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69阅读
  • 47回复

文化震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7-02-10

据说在泛欧洲的跨国火车上用三种文字写着意思相同提示:请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这三种写法的大概意思是:

第一、英文版:Please don’t stick your head and hands outside the window。请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

第二、德文版:It is prohibited to stick your head and hands outside the window。禁止把头和手伸出窗外(是犯法的)。

第三、意文版:It is dangerous to stick your head and hands outside the window。把头和手伸出窗外是危险的。fficeffice" />

 

但是三种写法的额外意思却又有不同的暗示。英文版说法是比较中性的,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德文版说的就很严肃,禁止言下之意有犯法的意思。意大利文版就从安全的角度提醒乘客。有文化交流专家指出,德文版的说法显示出有些人对法律比较重视,只要是犯法的行为都会回避。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法律视为可有可无,特别是认为无关紧要的行为。

 

那么,就这么一条提示犯得着提到法律这个东西吗?其实这里还牵涉到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处事的态度。据说德国人比较尊重法律,这在欧洲也是公认的。比如说,在红绿交通灯前,如果你看到没有车辆行走时走过街道,这好象算不了什么。但是德国人据说会当场提醒你那是犯法的行为。这是机会主义的表现。

 

相反,意大利人在尊重法律方面就比较差。很多小事情都是知法犯法,或者说是机会主义者。意大利的很多法律都被不同程度地钻了空子。但是,如果是有安全危险的话,情况就不同。所以,火车上意大利文的写法就反映了这一点。把头和手伸出窗外是危险的。

 

这三种不同提示可以说是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写的,细想起来很有意思。是否真的象这位文化交流专家所说的那样,那就见仁见智了。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7-02-10

遠游兄﹐ 知不知道中國版本會是怎么樣?

离线玲珑姑娘

发帖
6943
金钱
15324
经验值
5928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7-02-10
引用
原文由 BigPaul 发表于 2007-2-10 11:35:36 :

遠游兄﹐ 知不知道中國版本會是怎么樣?


Paul: 有中国版本吗?
离线相逢一笑

发帖
5421
金钱
5822
经验值
4186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02-10
引用
原文由 玲珑姑娘 发表于 2007-2-10 18:28:01 :
引用
原文由 BigPaul 发表于 2007-2-10 11:35:36 :

遠游兄﹐ 知不知道中國版本會是怎么樣?


Paul: 有中国版本吗?

春运到了,民工爬火车是中国最典型的版本.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02-10

中國版本可能会是这样:  严禁将头手伸出窗外, 发生意外,除自付殓葬,医药费用外,尚须赔偿所致国家财产损失.

离线相逢一笑

发帖
5421
金钱
5822
经验值
4186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02-10
外国人错用"子"字:
三叔公不但喜欢收藏唱片,还喜欢收藏古玩.
一天接待他的一个外国朋友,领其参观他收藏的古董家具。
“这个是唐朝的桃木心桌子。”
“喔,good!”
“这是清朝的桧木椅子。”
“oh,very good!”
“这是我家珍藏的象牙筷子,真材实料哦!”
老外开始纳闷:怎么中国的东西都带有一个“子”字呢?
刚好,三叔公的太太蕃薯端了茶过来,老外一眼瞥见她手上带着一只精美的手表,为了表示称赞,他赶紧说:“噢~~好漂亮的表子!"
离线oldchicken

发帖
3338
金钱
5045
经验值
2599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02-12
引用
原文由 相逢一笑 发表于 2007-2-10 23:32:16 :
外国人错用"子"字:
三叔公不但喜欢收藏唱片,还喜欢收藏古玩.
一天接待他的一个外国朋友,领其参观他收藏的古董家具。
“这个是唐朝的桃木心桌子。”
“喔,good!”
“这是清朝的桧木椅子。”
“oh,very good!”
“这是我家珍藏的象牙筷子,真材实料哦!”
老外开始纳闷:怎么中国的东西都带有一个“子”字呢?
刚好,三叔公的太太蕃薯端了茶过来,老外一眼瞥见她手上带着一只精美的手表,为了表示称赞,他赶紧说:“噢~~好漂亮的表子!"

一笑大胆,敢拿咱蕃莳婆寻开心,小心捉你去榕树头当众打屁股,毛有惜四!(广西话)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02-12

不知是郑和下西洋的功劳, 还是马可波罗的缘故, 中西骂人有出人预料的雷同,

中文:   狗娘养的.

英文:  son of bitch 

son -儿子, bitch - 母狗. 因bitch 还可译为婊子, 武汉人就这样地骂:  婊子养的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02-22

是意大利面条? 还是中国意粉? 

当年曾被一意大利裔同事夹硬把中国面条说成是中国意粉 (Chinese spaghetti) 激到生虾甘跳, 回敬之话他们的意大利粉(spaghetti) 其实是意大利面条(Italian noodle) ....  当然是在互开玩笑 .... 于是带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年是马可勃罗经丝绸之路将制面的技术带回意大利? 还是他将制面的技术从意大利带到中国?  中国人就肯定话他带回去制面术, 意大利鬼就未必同意....

真相如何真不重要, 谁管啊?  总之中国面好吃, 意粉也好吃 ....  80年代我们就经常到中旅西餐厅叫盘"中式意粉"医肚.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7-02-25

BigPaul,中国版的说法虽然难表达,但是也已经由朋友表达出来。

记得刚到美国时,亲戚第一件告诫我的事情就是,以后说把鸡蛋拌匀的动作不能再象以前那样说“F'CK 蛋”,而是“打蛋”。

我当时是莫名其妙,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明白那是为什么。

[此帖子已被 远游客 在 2007-2-25 12:50:22 编辑过]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7-02-26
收到! 只准老番打蛋, 不准唐人F-蛋.
离线梨花戴雨
发帖
344
金钱
359
经验值
359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7-02-26
如果把一篇文章给现代的学生哥们用台山话读一篇,保证你吾吓死,都笑死。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7-02-28

老番版的迷信

今日竹升仔同我讲了他同学罗拔仔家的故事, 令我大开眼界. 转载上来, 一齐分享.  罗拔家是从英国来的移民, 近来細屋换大屋, 买的大屋搞掂, 间细屋却迟迟卖不出去, 罗拔仔父母情急之下, 祭出一招 "bury Saint Joseph " (埋葬圣约瑟) -- 将圣约瑟的神像埋在园子, 话甘就可以好快将屋卖出 ...  怎知两日后真系卖成间细屋.

看来盲目迷信并不是唐人的专利, 老番重犀利. 我都是第一次听闻此"埋葬圣约瑟"之招. 有谁知道其出处, 讲来听下.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7-02-28

昨晚竹升仔讲完故仔后, 我叫他得闲查找下"埋葬圣约瑟"之招的出处.... 今日早上他同我交了功课.

原来此招出自圣约瑟, 罗马天主教的圣人, 主管有关家庭, 父亲, 母亲/怀孕妇女, 旅行者, 移民, 房屋买荬者,工匠, 工程从业者及普通劳动人民的祈福. 

离线佛法无边

发帖
211
金钱
1898
经验值
198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7-03-08
you could go to router market---->housing--->, it was place in the national actical colum about few month ago before the housing market sla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