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86阅读
  • 36回复

台山方言:“边擦音” 与 “非边擦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5-05-22
.joyli从牙牙学语就跟着祖母,总觉得祖母说的台山话最美,总认为祖毋说的就是正宗的台山话,原来只是joyli自己心中最美的代表,还有这么多边要学习.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5-05-22
回 hw79 的帖子
hw79:
家乡话,绝对值得研究!

.丐个功课不怎么难,准备考研.
离线寒冰

发帖
2834
金钱
70454
经验值
31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5-05-22
佩服如此认真的学习与研究,好文章,值得顶!
离线陆龄侯

发帖
40647
金钱
43765650
经验值
7956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5-05-22
谢谢焕平向我们揭示台山话的趣、妙及源!
离线jan

发帖
78964
金钱
1422
经验值
19488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5-05-22
台山话发音多样化,有的音难听的明白,谢谢总版的引导--学习了
离线军中绿花

发帖
1591
金钱
62977
经验值
557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5-05-22
优秀文章,支持!
离线邡东旋

发帖
3807
金钱
78311
经验值
319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5-05-22

  远游客 的这篇文章,很有意思。
  正宗的台山话,现在来说,应该是台城地区所说的话。因为台城这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中心,是各地区口音的中和。

  但从历史上来看,正宗的台山话 也即 唐宋 时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古代语言,我个人认为。
应以是都伏斗山 等地区为正宗。
  从地理上来看,这些地区是偏远地区,古时候移居到这些地区的台山人的祖先,语言和发音就一直没有收到外来
的影响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故最为正宗。
   这点,从现在的古音语言学者的复原语音听来,其发音特点,跟 都伏斗山 地区的发音很相近。估计,现在再也
没有任何一种方言,像台山话那样保留着这么多的古代语言的发音特点了。

  这一点,有可能的话,请大家听听 《將進酒》 -李白  中古漢語朗讀,就可以知道跟台山话是多么相近了,这仅是
一种复原的读法,估计事实上不一定很正确,但可以听出很多字的读法是台山话尤其是都伏斗山地区的发音特点。

  台山方言,以其说是方言,倒不如说是正宗的 唐宋 时代保留到现在的一种正统(我是这样考虑的)语言。

    一位在美国的同学对我说,他的女婿是洛阳人,经常对他说,洛阳话是中国正统语言。我对他说,你觉得,当你
用台山话来读唐宋诗词时,是不是觉得比其他语言读起来是更顺口? 他说:是这样。“台山话才是正统语言”我对
他这样说。他也觉得是这样。

   各位,你们说呢?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5-05-22
谢谢以上各位对我的原文感兴趣。谢谢东旋兄提出的意见。台山各地方言以及它们的渊源,可以通过讨论来探讨。东旋兄的看法不无道理,起码斗山浮石村是赵宋的后裔,至今建村600多年。但是,通过我对台山同学网十周年纪念册编辑,在比较浮石和汶村后,发现台山汶村的历史更长,到今为止超过700年的历史。这样一来,台山汶村地区的方言会不会更早?
离线斜阳外

发帖
21662
金钱
160863
经验值
6387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5-05-22
优秀文章,支持!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5-05-23
再复东旋兄的回帖:
关于中国古汉语的发音,我们知之甚少。但是以我之浅见,中国东南沿海省份地区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一些古汉语(唐宋时期)的发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古汉语的入声字的发音。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发不出来的。
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唐宋汉语的“舌音”成分有多大?广东地区方言几乎没有舌音,江浙地区、上海话有多少舌音?可以说“舌音”是一个中国语言进化的结果,特别是北方人发音法逐渐被融入中国语言。
其次我们可以参照一下韩语的发音。据我了解和猜测,韩语相对地保留很大部分古汉语的发音。近年发行的韩国电影【鸣梁海战】其中像“将军”这样的名词与台山话相差无几,而“进攻”也很接近汉语发音。最主要的是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基本保留下来。



[ 此帖被远游客在2015-05-23 10:08重新编辑 ]
离线邡东旋

发帖
3807
金钱
78311
经验值
319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5-05-23
回 远游客 的帖子
远游客:再复东旋兄的回帖:
关于中国古汉语的发音,我们知之甚少。但是以我之浅见,中国东南沿海省份地区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一些古汉语(唐宋时期)的发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古汉语的入声字的发音。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发不出来的。
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唐宋汉语的“舌音”成 .. (2015-05-23 01:07)

  远游客提到:“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古汉语的入声字的发音。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发不出来的。”

  很赞成这个观点,台山话正是保留了最完整的入声字的读法,如:石白泽伯迹席策屋木竹目服福禄--,等入
声字的独特的闭塞音口型的读法,和从现在的古音语言学者的复原语音几乎一样,李白 这名词的读法,就几
乎一样。

  “舌音”是北方人发音法逐渐被融入中国语言后的结果,不能认为是进化,是一种混和。唐代文明在世界
历史上留下了最灿烂的一页。以至到现在在世界上,中国人被称为唐人。这就和唐代使用的语言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唐诗,如果把入声字按北方话分派如现在的四声的话,读起来就不顺口。

   浮石和汶村话,和都伏斗山话一样,同样也是保留着最多的古代语言的发音特点的语言。到这里,不能不
提醒一下,“正宗”这词,是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应该是说:“保留着最多的古代语言的发音特点的语言。”

   古代,尤其是唐代时候的语言读法,不是单一的读法,是由各种方言组成的总成,这可以从隋朝陆法言编
纂的韵书《切韵》(相当现在的大字典)得到证明。
   大体的说,我的标准台城口音,跟 骆家辉 的标准水步话,尽管有差别,但都是“正宗”的台山话。台山
的各种语言小区,其实在 唐代 也是一样。反过来说,我觉得 台山话 就是 “正宗”唐话 的一个缩影。

   应该以我们说台山为自豪,我曾作谱过一首词曲,是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以
标准台山话来唱的,就是为了这个。


    临屏敲字,难避免有考虑不周之处,多请指教。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5-05-23
东旋兄对古汉语和声韵很有研究心得,并乐于与大家分享,令人敬佩。我是新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谢谢东旋兄的回帖。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5-05-23
回 朱洞尖下的 的帖子
朱洞尖下的:分享总版主的台山话。我谈下学习心得:
         在台山范围内,除客家话外 ,台山各地方言应统称台山话;台城话叫标准台山话 ,台城以外各地的话叫台山方言;台城话仅有代表台山话的作用,没有统一、综合周围方言的作用;如果500年 .. (2015-05-22 11:01)


回“朱洞”网友,谢谢谢谢你的回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我的假设实在是为文字增加一点趣味。至于假设的事情怎样可能发生,倒还想做进一步设想,讨论讨论。

以我个人在台城长大的经历,小时候在家里是跟着长辈们说家乡话,出了家门与同伴玩,上学与同学交流,那绝对是以另一种方言交流。那么,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是怎样开始的呢?可能会是这样,首先是听,观察,在发现众多同伴,或者年长的同胞以不同大发音说某事、某字、某词,就记下。小孩子学语言快,假以时日,两种方言就可以变换自如。
以此推演,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区,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背景的乡人,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相对的会察言观色,也许会采用更趋大同的语音。前面说的统一、综合周围方言并非人为的,而是自然的“中和”。(设想而已,请不要太认真。



[ 此帖被远游客在2015-05-23 13:18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钱+3
朱洞尖下的 金钱 +3 分享你对语言演变的细致描述。学习了。 2015-05-23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5-05-23
至于假设中端芬为文化中心时这个中心的方言会是怎样?

再来玩一次。

首先,想一想现在的端芬方言是否已经代表了一种与周围四乡方言的“中和”。如果有,那么端芬话很可能就成为一种文化中心方言,定格为“台山话”

但是,这一假设中心也有可能在广海、都斛、斗山、冲蒌四乡之间再次平衡,那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方言。此一现象可否与现在台城话相比拟? (见笑了)
离线昨夜星辰

发帖
9605
金钱
7777
经验值
384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5-05-23
很有意思的帖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