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437阅读
  • 45回复

关注亚投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傲天

发帖
1491
金钱
52094
经验值
2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5-10-19

习近平独访英一国 再现“点穴式”外交谋略

2015-10-18 21:18:04

从表面看,习近平这次出访英国,不过是大国领袖间一次惯常的访问。高规格,热情接待,以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正常也是必然。但其实这是一次相当特殊的访问,最大的特殊性,就是这又是一次“只访一国”的访问。陆媒微信公众号“牛弹琴”披露,出任中国最高领导人后,“习式外交”的一个重大表现,就是不再遵循以往领导人出访基本都是多个国家的惯例,而是穿插着“点穴式”外交(外交部长王毅语),有时只访问一个国家,访问结束后即回到北京。“习式外交”三年来,只有三个国家,享受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只访一国”的特殊待遇。2014年2月6日至8日,习近平赴索契出席冬奥会开幕式,也正是在这次访问后,王毅将这种短、平、快访问,借用中国武侠高手的“点穴”功夫将之命名为“点穴式”外交,称赞这是“中国外交实践又一创新之举”。

习近平弯弓搭箭

习出任中国最高领导人后,第一个出访国家就是俄罗斯,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中俄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事实上处于一种准蜜月阶段,“只访一国”首去俄罗斯,自然顺理成章。2014年7月3日和4日,习近平对韩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与朝鲜南北双方交往过程中,还是第一次中国最高领导人先前往首尔,而非平壤,而且,还是“独访一国”的特殊访问。自然,此访赢得了韩国上下的普遍认同。习近平夫妇与朴槿惠的特殊友谊,也在多次会面中表露无遗。9月3日,中国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朴槿惠能顶住美日的巨大压力,成为天安门城楼仅次于普京的第二号贵宾,这次访问功不可没。2014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造访乌兰布托。蒙古国领土虽有156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区区300万,13多亿人口的中国,随便挑出一个普通的城市,都远远超过这个人口。习近平却放下身段的专程到访。在过去20余年,中蒙关系虽表面热络,但基于历史恩怨,底下暗流涌动。但此访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对蒙古国的尊重。蒙古国随后同意修建一条中国同轨距的铁路,正是中蒙加强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此次专访遥远的英国,而不是关系似乎也不错的法国和德国?“牛弹琴”表示,第一, 时机恰到好处。在欧洲三大国英法德间,习近平已对德国、法国进行过国事访问,只有英国还没到访;另外,国内马上更要开五中全会,外访时间有限,那正好 “独访”英国。第二, 更是对英国的特殊赞赏。2015年中国外交最漂亮一仗,就是亚投行横空出世,难得地让美国碰了一鼻子灰。英国公开宣布加入亚投行,则是这仗的关键点,有了英国的榜样,其他国家加入亚投行也没了后顾之忧。“独访英国”,显现了对英国的看重。第三, 展现了高超的外交艺术。英国被认为是美国的特殊盟友,但在不少事件上,中英却开始走近,两国在金融、投资等领域合作更走在了中欧前头,“黄金时代”正在开启;而在对欧洲外交上,让英法德时刻都有些紧张感和危机感,最符合中国利益。(王小 编辑)

离线太极之友

发帖
3893
金钱
46293
经验值
142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5-10-20
回 傲天 的帖子

傲天:

.......

      这个“穴”点得好!谢谢!

1条评分金钱+5
傲天 金钱 +5 谢谢张校长的关注,祝你健康开心快乐毎一天! 2015-10-24
自觉调节生活
感悟正道人生
离线傲天

发帖
1491
金钱
52094
经验值
23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5-10-24

 本帖选自微信

历史与未来:改写中国梦的大不列颠

陈清来撰写2015-10-22 16:40:12

多维新闻

时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英国,舆论纷纷赞以“中英开启黄金十年”之际,关于英国在中华民族近现代发展进程中扮演的极为特殊的角色作用再次受到外界关注。可以说,中英关系的云谲波诡见证了中国的成长史。而当习近平以“专访”的形式抵达伦敦,中国想要从这样一行当中得到的显然不是高规格的欢迎仪式、丰厚的双边协定,更非以接近英国来刺痛美国的神经。专访英国确实能够给中国带来现实利益,而隐藏这样一次行程背后的符号价值,同样是中国的诉求。中英关系的示范价值抛开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提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等经济层面的好处不说,中英的黄金十年将为北京与西方世界的交往带来一种“模范效应”,即让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这一互动模式符合中国古代讲求的“和而不同”,用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的话说则是“求同存异”。与美国在诸多领域加强对中国的批判不同,英国人给了中国极大的尊重与赞扬,相比于经济利益,这是让中国政府感到舒心的一个更重要因素。从眼下来说,它给予北京一个并非不可能实现的假想,即将这一模式扩大至中国同整个欧盟的互动中。如果这一愿景能够得以实现,那么北京在增加话语权的道路上无疑将顺畅许多。它意味着一种可能,即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国家间亦可以进行优质的合作,这对于减轻北京的外部压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更为紧密的经济合作,对于解决由于经济发展转型带来的经济增速趋缓,也是十分有利的。更进一步说,英国的经验主义与保守主义理念,自然对当下的中国转型应有借鉴意义。目前来看,当下中国激进的革命方式并不符合中国的发展路径,但是体制与公权力存在的固有缺陷是依然现实存在的,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讲求体认和实践的保守主义或许可为中国政府寻求更好的未来提供某些经验。况且,在政治哲学上可以相互借鉴的国家,其间的关系应该比仅以贸易及投资维系的关系更加扎实。专访英国背后更大的符号意义而在政治哲学以及现实利益之外,从巅峰时期日不落帝国以炮舰打开中国大门,到此时英国作为中国积极务实的伙伴欢迎习近平到访,中英间关系的发展历程不仅仅反映了全球权力格局的复杂演变,当中国开始其“大国的想象”,并逐步走上大国之路,其同样需要当年击败清王朝的英国,来确立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

英国见证中国的兴衰与荣辱

1840年的一声炮响,英国叩开了晚晴政府紧闭的大门。由英国发动的两场战争无疑是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悲惨命运的开端,至此之后,压迫、苦难、反抗、斗争、革命成为一代代中国人无法逃脱的命运,大时代洪荒中的颠沛流离,几乎裹挟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奔赴茫然未知的前路,不管是大户人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还是出身草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乱世英豪,每一个中国人都只能寄希望于命运的厚待方能善始善终。当然,英国所见证的不仅仅是旧中国的步步衰退,其同样历经了新中国的发展与成长。在这一过程当中,1997年香港的回归与2015年3月英国宣布加入中国主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都是其中重要的节点。事实上,与其说1997年香港回归是中英互动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倒不如说,“东方明珠”香港是中英关系中重要的联系纽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考虑到香港问题,英国成为最早承认中国政府的西方国家,英国的支持成为红色中国突破西方围堵的重要力量。80年代,两国就英方把香港全部土地交还中方控制启动了漫长的谈判。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曾威胁称,“如果双方在一些个原则问题上达不成协议的话,那我们就要另外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邓公曾直言,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谈判的。1997年,香港终于以和平方式回归中国,尽管回归庆典被暴雨搞得有些扫兴,但当五星红旗飘扬在港岛的上空时,一件事终归不言自明,即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正在远去,中华民族离国家统一又进了一步。此次习近平则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形容两国关系,称“1997年中英两国创造性的,成功解决香港回归问题,两国关系揭开新的一页;2004年中英两国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英关系不断发展,利在两国,惠及世界”。英女王也赞扬邓小平具远见卓识,以“一国两制”促成香港回归中国。而在2015年3月,不顾美国奥巴马政府的反对,英国宣布加入中国针对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运营基金现状而设立的亚投行,此举鼓舞并带动了一大批西方国家争先恐后地排队加入该组织。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George Osborne)明确表示,亚投行对英国和亚洲来说是一个共同投资和发展的绝佳机会。作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的选择出人意料却合情合理,自那之后,中英关系一扫因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2012年会见达赖喇嘛而陷入停滞的低气压,逐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次习近平访英首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亲自主持盛大仪式欢迎来访的中国贵客,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则陪同习近平,在41响皇家礼炮的轰鸣中和中国国歌声中,检阅英国皇家仪仗队。其实,无论是103响礼炮的超规格迎接,还是英国王室祖孙三代的全员出动,都凸显出英方对习近平此访的重视。一派祥和的互动背后,想到1840年的一声炮响,人们仍难免不胜唏嘘。英国,这个曾为中华民族带来战争与毒品,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如今却铺上颜色最为鲜艳的红地毯欢迎中国的领导人,抛弃政治上的异见只为寻求贸易与投资上的优待。有消息称,作为这次出访的重头戏,中英两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共达成约150项合作协议,涉及金额约400亿英镑(约合617亿美元)。虽然卡梅伦对北京的示好被许多批评人士指责为“政治投机主义”,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英互动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增长。

回首往昔,叹民族命运之多艰;前路漫漫,自当继续一往无前。中国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远未结束,惟愿它配得上曾遭受过的那些苦难。

(陈清来 撰写)

离线恩明

发帖
1570
金钱
12273
经验值
14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5-10-25

 本帖选自微信

英大胆背弃美国转向中国 因看清一现实

2015-10-23 10:37:31

习近平19日起对英国展开了国事访问,而中英关系的热络也是前所未有,连美国都吃醋不已。英国大胆转向中国的原因是什么呢?英国《卫报》网站10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在崛起,美国在衰退,英国不能忽视这个现实》的文章,作者是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教授马丁·雅克。文章内容如下:

二战以来最大胆的改变

仅仅三年前,谁能猜到,卡梅伦政府将启动二战以来英国外交政策最大胆的改变?而眼下的情形正是如此。这个过程始于今年英国政府宣布加入中国的倡议,将出资满足亚洲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英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非亚洲国家。随后,其他30多个国家也纷纷加入,包括德国和法国。美国反对这一决定,因为美国把亚投行看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威胁。长期以来,英国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子,所以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是英国自1944年以来最重大的独立行动:那一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与美国的德克斯特·怀特在布雷顿森林争论有关新国际金融秩序的问题。英国这一决定背后的潜在考虑已经非常明确。这不是昙花一现。关键的推动者是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他的方式基于一种认识:中国的崛起给全球经济带来深刻的改变。中国主席上一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就是胡锦涛2005年来英国的时候,英国经济规模仍然略大于中国。今天,哪怕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中国的GDP也是英国的三倍以上。相比之下,我们迅速变成一条小鱼。自2005年以来,金融危机使西方的增长率几乎跌为零,西方经济负债累累,全球经济因此前所未有地更加依赖中国获得增长和资本。这是一个深刻影响任何政府(无论左派还是右派)思维方式的新现实。

卡梅伦为习近平特别安排了泡吧行程

值得赞扬的是,奥斯本和他的党面对现实,迎难而上。

现实:中国崛起 美国衰落

加入亚投行的勇敢决定使英国获得一种优势。英国从对华关系落后的西方国家提升到队列的前面。卡梅伦所说的英国可以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并非空洞的辞令,中英关系的“黄金十年”也是如此。习近平主席本周的访问很可能使两国达成许多新的商业协议。英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忽视的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而英国没有这些钱。中国人投资于英国高铁项目HS2、一个新的核反应堆项目以及所谓“北方动力”计划的意愿提供了别无可能的机会。与此同时,伦敦金融城是人民币最大的海外市场,这可能对其长远未来发挥关键作用。习近平的访问将大大促进中英日渐发展的合作,并将进一步明确或许可以称作“英国向中国的转移”。当然,也会有一些人表示反对,理由是英国在接纳中国的同时开始背离美国。但是,情况比较复杂。中国正在崛起,美国则在衰落。到2030年,预计中国经济将是美国的两倍。英国或者其他任何国家能忽视这一点吗?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转向中国,正如这些国家在美国最强盛的时期曾经转向美国一样。这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而非象牙塔。以美国长期的密切盟友澳大利亚为例。中国现在占澳大利亚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远高于美国。这本身就意味着澳大利亚已经与中国建立了亲密得多的关系:澳大利亚人现在把美国称作“我们盟友”,把中国称作“我们很好的朋友”。想要无视甚至否认这些现实的人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小也越来越不重要的世界。国家要么与世界一同改变,要么因为这些变化失去价值,走向边缘。英国政府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应该为此得到支持。

不能一竿子打死中国

当然存在可以理解的不安。中国是与美国完全不同的命题。从历史角度,我们与后者有很多共同点,而与中国则不然,因为中国出自截然不同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因此,出现分歧和误解的机会很多。西方存在一种势力强大的臆断,认为中国应当跟我们一样:但中国从来都与我们不一样,以后也永远不会跟我们一样。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这一点,设法按照中国自己的主张而非我们的主张去理解中国。

我们对中国的人权纪录感到不安。按照我们的价值观,这当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在这方面也要从大局着眼。中国使6亿人摆脱贫困,这可以说是过去30年在全球范围内对人权做出的最大贡献。同一时期,中国社会的自由度也大大提高。这个国家是一项正在发展的事业。不应把中国的人权纪录作为拒绝拉近对华关系的理由。转向中国的新举动给英国提供了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前景,如若不然,这根本不可想象。这将创新很多新的工作岗位。最重要的是,这将显示英国可以如何在一个面向亚洲、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繁荣发展,这个世界正在我们眼前迅速展开。

(兰德 综编)

离线ginsun

发帖
1858
金钱
13193
经验值
15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5-11-13

美国开始第三次剪羊毛,目标锁定中国


2015-11-12


美国之所以称霸全世界,是因为它有两个拳头:一个是军事,一个是货币。这两个拳头打出的组合拳,几乎所向披靡,KO了一个又一个对象。接下来轮到中国上擂台了,但中国打的却是太极,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


OK,在好戏上演之前,我们不妨先见招拆招,看看乔良将军如何拆解美国的组合拳,看清他的招数。


一、金融帝国崛起


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权,由罗斯福总统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按照美国人的愿望,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但是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从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却并没有真正让美国人拿到霸权。什么东西阻挡了美元的霸权?就是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美国人曾经对全世界做出承诺,就是要各国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怎么锁定呢?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有了美元对全世界的这个承诺,美国人就不可能为所欲为。说的简单点,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意味着美国人不能随便地滥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库里就要多储备1盎司黄金。


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它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美国人认为,我有这么多黄金在手,用它去支撑美元的信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情况并不像美国人想的那么简单。美国在二战之后连续愚蠢地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使美国耗费巨大,尤其是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差不多打掉了八千亿美元的军费。随着战争花费越来越大,美国有点吃不住劲了。因为按照美国的承诺,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着1盎司黄金的流失。


到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这时美国人知道有点麻烦了,与此同时有些人还在给美国人制造新的麻烦。比如说法国总统戴高乐,他不相信美元,他找来法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要他们看一下法国有多少美元储备,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亿—23亿美元。戴高乐说,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来交给美国人,换成黄金拿回来。法国人对美国人的这一击,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一些外汇盈余的国家纷纷向美国人表示,我们也不要美元,我们要黄金。这样就逼得美国人无路可走。


于是,在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开始,也是美国人对世界的一次背信弃义。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讲,当时人们还不能完全理清楚头绪。原来我们相信美元是因为美元背后有黄金,美元成为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已经实行了20多年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美元。


现在美元突然刹车,它的背后不再有黄金,从理论上讲,它变成了一张纯粹的绿纸,这个时候我们还要使用它吗?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国际间结算时用什么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衡量?因为货币是价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难道还能信任别的货币?比如人民币和卢布之间,俄罗斯人(当时的苏联人)如果不认人民币,我们不认卢布的话,就只能继续拿美元做为我们之间的交换介质。


所以,美国人就利用世人的惯性和无奈,在1973年10月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接受了美国人的条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在此之前,全球的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但是从1973年10月以后,一切改变了,欧佩克宣布,必须用美元对全球的石油交易进行结算。


这样,美国人在使美元与黄金贵金属脱钩之后又与大宗商品石油挂钩。为什么?因为美国人看的很清楚,你可以不喜欢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欢能源,你可以不使用美元,但你能不使用石油?任何国家要发展,都要消耗能源,所有国家都需要石油,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石油就等于需要美元,这是美国人非常高明的一招。从1973年开始美元与石油挂钩以后,其实是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就伴随美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整个世界当时并没有几个人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他们不能够非常清晰地指出,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别的,不是一战、二战,也不是苏联的解囘体,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


从此之后,人类真正看到了一个金融帝国的出现,而这个金融帝国把整个人类纳入到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实际上所谓美元霸权的建立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的。到今天大约40年的时间。而从这一天之后,我们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纸币时代,在美元的背后不再有贵金属,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撑并从全世界获利。简单地说:美国人可以用印刷一张绿纸的方式从全世界获得实物财富。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人类历史上获得财富的方式很多,要么用货币交换,你要么黄金或者白银;要么用战争的方式去掠夺,但是战争的成本非常巨大。而当美元变成一张绿纸出现后,美国获利的成本可以说极其的低廉。


因为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不再拖美元的后腿,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这时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国国内,将造成美国的通胀;如果美元输出去,那就意味着全世界替美国消化通胀,这就是美元通胀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美国向全球输出美元,也就稀释了它的通胀。但是美元向全球输出之后,美国人手里就没有钱了,这个时候如果美国人继续印刷货币,美元就不断贬值,这对美国没有好处。所以说美联储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得那样,是一个滥印货币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实际上懂得什么叫克制。从1913年美联储成立到2013年100年,美联储一共发行了多少美元?大约10万亿。


这样一比较,有人开始指责中国的央行。为什么呢?我们的央行从1954年发行新货币——新人民币到现在,已经发行了120多万亿人民币。如果按汇率6.2跟美元折算的话,我们大概发行了20万亿美元。但是这同样并不意味着中国乱印货币,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挣到了大量美元,同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美元做为境外投资进入中国。


但由于外汇管制,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所以央行就必须发行与进入中国的美元及其他外币相应的人民币,然后以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可是国外的投资在中国挣到了钱以后,可能就撤走了;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拿出大量外汇,从境外够买资源、能源、产品和技术,如此一来,大量的美元走了,人民币留了下来,你又不可能将相应数额的人民币销毁,只能让人民币留在中国继续流通,所以我国人民币的存量必然大于美元。这也反过来佐证了这30多年中国经济的惊人发展。中国央行承认近年来大概超发了20多万亿人民币。巨量的超发最后全都留在了中国,这就牵扯到我后面将要谈到的问题——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


二、美元指数周期律与全球经济的关系


美国之所以没有通胀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美元的全球流通。但是美国又不能无节制地发行美元,让美元不断贬值。所以要节制。可节制后手中没有美元了怎么办?美国人有另外一套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发行国债,通过发行国债又让输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但输出去的通过债务资本重新回到美国,美国人开始玩起一手印钱,一手借债的游戏,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赚钱来得痛快多了,谁还愿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干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实体经济?


1971年8月15日之后,美国人逐渐放弃了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渐渐变成一个空心化的国家。今天美国的GDP已经达到18万亿美元,实体经济为其GDP的贡献不超5万亿,剩下的大部分全都是虚拟经济带来的。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让大量在海外流通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进入美国的三大市——期货市场、国债市场和证券市场。美国人通过这个方式钱生钱,然后再向海外输出,这样循环往复地生利,美国由此变成一个金融帝国。


美国把全世界纳入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很多人认为在大英帝国衰落之后,殖民的历史基本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因为美国成为金融帝国之后,开始用美元进行隐性的殖民扩张,通过美元隐蔽地控制各国经济,从而把世界各个国家变成它的金融殖民地。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主权独立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你尽可以有主权、有宪法、有政府,但是你脱离不开美元,你的一切最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用美元来表达,并最终让你的实物财富通过与美元的兑换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


这一点,通过40年来美元指数周期图表,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1971年8月15日美元跟黄金脱钩,意味着美国人摆脱了黄金的束缚,可以随意地印刷美元了,美元发行量大增,美元指数自然要走低。从1971年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指数就一直在走低,这就说明美元印多了。如此这般大约持续了近10年时间。美元指数走低对于世界经济来讲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元的供应量增大,也就意味着资本的流量增大,大量的资本不留在美国,要向国外出溢出。第一次美元指数走低之后,大量美元去了拉丁美洲,给拉丁美洲带去了投资拉动,也带来了繁荣,这就是70年代拉美的经济繁荣。


美元泄洪期大约持续了近10年左右的时间,直到1979年,美国人决定关掉泄洪闸。美元指数走低相当于美国人开闸放水,而关闸实际上就是减少美元的流动性。1979年美元指数开始走强,意味着向其他地方输送美元减少。拉丁美洲本来因为获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资,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突然间投资减少了,流动性枯竭了、资金链条断裂了,经济能不出现麻烦吗?


▍马岛海战爆发


遇到麻烦的拉美国家纷纷开始想办法自救。比如阿根廷,阿根廷的人均GDP一度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拉美经济危机一出现,阿根廷却率先进入衰退。解决衰退的办法有多种,但不幸的是,当时的阿根廷政囘府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军政府,总统是加尔铁里,他完全没有经济头脑。作为军人的加尔铁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战争,他希望通过战争来脱困。他把目光瞄向了离阿根廷600公里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把它叫做福克兰群岛。


这个群岛已经被英国人统囘治了100多年,加尔铁里决定把它夺回来。但阿根廷是南美洲国家,南美一向被视作美国的后院。在美国后院打仗不能不请示美国。于是加尔铁里让人给美国总统里根带话,看看美国的态度。里根明明知道加尔铁里打这一仗,会导致一场和英国的更大规模战争,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表态说,这是你们与英国之间的事情,与美国无关,我们不持立场,我们保持中立。


加尔铁里以为这是美国总统对他的默许,便发动了马岛战争,轻松收回了马岛。阿根廷上下一片欢呼,热烈的像过狂欢节。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宣称绝不接受这个结局,还逼着美国总统必须表态。这时的里根立刻撕下中立的面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阿根廷的侵略行径,坚决站在英国一边。随后,英国派出一支航母特混舰队,劳师远征8000海里,一举拿下了马岛。


与此同时,美元走势开始走强,国际资本按照美国的意愿回到美国。因为当马岛战争打响后,全球的投资人立刻判断,拉美的地区性危机出现了,拉美的投资环境恶化了,于是纷纷从拉美撤资。美联储看到时机已到,立刻宣布美元加息,加息后的美元加快了资本撤出拉美的步伐。拉美的经济一片狼藉。从拉美撤出的资本几乎全到了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债市、期市、股市),给美国带来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第一个大牛市,让美国人赚得钵满盆满。


当时美元指数从弱势时的60多点一口气蹿升到120多点,上升了100%。美国人在自己的三大市牛市后并不收手,有趁势拿着赚到的钱,重新回到拉美去购买那些此时价格已跌成地板价的优质资产,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经济的羊毛,这是美元指数第一次走强后的情况。


如果这种事情只发生一次,那它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它反复出现,那它就一定是规律。当第一次“十年美元走弱、六年美元走强”之后,人们并不确定它是不是规律。从拉美金融危机这个高峰之后,美元指数从1986年又开始一路下跌。其间经历了日本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美元指数仍然在走低,大约走了10年,10年之后的1997年美元指数再一次走强。美元指数这一次走强之后也是持续了6年。这就很有意思了,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差不多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性——10年的走弱、6年的走强,再一个10年的走弱、接下来又一个6年的走强。


▍亚洲金融风暴


在1986年美元指数第二次开始走弱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内,美元又像洪水一样向世界倾泄。这次主要的泄洪区是亚洲。上个世纪80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概念?“亚洲四小龙”、“亚洲雁阵”等等。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亚洲的繁荣是由亚洲人的辛勤劳动、亚洲人的聪敏智慧带来的,实际上很大原因是因为亚洲国家获得了充足的美元、获得了充足的投资。当亚洲的经济欣欣向荣到差不多的时候,美国人觉得又应该到剪羊毛的时候了,于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数整整走低10年之后,美国人通过减少对亚洲的货币供应,使美元指数反转走强,亚洲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和行业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干脆资金链条断裂,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征兆。



这时候一锅水已烧到99度还差1度才能烧开,差哪一度呢,差地区性危机出现。那么是不是也像阿根廷人那样打一仗呢?未必。制造地区性危机,不一定只有打仗一途。既然制造地区性危机就是为了撵出资本,那么不打仗照样有制造地区性危机的办法?于是我们看到那个名叫索罗斯的金融投机家,带着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对冲基金,开始群狼般攻击亚洲经济最弱的国家——泰国,攻击泰国的货币——泰铢。


一个星期左右,然后由此开始的泰铢危机,立刻产生传导效应,一路向南,陆续传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然后北上传导中国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一直传导到俄罗斯,东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这个时候水已烧开。全球的投资人判断亚洲的投资环境恶化,便纷纷从亚洲撤出自己的资本。而美联储则又一次不失时机地吹响了加息的号角。跟着号音从亚洲撤出的资本又一次到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给美国带来了第二个大牛市。


当美国人挣够了钱以后,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样,拿着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赚到的大把的钱又回到了亚洲,去购买亚洲跌到地板价上的优质资产。此时亚洲经济已经被这次金融危机冲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这次唯一的幸囘运者是中国。


三、瞄准中国


此后,如潮汐一样准确,美元指数经过6年的走强,到2002年,再一次开始走弱,然后,又是10年时间,到2012年,美国人又开始为美元指数即将由弱转强做准备。办法还是老一套:给别人制造地区性危机。于是,我们就先后看到,在中国周边陆续出现天囘安门事件,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几乎全在这一时期密集出现。但是很不巧,美国在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机,结果使美元指数走强的时间被迫向后推延。中菲黄岩岛争端和中日钓鱼岛争端,看似和美元指数走强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真的没有关系吗?为什么恰恰出现在美元指数第三次走弱之后的第10个年头?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究,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我们承认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确实存在着一个美元指数周期率,那么,根据这个周期率及美国人借机剪别国羊毛的手法,我们可以断定,现在轮到中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眼下中国已经成了从全球吸引和获得投资最多的国家,大量国际资本由于看好中国经济进入中国。从经济规律上讲,不能仅仅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国家。一个中国的经济规模就相当于整个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经济总量还要大;和东亚经济比,也可以说中国经济相当于整个东亚。而过去十年里,大量资本进入中国,使中国的经济总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长到全球第二,如此一来,美国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标瞄准中国,一点不奇怪。


▍香港占中事件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从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之后,中国周边的事情层出不穷,一直到去年中越“981”钻井平台冲突,再到后来的香港“占中”事件。这些事件还能看成是偶然事件吗?去年5月“占中”行动正在酝酿中,可能在5月底就会发生。但是5月底没有发生,6月底没有发生,7月还是没有发生,到了8月仍然没有发生。什么原因?这个酝酿的“行动”在等什么?


让我们对比另一事件的时间表:美联储退出QE时间表。去年年初,美国就说要退出QE(量化宽松),4月、5月、6月、7月、8月,一直没有退出。只要不退出QE,就意味着美元还在超量发行,美元指数就不能走强,香港的“占中”也就一直没有出现,二者在时间表上完全重合。直到去年9月底,美联储终于宣布美国退出QE,美元指数开始掉头走强后,10月初,香港“占中”爆发。其实,中日钓鱼岛、中菲黄岩岛、981钻井平台、香港“占中”,这四个点都是炸点,任何一个点引爆成功,都会引发地区性金融危机,也就意味着中国周边投资环境恶化。从而满足“美元指数走强时,其他地区必须相应出现地区性危机,使该地区投资环境恶化,迫使投资人大量撤出资本”,这一美元获利模式的基本条件。


但是对美国人来讲很不幸的是,这回它碰到的对手是中国。中国人用打太极的方式,一次次化解了周边危机,结果直到现在,美国人最希望的在99度水温时出现的最后1度,始终没能出现,水,也就一直没有烧开。水没烧开,美联储举着加息的号角就迟迟不能吹响。


看来,美国知道想剪中国的羊毛没那么容易,所以也就没打算就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推动香港占中的同时,美国多管齐下,在其他地区同时下手,在哪儿?


点评:美国发财的逻辑很简单,这世界上的国家都是美国圈养的一群羊,美国拿着剪刀不断的搜罗着,看到哪个羊的毛长了就去剪一把,剪秃了再把你放回去,然后再去其它羊身上剪羊毛。


▍乌克兰危机


欧盟与俄罗斯的接合部。亚努科维奇领导下的乌克兰,当然不是没缝的鸡蛋,所以,才会有让苍蝇下蛆的机会。但美国盯上了乌克兰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只有缝的鸡蛋,而是它是足以既打击亚努科维奇这个不听话的政客,又阻断欧俄走近,也能造成欧洲投资环境恶化,一桃杀三士的理想目标。于是,一场貌似乌克兰人自发的“颜色革命”爆发了,美国人的目的以出乎美国人和地球人意料的方式实现了:俄罗斯强人普京趁势借机收回了克里米亚,此举虽不在美国人计划之内,但却正好让美国人更有理由向欧盟还有日本施压,迫使他们与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给俄罗斯更给欧洲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


美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们往往容易从地缘政治角度,而不是从资本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乌克兰出现危机之后,欧美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恶化,但整个西方世界一起制裁俄罗斯的结果,却直接使欧洲的投资环境恶化,导致资本从这里撤出。据有关数据显示,大约有上万亿的资本离开了欧洲。美国人的两手设计得逞了。


这就是:如果不能让资本从中国撤出去追捧美国的话,那就起码让欧洲的资本撤出来回流美国。这第一步,以戏剧性的乌克兰变局实现了,但第二步,却未能如美国所愿。因为从欧洲撤出的资本,并没有去美国,另有数据显示,它们大部分来到了香港。这意味着全球投资人仍然不看好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宁愿看好虽已处在经济下行线上,但仍保持着全球第一增长率的中国。


这是其一。其二,中国政府在去年宣布了要实现“沪港通”,全球的投资人都热切地希望通过“沪港通”,在中国捞一把。过去西方资本不敢进入中国股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进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宽进严出,你可以随意进来,但是你不能随意出去,所以说他们一般不敢到中国来投资中国的股市。“沪港通”之后,他们可以很轻松地在香港投资上海的股市,挣到钱后可以转身就走,于是上万亿的资本滞留在了香港。这就是去年9月之后,也就是香港“占中”开始直到今天,“占中”势力及其幕后推手始终不肯罢休,总想卷土重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美国人需要制造一次针对中国的地区性危机,让滞留香港的资本撤出中国,去追捧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为什么这么强烈地需要并依赖国际的资本回流?原因是,从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经济逐渐放弃实物生产,脱离开实体经济。美国人把实体经济的低端制造业、低附加值产业叫做垃圾产业或者叫做夕阳产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向中国转移。而美国除了留下所谓高端的产业,IBM、微软等企业外,70%左右的就业人口都陆续转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务业。


这时的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产业空心化国家,它已经没有多少实体经济可以为全球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不得不打开另一扇门,就是虚拟经济的大门。虚拟经济就是它的三大市。它只能通过让国际资本进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中,为自己钱生钱。然后,再拿挣到的钱去剪全世界的羊毛,美国人现在只有这么一个活法了。或者我们称之为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这个方式就是,美国需要大量的资本回流来支撑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美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谁阻挡了资本回流美国,谁就是美国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弄明白想清楚。


四、严防欧洲、亚洲一体化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三个月之后科索沃战争爆发。很多人以为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和北约联手打击米洛舍维奇政权,因为米洛舍维奇政权在科索沃地区屠杀阿族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灾难。战争结束之后,这个谎言迅速戳破,美国人承认这是中情局与西方的媒体联手做的一个局,目的是打击南联盟政权。但是,科索沃战争真的是为了打击南联盟政权吗?欧洲人开始一边倒地认为就是这个目的,但是打完这场72天的战争之后,欧洲人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为什么?


▍科索沃战争


欧元启动之初,欧洲人信心满满。他们给欧元的定价是与美元比值1:1.07。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欧洲人参与北约行动,全力以赴支持美国攻打科索沃,72天的狂轰乱炸,米洛舍维奇政权垮台,南联盟屈服。可接下来一盘点,欧洲人发现不对头了,欧元,就在这70天里,居然被这场战争打残了。战争结束时,欧元直线下跌30%,0.82美元兑换一欧元。这时欧洲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在替别人数钱。这一来欧洲人才开始醒悟。这就是为什么到后来当美国要打伊拉克的时候,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盟的轴心国家,坚决反对这场战争。


有人说,西方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到现在为止,西方国家之间,在二战之后确实没有直接发生过战争,但是不等于没有发生军事战争,不等于他们之间不发生经济战争或金融战争。科索沃战争就是美国人对欧元的间接金融战争,结果打的是南联盟,疼的是欧元。因为欧元的诞生动了美元的奶酪。在欧元诞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货币是美元,美元在全球的结算率一度高达80%左右,即使到现在也在60%左右。


欧元的出现立刻切走了美国的一大块奶酪!欧盟是一个27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它的出现一下子就盖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北美自贸区(24万亿美元—25万亿美元规模)。做为如此大规模的经济体,欧盟当然不甘心用美元来结算它内部的贸易,于是欧洲人决定推出自己的货币——欧元。欧元的出现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货币结算量,到现在世界上23%的贸易结算已使用的是欧元而不是美元。美国人在欧洲一开始谈论欧元时对此警惕不足,到后来发现欧元一出现就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构成挑战时,已经有点来不及了。所以,美国要接受这个教训,一方面要摁住欧盟和欧元,另一方面要摁住其他的挑战者。


▍破坏亚太——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的兴起,让我们成了新的挑战者。2012年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就是美国成功打压挑战者的最新尝试。这两个发生在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事件,虽没能造成资本从中国大量外流,但却起码部分达到了美国人的目标,直接导致两件事情胎死腹中。


2012年年初,中日韩关于东北亚自贸区的谈判接近成功;4月,中日货币互换和中日之间互相持有对方国债也初步达成协议。但此时,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相继出现,一下子把东北亚自贸区谈判,中日货币互换一风吹了。几年后的现在,我们才勉强完成了中韩两国的双边自贸区的谈判,这已经意义不大了,因为它和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的意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一旦成功,一定是包括中、日、韩、港、澳、台的整个东北亚自贸区。东北亚自贸区一经形成就意味着世界规模大约20多万亿美元的第三大经济体出现!


但是,东北亚自贸区一旦出现就不会止步,它会迅速南下与东南亚自贸区整合,形成东亚自贸区,东亚自贸区的产生意味着30多万亿美元规模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出现,将超越欧盟和北美。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继续推想,东亚自贸区出现,依然不会止步,它会向西整合印度和南亚,然后向北整合中亚五国,再然后继续向西,整合中东部分的西亚。这样整个亚洲自贸区,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将比欧盟和北美加起来还要大,这么庞大的一个自贸区出现,难道她会愿意用欧元或美元结算他们内部的贸易吗?当然不会。这就意味着亚元可能诞生。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亚洲自贸区,我们只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成为亚洲的主导货币,就像美元先成为北美的硬流通货币,再成为全世界的硬流通货一样。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远远不止我们所说的人民币走出去,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等等,它将与美元、欧元一起三分天下。


中国人能看到这一点,美国人就看不到这一点吗?当美国人宣布战略重心东移,推动日本在钓鱼岛跟中国扯皮、推动菲律宾在黄岩岛跟中国对峙的时候,如果我们还目光短浅地以为,钓鱼岛争端是日本右翼鼓动“购岛”后与中国的冲突,黄岩岛争端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昏了头找中国的麻烦。而看不出这是美国人的深谋远虑,是美国人在阻止人民币成为美元的有一个挑战者,而美国人则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他们一定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 因为东北亚自贸区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也就意味着世界货币三分天下成为现实!


想一想看,手中只剩三分之一货币霸权的美元,还叫货币霸权吗?而今天一个产业空心化的美国,假如再没有了货币霸权,美国还能算世界霸主吗?想明白这点,就知道为什么今天中国遇到的所有麻烦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是因为美国比我们想得远,看得深,才为了防中国之“患”于未然,处处给我们制造麻烦。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要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根本原因。它究竟要平衡什么?它真的要在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菲律宾,中国与其他有争端的国家之间,实现一种微妙平衡,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吗?当然不是,它的目标就是一个,平衡掉中国今天大国崛起的势头。


五、美军为美元而战!


人们都说,美国这个国家的强大,是由于有三大支柱——货币、科技、军事。实际上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支撑美国的是货币和军事,而支撑货币的则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全世界所有国家军队的打仗都是烧钱,但美军打仗虽然也烧钱。但却能一边烧钱,一边为美国挣钱,这一点,其他国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国,可以通过打仗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美国也有失手的时候。


▍伊拉克战争


美国人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里想到的是两个字——石油。美国人真的是为石油而战吗?非也。美国人如果为石油而战的话,那么,美国人在打下伊拉克之后,为什么不从伊拉克拉走一桶石油?而且,油价从战前的38美元一桶,一路飙升到战后的149美元一桶,美国老百姓并没有因为美军占领了伊拉克这样的产油国而享受低油价。所以说,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美元。


为什么这么说?道理非常简单。由于为了控制世界,美国需要全世界都使用美元。为了让全世界都使用美元,美国人在1973年下了一步高明的先手棋:让美元与石油挂钩,通过胁迫欧佩克的主导国家沙特阿拉伯,实现了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如果你理解了全球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你就能理解美国人为什么要在产油国打仗。


在产油国打仗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油价飙升,油价一飙升就意味着美元的需求量也提高了。比如说战争之前,你手里有38美元,理论上讲,你就可以从油商手里买走一桶石油。现在这场战争把油价打高了4倍多,达到149美元,你手里的38美元就只够买1/4桶石油,剩下3/4桶意味着你还差100多美元。怎么办?你只能去找美国人,拿出自己的产品和资源去换美国人手中的美元。而这时美国政府就可以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印美元。这就是通过战争,通过在产油国打仗打高油价,打出美元需求的秘密。


美国人在伊拉克打仗,还不止是这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是在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当年小布什为什么一定要打伊拉克?现在我们已经看的很清楚,萨达姆没有支持恐怖主义,没有支持基地组织,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为什么萨达姆却最终走上了绞刑架?因为萨达姆自以为c聪明,想在在大国之间玩火。


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萨达姆以为抓住了在美元和欧元,美国和欧盟之间玩火的机会,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宣布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将用欧元结算。这一下惹火了美国人,尤其是它产生一连串的示范效应,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朗总统内贾德,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纷纷宣布自己国家的石油出口结算也用欧元结算。这还了得?这不是往美国人胸口捅刀子么?!


所以说这场伊拉克战争非打不可,有些人认为这么说太牵强了。那么请他看一看,美国人打下伊拉克之后干了些什么?还没等抓住萨达姆,美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伊拉克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发布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宣布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从欧元结算改回用美元结算。这就是为什么说美国人是在为美元作战。


▍阿富汗战争


也许有人会说,伊拉克战争为美元而战可以理解,阿富汗不是产油国,那么美国大打阿富汗战争总不会是为了美元吧?何况阿富汗战争是在“9·11”发生之后,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美国是为了对基地组织的报复和对支持基地组织的塔利班的惩罚,才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阿富汗战争是在“9·11”之后一个多月打响的,应该说打得很仓促,打到一半时美军就把巡航导弹打光了,而战争还在继续,美国防部不得不下命令打开核武器库,取出1000枚核巡航导弹,摘下核弹头,换上常规弹头,又打了900多枚才把阿富汗打下来。这明摆着证明这一场准备得非常不充分,既然如此,美国人为什么硬要仓促上阵呢?


因为美国人已经等不及了,更因为美国人的日子过不下去了。21世纪初期,美国作为一个产业空心化的国家,每年都大约需要有7000亿美元的净流入,才能过日子。可是“9·11”之后一个月内,全球投资人对美国的投资环境恶化,表示出了从未有过担心和忧虑:如果强大如美国对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证,怎么能够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结果,3000多亿的热钱离开了美国。这就迫使美国必须尽快打一仗,这一仗不仅是要惩罚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还要给全球投资人一个信心。随着第一枚巡航导弹在喀布尔炸响,道琼斯指数迅速回升,一天之内回升600点,流出的资本开始回流美国,到年底,大约有4000多亿美元回流美国。这不正说明,阿富汗战争同样是为美元而战,是为资本而战。


▍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不少人对中国的航母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在航母历史上的作为,也热切地盼望中国有自己的航母,而辽宁号的出现,也确实让我们中国赶上航母的末班车。虽然航母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大国的标志,但是它更多的就是个标志。因为在全球经济越来越被金融化之后的今天,航母的作用将逐渐式微。因为在历史上航母是物流时代的产物。大英帝国兴盛时,要推动全球贸易,将它的产品推向全球,然后再把资源拿回来,所以它需要强大的海军保证海上通道的畅通。直到后来发展到航母的出现,都是为了控制海洋,保证海上通道的安全。因为当时是资源和产品“物流为王”的时代,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了全球财富的流动。但是今天世界已是“资本为王”的时代,成百亿、上千亿乃至上万亿的资本,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只要在电脑上敲几个键,几秒钟之内就能完成,在大洋上航行的航母能跟随物流的速度,却无法跟上资本流的速度,当然也就无法控制全球资本。


那么今天,有什么办法?可以跟上被互联网支持的全球资本的流向、流量和流速?美国人正在开发庞大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用弹道导弹、超音速飞机,5倍甚至十几倍于超音速的巡航导弹,就可以迅速打击任何资本云集的地区。现在美国号称可以28分钟打遍全球,不管资本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云集,只要美国不想让资本在那个地方落脚,导弹就可以在28分钟后赶到那里。而当导弹落下去的时候,资本就会乖乖撤出。


这就是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必将取代航母的原因。当然,航母在未来仍会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保障海上通道的海上安全,或者执行人道主义使命等等,因为航母是非常不错的海上平台。但是作为控制未来资本流动的武器,它已经远不如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空海一体战


美国人在考虑用军事手段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空海一体战”。但“空海一体战”仍然难解美国的困局。“空海一体战”是2010年美空军和海军首脑联合提出的针对中国的作战概念。提出“空海一体战”,实际上首先就反映出美军今天正在走弱。美军过去以为,它用空袭可以打击中国,用海军也可以打击中国。现在美国发现自己的力量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单独使用,都不可能对中国构成优势,必须空海联合才能对中国构成一定的优势,这就是空海一体战的来由。但是空海一体战从2010年年初提出到现在不过4年多一点,突然美国人给它改了个名称,叫做“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


在这个空海联合行动构想中,美国人认为10年内,中美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因为美国人研究中国今天的军力发展后,认为以美军现有能力,不足以确保抵消中国军队已建立的一些对美优势。如攻击航母的能力和摧毁太空系统的能力,所以,美国必须再拿出10年时间发展更先进的作战系统,以抵消中国的某种优势。这意味着美国人可能的战争时刻表拨到了10年后。虽然10年后战争也仍可能不会发生,但我们都必须对此做好准备。中国要想让10年后也不会发生战争,就需要在这10年内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包括军事和战争的准备。


六、“一带一路”:中国的太极!


让我们看看在美国受人追捧的运动,第一是篮球、第二是拳击。拳击这项运动典型地反映出了美国人崇尚实力的风格,直来直去,重拳出击,最好KO(击倒获胜)对手,一切都很明确;而中国人则相反,喜欢模糊,以柔克刚,我也不追求KO你,但我要把你所有的动作都化解掉。中国人喜欢打太极,而太极确实是一门比拳击更高的艺术。


“一带一路”就反映了这种思路。历史上所有的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有围绕它的崛起展开的全球化运动。这意味着全球化不是一个从历史到今天一以贯之的过程,而是各有各的全球化。罗马帝国有罗马帝国的全球化,大秦帝国有大秦帝国的全球化。每一次全球化都是被每一个崛起的帝国推动的;每一个帝国都有与它相关的一段全球化,在它的上升期到它的鼎盛期,全球化达到一个巅峰。而这个全球化同时会被它自身的力量所限制,这就是它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和它的交通工具所能到达的最远点,那也就是它全球化的终点。


所以,无论是古罗马全球化,还是大秦帝国的全球化,今天看来,都只能算是一种帝国扩张的区域化过程。真正的近现代史上的全球化,是从大英国帝国开始的,大英帝国的全球化是贸易的全球化。美国秉承了大英帝国的衣钵之后延续了一段贸易全球化,而真正具有美国特色的全球化,是美元的全球化。这也是我们今天正经历的全球化。但我不同意说中国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接轨,那等于说是要继续和美元的全球化接轨,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一带一路”是中国全球化的初始阶段,也就中国的全球化。作为一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必须推进环绕你展开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应该说是中国迄今为止能提出的最好的大国战略。因为它是跟美国战略东移的一次对冲。有些人会对此提出疑问,对冲应该是相向而行,你还能有背向而行的对冲吗?对了,“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对美国东移战略的一次背向对冲,我拿背朝向你。你不是压过来了吗?我往西走,既不是避让你,也不是畏惧你,而是非常巧妙地化解你由东向我压来的这种压力。


“一带一路”并非两线并行战略,而应有主次之分。鉴于海上力量至今是中国的短板,“一带一路”首先应该选择从陆上完成,也就是说“一路”应该是辅攻方向,而“一带”应该成为主攻方向。“一带”成为主攻方向,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陆军的作用。有人说中国陆军天下无敌,这话放在在中国的国土范围内说,没错,中国陆军所向无敌,谁也别想再踏上中国的领土来打大规模的仗,问题是中国陆军有远征能力吗?


美国人选中国作对手,打压中国,是选错了对手、选错了方向。因为未来真正对美国构成挑战的根本不是中国,是美国自己,美国将自己埋葬自己。因为它没有意识到,一个大时代正在到来,这个时代将会把它所代表的金融资本主义推到最高阶段之际,让美国从巅峰跌落,因为一方面,美国通过虚拟经济,已经把资本主义的红利吃尽了。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它引以为傲的领先全球的科技创新、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推到了极致,而这些工具最终将成为埋葬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的推手。


互联网+:斩断美国货币霸权的利剑!


阿里巴巴在去年“双11”这天,其淘宝网、天猫网的网购销售额一天达到507亿人民币,而在相隔不久的感恩节三天的假期里,美国网上销售和地面上的商场销售总额才相当于407亿人民币,不及阿里巴巴一家。而中国还没有算上网易、腾讯、京东,更没有算其他商场的营业额。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悄悄到来,而美国人面对这个时代仍然迟钝。阿里巴巴的交易,全是用支付宝的方式完成的,支付宝意味什么?意味着货币已经退出交易舞台,而美国人的霸权是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美元是什么?美元是货币。未来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不再使用货币结算的时候,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就将成为无用的东西。当货币成为无用的东西时,建立在货币之上的帝国还会存在吗?这才是美国人要考虑的问题。


点评:未来资本通过什么流通?正是美国一直倡导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未来资本不再以货币为载体,而是数据流!中国的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社交媒体等信息产业高度独立,且日渐繁荣,中国政府倡导的互联网+,正是斩断美国货币霸权的一把利剑!


除此之外,制造业乃生产力之根基,当美国开始空心化的时候,中国除了提倡互联网+的产业精神,还必须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制造业升级!


中国制造2025


毫无疑问,中国走在了美国的前端!3D打印机同样也代表了一个未来方向,将使人类社会今天的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生产方式在改变,交易方式在改变,世界就必然要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历史证明,真正能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者的致变,而不是其他因素。


中国从秦末秦二世时期,开始有人造反,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到辛亥革命,2000多年的历史上有发生过多少次起义、造反、战争、革命?解决问题吗?不解决问题,一直是改朝换代,一直是低水平循环。因为这些来复式运动改变不了农耕社会的本质,既没有改变生产方式又没有改变交易方式,所以只能一直改朝换代。西方也是如此,拿破仑携法国大革命的雄风,带领一支崭新的被大革命洗礼过的军队横扫欧洲,把一顶顶王冠扫落在地,但等到滑铁卢一仗失败,拿破仑下台,欧洲的帝王们一个个复辟,立刻重回封建社会。直到英国的蒸汽机来了,工业革命来了,使人类的产能大大的提升,大量剩余产品出现,有了剩余产品才会有剩余价值,然后才会有资本,然后才会有资本家,然后资本主义社会就到来了。


那么今天当资本有可能随着货币的消失而消失,当生产的方式也将随着3D打印机的出现而改变时,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社会门槛,这时的中国和美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站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起跑线上。那么这时我们要比的就是谁先迈入这个时代,而不是谁把谁打压下去。而美国人恰恰在这一点上,显示出惊人的迟钝。因为它太渴望保住自己的霸权地位,而从未想过与别的国家分享权力,共同迈过新社会时代那道今天对我们来说,还有很多未知领域和不确定性的门槛。


点评:我们应该非常欣喜的看到,在世界前五的经济体中,各国都在以本国产业为根基,逐渐逃离美国的货币霸权,中国的互联网+、日本的机器人计划,德国的工业4.0,此谓太极乾卦中的群龙无首,吉。


反对霸权,和而不同,是中国对这个世界的设计和追求。而且多元化、协作化才是世界大势所趋,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而现在,中国和美国是被这个时代推倒了擂台上,但是,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真正的对手,都是他自己!

本帖选自微信

[ 此帖被ginsun在2015-11-13 06:03重新编辑 ]
离线太极之友

发帖
3893
金钱
46293
经验值
142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5-11-13
          冷眼向洋看世界  静下心来观其变
自觉调节生活
感悟正道人生
离线蔡棟銘

发帖
1246
金钱
12446
经验值
35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5-11-16


中国逆转 日美被迫赞成人民币加入SDR


大中小2015-11-14 21:54:55

多维新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拟把人民币纳为与美元和日元等同样的主要货币。即将得偿所愿的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然任重道远。
日本共同社11月14日发表文章称,日美欧或将继续向中国施加压力,促使其加快金融改革。“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IMF方面13日一公布拟在30日的理事会上决定把人民币纳为主要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好似早有准备般发表声明,积极评价IMF的判断。

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IMF工作人员今天向执董会提交的特别提款权(SDR)审议文件评估认为,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要求,建议执董会认定人民 币可自由使用,并将其作为除英镑、欧元、日元和美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
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成为IMF认定的主要货币,被纳入储备货币组成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曾是国家目标之一。中国似乎认为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法忍受人民币未在其列。
据道琼斯通讯社此前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定于11月就储备货币篮子做出决定,并就将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篮子向中国做出正面暗示。
察觉中国干劲的是英国、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它们加入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深化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向IMF表明支持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
在欧洲的积极动作下,当初态度谨慎的日本也在10月下旬改变态度,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表示在满足采纳条件的前提下能够接受人民币“入篮”,称“可信赖的货币增多并非坏事”。
作为IMF最大出资国的美国,此前曾对人民币“入篮”持消极态度。美方认为人民币汇率不够自由,在9月下旬于华盛顿举行的美中首脑会谈时向中方表示若要获得美国对人民币“入篮”的支持,就须满足IMF所提出的“可在国际上自由交易”这一条件。
不过,提高新兴市场国话语权的IMF改革方案因不喜中国影响力扩大的美国国会反对而没有实现。若美国坚持对人民币“入篮”表示消极态度,中国很有可能对以日美欧为中心的国际金融秩序更加反感。最终美国不得不屈服。美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 Lew)11月6日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举行电话会谈时不得不让步地表示,如果符合IMF标准将予以支持。中国在事先与日美的交锋中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凭借欧洲这一“说客”和自身对国际金融的强大影响力,成功实现逆转。



(余安 综编)

离线太极之友

发帖
3893
金钱
46293
经验值
142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5-11-16
美、日逆潮流而动,是没有好下场的。
1条评分金钱+3
ginsun 金钱 +3 好帖,值得顶!认同张校长的观点! 2015-11-17
自觉调节生活
感悟正道人生
离线ginsun

发帖
1858
金钱
13193
经验值
15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5-11-17
好帖,值得顶!认同张校长的观点!
离线太极之友

发帖
3893
金钱
46293
经验值
142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5-11-17
回 ginsun 的帖子
ginsun:好帖,值得顶!认同张校长的观点! (2015-11-17 04:50) 

谢谢你的鼓励!
自觉调节生活
感悟正道人生
离线ginsun

发帖
1858
金钱
13193
经验值
15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6-01-17


习近平出席亚投行开业仪式并致辞(全文)



2016-01-16 01:56:00


1月16日上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强调通过各成员国携手努力,亚投行一定能成为专业、高效、廉洁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增添新力量。


习近平指出,2013年10月,中国提出筹建亚投行倡议,今天亚投行正式开业。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各成员国表现了开放包容的合作姿态、共谋发展的务实行动、规范高效的专业精神。亚投行的成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相信,面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繁重任务,只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增进共识、合作共赢,我们不仅能够想做事,而且一定能够做成事。习近平强调,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将有效增加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改善亚洲发展中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中长期发展潜力,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提振作用。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我们期待,各成员国秉持团结合作精神,积极加大投入,推动亚投行尽早开展业务,尽快做大做强,壮大多边开发银行整体力量,为国际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指出,亚投行应该奉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同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相互补充,以其优势和特色给现有多边体系增添新活力,促进多边机构共同发展,努力成为一个互利共赢和专业高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亚洲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新老机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良性竞争,提升多边开发机构对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应该结合国际发展领域新趋势和发展中成员国多样化需求,创新业务模式和融资工具,帮助成员国开发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基础设施项目,成为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应该按照多边开发银行模式和原则运作,并充分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好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高起点运作。

习近平出席亚投行开业仪式并致辞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国际发展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建设性的贡献者。倡议成立亚投行,就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动,有利于促进各方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作为亚投行倡议方,将坚定不移支持其运营和发展。除按期缴纳股本金之外,还将向银行即将设立的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出资5,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欠发达成员国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准备。习近平指出,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时期开局之年,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亚洲和世界各国创造更多机遇,带来更多福祉。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愿意同各方一道,推动亚投行早日投入运营、发挥作用。我们将继续欢迎包括亚投行在内的新老国际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最后指出,亚投行是各成员国的亚投行,是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的亚投行。我们期待并坚信,通过各成员国携手努力,亚投行一定能成为专业、高效、廉洁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增添新力量。域内代表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部长柳一镐、域外代表卢森堡财政大臣格拉梅尼亚、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分别致辞。一致表示,亚投行正式开业是一件期待已久的历史性重大事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中国政府在筹建亚投行进程中表现出卓越的领导力。期待并相信亚投行将秉承开放、包容、创新、互利的精神,为促进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亚投行57个创始成员国代表团团长共同按下标志亚投行正式启动的启动键后,习近平为亚投行标志物“点石成金”揭幕。标志物象征成员国期待亚投行不断创造点石成金的奇迹,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王小 编辑)
[ 此帖被ginsun在2016-01-17 13:04重新编辑 ]
离线ginsun

发帖
1858
金钱
13193
经验值
15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6-01-17



亚投行开张 首任行长曾饱尝文革辛酸
2016-01-16 00:47:1
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1月16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开业仪式,金立群当选亚投行首任行长。日媒近日披露金立群这位中国金融的佼佼者,曾在青春时代饱尝文革的辛酸。
日本经济新闻1月16日报道,亚投行开业仪式当天在在北京举行,金立群成为第一任行长。金立群曾从中国财政部副部长转任中国人首次担任的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开行、ADB)副行长,同时还曾掌管过投资银行。但金立群的其前半生与华丽相去甚远。
金立群在上高中的1968年,推进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要求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金立群也到了江苏农村。金立群高中母校的退休教师李颕达(74岁)说,在上高中时金立群很刻苦“把英语词典都背下来了”。由于难以承受严酷的农业劳动,周围的青年相继放弃了学习。而金立群则一个人依靠煤油灯,埋头阅读莎士比亚等的原著直到深夜。
当时的村民张春元(69岁)至今仍记得金立群经常念叨李白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金立群终于得到读研究生的机会,获得硕士学位时已经过了30岁。

金立群当选亚投行首任行长

2015年11月,在伦敦一家高级酒店参加论坛之后,金立群被记者问及长达10年的农村生活是否是走弯路时,金立群的回答是“接触到土地,了解了农民的严酷生活。从事旨在提高农民生活的开发援助工作达到35年以上,这是我的骄傲”。
在被问及目前存在世界银行和亚开行,为何中国还要组建新银行呢?金立群巧妙的回答:“如果想在一个地区开一家新店,是不是应倾听消费者的声音?而不是问以前就存在的2家店”。在金立群任职亚开行时代与之相识的美国驻亚开行前特使Curtis S. Chin 回顾称,“其它中国官员一直要求优待中国企业的项目,但金并未给人这种印象”。
但这样的金立群也有放弃文雅的时候。2015年秋季在新加坡一个论坛上,金立群竖起食指说“如果得不到公平对待,可以没有评级机构。我们能在中国市场筹集资金”。日美两国并未加入的亚投行能否获得最高评级受到质疑。当时美国评级机构指出了这一问题。
不仅仅是金立群,习近平等目前中国的领导层都是在青春时代饱尝了文革的辛酸,随后实现高度增长的一代。这种经历与经历过殖民地蹂躏的屈辱历史,但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大国寻求再次崛起的中国的情况如出一辙。在时而显示过于自信的强硬态度的背后,存在着从生与死相伴的泥潭中爬上来的他们每一个人的执着。


(杨阳 综编)

离线太极之友

发帖
3893
金钱
46293
经验值
142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6-02-18
祝贺金行长带领亚投行胜利前行!
自觉调节生活
感悟正道人生
离线神州大地

发帖
747
金钱
9465
经验值
12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6-06-27


风暴眼:亚投行力保英国稳定





微信
2016-06-25 19:54:54

美东时间2016年6月25日:在过去24小时里,主要的国际热点有朝鲜要求重设海疆分界、欧盟对英发狠、美欲断绝金正恩财路亚投行扩容成亚洲老大、柬埔寨抨击南海冲裁等。

欧盟核心六国敦促英国从速办理脱欧手续在英国以公投决定退出欧盟次日,欧盟六大创始国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外长25日在德国柏林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敦促英国尽快落实公投达成的退欧决定,消除不确定性。声明认为,欧盟不仅仅失去了一个成员国,更失落了历史、传统和共同的经历。这一决定将把欧盟带往一个新的境况。为了减小恶劣影响,英国需要马上与欧盟展开退欧谈判。
亚投行再收到24国加盟申请亚投行25日首次召开总会,会上宣布新有24个国家申请加盟,一旦审核通过,成员国数量将超越亚洲开发银行,成为亚洲第一大银行组织。亚投行现有57个成员国,而亚开行是67个。另外,亚投行总裁金立群表示,虽然英国脱欧令金融界担心,但英国是亚投行重要成员的地位不会改变。

金立群表示,英国在亚投行的地位不会改变(图源:新华社)

柬埔寨两大党抨击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菲律宾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不久将出炉结果。对此,柬埔寨国内两大政党奉辛比克党和人民党均表示,不支持菲律宾单方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奉辛比克党主席、柬埔寨前首相诺罗敦·拉那烈表示,当年,美国和西班牙就菲律宾独立问题进行谈判的时候,并未将菲律宾现在正在争取的岛屿纳入谈判范围。柬埔寨执政党人民党发表了一份关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声明。该份声明对菲律宾提起南海仲裁案表达了不支持立场,并强调柬埔寨将不会参加任何支持仲裁庭裁决的声明。
朝鲜要求重设海域分界线划定朝鲜国防委员会政策局25日发出谴责声明,称美韩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故意制造军事紧张,同时要求划设公正客观的西部海域海上分界线。同时指出,西部海域的军事紧张是美国对朝敌视政策的延伸和直接产物。美国作为造成朝韩对决根源的主谋,将西部海域变成军事冲突危险频发的热点水域,并在背后操纵韩国将西部海域的军事紧张激化扩大到汉江河口区域。
美欲断绝朝鲜获取外汇最后通道美国务院25日指出,伊朗、叙利亚、以及多个非洲国家依然与朝鲜保持着贸易关系,这些活动对有效制裁朝鲜构成巨大威胁,必须想办法掐断朝鲜对外贸易的一切通道,以中断向朝鲜的资金流入。美方指出,由于美国难以左右伊朗和叙利亚政府,只能依靠对这些国家有施压能力的国家帮助推进协调工作。
(盛芷 岳丞 综编)
离线神州大地

发帖
747
金钱
9465
经验值
12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6-06-27
https://youtu.be/IZFJtlclbC8

患难见真情 亚投行竟成英国救命稻草





微信
2016-06-25 21:11:03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董事会成员之一柳一镐表示,亚投行将与其它国际机构协作,缓解英国退出欧盟后的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

BBC6月25日报道,亚投行首届理事会年会在北京举行。董事会成员之一、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柳一镐表示,英国退出欧盟的决定对于那些深信全球化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国际金融市场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英国退出欧盟的影响成为这届年会上的一个重要讨论话题。全球经济当前因英国脱欧而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亚投行行长金立群暗示,不排除不在伦敦设立办事处的可能性。此前伦敦、法兰克福和卢森堡为争夺亚投行欧洲办事处展开激烈竞争。不过金立群表示,英国将继续在亚投行扮演重要角色。
英国加入亚投行的真相据报道,英国当年作出加入亚投行的决定,连中国都感到意外。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英国财政部2015年时曾告知中国政府,英国将在当年3月17日之前不会就申请亚投行一事发表公开声明。但是,英国“食言”了。英国不仅发表了申请声明,而且整整提前了五天,在3月12日正式提交申请,要求加入亚投行。
中国和英国两国官员均表示,英国外交部当时对加入亚投行非常担心,他们警告称,此举可能令英国疏远与美国和日本的同盟关系。但英国财政部长奥斯本(George Osborne)当时否决了英国外交部的强烈反对,并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谈及此事,获得了首相卡梅伦(DavidCameron)的支持。

金立群表示,英国在亚投行的地位不会改变(图源:新华社)

换句话说,从决定加入亚投行,到正式发表声明,英国并没有深思远虑,这个决定仅仅发生在几天之内,最终在英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上确定下来。《金融时报》援引一位知晓那场会议的人士的话表示,奥斯本说服了卡梅伦和国防部长,奥斯本称,加入亚投行带来的商业利益将超过可能的外交骚动。
谁才是英国真正的朋友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在英国作出脱欧决定后,位在伦敦的国际金融机构已启动人员与业务外移行动,如果英国未来无法确保进入欧盟单一市场的管道,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恐将难保。
根据伦敦金融城的统计,目前全球80个国家超过1,400个金融服务机构在伦敦设立据点,其中以美国的498家最多,其次是瑞士的424家,德国以334家排名第三,这些国际金融机构资产超过1亿英镑,占英国整体金融服务业46%。脱欧结果已确定,以美国为主的大型金融服务机构已启动紧急应变计划,最终可能全面撤出伦敦另立据点。
现在看来,奥斯本的先见之明多少能为英国挽回一些颓势,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或许真能拯救英国于水深火热之中。
(盛芷 编译)


[ 此帖被神州大地在2017-04-10 11:16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