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61阅读
  • 37回复

感受汶村古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9-04-07

“寺庙老西仔”?什么叫老西仔?

老大爷充满着一种浓浓的沧桑,甚至卑屈,可是表情却那么淡然,眼神是那么明亮和坚定,灰白的背景下,他的眼睛是一抹亮色。

离线牛哥

发帖
310
金钱
405
经验值
298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9-04-08
邻家小妹:

 

   牛哥视角独特,善于捕捉人物自然流露的表情,更善于着眼于被拍摄体的细节,以细节反映想要表达的照片主题。

   欣赏了每一幅充满艺术品味的作品!

   谢谢!

   邻家小妹:谢谢你的鼓励。但论摄影技术我仍处于“高小”水平,要想进步只能好好向“老伍哥”“光仔”和其它高手(包括你小妹在内)学习。

[此帖子已被 牛哥 在 2009-4-8 1:33:27 编辑过]

离线牛哥

发帖
310
金钱
405
经验值
298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9-04-08
<div class=ForumPostContentText>

“寺庙老西仔”?什么叫老西仔?

老大爷充满着一种浓浓的沧桑,甚至卑屈,可是表情却那么淡然,眼神是那么明亮和坚定,灰白的背景下,他的眼睛是一抹亮色。

</div>

 燕福不浅:据我了解,西仔系指乡村负责打理寺庙祠堂灯烛的单身汉,同时帮助村民办理红白家事。他在村中地位很低,别人对他施舍一些菜头饭尾及封包小利是作回报。

[此帖子已被 牛哥 在 2009-4-8 15:02:30 编辑过]

离线新一代
发帖
3
金钱
3
经验值
3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9-04-08

现在的汶村,其实只有残留的空壳,那种"村以文名,型仁讲让;海因晏著,激濁扬清" 的精神与风气,早就消失了。

近几十年,汶村无论在物质或非物质遗产方面,都受到极大的破坏。

从前,汶村前后是绿油油的稻田,村庄四周筑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第二道是护城塘,第三道是护城墙,设立四座城门。

而今,村前的稻田变成了楼房,村后的稻田变成了工业区,护城塘已被填,护城墙已被毁,护城河已被污染。

村内的祠堂、庙宇,在破四旧时,多遭破坏,传统的三间二廊三合院、三间四廊四合院民居,在土改时,多遭拆毁。

非物质方面,试问现在的汶村人,有谁还知道那些流传了数百年的民谣、传说、典故? 有谁还懂得溶麻糖、酿'豆饭醮'杂粮美酒这些传统手艺?

随着乡村的城镇化,但愿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汶村,其命运,以后不会与楼兰近似吧。

[此帖子已被 新一代 在 2009-4-8 9:29:30 编辑过]

离线一塌糊涂
发帖
28
金钱
29
经验值
29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9-04-08

“新一代”是个有心人,对汶村的现状爱之深,恨之切。

是啊,朝代更新,文明博弈为什么总会以牺牲为代价呢?

不过,我相信只要你和爱护汶村的人还在,汶村绝不会是楼兰!

当年王兴强占汶村与清军对垒,汶村城不也毁之一旦吗?然而,幸存下来的汶村人后裔不也在废墟上重建辉煌汶村城吗?

 

谢谢关注这个贴子的各位同学好友,谢谢!

护城塘?

[此帖子已被 一塌糊涂 在 2009-4-8 13:21:27 编辑过]

离线新一代
发帖
3
金钱
3
经验值
3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9-04-08
一塌糊涂:

护城塘?

<a class="CommonImageTextButton" style="BACKGROUND-IMAGE:url(images/Quote.gif)" title="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href="javascript:ReplyQuote();"> 引用

是的,应是极少数仅存的护城塘之一。以往,护城塘遍布于护城墙与护城河之间, 东面因为没有护城河,因而护城塘更加多,大庙的前面与东面,以往都是池塘。

离线新一代
发帖
3
金钱
3
经验值
3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9-04-08
一塌糊涂:

不过,我相信只要你和爱护汶村的人还在,汶村绝不会是楼兰!

当年王兴强占汶村与清军对垒,汶村城不也毁之一旦吗?然而,幸存下来的汶村人后裔不也在废墟上重建辉煌汶村城吗?

<a class="CommonImageTextButton" style="BACKGROUND-IMAGE:url(images/Quote.gif)" title="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href="javascript:ReplyQuote();"> 引用

楼兰或许是不会,但随着田地一天一天的减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汶村日后的命运,极有可能与其同宗族人的开平三江村现在命运一样,村民逐渐搬出,村名慢慢演变为街道名或车站名...

[此帖子已被 新一代 在 2009-4-8 14:58:29 编辑过]


发帖
3689
金钱
16079
经验值
1577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9-04-08
邻家小妹:

 

    网上初遇,惊喜!再遇,窃喜!虽名曰“一塌糊涂”,实则风趣幽默。世俗浮燥心境下难得糊涂一番,我看糊涂兄一点也不糊涂!

    甚欣赏及喜欢黑白照片,这种形式更能表达出有700年历史的古村落的古朴及岁月沉淀的痕迹。

    谢谢!

“糊涂君不糊涂”,总是觉得这糊涂君,似曾相识。

视觉,文笔上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