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99阅读
  • 94回复

这是为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5-09-12
回 四叔 的帖子
四叔:
   [图片]


.转刘荒田的诗啦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5-09-12
回 金牙三 的帖子
金牙三:三婆:四叔,做乜毛引?
小喜偷偷😄,也该轮到四叔骑马过海!
诗g速看天象有冇流星飞过[表情]
鲁夫子:糸时侯,该露面了。
....... (2015-09-12 06:05) 

骑马过海挽可雨广。I don't know about the WTF could be post?
1条评分金钱+3
五叔公 金钱 +3 四叔:闻张雨打了免减针抛了上来,复制骑马过海过河过湾乜子德😄 2015-09-12
离线寒冰

发帖
2834
金钱
70454
经验值
31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5-09-12

我有时也有巧样事,好击气!
[ 此帖被寒冰在2015-09-12 06:44重新编辑 ]
离线康少微好

发帖
47940
金钱
22315
经验值
3649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5-09-12
早晨  四叔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5-09-12
回 joyli 的帖子
joyli:.转刘荒田的诗啦 (2015-09-12 06:13) 

袖系哇
离线天启

发帖
19324
金钱
72878
经验值
324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5-09-12
好帖,值得顶!
离线寒冰

发帖
2834
金钱
70454
经验值
310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5-09-12
回 金牙三 的帖子
金牙三:
三婆:四叔,做乜毛引?
小喜偷偷😄,也该轮到四叔骑马过海!
诗g速看天象有冇流星飞过[表情]
鲁夫子:糸时侯,该露面了。
.......


三婆,小喜为什么消失丐久?还未解禁?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5-09-12
回 四叔 的帖子
四叔:
袖系哇[表情]

.系版权有限,吾A你转.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5-09-12
回 寒冰 的帖子
寒冰:
我有时也有巧样事,好击气!


.你乃革命诗篇也会巧?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5-09-12
回 寒冰 的帖子
寒冰:
三婆,小喜为什么消失丐久?还未解禁?  

.三婆有大喜,不要小喜了.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5-09-12
回 四叔 的帖子
四叔:
闻张肠过投。短新寄吴出……

  

.寄条链上来等我们自己去读.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5-09-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686b820102vsoo.html
1条评分金钱+3
五叔公 金钱 +3 四叔,抱上来了 ,原文就在下一楼 哈哈 2015-09-12
离线五叔公

发帖
10330
金钱
38707144
经验值
39708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5-09-12
或者所谓乡愁

阅读:672015-07-24 09:33

2015.7.24《佛山日报》
刘荒田
一位来美超过35年的乡亲,忆及上世纪70年代末,离开家乡到香港去的情景。那时,她的丈夫随公公婆婆在九龙开小杂货店,她和三个儿女一起经过海关,和丈夫会合,再到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申请签证,赴美国旧金山定居,那里有她的父母亲和兄弟。一家即将团圆,还有什么遗憾吗?有。
她和儿女坐在从广州开往九龙的直通车上。没满月的儿子被母亲背着。两个女儿,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小的伏在妈妈的膝盖上,大的看窗外疾驰的风景。家乡早已被抛在远方。乡村的老屋,他们离去后,剩下年过70的太婆婆(丈夫的祖母)。这些年,是老人家帮助孙媳妇,把孩子拉扯大的。车窗上撒下密麻麻的雨点,沿途的树木,河水和稻田变得朦胧。
四岁的女儿哇一声哭起来。妈妈惊问什么事。女儿揩着眼睛,哀哀地说:“下雨了,‘白白’(乡间对曾祖母的称呼)晾在禾堂的衣服,要给淋湿了!”是啊!老人家在井台旁洗了全家的衣服以后,晾在禾堂的嗮衣竿上。平时,大女儿在家,一听到薄铁做的天井盖响起扑扑的雨声,就跑出去,把衣服收回家。老人家有风湿病,走路困难。以后,谁替她去禾堂收衣服?
当妈的这阵子才省起,这些日子光想着和丈夫、父母团聚,乐昏了,忘记了,他们离开后,茹苦含辛一辈子的老人要在老屋孤独度日。列车外的雨益发凶猛,女儿仿佛看见暴雨里老人颤巍巍的身影,滴水的白发,手里抱着从嗮衣竿收回的衣服,“以后没人替‘白白’收衣服了!”和母亲相拥着,嚎啕大哭。“大女儿年纪轻轻落下眼疾,医生说,是因为曾经哭得太凶的缘故。”
乡愁原来是极具体的,小女孩对家乡的眷恋,凝缩在 几 个 关 键词上:嗮衣竿,雨,老人;而不是名山大川,青史与版图。“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这是王鼎钧先生的经典之句。进一步说,乡愁的种子撒在原乡,它的芽破土以后,当然可以移植,可以嫁接,可以开花结果在异邦,但脱离了血肉淋漓的生命体验,以理论,以族谱和历史所建构的逻辑缜密的“理性乡愁”,不敢说绝对不存在,毕竟费力不讨好。
我所以起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前几天聚会上的一场争论。乡亲的儿子,美国出生,名校毕业,拥有两个硕士学位,一直从事机密的国防科技,年过30,依然单身。他向不是亲戚就是乡亲的在座者宣告:我是美国人。身为第一代移民的堂叔反感地问:“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年轻人说:“我当然是,但,我不想强调这一身份。对于‘你是谁’的发问,我的标准答案一律是这个。”顿时席间起了骚动,我从一张张脸读到反驳和责难。数典忘祖,挟洋自重,这类重话,差不多要出口了。
这年少气盛的“美国人”要我发表意见。我说,这一表述没有错。这是第一义。一如“广东人”的概念中含“中国人”。将“美国人”细化,方有亚裔、非洲裔、拉丁裔之分。第一代移民在美国繁衍的后代,对“故国的乡愁”一路递减,乃是自然规律。让他们当完完全全的美国人何妨?我们可以让他们从小学中文,但孩子长大后忘记了父母的母语,我们不要惊诧。我们可以宣扬故土的灿烂文明,鼓励后代继承、发扬,但是,如果他们将之与其他文明等量齐观,我们不要生气。乡愁是我们的精神必需品,却只是土生土长的后代的文化选项。
那位为了无法在下雨时替曾祖母收衣服而痛哭的女孩,如今已到中年,女儿不止四岁,她多半不会向女儿讲述这段经历,因为太多隔阂,尽管和已年过花甲的母亲不时谈及。  


[ 此帖被五叔公在2015-09-12 21:32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钱+1
-强强- 金钱 +1 优秀文章,支持! 2015-09-13
离线寒冰

发帖
2834
金钱
70454
经验值
310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5-09-12
回 joyli 的帖子
joyli:.你乃革命诗篇也会巧?[表情] (2015-09-12 06:53) 

离线nylily

发帖
45738
金钱
4895168
经验值
8167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5-09-12
一定是网站吾识翻譯四叔的台山音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