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9462阅读
  • 558回复

寻台山一中“六四秋初(4)”班老同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330楼 发表于: 2010-12-19
嘻嘻,细细声大大注,工钱如何?呵呵!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331楼 发表于: 2010-12-19
引用第330楼511001于2010-12-19 13:40发表的  :
嘻嘻,细细声大大注,工钱如何?呵呵![表情]

哦,相当有吸引力,比天富文华高90%!!
[ 此帖被龙卷风在2010-12-19 17:49重新编辑 ]
离线Laotao

发帖
45295
金钱
540850
经验值
13731
只看该作者 332楼 发表于: 2010-12-19
引用第331楼龙卷风于2010-12-19 14:59发表的  :
T比天富文华高90%!!

   我发奖金。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333楼 发表于: 2010-12-19
哈哈,二位,成交!!我这边办辞职了,哈哈,老三届村真是和谐之村。二哥呀,你都潜水好久啦。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334楼 发表于: 2010-12-19
      龙卷风:我敢保证说,按照目前情况,不会有一个班级能够编写出比你们班更好更全面的同学通讯录来。因为不管你的记性多好,几十年前的东西不可能记得那么详细,那样清楚,就算你说出来,人家也会将信将疑的。而你珍藏的笔记本,就有很大的说服力,连最劲的山寨人也不可能“山寨”出来。所以我建议你们好好地把它编写出来,让它成为台山地区各班级同学通讯录编写的示范楷模。
       你能够在人生道路上取得如此成功,成为当今世界知名的中国经济学家,与你这种认真细致,刻苦钻研,不肯放弃,科学用脑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我想我们社会中也有不少人的智商并不比你差,如果他们都能象你那样去学习,中国就会大有人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人是不能吃得起那个苦的)
       你回忆当年学校值班保卫的事,那时我们班负责第一宿舍(女宿舍)后面地区。正如你说的,下半夜的值守最难捱,由于没有老师管理,一些同学就胆大惘为,悄悄地将时针拨前,以便早点交班,结果天亮对錶,整整拨快了两个小时。差点搞出个阶级斗争新动向!
       你提到的“阶级路线”问题,我也是深受其害。在一小读书时,我是以学习成绩好而当上学校的大队委,任学习委员。考上一中后,学校也根据以前的表现让我当大队委。但是由于我出身摘帽右派的家庭,很快就在班里受到歧视,连报名参军(象征性的活动)的权利也剥夺了。当时我正处于青春反叛期,没能冷静地处理面对的一切,结果除了不满,还消极对待,成绩也大大下降,文革期间也成为“逍遥派”。幸好后来经过十年上山下海的磨炼,使自己又坚强起来,恢复了上进心。想起那段人生经历,真有一番感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335楼 发表于: 2010-12-19
吓?你也有十年的下乡龄?那你升的也够快的了。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336楼 发表于: 2010-12-19
哈哈,那个年代,人人以出身工人,农民为荣,越贫穷越底气足,我父亲解放前.后都是在中国银行工作,在学校的填表家庭成份栏,我填工人成份,也受到许多人的质问,说我瞒报成份,因此,文革中也只好当个半逍遥派了,与老同学回忆起往事,真是说不出好笑还是好气。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337楼 发表于: 2010-12-19
引用第335楼511001于2010-12-19 16:06发表的 :
吓?你也有十年的下乡龄?那你升的也够快的了。[表情]

在莘村五年,在蚝场五年,统共十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338楼 发表于: 2010-12-19
引用第336楼511001于2010-12-19 16:17发表的 :
哈哈,那个年代,人人以出身工人,农民为荣,越贫穷越底气足,我父亲解放前.后都是在中国银行工作,在学校的填表家庭成份栏,我填工人成份,也受到许多人的质问,说我瞒报成份,因此,文革中也只好当个半逍遥派了,与老同学回忆起往事,真是说不出好笑还是好气。

那个年头的成份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家户口家庭成份一栏填写贫农(可能是伯公那时在家务农吧)。但经常受到学校和单位的质疑,后来有时干脆改填自由职业,以免引起的麻烦。我想现在不会有人愿当贫农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Laotao

发帖
45295
金钱
540850
经验值
13731
只看该作者 339楼 发表于: 2010-12-20
引用第333楼511001于2010-12-19 15:15发表的  :
哈哈,二位,成交!!我这边办辞职了,哈哈,老三届村真是和谐之村。二哥呀,你都潜水好久啦。[表情]  

     我说你眼大睇过界,龙卷风都知道我早日才“揭发”了一个人。
     顾问是:时时顾住,久久问下。
[ 此帖被Laotao在2010-12-20 05:28重新编辑 ]
离线Laotao

发帖
45295
金钱
540850
经验值
13731
只看该作者 340楼 发表于: 2010-12-20
引用第337楼szcai于2010-12-19 22:07发表的  :
在莘村五年,在蚝场五年,统共十年。

      在蚝场有进口矸头吃还吾爽!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341楼 发表于: 2010-12-20
LAOTAO: 我说你眼大睇过界,龙卷风都知道我早日才“揭发”了一个人。
顾问是:时时顾住,久久问下。
哈哈,老三届有你这“时时顾住,久久问下”就已足够了,谢谢顾问,还请多多指教,向你致敬!
离线陈乔樱

发帖
7143
金钱
9005
经验值
3460
只看该作者 342楼 发表于: 2010-12-21
拜读了!感人至深!是我所读过最好的同学情谊春秋史。向所有的大哥大姐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节日问候!祝福同学情,乡亲意,万福!
很抱歉打扰了!一直以来,自惭形秽,未敢打扰德高望重的大哥大姐们。后来忽然明白,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等次、阶级。而应该尽其所能,把祝福与关注,相互馈赠。
属于我们的美好光阴,正在一秒一秒地减少,要及时地相亲相爱,共同祝福到生命的尽头。
我的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418992445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343楼 发表于: 2010-12-21
小乔MM,老三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平和,淡泊,是他们的特点,我们喜欢静静的轻轻的在一起回忆那逝去的年月,回味那美妙的往事,平淡而舒心的生活,就是我们的追求,欢迎你常到老三届村来,在这你会感受到这群体的温磬,快乐,这里也有许多你我的好朋友,亲人。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344楼 发表于: 2010-12-22
引用第334楼szcai于2010-12-19 15:27发表的  :
      龙卷风:我敢保证说,按照目前情况,不会有一个班级能够编写出比你们班更好更全面的同学通讯录来。因为不管你的记性多好,几十年前的东西不可能记得那么详细,那样清楚,就算你说出来,人家也会将信将疑的。而你珍藏的笔记本,就有很大的说服力,连最劲的山寨人也不可能“山寨”出来。所以我建议你们好好地把它编写出来,让它成为台山地区各班级同学通讯录编写的示范楷模。
       你能够在人生道路上取得如此成功,成为当今世界知名的中国经济学家,与你这种认真细致,刻苦钻研,不肯放弃,科学用脑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我想我们社会中也有不少人的智商并不比你差,如果他们都能象你那样去学习,中国就会大有人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人是不能吃得起那个苦的)
       你回忆当年学校值班保卫的事,那时我们班负责第一宿舍(女宿舍)后面地区。正如你说的,下半夜的值守最难捱,由于没有老师管理,一些同学就胆大惘为,悄悄地将时针拨前,以便早点交班,结果天亮对錶,整整拨快了两个小时。差点搞出个阶级斗争新动向!
       你提到的“阶级路线”问题,我也是深受其害。在一小读书时,我是以学习成绩好而当上学校的大队委,任学习委员。考上一中后,学校也根据以前的表现让我当大队委。但是由于我出身摘帽右派的家庭,很快就在班里受到歧视,连报名参军(象征性的活动)的权利也剥夺了。当时我正处于青春反叛期,没能冷静地处理面对的一切,结果除了不满,还消极对待,成绩也大大下降,文革期间也成为“逍遥派”。幸好后来经过十年上山下海的磨炼,使自己又坚强起来,恢复了上进心。想起那段人生经历,真有一番感概!



        
      多谢蔡学长捧场。

      想不到我们原来有这么多“共同点”,难怪有这么多共同语言了:同学(一小和一中)+同乡(都斛知青)+同僚(一小大队委),现发现还有“同黑”(准黑七类)。想起一个笑话:一个顶级大人物接见抗洪战士时说:“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齐声回答:“为人民服务!”(标准答案)首长加了一句:“同志们晒黑了!”战士们不知如何回答,于是齐声喊道:“首长更黑!”与此不同的是,我们这些小人物当年都是“被黑”的。当年的同学少年谁不想走“又红又专”之路呢。毕业了,还是离不开“红”:“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升学或务农)。

     说起来,你在一小六年级当大队委时,我正读五年级,也当大队委(墙报委员),还算“同僚”呢,应该一齐开过大队委会,也参加过活动吧?记得大队长是六年级的陈丽芳。可惜找不到当年文物和照片。我在六年级时有一张大队委合照,那时卢植生当大队长,但你已毕业了。

少先队台山县实验小学大队委合影 1963.10

后排左起 余洁平 陈卫权 卢植生 李江帆 黄思敏 伍锦星 邝锦添 邝希荣(大队辅导员)
前排左起 李曼华 黄梦雨 黄曼仪 陈佩芙 黄耐芳 林素馨

      其中黄思敏是我小学同班同学黄海云的弟弟,可惜已辞世多年。还有一张岑植庭老师(现在波士顿,1996年我在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时,得到他夫妇无微不至的非常热情的关照)与几位队干部在探望邝希荣老师(生病)后在人工湖的照片,其中有我、陈丽芳(where?)、卢植生(在波士顿)、陈佩芙(在台山)、黄桂贞(在美国)等,其余同学记不得名字了。
 

    我的小学生活是美好的回忆。初中一、二年级也是。但文革时的“阶级路线”造成的心灵伤害真是不堪回首。那些历史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是无法“山寨”的。那时有个所谓“团结95%以上的人民群众”的口号,每提到此,我心里总是非常苦闷,因家庭出身怎么就掉进了“5%”的窟窿,所以非常羡慕那些95%。你提到报名参军,应该是部队滑翔学校在初中招收学员吧,我根本不敢想。下乡当知青后,大队民兵营长给我当武装民兵副班长(挂名的,没搞过训练,连枪也没摸过),我强烈地感受到在政治上被信任的温暖,那件印有“园美民兵”的背心珍藏了好久,对当年的民兵营长李开基直到现在还心存感激。

    承你贵言,我希望能编写好完整的同学通讯录更新版。如“失踪人员”找不到,还有一招,就是往老同学的原籍寄信询问。不过,对城镇同学来说,因当年通信录不一定是永久地址,可能还有困难。因此,很希望在网上能得到网友们同学们的帮助。问题在于,老三届中能在网上自由冲浪的人很少,不一定能从网上看到我们的“寻人启事”。我班同学在美加的,可能因为属初中的不活跃,很少参加一中同学会活动。我曾拿到一份台山一中美加同学名录,同班同学中只发现在加拿大的李优甜,还是被她的先生(台山一中高中校友)“附带”出来的信息。这就成了我编同班同学通讯录的一个信息来源。

[ 此帖被龙卷风在2012-03-03 20:30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