔者有幸观看了秋晚的正式彩排演出,期间见闻,颇令人欣慰。从演出场地周边的交通管制开始,文明管理、文明出行已清晰可见:住在附近的市民,多选择步行前往演出现场;而住得远的,有的放弃小车出行,改为驾驶通行能力更强的摩托车,有的则选择坐公交前往;尽管周边路段依然是人流、车流涌涌,但一切都在有序运转,未见乱哄哄一团糟。而在晚会现场,观众入场、就座、互动等,也都非常顺畅,大家在热情、奔放的同时,又能保持秩序井然。这样的素质,被我们的市民保持到了最后散场。近万人聚集的场地,并没有出现满地的垃圾;退场及取车、离去的一路上,也均顺畅。
  如果硬要说这是市民文明素质的一次彩排,那江门人算是暂时“过关”了。当然,“成败”所系,还在今晚的正式演出。我想,在平日里即倍加呵护城市形象的江门人,面对着“秋晚”这样重要的形象展示机遇,一定不会辱没文明江门的美好形象。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要在此再次强调:“秋晚”展示江门形象的载体,不只是那几百平方米的舞台,不只是那取景的摄像机;我们费尽心力请来的各路贵宾,目之所及,皆可看作“舞台”,我们所有人的一言一行,都是“表演”。这场“戏”能不能演好,既要看戏里,也要看戏外;要靠台上出彩,也要靠台下出力。  江南西道
  相关新闻
  江门日报官方微博今日将全程直播“秋晚” 请给力@  [2011-09-12]
  文明观看注意事项  [2011-09-12]
  舞台惊艳全场 “龙套哥”走红微博  [2011-09-12]
离线傲天

发帖
1491
金钱
52094
经验值
23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1-09-13
思念团圆的歌唱
热情文明的观赏
——央视“秋晚”侧记
“江门的观众是全国最热情的观众!”看到这个场景,你会不会这样认为呢? 周华东 摄

  央视“秋晚”去过许多城市,这一次,它来到中国第一侨乡江门——这座城市迎来了建市以来最高规格的一次文艺盛会,而这次盛会也因江门观众的优异表现而更显绚烂。这个夜晚,这台晚会,为全世界呈现了华人在明月下共同的祝愿,也呈现了江门五邑侨乡人开放兼容、文明和谐的风采。
  前奏:从简前往迎盛会
  昨晚(9月12日),屹立于五邑文化广场对面、以碉楼和小鸟天堂为背景的秋晚舞台,俨然成为江门市民心目中的不二焦点,60多位来自内地、港台以及海外的明星将齐聚于此,为全球华人表演和歌唱。这是江门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喜事,也是属于城市的一份荣耀,所以夜幕刚刚落下,人们便踊跃前往捧场,为晚会献出东道主的呐喊和掌声。
  傍晚6时,离规定的入场截止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但在从市中心通往现场的路上,已经能感受到车流滚滚。不过这一次,车主们没有让无序的拥堵成为影响观赏盛会的因素,在接近现场一两公里外的地方,车流自发有序地转入其他路口,寻觅一小块属于自己的“栖息之所”,然后看到的就是人群悠哉游哉地步行前往现场。
  晚会现场外围,是志愿者和安保人员,但很明显,相比前一晚的彩排,正式晚会时他们反而没有那么多“业务”了。志愿者们支起了更多的帐篷应对可能到来的大量寄存物品潮,但只有较少的市民前往寄存手袋;而安保处也较为顺畅,很少能听到因携带金属而发出的“滴滴”声。绝大多数观众都遵从了组织方的要求,尽量从简前往,大大减少了对现场秩序带来的额外压力。
  序章:淡定而不失激情
  一切如常进行,人们凭票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静静等候晚会开始。在晚会的后半段上,有一位主持人说过一句话:江门的侨乡文化有着极为低调的一面,亦可谓“不争之争”。这是一个中肯的评价,江门观众在开场也表现了侨乡文化里的这种特别的“淡定”。
  “要看明星,得先过我这一关。1、2、3,走,掌声、欢呼响起来,让全世界感受江门人的热情吧。”开场时,现场导演带着这番话上阵暖场,但不曾想,江门的观众们却并非一上来就似乎精力无限般地跟着疯狂,而是NG了好几次才跟上他的节奏,渐入佳境。也难怪,这里可是出了名的“明星之乡”,祖籍江门的港澳明星100多位,去年的华人嘉年华晚会,包括刘德华、曾志伟在内的数十位娱乐明星回乡献艺。
  然而,这种“淡定”很快就因正式的SHOW TIME到来而转化为前所未有的热情。“十、九、八……”,一番倒数完毕,一阵烟花冲天,雷动掌声拍响,竭力欢呼四起,开始还有点担心调动不起情绪的导演不由慨叹:“江门的观众是全国最热情的观众!”。
  高潮:最为乡情感怀
  鲁健、孟盛楠、徐乃麟、涂经纬、宋嘉其、寇乃馨,两岸三地的主持人登台亮相,唱响了“月圆人圆”的喜庆。不过真正在现场引起第一次大轰动的,却是江门籍香港乐坛天后容祖儿的出场,她的一曲《挥动翅膀的女孩》,曾陪伴了多少“80后”、“90后”的青春,给大家带去追寻梦想的勇气。如今,“小粉丝们”已经长大,有的已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亲身到现场来聆听一次,怎么会没有更加特别的感怀,怎么会不送上最为热烈的掌声!何况她还是自己的明星同乡。
  中秋是守望、思念的时节,分外明的岂止是月色,还有远方的游子!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在江门这片土地上品味这一番话,自然能够让人感受得更加深刻。当画面上出现碉楼,当晚会进入“光影流年”和“乡梓情”环节,关于守望和思乡的情愫深深牵动了观众的心。大家为蓄起胡须的“乖乖虎”苏有朋欢呼,为飞儿乐队的重金属呐喊,为那英的大腕气场折服,为林子祥的豪气冲天鼓劲,为甄妮的《上海滩》怀旧,但大家最为感动的,恐怕是静静地听张卫健唱出那些感动的歌词:“月圆了,想回家,想听一听家乡话,月圆了,想起她,是否又多了几根白头发……”同样,在此后的“明月千里”和“月印故土”环节,即使有费玉清的温柔、谭咏麟的魅力、刘欢的唱功、迪克牛仔的疯狂、毛阿敏的压轴,更加令侨乡观众动容的,恐怕是曾呼喊游子“归来吧”的费翔,在《月琴》里唱的那句“再唱一段唐山谣,再唱一首思乡情”,是老华侨故土相遇的情景剧里那句“碉楼里有一盏灯为我亮……隔山隔水把你眺望”吧。当这几个极富思乡情感的节目演绎,观众们手中的道具也挥舞得慢了许多,共鸣在同一种情感中。
  离场:给盛会又一次尊重
  两个小时的晚会结束之际,当主持人说,在中秋这样一个团圆时节,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有多久没有静心赏月了,有多久没有和朋友去闻一闻田野花香,多久没有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请不要错过了那本该属于我们的幸福时,观众们报以全场最为热烈的掌声。
  烟花、射灯、皓月,将江门的夜空映得亮丽斑斓,在这种氛围下,18000多名江门观众,带着精神收获在10分钟内离场完毕,而且,一如他们入场时所表现的素养:没有留下垃圾,没有弄歪椅子,没有为现场留下“麻烦”,没有为工作人员增添额外的压力。
  这,是江门观众给予这台盛会的又一次尊重。  (张茂盛)
离线傲天

发帖
1491
金钱
52094
经验值
23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09-13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Times New Roman']
月满侨乡 情系中华
央视中秋晚会精彩演绎 全球华人共享“江门月”



[font='Times New Roman']





离线鱼米之乡

发帖
688
金钱
44814
经验值
101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1-09-13
  期待(白云剑客)中秋晚会相片上传。


离线鱼米之乡

发帖
688
金钱
44814
经验值
101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1-09-13
期待(白云剑客)中秋晚会相片上传,看到精彩表演。




[ 此帖被鱼米之乡在2011-09-13 16:19重新编辑 ]
离线白云剑客

发帖
7575
金钱
272123
经验值
1898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1-09-14
       谢谢恩明、傲天学兄的详细报导,谢谢朋友们节日的祝福,白云心领了。本帖用途已过,恕我不一一复帖了。谢谢大家!
天涯浪子
离线南极风

发帖
1250
金钱
33759
经验值
507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1-09-15
家乡终于有机会在世人面前威返下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