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YU兄弟:以下又糸来自网上哇,共勉!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如何知人呢?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这样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2]”。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一是看他的动机,二是看他的采取的方式或方法,或者说采取的技术路线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三是看他安心做什么,也就是其关注的重点与热点是什么,什么是他最感兴趣的事。如果从这三个方面去考察,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很清楚,他也就无法骗得了你。我们知道,孔子曾经向老子学习过,向老子问过礼。可能当孔子问礼以后,老子对孔子讲了“知人者智”那句话。孔子是个善于思考的人,听了老子的话就总结出上面三条。
第一条是先看人的动机。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因为只有把动机搞清楚了,才能正确地理解这个人的言行。所以警察破案,先查动机。因为动机支配行动,了解了动机,才能了解事情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搞不清动机,也就搞不清行动的原由,也就无法理解人的行为。有人善把动机掩盖起来,表面是为你好,实际上是在算计你。这样就需要要分析、判断,去伪存真。
如何了解一个人的动机,孔子说要“观其所由”。这个“由”,就是“路”(季路称仲由,由即路也),看他走什么样的路,看他如何去做。也就是孔子常讲的“察其言,观其行”[3]。“察其言,观其行”这个办法很重要。如果一个人言行一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始终如此),那么这个人就可信,如果这个人言行不一,就要多考虑一下了。孔子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是不能够值得信赖的。但对“信”也要做具体分析。因为孔子还讲过,“言必行,信必果,硁硁然,小然哉”。人在原则问题上要坚持“大信”,不是说了什么就必定做什么。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
“察其所安”,是看这个人其注意力在什么地方,其目标是什么,什么事情是他最在意的。从大处说,人有七情六欲。但不同的人对这七情六欲并不一视同仁,总有些偏好。注意某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注意这个人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就能很透彻地把握。中国人讲,识其人,观其友。从一个人交的朋友身上,可以折射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5]。这也是孔子讲的。
这就是识人的智慧,或称孔子的识人术。这里还应当说一点,孔老夫子是非常注重修辞的,虽然其曾经讲,辞达而已矣[6]。在这里,孔子分别用了“视”、“观”、“察”三个不同的字。这三个字虽然是同义词,但还是有些差别,且差别不大。不用心玩味,不用心体会,这些差别是很难知道的。
注解:
[1] 见老子《道德经》第三十章。原文是:智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2]见《论语为政篇》。原文是,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 见《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4]原文见《论语为政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5]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6] 见《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