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87阅读
  • 36回复

台山方言:“边擦音” 与 “非边擦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628
金钱
21233
经验值
432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5-05-23
回 远游客 的帖子
远游客:
回“朱洞”网友,谢谢的回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我的假设实在是为文字增加一点趣味。至于假设的事情怎样可能发生,倒还想做进一步设想,讨论讨论。

以我个人在台城长大的经历,小时候在家里是跟着长辈们说家乡话,出了家门与同伴玩,上学与同学交流,那绝对是以另一种方言交流。那么,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是怎样开始的呢?可能会是这样,首先是听,观察,在发现众多同伴,或者年长的同胞以不同大发音说某事、某字、某词,就记下。小孩子学语言快,假以时日,两种方言就可以变换自如。
.......


          讲到台山话演变,我有点好奇。五邑地区语言大体相同,统称台山话,就台山来说,属移民地区,以各姓氏为代表,在不同年代(如唐、宋、元等)、不同地方(如浙江、福建、河南、江西等地),带着不同的语言,移民来到台山,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中和,形成保留各自声尾,多数语言相同的台山话。那些声尾应是各自祖先遗留下来的,就是东旋兄讲到的正宗、原汁原味的“唐话”;那些共通的台山话又是怎样演变?几百年时间内,特别是那时经济不那么发达,社会交流较少,演变速度应该很慢,各地移民聚在一起,又以哪种方言为交流基础呢?(即台山话的正宗来源?)从自己经历的几十年看,同化很少,仍明显区分着各地方言;台山话似唐话,台山话是汉语正宗不无道理。
离线布谷

发帖
21673
金钱
39250
经验值
5132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5-05-23
好好学习!thanks 总版主!

发帖
3689
金钱
16079
经验值
1577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5-05-24


我知道除赤溪口音的“台山话”之外,还有广西,四川等外省人口音的“台山话”,里面包含:生活的需要,语言的同化~有意思探讨,需要钻研。
如果世上有天堂,我抬头看;如果世上没有天堂,我低头想……
离线邡东旋

发帖
3807
金钱
78311
经验值
319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5-05-25
《有关台山话的豆知识》---这是我写在博客里的一篇短文,现借用远游客的空间,转来这里,供各位参考。

你知道吗,台山的不少在现在看来是土语的话,在唐代却是文雅的诗词用语,而非土话。
诸如常用的:
    “隔篱”(邻近)---隔篱呼取尽馀杯 --【客至(喜崔明府相过)】杜甫 。
    “闩门”(关门)闩同栅音,闩,门横关也(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杂志》
    “傾盖”(谈话,台山水步话?)--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史记·邹阳鲁仲连列传》  
    “日头”(太阳)--六出装来百兽王, 日头出后便郎当. 北宋张耒《雪狮》
    “斟酒”(倒酒)--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晋·陶渊明《饮酒》,
    “好天”(晴天)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唐·李山甫《司天台》
    “细孥”(细路 幼儿)--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唐·杜甫《羌村三首 》
    “犀利”(利害)--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汉书·冯奉世传》
    “着衫”(穿衣)--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南北朝?《木兰辞》,“初年七岁著衫衣。秋堂白发先生别,”【送司空神童】王建
    “游水”(游泳)--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唐﹒李賀《蘭香神女 廟》
    “落水”(下雨)--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燕子来舟中作》杜甫。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秋日》白居易
    “渠”(他)--看渠驾去车《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张祜 、
    “诈諦”(假装)--相如度 秦王特以诈佯为予 赵城,实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啖”,(饮啖汤,喝口汤) ---从来涉世戒三缄。只好随时饮啖。 -宋·高登《西江月》,
    “纸鳶” (风筝)--有鸟有鸟羣纸鳶,因风假势童子牵—— 唐.元稹 《有鸟》。
    “颈”(脖子)--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杜甫 。
    “镬”(大锅)--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顾况 。
    “安人”--在台山人的家庭里,媳妇把家婆称作“安人”。安人,从宋代开始就是正从六品官诰命夫人 。不是一般
人家都可以这样随便称呼的。可见,台山人多数是唐宋时代的有地位的人物的后代。
    “教诏”,教训。《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亲情劝着何曾听,父母教招似不闻。”参见“ 教詔 ”。
    “倚恃”依靠仗恃。《后汉书·皇甫规传》:“ 凉州 刺史 郭閎 、 汉阳 太守 赵熹 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
            权贵,不遵法度。”
    “脱肢摆肋”--脱光四肢,摆出肋骨来的意思。台山话经常懒读为“脱之吧勒”,来指脱光衣服。
       -----等等

发帖
7628
金钱
21233
经验值
432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5-05-26

         分享老师对台山话的研究。祝愿您出论文。
       举个例来学习:“隔篱”:“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这里同时出现“邻”与“隔篱”,说明唐话对“傍边”这两个字词都通用。“邻”,到现在都是“国语”;“隔篱”,是唐话还是杜甫河南家乡的土话?如果是土话,也可能是因名人名诗而世代引用。“隔篱”是否古人移居台山或广东而带入,是否仅台山话或粤语讲,而湖南浙江等地不讲。从语音分析:杜甫读“隔篱”是用“国音”还是“台山音”,哪种读音才押韵好听 。通过这样考究,不难得出台山话(或部分)源自唐宋话。
离线邡东旋

发帖
3807
金钱
78311
经验值
319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5-05-26
回 朱洞尖下的 的帖子
朱洞尖下的:
         分享老师对台山话的研究。祝愿您出论文。
       举个例来学习:“隔篱”:“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这里同时出现“邻”与“隔篱”,说明

---------(略)。


  谢谢 朱洞尖下 老乡 的关注!
  “隔篱是唐话还是杜甫河南家乡的土话?如果是土话,也可能是因名人名诗而世代引用。?”
    问得很好,查邝氏族谱,知道始于 炎帝八世孙帝榆罔之子雷受封于方山(今河南省禹县西北),故为方姓,
邝氏之先,始自方。 这样,就知道起码 邝姓的台山话 源于今河南省禹县西北的古代炎帝时代,而杜甫亦生于河南。

    如果邝族(其他姓亦类推)的古中原话到现在没有多大的变化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杜甫 所说的 “隔篱”,
即现在台山话的“隔篱”。不但如此,而且还可以认为 杜甫 所说的话起码跟台山话很相近。杜甫写的诗,不妨试读
一读,是否用台山话读起来最顺口呢?我和几个老同学是认为这样的,尽管,我也精通和常用普通话。

  第二问是:“隔篱”这一词,现在网上《汉典》没有记录,那么是否仅是“杜甫河南家乡的土话呢”?
   这个问题,可以翻翻《全唐诗》和《全宋词》,看看其他的不少诗句提到“隔篱”,就可以解决。 请看附录一二。
   看资料就可以知道,“隔篱”一词并非仅是杜甫河南家乡的土话。而是在唐宋时代的文人墨客 和 现在台山或广东老
百姓通用的一个词。
   其他地方还有没有?按理应该是有的。因为,不会在唐宋时代广为人知的一个词,到现在就仅剩广东省内使用,而其
他地方都消失了,这不合乎常理。心下较些子 就提到“我知道除赤溪口音的“台山话”之外,还有广西,四川等外省人
口音的“台山话””。   你说呢?

附录:
   卷226_38 【客至(喜崔明府相过)】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卷497_35 【寄贾岛】姚合
寂寞荒原下,南山只隔篱。家贫唯我并,诗好复谁知。
草色无穷处,虫声少尽时。朝昏鼓不到,闲卧益相宜。

   卷676_37 【自遣】郑谷
强健宦途何足谓,入微章句更难论。谁知野性真天性,
不扣权门扣道门。窥砚晚莺临砌树,迸阶春笋隔篱根。
朝回何处消长日,紫阁峰南有旧村。

   卷682_8 【深村】韩偓
甘向深村固不材,犹胜摧折傍尘埃。清宵玩月唯红叶,
永日关门但绿苔。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桥僧去独裴回。
隔篱农叟遥相贺,□□□□膏雨来

浣溪沙
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少>欠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李弥逊
曲径通幽,小亭依翠,春事才过。看笋成竿,等花著果,永昼供闲坐。
苍苍晚色,临渊小立,引首暮鸥飞堕。悄无人,一溪山影,可惜被渠分破。
百年似梦,一身如寄,南北去留皆可。我自知鱼,翛然濠上,不问鱼非我。
隔篱呼取,举杯对影,有唱更凭谁和。知渊明,清流临赋,得似恁么。

丑奴儿(咏梅)
陈亮
黄昏山驿消魂处,枝亚疏篱。枝亚疏篱。酝藉香风蜜打围。
隔篱鸡犬谁家舍,门掩斜晖。门掩斜晖。花落花开总不知。

附录二:
杜甫 ---(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姚合 ---陕州硖石人。中唐诗人。
郑谷 ---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
韩偓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
----等等。

[ 此帖被邡东旋在2015-05-26 22:01重新编辑 ]
离线kong

发帖
2941
金钱
351825
经验值
538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5-05-31
好地方学台山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