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503阅读
  • 499回复

小小草苑——心靈下午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50楼 发表于: 2011-04-01
你的背包-緊急逃生背包實作教學
日本發生9.0大 地震,引起的海嘯與核能電廠危機直到今天都尚未解除。一洋之隔的台灣雖然並沒有受到波及,但這樣的警告卻提醒了我們居安思危的重要,尤其看到日本新聞畫 面,災難來的時候很多人根本沒時間準備就衝出去了,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防災宣導中都由提到家中要準備急難逃生包的重要性。

所 謂的「緊急逃生背包」並不是會噴火或是可以當降落傘使用,而是將生存與求生必須的物資、工具先行放入背包中,使災難發生時可迅速帶著求生背包逃離,提高獲 救機率。筆者曾經在國軍特戰單位服役過,在每次野外訓練中最重要的一項準備工作就是「打背包」。在這裡就簡單整理一下,教大家如何花小錢準備一個非常精實 好用的「? 簬瘞k生背包」!

首先,我建議大家找一個較大的雙肩背包( 雙肩背包在逃難時可以讓你的雙手空下來做其他的事),並最好符合下列條件:

1.        主體以帆布或尼龍等堅固的布料製成。
2.        各背帶處最好有特殊縫線補強
3.        有腰部與胸部固定帶者為佳
4.        分隔的口袋都有拉鍊者為佳

背包以帆布或尼龍材質為佳,並具有胸扣帶與腰扣帶,且背帶部分有特殊補強。


接著,再去超市買一種超堅韌的黑色大垃圾袋(就是營業用的那種,大家應該有看過)。把垃圾袋打開來,開口朝上,直接套進背包中成為內袋,調整袋內使其與背包形狀服貼。然後就可以開始把求生的物品放進去,每個人的需求可能不同,但以下是我建議一定要放的東西:

1.        一瓶2000cc的瓶裝礦泉水。
2.        至少3天份的乾糧(很硬的那種營養口糧,請勿放麵包進去)
3.        高能量補給食品(營養棒、巧克力,筆者建議多放些阿華田粉末隨身包,其小小一包攜帶方便且營養豐富可迅速恢復體力,最重要是直接倒進嘴裡口味還不錯)
4.        輕便雨衣(體積小,重量輕,可以遮風擋雨,必要時還可以作為取水的工具。)
5.        LED手電筒與該乾電池
6.        螢光棒
7.        哨子 (當你連喊救命的力氣都沒有的時候,只能靠它了)
8.        超級小刀(如果有瑞士刀或專業求生刀更好)
9.        乾燥的衣物
10.     兩條繩子 (一定用的到)
11.     防風打火機

整齊放好以後,將塑膠袋口向上拉起,然後...打個死結!(很扎實的那種死結)

再塞回背包內並扣上背包就完成了。

將垃圾袋放入背包中成為內袋,調整服貼後就可以開始放東西了!

東西放完後,將袋口束緊並打死結然後塞回背包,即可完成你的緊急逃生背包!
  

接 著我要告訴大家那個垃圾袋的功能可不是僅僅為了防水而已。一旦遇到水災時把你淹沒時,背包內的垃圾袋會成為一個氣囊,向上浮起。根據筆者之前在部隊的使用 經驗,雖然內部裝了很多東西,但剩餘的空氣仍然足以支撐一個成年男性以雙手攙扶,浮在水面上(像使用浮板那樣)爭取救援。同時,由於氣囊有背包的外層保 護,不易破損,並保護內部物品不浸濕。特戰部隊會用數個這樣的背包搭配樹枝或結構,運送武器與傷患渡河。
  
打包好了以後,就把它放在門口附近以備不時之需,但別忘了每年要檢查更新裡面的物品喔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51楼 发表于: 2011-04-13
真佛報-真佛論劍專欄
「拔下天釘」也要因緣
「在《當下的清涼心》一書中裡的『城隍夜審』,提到鄭科被玉皇用天釘懲罰。而盧師尊也在書中提到『佛律一下,天釘可拔』,師尊已是佛,為何師尊無法拔除?若『佛律一下,天釘可拔!』,為何師尊還要找佛陀詢問?」

我的回答:

我先講一則小故事:

我早期問事,有一位廖君至我處,這位廖君走路,非常的怪異。

腳呈「O」字形,走路時右腳腳板與左腳腳板,幾乎是連住的,必須碎步行走,走起來,怪形怪狀,一扭一扭的。

我問廖君,如何發生的?

廖君答,只睡一覺,醒來時,就變成這般模樣。

我問幾歲時?

廖君答四十七歲時。

於是,我特別觀察他的因果,我在地獄中看見另一個廖君,這位廖君正是被玉皇用天釘,釘住了他的雙腳的。

我查出了廖君的被釘因緣,原來他本是不信鬼神的,由於「遷怒」,他用「開山刀」,連劈了一座寺廟的諸多佛像。

他喜歡砍佛像的腳,除了佛之外,連五百羅漢的腳,也砍斷了。

因此,他被天上的玉皇,用天釘釘住了雙腳。

我問:

「是否有此事?」

他答:

「一時氣憤,就做了,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當時,我雖然是佛,「佛律一下,天釘可拔」,但,我卻不能做。

廖君已過世了,他自四十七歲,到死的那一天,都是被釘著天釘的。

我說:

「拔下天釘也要因緣。」



在禪宗公案中,有一則是這樣的:

有一位聖者入定,入定之後,始終沒有出定。

釋迦牟尼佛命令幾位大弟子(聲聞羅漢),去喚聖者出定。

但,聖者仍然入定,喚也喚不動。

最後,釋迦牟尼佛請文殊菩薩喚聖者出定,要知道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曾經是七佛的師父,文殊的功力,是沒得比的。

文殊菩薩得了佛旨,以微妙之音勸請聖者出定。

但,聖者仍然如如不動。

大法力的文殊菩薩,仍然動不了聖者。

後來,一位廚房的老太婆走來,對聖者講了一句話,聖者就出定了。

佛陀問大眾:

「為什麼?」

七佛之師的文殊師利菩薩的功力輸給老太婆嗎?

不是的。

而是,老太婆與聖者有「一飯之緣」而已!

佛也有三不能:

一、不能度無緣者。

二、不能盡眾生界。

三、不能盡一切業障。

「佛律一下,天釘可拔」是佛的大力,但,也要有「拔」的因緣在。

釋迦牟尼佛自從成佛以來,遭遇到很多的譭謗,打擊、挫折……。

女子污謗。

弟子叛變。

外道攻訐。

有些能化解,有些也不能化解,例如釋迦族被滅族,例如目犍連尊者死於非命,例如提婆達多背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52楼 发表于: 2011-04-13
真佛報-真佛論劍專欄
靈活與啟靈
人問:

「是否一定要靈活,修法才算踏入第一步?」

又問:

「有一位行者說,本尊能量怎麼能夠和我們的肉體融合而成一體,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靈啟活,以自己的靈體和本尊的靈體才能合一,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我答:

這兩個問題,可以合併的回答。

關於啟靈的部份,在我早期的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的,例如《啟靈學》,是我早期的書中,所提倡的。

我第一次跪在「瑤池金母」之前。

雙手合十。

手不由自主的動了起來,我心中大駭。

後來,身子前後搖晃。

全身皆能動。

我那時稱這種現象是「靈活起來了」!

這「靈活起來」就是「啟靈現象」。

啟靈可以藉靈動而健身,有很多病,因靈動之故而好了起來。

啟靈可以藉靈動的大小、點頭、搖頭、肢體……。來靈算預測某一些事。

啟靈可以知道某一本尊的降臨,因為其姿態尊尊各一。

啟靈後,某一部份人會有「佔舍」現象,而變成了「乩童」,文乩或武乩。

啟靈也可成為通靈人。

(警告:啟靈亦有過患、或因太過敏、或因體質、或因業障。如果被低級靈「佔舍」、「戲弄」、「障礙」,也有可能走火入魔,演變成精神分裂及失常的現象)

我強調:

要能自主。

不要被靈控制。



據我所知:

印順導師認為「啟靈」的現象,是十種禪定的現象之一。

十種禪定現象,包括了「蟻走」、「癢觸」、「涼觸」、「暖觸」……。

其中的「靈動」是十種禪定現象之一。精神統一集中,某些人就會了。

中國大陸把「啟靈」當成一種功法,也就是「自發功」。

一般的修行人把「啟靈」列入「氣動」,也就是氣在哪裡走,哪裡就會動。

至於:

啟靈是修法的第一步?

我認為:

「見仁見智。」

我問:

「難道不會啟靈的人,就永遠不能修法嗎?走不出第一步嗎?因為有很多人啟不了靈啊!而且釋迦牟尼佛並沒有強調一定要啟靈。」

至於第二個問題:

我也認為:

「見仁見智。」

在密教來說,我們強調由「三業」轉「三密」,就能夠與本尊合一。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就能同本尊合一。

(這是和高級靈合一)

至於那位行者所說,先要靈活,可以和本尊的靈體合一。

(這是和低級靈合一)

我們強調身、口、意清淨合一。

而非靈活合一。

很多行者不一定會啟靈,如何靈活合一?如果不身口意清淨,來合一的靈會高級嗎?動物靈、精靈來合一,只有壞處,而無好處。諸弟子,慎之!慎之!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53楼 发表于: 2011-04-13
真佛報-真佛論劍專欄
靈魂與幻身是一樣的嗎?
人問:

「『中陰』、『幻身』、『靈體』、『靈魂』是一樣的嗎?」

我答:

如果中陰、幻身、靈體、靈魂都是一樣的話,那還修什麼「幻身」?

如果靈魂與佛性都是一樣的話,那我們還見證什麼「佛性」?

我如此認定:

中陰、靈體、靈魂,是同一名稱。

幻身則不同。

舉一個例子,說明:

凡夫與聖人是一樣的嗎?

凡夫──靈魂。

聖人──幻身。

凡夫本身是粗俗的,而聖人是有智慧的覺者,同樣是人,但,因為一個沒有開悟,一個有開悟,而有了分別。

所以我說:

靈魂是粗。

幻身是細。

靈魂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粗分之氣。

幻身是通過了修持之後,粗分之氣轉為精微之氣。這精微之氣能夠放出光明,甚至化為虹光,佛性之光。

人們都有佛性,可是佛性是蘊藏的,只有通過了任運自在,明空雙運之正法修持,於是五蘊之氣盡數化光,連肉身五大亦化光明,修行者就成了虹光大成就。

我們也可以如此的說:

靈魂的淨化就是幻身。

靈魂是帶著業障的。

幻身是清淨氣加上佛性所成。密教的說法:中脈之中,幻身一一排列,將幻身一一的從頂竅出去,就是身外化身了。



在這方面,歷代的大修行家也有說明:

例如:

從金礦中提煉出純金。

金礦是靈魂。

純金是幻身。

我盧師尊,原本是一位普通的凡夫之身,但,經過「瑤池金母」的「開天眼」,有形師父、無形師父的教導,經歷了無數的誹謗挫折,經過了每日不停的修持,才能開悟明心,見證了佛性。

從此,大慧普照。

我修出了「幻身」。

我稱之「最細身」。

這「幻身」是自由自在的,有神足通,可遊行十方佛國淨土,可達四聖界。

有他心通,可以明白弟子或他人的心念。

有宿命通,打破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一如。

有天耳通,能聽十方法界的佛法。

有天眼通,能見十方法界。

有漏盡通,煩惱漏盡、業障漏盡、一切的智慧大圓滿。

「法界體性智」。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

我寫「當代法王答疑惑」這本書,是高深玄妙的。沒有一定的基礎,對「幻身」及「靈魂」是很難去理解的,所以我著筆必須層層考量,層層分析,如此,才能把精義寫了出來。

「靈魂」與「幻身」是一。

「靈魂」與「幻身」是二。

這不是矛盾嗎?

請細思之!
|回上
离线君子好逑

发帖
3324
金钱
51406
经验值
986
只看该作者 454楼 发表于: 2011-04-14
引用第450楼小小草于2011-04-01 13:58发表的  :
你的背包-緊急逃生背包實作教學
日本發生9.0大 地震,引起的海嘯與核能電廠危機直到今天都尚未解除。一洋之隔的台灣雖然並沒有受到波及,但這樣的警告卻提醒了我們居安思危的重要,尤其看到日本新聞畫 面,災難來的時候很多人根本沒時間準備就衝出去了,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防災宣導中都由提到家中要準備急難逃生包的重要性。
所 謂的「緊急逃生背包」並不是會噴火或是可以當降落傘使用,而是將生存與求生必須的物資、工具先行放入背包中,使災難發生時可迅速帶著求生背包逃離,提高獲 救機率。筆者曾經在國軍特戰單位服役過,在每次野外訓練中最重要的一項準備工作就是「打背包」。在這裡就簡單整理一下,教大家如何花小錢準備一個非常精實 好用的「? 簬瘞k生背包」!
.......


小小草姐姐,此文转走了,谢谢你!
爱我帖子
离线白云剑客

发帖
7575
金钱
272123
经验值
1898
只看该作者 455楼 发表于: 2011-04-14
Re:小小草——心靈下午茶
“救生包”我车上常年必备。不要说吉利与不吉利,有备无患。
天涯浪子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56楼 发表于: 2011-06-13
君子好逑、白雲劍客:歡迎你們分享喔!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57楼 发表于: 2011-06-13
真佛宗尊勝雷藏寺舉辦密二精進班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位于北加州屋侖市的真佛宗尊勝雷藏寺,舉辦了爲期兩天的密二“密教禪定實作”精進班,由釋蓮僧金剛上師主持。除了本地同門之外,還有許多外州慕名而來的同門共數十人參與此次盛會。
        
        本次研習班,連續兩天禁語,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所有與會大衆都沒有遲到或早退。蓮僧上師每天都首先帶領同門修持四加行法,並持誦上師心咒,祈求師尊佛光加持一切圓滿。蓮僧上師為學員們講授“密教禪定實作”,包括什麽是學佛的正知見;禪定與密教的關係;禪定的基本概念與準備功夫;禪定的迷思;無我的修行;如何定慧雙修;以及面對極端情況——生與死的禪行等等。整個教學過程既生動活潑,又嚴謹深刻。每一節課之間,上師都帶領大家跑香繞佛或靜坐禪定,啓發學員們體驗在動與靜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蓮僧上師在連續兩天的研習班上,孜孜不倦地教導同門,要多多觀察和體驗生活,認清一切煩惱的根源,常常思考師佛經常教導的“四聖諦”、“三法印”,以不取不捨的智慧,超越人生旅途中種種的苦與樂,培養自己的中觀正見,發菩提心,做一切利益衆生的善行,遠離及放下貪、瞋、癡、疑、慢、妒所帶來的種種煩惱,實修禪定,以佛法的智慧對治自己的習性,看破無明、我執、法執,發出離心,超越輪回,任運自在。

        此外,上師還就同門提出的各式各樣禪觀上的問題,一一作了圓滿的答覆與教授。
        
        最後,上師勉勵大家堅定地依止根本傳承上師,精進坐禪,不斷地增加自己的定力,努力開發自己的智慧,發菩提心,以度衆生為己任,悲智雙運,早日成就。

         兩天的研習班的活動令與會大衆法喜充滿,學員們衷心感謝蓮僧上師無私的教導,都有不虛此行之感,大家懷着喜悅的心情,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地,在生活、工作、修行中,繼續為做好一個真佛行者的本份與角色而努力。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58楼 发表于: 2011-06-13
尊勝雷藏寺舉辦蓮花童子息災祈福超度護摩大法會

    二零一一年六月十二日,美國北加州屋侖市的真佛宗尊勝雷藏寺,為慶祝南摩根本傳承上師聖尊蓮生活佛聖誕,特別舉辦了一場蓮花童子息災祈福超度護摩大法會。法會由釋蓮僧金剛上師主持。

    護摩結束后,蓮僧上師作了精彩的法語開示。蓮僧上師講解了密宗的三种成就,並重點開示了持明成就的方法、口訣與觀想。蓮僧上師還殷切地教導大家,要好好地珍惜與師佛的珍貴法緣,老老實實面對自己的心,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念頭,切切實實地修改自己的習性。最後,蓮僧上師帶領與會大衆,虔心祈禱聖尊佛体安康,長住世間,永轉法輪,不入涅槃。上師懇切地鼓勵大家,要以無爲而為的心去行一切善行,用自己一輩子的努力修行,不斷的累積功德,早日成就。蓮僧上師精彩的法語開示,獲得與會大衆熱烈的掌聲。

    開示完畢,蓮僧上師代師為新皈依的同門作皈依灌頂,為佛像開光,加持大悲咒水,並代師為與會大衆作蓮花童子息災賜福結緣灌頂。法會圓滿結束。




离线君子好逑

发帖
3324
金钱
51406
经验值
986
只看该作者 459楼 发表于: 2011-06-13
问好小小草姐姐。
爱我帖子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60楼 发表于: 2011-07-03
謝謝君子好逑MM的問候。並祝吉祥!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61楼 发表于: 2011-07-03

轉貼:
"http" & "https" -

你知道"http" 跟 "https"有何不同嗎?
有時這之間的差異是很? 匾?/SPAN>
http和https之間的差異,不知你們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但還是值得將此訊息傳送給還不知道的人
http://跟https://之間的差異在於網路文字傳送協定標準不同。
這僅一個字母S的差別代表"安全(secure)",所以http://是該網頁與你的電腦瀏覽器,以一般(非安全)模式在進行互動交談,所以內容有可能遭攔截竊聽;換句話說,你在此類網頁上填寫傳送的資料有可能被有心人士看到。

這就是為什麼你從不要在http網頁輸入你的信用卡資料! 但如果網址開頭是https://,基本上意謂著,你的電腦是以無人能盗取的安全碼,與該網頁進行互動交談。

你了解為什麼這是如此重要了,對吧?
請在輸入機密資料時確認該網頁開頭是不是https:// 。

如果不是,請勿輸入敏感資料....諸如信用卡號碼,SS # 等等。
請廣為傳送(也許可替人免去一些悲劇)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462楼 发表于: 2011-08-10
《弟子,只可惜兒時未能有機會接觸這樣偉大的經典。
各位老師、同學、校友、網友,就讓我們一起來補上這一課吧。

《弟子》原文及解

    〈总叙〉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茍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茍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说: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 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 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 。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 ,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 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 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 金汤堡垒。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哟。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出则弟〉原文: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餘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解说:
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 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 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 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长辈呼叫人时,自已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 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 右移动。
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
〈谨〉原文: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说: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分穿着 ,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 ,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 ,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 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 ,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 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 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来。
--------------------------------------------------------------------------------
〈信〉原文: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解说: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 ,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 ,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励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呼不 做,而行大善的机会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勉强而之。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 ,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 ,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听见 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生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 ,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不小心犯了过错,能勇于改正就会越改越少,渐归于无过,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反而又增加一项掩饰的罪过 了。
--------------------------------------------------------------------------------
〈泛爱众〉原文: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解说:
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泛爱众的人人君子,他的心中有人我一体的观念,所以肯放下滔滔私心,关怀大众 ,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在德行上改过修养,守住人的品格,并深入学习各项才艺,相信也能做出一份番利益大众的事业。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论外貌是否出众 ;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
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 ,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不厌恶 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至圣先师孔子教导我们,贫穷的人除了不谄媚迎合外,能够在道德上自得其乐更好,富有的人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 ,更要爱好礼节,恭敬大众。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的仁心,才能营造一个“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幸福社会。
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搅乱他;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 再用闲言碎语干扰他。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份的憎恶,就会招来灾祸。行善能相互劝勉,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过错而不相互规劝,相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
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糊。或者,财物只与他人应该慷慨多 布施;取用别人的财物就应少取一些;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和人说,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喜欢,如果自己不喜欢就应立刻停止。
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回报他;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应求他人谅解,及早忘掉仇恨 ,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但是报答恩情的心意却要长存不忘,对待家中的待婢和仆人,本身行为要注重端正庄重不可轻浮随便,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 。权势可以获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为然。唯有以道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虽然现在也很少有人用婢仆,但是上下尊卑的关系仍然处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仁德君子的泛爱众 ,多为大众着想,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

〈亲仁〉原文: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解说:
同样都是人,类别却不一定整齐,就一般说,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占了大部分,而有仁德的人却显得稀少。对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说话不会故意隐讳 扭曲事实,脸色态度也不会故意向人谄媚求好。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 ,小人会乘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
--------------------------------------------------------------------------------

〈余力学文〉原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解说: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份,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 ,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今日普遍流行诋毁圣贤的风气,怀疑古人,藐视伦常大道。尤其是基本的孝道 ,近几年来,更被视为隘板落伍,大家虽有心改革社会乱象,也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导,终因伦常观念被大家忘失太久了,使得社会秩序无法整顿起来。孔子曾指出 :“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弟子规》把礼的内容 具体化,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智勇双全的人,必然不会偏离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到达目标 。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步就班的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 ,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多余,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化好就要赶紧用功。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 ,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 ,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有了病,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 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你爱书,书爱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除一旁不要理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 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
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的虽高 ,但只要按步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处在蒙昧年幼之时,若采要正正当当的教材,配合优良的环境,来培养学习,就能造就圣贤。《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 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这本书应该认真的反复读诵 ,深入内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至行为的指针。
离线李杨柳

发帖
5122
金钱
45815
经验值
1419
只看该作者 463楼 发表于: 2011-08-10
       又学到野咯,多谢小小草学姐!你好吗?
离线群芳谱

发帖
746
金钱
828
经验值
4
只看该作者 464楼 发表于: 2011-08-10
要向小小草慢慢学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