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593阅读
  • 269回复

摄生总要 --[明]洪基 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观宇

发帖
572
金钱
11188
经验值
171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05-01
A随咯,双妹唛,丐时麻分段上咯.
2条评分金钱+5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雨柔 金钱 +5 哈.......值得奖! 2012-05-02
离线观宇

发帖
572
金钱
11188
经验值
171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2-05-01
大总管言重了
1条评分金钱+3
仁兄 金钱 +3 - 2012-05-24
离线观宇

发帖
572
金钱
11188
经验值
171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2-05-01
七味地黄丸 
  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咽喉作痛,或形体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火拒上焦等证。熟地黄八两,忌杵膏 山茱萸酒润,去核 干山药炒,各四两 牡丹皮酒洗微妙 白茯苓去皮乳制 泽泻去毛酒浸,焙,各三两 肉桂去皮忌火,一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淡盐汤送下三钱,忌萝卜。肾水不足,虚阳僭上,必用此丸,引火归原。夫在君火,可以湿伏,可以直折。在相火,惟当从其性而伏之。肉桂性热,与火同性,杂在下焦壮水药中,能引无根虚火,降而归经。此方以类聚之义也。且肉桂之质,在中半以下,故其性专走肾经下部,此本乎地者亲下之义也。又况相火寄于甲乙之间,肝胆木旺则巽风动,而烈火焰明。古人谓此方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本草》曰:木得桂而枯,乃伐肝之要药也。《经》曰:热因热用,从治之妙法,正与从其性而伏之义相合。或者畏其热而遗之。宣达造化升降之微乎。黄柏、知母治相火,仅可施于壮实者暂用之。若虚火而误用之,则肾因泻而愈虚,愈虚而虚火愈炽矣。《素问》气增而胜及久,用寒凉反从火化之说,独不闻乎?
2条评分贡献值+1经验值+1
柔剑兰 贡献值 +1 - 2012-07-08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离线观宇

发帖
572
金钱
11188
经验值
171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2-05-01
八味地黄丸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脐腹疼痛,夜多漩溺,或阴格阳,内真寒而外假热等证。熟地黄八两,忌,杵膏 山茱萸酒润,去核 干山药炒,各四两 牡丹皮酒洗微炒 白茯苓去皮,乳制 泽泻去毛酒浸,焙,各三两 肉桂去皮,忌火,一两 熟附子如法详制,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淡盐汤送下三钱,忌萝卜。肾有两枚,皆属于水,虽有左右之分,初无水火之别。考之《内经》昭然可晓。《仙经》曰:两个一般无二样,中间一点是真精。又曰:两肾中间一点明,夫真精也,明也。即命门相火也。命门乃穴名,而其穴在两肾中间。盖一阳生于二阴之间,所以成乎坎,而象天之北也。《经》曰:少火生气。人无此火,生化之原或几乎息矣。是丸也,肉桂、附子味厚而辛热,味厚则能入阴,辛热则能益火,故能入少阴而益命门之火。地黄、山茱萸味厚而质润,味厚则能养阴,质润则能壮水。故能滋少阴而壮坎中之水。火欲实则泽泻、丹皮之咸酸可以引而泻之。水欲实则山药、茯苓之甘淡可以渗而制之。水火得其养则肾复其天矣。王太仆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八味丸是也。
3条评分金钱+10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雨柔 金钱 +5 呵............我等十味地黄丸. 请楼主别延误. 感恩! 2012-05-02
tinyapple 金钱 +5 嘻嘻......我等九味地黄丸. 请快点. 感恩! 2012-05-02
离线观宇

发帖
572
金钱
11188
经验值
171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2-05-01
金匮肾气丸
 治脾肾大虚,腰重脚重,小便不利,肚腹肿胀,四肢浮肿,喘急痰盛,已成蛊症,其效如神。熟地黄四两,忌杵膏 白茯苓去皮乳制,三两 山茱萸酒润,去核 干山药微炒 牡丹皮酒洗,微炒 泽泻去毛,酒浸,焙干 车前子微炒 川牛膝酒洗培干 肉桂去皮忌火,各一两 附子如法制熟,五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白滚汤送下三钱。忌萝卜。先哲谓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源,身中所最重者。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肾虚则水不能安位。故逆行而泛滥于皮肤之间,因而攻逐虚虚之祸,殆不可言。八味丸脾肾要药,佐以车前,泄太阴之水,牛膝开少阴之窍。故服之其小便如泉,而取可遄已,又无损于真元之气也。

1条评分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离线观宇

发帖
572
金钱
11188
经验值
171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2-05-01
滋阴大补丸
  治阴阳两虚,平补之剂。熟地黄一两 川牛膝 山药各一两五钱 山茱萸去核 杜仲姜汁炒去丝 白茯苓 巴戟天去心 五味子炒 小茴香炒 肉苁蓉 远志去心各一两 石菖蒲 枸杞子各五钱,俱制为末红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白滚汤送下三钱。地黄、牛膝、杜仲、山萸、五味、枸杞滋阴药也。巴戟、苁蓉、茴香、远志、菖蒲、山药、茯苓、红枣养阳药也。滋阴者润而不寒,养阳者温而不热,丹溪立方之稳大都如此。中年之人服之殊当。

1条评分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离线观宇

发帖
572
金钱
11188
经验值
171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2-05-01
虎潜丸 
  治肾阴不足,筋骨痿软,不能步履。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酒炒 熟地黄杵,各一两 锁阳 当归各一两五钱 陈皮去白 白芍药酒炒 牛膝各一两 虎胫骨一两,酥炙透 败龟板四两,酥炙透上为末,煮羯羊肉,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淡盐汤送下三钱,或温酒亦可。人之一身,阴气在下,阴不足则肾虚。肾主骨,故限于步履。龟属北方,得天地之阴气最厚,故用以为君。虎属西方,得天地之阴气最强,故用以为臣。独取胫骨,从类之义也。用此二物者,古人所谓草木之药,性偏难效;气血之属,异类有情也。黄柏、知母所以去骨中之热,地黄、归芍所以滋下部之阴。阴虚则阳气泄越而上,故加锁阳以禁其上行,加陈皮以导其下行。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用羊肉为丸。命曰虎潜者,虎,阴也;潜,藏也。欲其封闭气血,而退藏于密也。
1条评分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离线观宇

发帖
572
金钱
11188
经验值
171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2-05-01
下回再续
1条评分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离线tinyapple

发帖
11589
金钱
228467
经验值
8028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2-05-02
嘻嘻......我等九味地黄丸. 请快点. 感恩!
1条评分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一阵清风芳影至
香茶慢品赏帖子
离线雨柔

发帖
1471
金钱
54155
经验值
27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2-05-02
引用第13楼观宇于2012-05-01 23:24发表的  :
A随咯,双妹唛,丐时麻分段上咯.

感谢!
1条评分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轻风雨柔漫满天
无声无息润大地
离线雨柔

发帖
1471
金钱
54155
经验值
27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2-05-02
呵............我等十味地黄丸. 请楼主别延误. 感恩!
1条评分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轻风雨柔漫满天
无声无息润大地
离线柔剑兰

发帖
16642
金钱
244497
经验值
15375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2-05-02
[quote]引用第10楼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1 条评分   金钱      +3
    观宇    金钱    +3     昨天 23:25      大总管言重了
  
  


        你和呆师父称兄道弟,呆尊你为前辈恰如其分!
1条评分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柔剑兰
离线柔剑兰

发帖
16642
金钱
244497
经验值
15375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2-05-02
引用第14楼观宇于2012-05-01 23:25发表的  :
大总管言重了


        哈哈哈,前辈取笑呆啦。

                                                     
1条评分经验值+1
仁兄 经验值 +1 - 2012-05-30
柔剑兰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2-05-03
鱼鳔丸 
  固精明目种子神方。明净鱼鳔一斤,分四分,用牡蛎粉、蛤粉、陈壁土、麦麸各拌炒成珠 鹿角胶 鹿角霜各四两 人参去芦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当归酒洗 泽泻去毛 山茱萸去核 石菖蒲去毛 莲须 赤石脂 五味子去梗 复盆子去萼 白茯苓 车前子 白术土炒 广木香不见火 柏子仁白净者 酸枣仁各一两 山药姜汁炒 金钗石斛 川巴戟去心 川牛膝去芦酒洗 川椒去目与梗及闭口者,微炒去汁 生地黄 熟地黄 地骨皮去木与土 杜仲炒断丝 远志去土与芦,甘草汤泡去心 肉苁蓉酒洗去心膜,晒干 枸杞子酒蒸 菟丝子洗去土,用酒拌蒸捣饼晒干,各一两 沙苑蒺藜水洗净,酒煮烂,焙干四两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白滚汤送下,或好酒下亦佳。目匪明则无以作哲,嗣不续则无以衍宗,故君子咸重之。然精不足即目蒙,精不足即嗣乏。二者皆宜实其精。世人益精,专于补肾,此求其末也。《经》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观睹此言,则肾主藏精耳,而生精之原,固本于五脏六腑也。是丸也,人参、天冬、麦冬、五味用之补肺;菖薄、柏仁、枣仁、当归、远志用之养心;白术、茯苓、山药、石斛用之养脾;山萸、熟地、复盆、杜仲、牛膝、巴戟、苁蓉、枸杞、菟丝、蒺藜用之补肝肾。所以然者,肝肾同一治也。乃车前、泽泻利其灼阴之邪。生地、骨皮平其五脏之火。石脂温涩,补髓固精。木香之窜,所以利六腑。川椒之辛,所以散湿痹。角胶、鱼膘血气之属,用之所以生精。角霜、莲须收涩之品,用之所以固脱。此则兼五脏六腑而调之。五脏之精实,六腑之气和。夫然后目可以明,子可以种,而阳可健矣。非达《内经》之旨者,不能识此。此丸种子极易,世相传为周王百子丹云。

2条评分贡献值+4
柔剑兰 贡献值 +3 - 2012-07-06
仁兄 贡献值 +1 - 2012-05-30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2-05-03
扶桑至宝丹 
  此丹久服不已,自济上寿,起羸,济危弱,驻容颜,发白返黑,却病延年,补髓添精,功效最神。嫩桑叶须择家圈者,不拘多少,洗以长流水,摘去其蒂,曝于日中,以干为末,净一斤 巨胜子即黑芝麻,此品引经之药,浮四两 白蜜一斤上将麻用阴阳水煎浓汁二碗,去麻存汁,和蜜炼至滴水成珠,将药末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早盐汤晚酒下。此丹乃□毅皇帝时,袁郡介溪八十八翁传自胡僧。胡僧称宋元以前人也。有翁诚意待之。僧曰:予曩在五台跌坐,有黄冠授予一服食方。予得而餐之,不知其身之轻于鸿毛。今不可记年矣。举以告翁。乃口诵其诀。曰:蚕食吐丝成锦绣,人食生蜡延年除咎。复歌曰:拂桑拂桑高拂云,海东日出气氤氲,沧海变田几亿载,此树移根今尚存,结子如丹忽如漆,绿叶英英翠可扪,真人采窃天地气,留与红霞共吐吞,濯磨入鼎即灵药,芝米区区未可群,餐松有人已仙去,我今朝夕从此君,叶兮叶兮愿玉汝,缘阴里面有桃津。授讫遂长往。不可物色之,无他奇,翁不复措意。厥后病剧罔效,乃忆胡僧所传,采取修治,一惟其方,服之病霍已,而肌粟遍体生,生而复平,平若换皮骨焉。始知神僧弗欺,久服不已,年至耄耋,而耳目聪明如至,翁曰:不妄以皮相胡僧也。今以蒲柳之姿得享松柏之算,敢忘胡僧方哉。因广其传留矣。知音同登寿域,幸勿以予向之,疑胡僧者疑予也。愚谓嫩桑之叶,性本平和,不冷不热,此仙家服食上品,举世鲜知,愚特表而出之。
2条评分贡献值+4
柔剑兰 贡献值 +3 - 2012-07-06
仁兄 贡献值 +1 - 2012-05-3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