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6467阅读
  • 544回复

§美丽家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0楼 发表于: 2009-08-11


古代的“特快专递”  [转帖]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现驿递,主要是传递朝廷律令、禀报军情。

  从这时起,就出现了驿卒,他们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紧急文书必须立即送达,如若不然,就要处罚。

  古代传输文件,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如若公文上批注“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如
果批注“××加急”,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的特快专递运输工具,使用最广、沿用时间最长的是马。每个驿站都备有快马,下一个驿站的管理员听到铃声,要赶紧备好精良马匹,送信人一到,换马接着狂飙。

  (《陕西老年报》6.23 贾云峰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1楼 发表于: 2009-08-11


梨园弟子的由来[转帖]

  旧社会常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其实,这种称谓最早并不是指戏曲演员,而是指乐器演员。
  《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尤其欣赏清雅的《法曲》。于是,他就挑选了300乐工在皇宫里的梨园专门教他们演奏《法曲》。李隆基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
子”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末明初高则成的著名戏曲《琵琶记》有一句开场白:“今日梨园弟子,唱演琵琶记。”可见已是指戏曲演员了。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2楼 发表于: 2009-08-11

康师傅配料经γ射线辐照消毒? 辐射食品怎么吃? [转帖]


  《世界美食网》( 日期:2009-07-07 )

  日前,康师傅集团发表了一则声明,表示将在近期了解其方便面和配料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经过辐射消毒,并且完善包装上的辐照标识。

  为避免方便面调料微生物指标“超标”,目前一些厂商生产的调料都在包装后送专门机构对其进行γ射线辐照消毒处理,按照规定,经过辐照处理的方便面外包装上应该标注出辐照标识,但记者走访了几家超市后发现,市面上销售的方便面没有一家注出辐照标识,另外,脱水食品、保健品、冻品等可能会应用到辐射消毒的食品也没有厂家在包装上注出辐照标识。

  在听说这件事后,几位市民表示,消费者应该有知情权。现在辐照消毒食品还没发现什么问题,但谁敢保证将来一定不会有问题?

  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磁辐射产生的电磁波杀死大多数物质上的微生物的一种有效方法。用于灭菌的电磁波有微波、紫外线(UV)、X射线和γ射线等。1996年4月5日,中国出台颁布的《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辐照食品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和限定的剂量标准内,如超出允许范围须事先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生产。其中第十九条规定,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标识为圆形、白底绿色,图案上方标中文“辐照食品”,下方标英文“IRRADIATED FOOD”)。

  此外,《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也明确要求,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辐照香辛料类卫生标准》中也列明,辐照香辛料的包装上应注明“辐照香辛料”字样,最小包装上要统一粘贴辐照食品标志。

  杭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胡小姐表示,康师傅方便面的面饼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未采用辐照方式处理,至于用什么方式来消毒,她说不知道,但配料是否采用辐照消毒,康师傅将在近期了解现状后完善包装标识。虽然国家早在1996年就有明文规定,但康师傅也是最近才知道对于使用经过辐照处理的配料及产品原料要进行标识的。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处负责人表示,国家对于辐照食品的辐照量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过量会对人体有害。如果经过辐照消毒的食品外包装上没有辐照标识,依据《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和《食品卫生法》第四十六条,卫生部门可以责令生产企业改正,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北京“统一”因用核辐射灭菌遭消费者起诉

  2006年6月,石家庄消费者高晓强、段朝辉曾以统一方便面是辐照食品却没有按国家的规定张贴辐照标识,严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为由,将北京统一食品有限公司告到石家庄裕华区法院。不过,该则消息并未提及起诉结果。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3楼 发表于: 2009-08-11

武装到脚趾 用“MINI”装备生活[转帖]


    一辆车能有怎样的影响力?如果你不知道,建议你去英国,看看MINI,就能有个大体的上限概念了。不说大街小巷颠儿颠儿跑着的各个年份款式的MINI车,人家各种各样的周边商品就足够让人惊叹了,这也就正好满足了我——没办法把车开回来,至少可以买些周边来解渴。

  因为是受邀参加MINI50周年全球车主聚会 "MINI UNITED",所以最先获赠了这样一个精致的手机挂绳,上面的MINI50周年纪念章最有纪念价值了,恍然间明白了MINI经典得很有道理,50年的时间,足够让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只是一辆车那么简单。

    要说MINI周边哪里最多,第一站肯定是这里了——4S店。从衣服视频、到玩具、包、鞋子应有尽有,有些国内4S店也有得卖,就不多说了,大家有空可以自己去看看!

    这个“地中海”大哥挑选了半天,最后好像买了他手上的那个包。

    买多了该怎么拿回去?人家箱子和“小车”都备着呢。

    逛逛牛津街上的mall,也发现了MINI的身影——与MINI早有渊源的Paul's Smith专柜里,特别版MINI与城市背景的完美融合,成就了一系列艺术感极强的时尚产品。

    大商场如是,小集市也如是。Convent Garden的市集里有这些MINI主题的实用的铁皮海报,让人想起小时候铁皮玩具的质感,却同时有着另类的装饰和使用功能。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MINI的世界”——MINI UNITED的举办地:银石赛道。巴士商店拥挤异常,大家都在里面选购“MINI”呢。

    我则爬上了巴士的二层,发现了个难得一见的宝贝——MINI小冰箱。(话少图多,请认真观赏)

    从巴士里挤出来,一转头才发现,一个巨大的帐篷里,才是各式各样的MINI周边商品的聚集地。

    T恤的海报很撩人,绝对的MINI精神,让简单的LOGO衫也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战利品一会儿展示,再看看专卖MINI邮票的邮局吧!!

    展示时间到,这是同行的姑娘们扫到的既实用又好看的包,个个扫到手软。

    再看我的,从钱包到台历、笔、本子、钟表、钱币,呵呵,凑个小博物馆不成问题了。

    这个钟买时只看中了它酷似MINI仪表盘的样子,没想到还有惊喜在其中,每到整点,一个MINI小车就带着发动机的轰鸣和加速的小咆哮声出来跑上一圈,力道十足,每个看到它的朋友都会一惊然后羡慕不已的向我问起。

    吃饭也是交流战果的时候,漂亮又有纪念价值的T恤几乎是每个人的必买品。

    没有能吃的MINI?这怎么可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饭后的小游戏都是MINI的“大富翁”,不论你是沉醉其中还是试图做些无谓的反抗,你都得承认,这是一个无所不包的MINI的世界,而且处处都是生活的情趣、智慧和惊喜。所以当个MINI迷是如此的幸福,从来不用担心无法表达自己的热爱!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4楼 发表于: 2009-08-11

女人眼中的中西方男人[转帖]


  张结海

  “一旦你变白了,你就永远变不回去。”一位坐在咖啡店里的聪明、年轻的中国职业妇女喝一口卡普奇诺抬起头说道,她一旁的女友不停地点头表示赞同。不,她们说的不是夏季衣柜的颜色,也不是在谈论如何油漆公寓的墙壁,她在说她的男朋友——一个有着和她加到咖啡里的奶末一样颜色的外国人。

  为什么如此多的

  中国女人认为西方男人更有吸引力?难道中国男人就真的低人一等?

  在中国,跨文化关系是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它似乎总能引起从窃笑、点头、讨厌到两种文化之间敌意的各种反应。女人们自己应该会有一些有趣的见解,她们比任何其他人更能够解释她们的偏好。所以,我特别询问那些与西方男人交往的中国女人和那些与中国男人交往的西方女人。其中,我尤其想了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那么多的中国女人愿意和西方男人在一起。

  首先,我要声明,当然,从数量上看中国女人嫁中国男人还是占绝大多数。但是,一方面跨国恋呈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有些中国女人从来就没有和中国男人约会过,这就成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我采访过的中国女人,尽管一再提醒我不要以偏概全,不过,总体来说,她们认为和西方男人在一起,能够享受更多的自由,能够更独立,性生活更愉快,也没有复杂的婆媳关系。

  中国女人说:和西方男人的性生活更棒

  “一旦你变白了,你就永远变不回去”——那位妇女说的正是性,她进一步解释说,和西方男人的性生活更棒。和中国男人?——“太乏味了,因为他们从来不肯尝试任何新的东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是一个曾经产生过《肉蒲团》和《金瓶梅》这样情色经典的国家,可是在过去的几代人中,他们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享受声色之乐的传统,在情爱上变得笨拙不堪。中国女人和西方女人都说,在浪漫或性的亲密关系方面,中国男人缺乏自信,他们“害怕开始行动”。一位中国妇女抱怨说中国男人从来不问她是否达到高潮,而西方男人更关注女人的感受和意愿,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挥舞。

  审美标准的变化在男女吸引力的游戏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毫无疑问,好莱坞电影改变了中国人对“美”的评级标准,大多数的中国女人告诉我,她们认为西方男人更有魅力。“他们更有男子汉的味道;他们更高大,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感到更安全。”一个中国女人说道。

  好奇心也是另外一个因素。“我看着中国男人心里想道:‘他有什么我没有的东西吗?’和西方男人在一起是如此的新鲜。”一个中国女人这样告诉我。还有的人提到,西方男人更可爱、更天真,“像个大男孩。”

  一个中国妇女甚至向我道歉,她就是对中国男人没有一点兴趣:“我相信一定有些中国男人是有吸引力的,但我就是无法和中国男人来电。”她边说边耸了耸肩。

  以上这些都是那些变白了再也回不去的中国女人的评论。不过,这似乎不是整个故事的全面。瓦莱丽·卡托冈,一个在中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经五年的咨询指导指出,“一旦你变白了,你就永远变不回去”,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当一个中国女人有了西方男友而对方最终没有娶她,或是和西方男人结了婚又离婚,中国社会就不会接纳她回去了。他们觉得,第一,她丢了面子;第二,她已经不纯洁了。”瓦莱丽坦率地解释道。因此,这是真的,你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西方男朋友还会烧菜

  在对中国男人的评价上,厨房里的问题和床上的问题一样广受中国女人的诟病。一个和两个西方男人有过长期关系而从来没有约会过中国男人的中国女人,她的观察结果是,西方男人要比中国男人更关心人、更体贴。“我的男朋友会给我妈妈爸爸烧饭,他甚至还会洗碗,而中国男人说‘君子远离庖厨’!西方男人会分担家务,可是中国男人从来不帮忙。”她抱怨道。实际上,家庭责任的分担问题上是中国女人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她们知道,一旦和中国男人结婚,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就会落到她们的头上。

  不过,一旦和中国男人结婚,中国女人感觉到的最严重的是中国男人往往会限制她们事业上的发展。“你嫁给一个中国男人之后,你就不得不放弃你的梦想”,一个嫁给美国男人的中国女人说,“我自己的好几个女朋友,还有我的妹妹,她们和中国男人结婚组成家庭之后都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如果你是和西方男人在一起,你就不会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西方女人却说:那些有关中国男人的传言都是胡说八道

  如果和中国男人结婚的前景是如此暗淡,那么怎么解释那些和中国男人过着幸福生活的西方女人呢?难道她们都失去了理智吗?难道她们真的都放弃一切她们已经在西方习惯了的自由和独立?

  一位嫁给中国男人的西方女人说,她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加在她角色的额外负担,也没有可怕的婆媳关系。不过,她说,那是因为她的丈夫和一般的中国男人不同所致。“我之所以爱上了他,是因为他为自己着想,而且他是第一个把我当作‘人’而不是所谓的‘美国人’的中国男人。”

  和中国女人报告的刚好相反,那些嫁给中国男人的西方女人全部都说,她们的中国丈夫全部都帮忙做家务,在责任的分配、家庭角色的定位方面非常有弹性。而且,顺带提一句,她们全都认为她们的男人非常性感:“我从来就没有为浑身是毛的男人发狂过。”一个嫁给中国男人的西方女人告诉我。

  尽管有这些正面的例子,但是和西方女人结婚的中国男人的个案还是太少。一个原因是中国男人通常有隐隐约约的家族责任感,上层社会男人更是如此。一个来自富裕、有影响的家庭的中国男人往往在娶谁的问题上有着严格限制。一个西方女人告诉我,一个她曾经约会过的中国男人在一开始就告诉她,她将不能见他的父亲,而且,他们也不可能最终在一起的,因为他必须和一个他们为他挑选的中国女人结婚,而这桩婚事对他们整个家族都很重要。她的利益要高于他的家庭的利益这个观念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大脑。反过来,那些没有特殊家庭背景的中国男人在这方面的限制就少得多,西方女人也会被欢迎进入这样的家庭。

  夏娃·萨拉查是社区服务中心的咨询师,她介绍说那些已经和中国男人建立良好伴侣关系的西方女人都已经做好接受男方父母的准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他们。但是,当涉及金钱的时候冲突还依然可能发生。

  萨拉查认为,对于非中国妇女的媳妇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权力的不平衡。“非中国妇女的妻子们是不允许拥有权力的。”她淡淡地说。

  监护权是另外一个麻烦的问题。“如果一个外国的母亲试图带着她的孩子离开这个国家,这个中国父亲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把她们母子拦在机场。”萨拉查警告说。直到最近,双方一旦离婚,母亲想得到监护权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付给女方的赡养费的概念中国人干脆就没有。

  另一个令中国女人和西方女人望而却步的因素是中国男人很高的婚外恋的比例。许多中国女人只能默默忍受她们的丈夫在外面寻花问柳,因为离婚意味着失去一切。

  一个西方女人,正在考虑嫁给一个中国男人,她解释说令她踌躇不前的是:“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男人,你就得准备他随时可能出轨,并接受这一点。他如果没有,那你得谢天谢地。”她说,至少在西方婚外恋“没有这么地可接受”。

  中国女人,当心你的西方男友是个“逃犯”

  从长远看,理想化并不能一定总是能够实现。一个原因,卡托冈指出,就是许多中国女人把外嫁西方男人当作某种“出路”。一个中国女人承认她就是想逃离她的家庭,而找一个西方男友可以确保她能逃得远远的。不过,卡托冈警告说,许多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也是因为在“逃离”什么才来到中国的。“如果两个有麻烦的‘逃犯’碰在一起,那麻烦只会更多。”卡托冈说。

  当地的《中国新闻》专栏作家艾米主持了一个“有问必答”的专栏,她介绍说,在她收到的来信中有四分之一是有关跨文化话题的。

  一个女读者来信询问的问题,是家里不能接受外国男友又怎么办?一个女人的西方男友会被忽视,她说,或者这个家庭会发出威胁和最后通牒试图破坏他们的关系。

  艾米的观察和女读者们的经验使得她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曾经,或者此时此刻正处于一种良好关系的跨国夫妻,他们共同持有这样一个观念,走到一起的两种文化在他们的关系中创造出一种优势。注意到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之后,他们可以有意识地发展良好的沟通技巧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也会自在地在他们的关系中创造出新的角色。

  不要为了好奇心结婚

  我采访过的那些中国女人,她们有意识地避免和中国男人发展关系,一个共同的原因是她们觉得中国的妻子、母亲和媳妇是一个有限制的、被压抑的角色。她们抱怨说,只要和中国男人结婚就非常容易陷入这种传统的中国妇女角色之中。

  相反,在一个跨文化的关系中,她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新角色,或者,至少在一开始是这样的。文化差异为关系的双方都提供了机会,当两种文化相遇的时候,双方都有一种新鲜感。这种陌生化延缓了双方面对真实的进程。

  萨拉查指出这种新鲜感和角色的重新定位确实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关系,但是她也见过新鲜感和角色定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她认为,在西方女人和中国男人的关系中,能否重新定位他们的角色完全取决于中国男人。如果他无法进入角色的转变,那么西方妻子就必须符合传统中国妻子的期望。

  萨拉查也警告在跨文化关系中,新鲜感其实很快就会消失,这时候如果没有被一些更深层的和更有意义的东西所加强,其他任何长期关系的幻觉一样很快就会破灭,同样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只有男女双方都不存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共同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才有可能成功搭建起跨文化鸿沟的桥梁。

   (读者明韦荐自 《中国男人调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5楼 发表于: 2009-08-11

2009: 制度反腐 力度空前[转帖]


  2009: 制度反腐 力度空前——聚焦上半年近百名腐败官员被惩处

    2009年全国“两会”前的民调显示,“反腐败”远超过预想中的“经济危机”,居民众关注热点榜首。在今年已过的六个月里,中央政府以及部分地方政府挥下的反腐利剑撼动整个官场。随着郑少东、米凤君、陈绍基、王华元、刘友君、许宗衡、皮黔生等一批(副)省部级官员被查处、十余件千万元以上的特大贪腐案被披露、数十名腐败官员被处以重刑、近百万县级基层官员接受中央的“跨级直训”,深入市县基层政权的反腐大网正在张开。中央在此轮反腐中采取了改革开放后最大范围的制度化、规模化防腐反腐措施,决心昭然,力度空前。

  重点领域:改革与反腐相结合

  6月5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工作会议上,中纪委书记贺国强表示,要把推进一批改革措施与反腐倡廉其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治理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金融、司法等五个领域的突出问题,重点推进干部人事、行政审批、财税、投资、政府采购、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七个方面的改革任务。

  被点名的领域,正是目前腐败的重灾区。重点领域腐败以及“借改革之机,行腐败之事”的腐败新趋势,已经被中央所重视。

  此举被外界描述为“中国新一轮反腐的具体方向。”

  在五个领域中, 首当其冲的即是土地腐败,其与“土地财政”挂钩,已成为地方政府最受诟病之处。2009年年初,牵连甚广的上海土地腐败案又一主角,原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终获无期。几乎就在同时,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爆出集中腐败消息,该厅4名副厅长3名去职,而这3人均曾负责过土地方面相关工作。

  与土地腐败密切相关的、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贪腐,已令上下皆怒。

  2月27日,重庆“规划系统腐败窝案”的核心人物、原重庆市规划局局长蒋勇因受贿1796万余元被判死缓。对这一案件的追查和审理已持续近两年,直接牵连出的副厅级以上官员近10人。这还只是建设系统近年来行业腐败的冰山一角。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透漏,除重庆外,昆明、海口等城市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在规划审批环节上相继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其中仅海口市规划局原局长许西茂一案,涉案金额就高达4000多万元。部分基层官员敛财已达“疯狂”程度。

  为了应对行业腐败发展的趋势,4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监察部联合下发给各地建设和监察部门标有“特急”字样的电文,部署“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治理通过修改规划方案、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或者提高容积率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截留中央政府投资进行炒楼、支持楼市欺诈等行为。这已成为近期建设系统和房地产开发领域预防和惩处腐败的新动向。

  对于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业内人戏称,“工程建起来,官员倒下去”是国内工程建设的常态。最让民众担心的是,2008年宣布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中,大型工程建设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央企成为执行投资项目的一大主力。为此,4月31日,国资委直接发文称,将对中央企业承担的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指明监督检查工作要全面覆盖到项目的工程招标投标、施工管理等七个环节,并重点提及要检查投资项目是否过多、负债投资比例是否过高,检查投资规模是否与审批结果相一致,以及投资资金是否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紧张气氛和重视程度一目了然。

  与前三个领域相比,郭京毅、黄光裕案中涉及的金融腐败,以及随后在陈绍基、郑少东案件中体现出的司法腐败,更为各界人士所知晓和关注。在这些案件中,除了行业本身的制度漏洞等问题外,还体现出目前腐败的另一组关键词,窝案与牵连。这个特征在国内广泛的基层反腐问题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郡县治,天下安

  在中国基层政府中, 由于干部的提拔任用、重大工程决策等都由担任“一把手”的书记“一锤定音”,于是在很多基层政府中书记的“ 个人意志” 就代替了权利意志,高度集权的体制为基层“一把手”提供了腐败的机会。只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决定权”一条上,就给贪腐窝案制造了空间。

  对此,很多人会想到皖北城市阜阳。曾任阜阳市委书记的王怀忠,确实是涉及市县“一把手”腐败群案中的代表人物。其任阜阳市委书记期间,大肆贪污腐败、买官卖官,阜阳前后两任市长李和中、肖作新,副市长付红杰、市委秘书长张华琪,市组织部长韩希鹏,市宣传部长王汉卿,市辖区的颍东区委三任书记,蒙城县委三任书记,颍上两任县委书记等众多官员均因此落马。

  这种官场牵连,给阜阳带来的恶果还不只是一届领导班子的贪污腐化。2005年,继王怀忠后阜阳又一任市委书记王昭耀被查处,一批县(区)委书记纷纷落入法网。同时震惊全国的阜阳中院腐败窝案被揭开,阜阳中院副院长和10余名(副)庭长先后入案。次年,连续主政阜阳中院十几年的尚军、刘家义、张自民三任院长“前腐后继”的落网。短短几年间,阜阳众多实权部门的负责人被查实有行贿行为,牵连的各类干部达八九百人,有些县下的乡镇领导行贿率达到100%。

  权钱关系、权色关系、裙带关系等政治生态环境中盘根错节的关系,是使阜阳贪腐官员集体生存,继而成为互相牵绊集体落马的关键。但直到现在,这些行贿的涉案人员中除了少数因年龄退居二线,或者有严重问题被撤职查处,其余问题干部们大多数都还在买来的位置上。民众很难相信,在这样大面积“带病履职”的阜阳官场和组织体系中,腐败能够根治。

  果然,今年5月,阜阳再度爆出“负面新闻”,中国农业银行阜阳分行下属腾达支行行长李群进行高额民间信贷,涉案金额过亿。而同时令人们关注的,是在李群的借款人中那大批的阜阳官员或官员家属们。仅爆出的阜阳市颍泉区广电局工会主席张国琴(其夫为主管招商引资的颍泉区劳动局副局长)及其妹妹张国珍手中就有李群本息合计4000万的欠条。其他不敢前往登记备案的“受害官员”有谁?总计欠款金额是多少?这些成百上千万的“家财”从何而来?

  从市县一把手, 到公检法系统,再到事业单位、金融机构,近10年时间的阜阳,或多或少体现出在全国范围内基层“一把手”权力失制的情况。

  这股不正之风在基层政权内似有泛滥。半年来,就有湖南资兴市委书记黄湘鄂、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委书记王玉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李先胜、四川省仁寿县县委书记张敏、山东齐河县县委书记李风臣、甘肃庆城县县委书记张畅钰、河南省安阳县县委书记王社民等数十名县委书记因贪腐落马。

  为遏制这股贪腐之风,中组部将“一把手”培训工程设定为干部培训工作的重点工程之首,至今全国2000多名县委书记已全部接受培训,以前中纪委主导了自其恢复工作后首次大规模的县纪委书记培训。“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一直是基层监督的现实难题。除培训外,中央还特别发文给予县纪委以经费与配备保障,提出县级纪委扩编、纪委书记在县常委中排位前移等措施,以期提高基层纪委监督职能。

  政法系统内的基层公检法司的全面培训也已陆续展开。两年内的目标是,对全国3080名县级公安局长;3500余名基层检察长;所有中级法院、基层法院院长;包括新任司法厅(局)长、监狱局长、劳教局长,全部监狱长、劳教所长、县(市、区)司法局长,甚至部分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在内的司法干部培训都要完成。

  在这次大规模国内基层干部培训潮中,一个重大特点是“跨级直训”,多个县级实权部门主政官员直接进京受训。这不仅是为了中央推行廉洁实干等干部队伍教育意图的直接传递,更为最高层提供了一次基层形势的全面摸底,为基层政权的“固本培风”提供了最有利条件。

  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所长何增科告诉《中国改革》记者,一般来讲在一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一中全会和二中全会主要是人事变动和大政制定,三中全会则更多的涉及到制度落实、创新、攻坚与完善,这其中严惩腐败和制度反腐是很重要的一项。

  继2008年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首次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反腐败制度体系的框架之后,有关部门表示, 今年内将争取起草、修订出台另外13件反腐法规。此外,还将积极做好26件反腐法规的起草修订,择机出台;另有8件法规的研究论证继续稳步推进。制度化、规模化的防腐反腐已成为2009年中国最受关注的官场新风。

  专家对此分析认为,2009年可以说是中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攻坚之年。

  竹立家:反腐治根在于用人制度

  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同时向全党提出要求,把学习贯彻实施这三项法规制度,作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其中《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是针对负有决策责任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正式法规,它的出台也使我国在制度层面基本完善了对公共权力控制与监督的责任追究、纪律追究、法律追究三大机制。

  2009年上半年,中组部、中纪委、国务院、甚至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预防腐败和反腐败方面进行的一系列举措,力度不可谓不大。这些竹立家:反腐治根在于用人制度都昭示着,我们已经意识到腐败问题已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腐败之风亟待遏制,毒瘤必须根除。

  我曾做过一个粗略统计,中国目前在职的部级干部大约是2400多个, 局级干部5万左右,处级干部50万左右。从1990年以后,特别是2004年严格监督和处理官员腐败问题至今,每年平均有10名左右的部级大员因贪污腐败“落马”,而基于这一原因处理的局级以上干部年均400名左右,处级干部要达上千人。做一个不甚精准的对比,部级官员基本相当于国外某些国家的内阁成员,内阁成员如出现被问责、被指贪污腐败或行为不当,整个内阁都会震动。我们仅贪污腐败一项,就达到每年“落马”10名部级高官,这个比例怎么说都是很大的。

  从已查处的贪腐案件来看,目前最重要的趋势是“一把手”已经成为贪污腐败渎职犯罪的重灾区,从一些资料数据上,“一把手”犯案比例可能超过5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70%。这种情况不只存在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中间,在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一些事业单位,也出现了“一把手”独揽大权,管理层由少数内部人控制,动不动以组织或改革的名义,对持反对意见的人排斥和打压,瓦解了群众的工作动力和对组织的信任,其胡作非为积累了群众的怨气,给这些地区和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极大的损害了党在基层的威信。这种权力无限大,责任无限小,监督和制约不配套的“一把手”痼疾,更诱发了干部选任中的投机钻营、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带病提拔等种种问题,也使得贪腐案件中“买官卖官”的规模和程度逐年“ 攀比” , 到了非变革“ 吏治”不可解决的地步。

  第二个趋势是因贪腐被查处干部的年轻化。广东省纪委的统计显示,近两年来,因违纪违法被立案查处的干部,45岁以下部分占到了总数的55%以上,这个数据值得我们深思。

  同时, 近期的腐败出现了一种新动向,即,“通过高喊改革口号而挤压改革空间”,使一些关键改革流于形式。部分官员在政府工作、行业发展等问题上高喊改革与民主的口号,但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走形式摆样子,更有甚者反而操纵民主程序实现自我意愿, 玩弄民主,群众敢怒而不敢言。

  针对腐败问题,制定法律法规严格监督和惩处犯罪是必要的。但国内的现实是,来自各层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决议不可谓不多,但预防腐败效果仍不理想,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有些地区或位置甚至是接连几任“前腐后继”。

  究其根本原因,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群众没有切实的制约领导权力的“刚性”渠道,特别是制约“一把手”权力的刚性渠道。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很难发挥。

  许多案例证明, 领导对群众的“四权”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敢于提意见的后果对群众个人来说很严重。由于我们在用人问题上至今没能实现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拔晋升制度,拉帮结伙、买官卖官在一些单位几乎就是明火执仗,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变成了“小团伙事业”,让群众心寒。所以,要根治腐败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治理用人上的腐败,要切实限制“一把手”的用人权,防止公共机构管理层形成“ 团伙利益” , 以组织名义谋取“私利”。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也正是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反复强调、用三五年时间根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顽症的原因。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就是民主,就像十七大报告里面讲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也就是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目前的改革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通过民主的形式选人用人无疑是我国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

  要使选出来的干部得到群众认可,关键还是谁来“选”。在“选”的过程中,提名、考察和考核各环节都非常关键,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严重影响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影响群众对干部的看法。

  目前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是我们所制定的原则和程序落实不到位, 在实践中得不到严格执行。群众通过民主参与的形式选出的干部, 群众当然认可。如果把民主当成摆设和口号, 实际上还是领导任命制, 那就摆脱不了“ 官选官、大官选小官” 的选任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 浙江的票决制、四川的公推公选制实验, 都是具有标杆意义的民主实验, 它们通过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让群众在选人用人上, 特别是在选用“ 一把手” 上有表达权、发言权和选举权, 是我国基层民主的有益实验, 应尽快在全国38000个乡镇推广。

  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一把手” 选拔上的民主至关重要。用民主的办法, 选好用好“ 一把手”,不是用西方的三权分立和普选制,而是要实现党代表和人民代表真正的选举产生。层层选举,以制约“一把手”权力,避免单位小团体化、家族化,甚至是“买卖化”,不能让“一把手”用其个人意志代替权利意志,代替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

  相对于政务官的选举, 作为副职的事务性的公务员则应该通过绩效考核和资历制度等科学程序实现自然晋升。同时,政府要在行政过程和官员财产问题上坚持公开透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尽快通过官员个人财产申报制,这是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方法之一。

  另外,对于现有的选人用人指导思想及干部制度的缺陷和漏洞,我们也亟需梳理和思考。

  目前基层在推行领导干部年轻化问题上,出现了把关松散、特殊政策被滥用的情况。在一些乡镇,书记、乡镇长要求30岁,团委书记(副科级)要求28岁,这与基层繁重、复杂的工作要求干部具备的较强综合能力极不相符,不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班子成员年龄梯次结构,也不利于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作用。推行干部年轻化绝不能采取按任职年龄层层递减的“一刀切”方式,年轻化不是低龄化,破格提升更不能成为官员晋升的常态。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扭曲了的领导干部年轻化和后备干部制度是造成腐败年轻化的一个因素。如果制度不稳定,没有对大多数人形成正向激励,给予所有官员以正确的职业预期,提拔了一个不该提拔的人,那么极有可能是“提拔一个干部,凉了一批人的心”。

 来源:中国改革杂志 作者:记者 韩 雪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6楼 发表于: 2009-08-11


《还珠格格3》里的中缅之战是否属实?[转帖]


清初,中国和缅甸之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建立起正式的官方联系,但两国地域毗邻,民间来往很是频繁。乾隆十八年,通过与缅甸关系较密切的云南茂隆厂主吴尚贤的介绍,两国开始有了交往,清政府允许缅甸使节来华,这是两国之间正式接触的开始。但这良好的开端却由于不久发生的缅甸内乱而中止。从乾隆二十年起,缅甸军队不断侵扰清朝耿马、孟连等土司。乾隆三十年,缅军甚至进犯云南九龙江橄榄坝,入据车里城。云贵总督刘藻遣兵征讨,因指挥失宜,反为其败。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清政府又派大学士杨应琚自陕甘移督云南。杨应琚到任后,指挥军队击退了缅军的进犯,收复了失地。但杨应琚却因此而傲慢轻敌,贪功启衅,他白普洱移驻永昌后,致书缅甸国王,声言将率大军数十万征讨,要缅甸投降。于是缅甸起兵迎战,双方战事再起。清军数战不利,缅甸军队乘机进扰云南。乾隆帝闻讯大怒,诏逮杨应琚至京,赐死。乾隆三十二年,派将军明瑞分兵五路征缅。战争之始,清军连战皆捷,进展很快,已逼近缅甸国都阿瓦(今缅甸曼德勒),但毕竟是孤军深入,粮草不继,终于在第二年二月兵败退回,明瑞也自尽身亡。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7楼 发表于: 2009-08-12


黄波:律师不能退回为国家法律工作者[转帖]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8-09 作者:黄波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制度是从清末民初开始建立的。时间不算短,可因为律师本来是西方法律文化的派生物,我们对律师这一角色的认识,便总难免徘徊不定。律师角色定位的艰难,突出表现在立法上。1980年通过的《律师暂行条例》将“律师”规定为“国家的法律工作者”;而在1997年的《律师法》中,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到了2008年,新《律师法》第二条则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从“国家法律工作者”,到“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再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三种表述,语词差异中透露的是理念的进步,即我们终于承认了律师的职业本位和民间本位。立足于职业和民间本位的律师,就是以国家法律为“最高命令”,正大光明地为他的当事人服务,以获得报酬。

  但正如哲人所言,社会呈螺旋式上升,往往退中有进,进中也有退。法律之外,现实中又总存在着一股要将律师拉回到“国家法律工作者”的力量。如内蒙古某区政府,为防堵“民告官”,连续多年聘下辖区内所有律师,要求其不得为“民告官”提供法律援助。有的地方,还将政府和律师之间签下协约从而约束其服务领域作为先进经验。明乎此,司法部部长吴爱英8月6日的一席话似在意外,又在意中。吴部长在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教育管理,切实做好律师代理敏感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指导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忠诚履行律师职责使命。新闻语焉不详,我不知吴部长的“教育管理”、“讲政治”具体何所指,此处仅谈点私见。

  对律师的教育管理自不可少。法律在这方面其实一点儿没含糊,新《律师法》明载:“律师执业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只是我们该监督律师什么呢?毫无疑问,是看他是否违背了法律这个“最高命令”。但这种说法未必能得到全部认同,至少内蒙古那个区的官员就不会,在他们眼里,律师只要代理“民告官”,就是不服从“监督”了。而按这个思路走下去,律师这一职业还有存在之必要吗?

  政治当然必须讲。但不同群体有不同讲法,就律师而言,什么是最大的政治?新《律师法》也说得清楚不过,“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一个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律师,绝不仅是其当事人的福星,更是社会的福星,因为他们共同撑起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依法行动显然就是律师最应该讲的政治。而众所周知,一国之法律,体现着全民和国家的意志,也自然包含着执政党的意志。只要在涵盖了执政党意志的国家法律框架之内,我们还怕律师不讲政治和脱离监督?

  作为保护公民、社会组织不受包括公权力在内的非法侵害的法律专家,律师一旦变为“国家法律工作者”,则附着于国家机器,显然与其职能天然相悖。如果我们还希望好不容易成型的律师制度在社会中发挥良好作用,那么让律师退回到“国家法律工作者”的事情,就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原载8月8日《长江商报》,作者黄波)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8楼 发表于: 2009-08-12


夹边沟记事:李祥年的爱情故事 [转帖]

《夹边沟记事》
  
  作者:杨显惠

  去年在甘肃省靖远县采访的时候,我就听人说,有个名叫李祥年的夹边沟右派住在县城里。他是天津人,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曾在兰州市体委工作,五七年定为右派送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劳教期问,他又升了一级,被正式判刑送劳改农场。劳改期满后留场就业,几经周折落户在靖远县城,在县体委工作。
  听到这个残缺不全的故事,我立即去他家拜访,却未能谋面。他家的门上挂着锁。邻居告诉我,十多年前他就在兰州市红山根体育场附近开设了一间字画社,他和家人常年居住在那儿。
  李祥年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作为天津市的作家,我终于听到厂一名天津人在夹边沟的故事;他是怎么由劳教升级为劳改的?“升级”这两个字我已经听到多次了,但还没有见到过一个“升级”的人;他原先在兰州市体委工作,落实政策应该回到原单位去,却又怎么到lr黄河北岸的干旱山区靖远县?
  我立即返回了兰州,并且去红山根体育场附近寻找李祥年,却未能觅到。
  无巧不成书,今年秋季又一次来兰州采访,与一位名叫关启兴的画家朋友聊天时谈到这件事,他说,李祥年,你要找李祥年吗?我领你去。关启兴告诉我,十多年前,李祥年在兰州市举办书法展览,他们就认识且熟悉了。
  难怪我找不到李祥年的字画店,原来它就在兰州铁路局旁边的街道h我却在红山根附近铁路新村的地段上转来转去。
  掀开软塑料门帘进了门,我的画家朋友就和一位高个子年近七旬的人说话。我立即就意识到他是李祥年。他的白净的脸上岁月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鼻翼两旁的八字纹刀刻斧凿般深刻。
  略事寒暄之后我就说明了来意。他毫不推辞,爽快地说,你要问我在夹边沟为什么“升级”、怎么升的级、最后怎么又流落到了靖远县的,这可是一言难尽呀,我得慢慢道来:
  我是1958年9月被兰州体委送到夹边沟去的。是体委办公室副主任和国防体育科的射击教练送我去的。为什么叫个射击教练送我?怕我逃跑呀。——6月份就宣布我去夹边沟劳动教养,我已经跑过一回了,我是被抓回兰州来之后送夹边沟的。这次送夹边沟,怕我逃跑,专门派了个射击教练提个小口径步枪押着。
  我在夹边沟的境遇还算是好的。我是河北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生,体魄好,身手灵活;我从小就跟着父亲进戏院子,懂京剧,能唱能表演。到了夹边沟,在大田劳动了几天,就被抽出来参加演出队,排练庆祝国庆十周年的节目,演戏。我还能画能写。我的爷爷是清代举人,开家馆,写得一手好字。父亲母亲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父亲做过开滦煤矿的财务主任,也是写一手好字。我的胞兄李鹤年后来成为全国著名的书法家,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的主席……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我当然也是能写能画。国庆节演出全本京剧《失•空•斩》我饰诸葛亮,一炮打响了,引起管教干部的注意,演出结束后叫我去写黑板报……我在大田里就没有干过几天——有时候,领导看我一块黑板写三天,就发怒,知道我是偷懒耍滑,叫我下大田去劳动。可是下大田没几天,就又把我调出来搞黑板报。我是偷懒耍滑了,可是,不偷懒耍滑的时候我一天能写十块黑板报,其他人根本就做不到。不光是又写又画,连稿子都是我自编自写,用不着管教干部操心。夹边沟的能人多得很,有画家,有诗人,有专业演员,但他们不如我多面手什么都能干。
  由于能写能画能演能导能画布景,经常做零工做杂活,所以我到夹边沟一年的时间里没受太大的苦,身体没有累垮,也没太挨饿。我经常在黑板报上表扬食堂的炊事员。——这很重要。农场制定出的奖惩制度里有这样的条文:立三次大功就可以摘帽,可以解除劳动教养。我表扬谁谁就在管教干部心里留下好印象,有利于他立功和摘帽。所以我和炊事员们的关系好,去食堂打饭就打得多。我表扬了卫生所,医生就给我开病假条,我就可以休息,可以躲避重体力劳动,保存体力。
  初进夹边沟的时候我也曾有过想法:不就是劳教三年吗?按照我当时的处境,的确还是可以的,比其他右派强多了,所以我就下决心熬下去,熬出这三年去。可是熬了仅仅一年零几个月,我就觉得熬不下去了:想女朋友了。我对女朋友的思念把我折磨得很苦,什么也不想干了,觉得活着没意思了,就想逃跑了。想去看一看女朋友,见一面,和她叙一叙思念之情。也想告诉她我已经是右派分子了,正在劳动教养,你还爱我吗?如果她说还爱我,愿意等着我,我就回来再接着熬。她要是变心了,我就再也不回来了.我宁愿到处流浪,漂泊……我的女朋友名叫俞淑敏,那时正在北师大读书。她是石家庄人。1955年春季河北省师范大学——那时校址在天津市——搞毕业实习,我在石家庄第二中学代课认识了她。那时我23岁,风华正茂的时候,又是外向型性格,在二中实习期间正遇上河北省的运动会在石家庄举行,我担任篮球比赛的裁判,——那是我的长项——出足了风头。踢足球也是我的特长,我们体育系的足球队和河北省足球队比赛了三场球,我也出了风头。结果,就在我们实习结束的时候,我发现俞淑敏看上了我。
  俞淑敏那年上高二,年龄还小,也就17岁。可那是个早熟的姑娘,不光身体发育早,——大个子,胸脯挺饱满——思想也成熟早。她常常用非常热烈的目光看我。咱们都是过来人,不用我说你们就明白,一个姑娘看上了你,那目光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另外,就在我们离开石家庄第二中学的前几天,我代表在这个学校实习的十几名各系的同学写感谢信,俞淑敏就围着我转,很殷勤。她一会儿去找墨汁,一会儿又去找毛笔。感谢信的稿子是中文系写的,我捉笔抄在红虎皮宣纸上。我的楷书是写得很好的,小学五年级,我的作品就获天津市小学生书法大赛第一名;初中时天津市搞中学生书画展,我的字画占了整个展厅的三分之一,楷篆魏行洋洋大观,斗大的楷书——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共公财务——大横幅是我写的,在天津市文化馆展出。
  感谢信写完,俞淑敏满心欢喜地在旁边说,李老师,你的字写得真好,写得真好!
  她真是从心底里钦佩我,看上了我。当然,我也喜欢上r她。这是个很漂亮的姑娘,她虽然年龄还小,但的确是个美人,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美人,窈窕的身材,妩媚的脸蛋,真是漂亮极了。
  我确切地认识到她爱上了我是在我离开石家庄前的最后两三天,她叫我去她家。从她家出来,她又叫我去公园。她说,李老师咱们去公园吧,你急着回学校干什么?过两天你就回天津了,还不在石家庄好好玩玩吗?在公园里她跟我说,李老师,实习完了,回到天津还能记得我么?我说怎能忘了呢,你可能很快就会把我忘了。她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只要你不忘记我。
  回到学校后就毕业了,等待分配工作,这时她又请假到天津来看我了。她有个姨妈在天津,她住在姨妈家里,但每天往我们学校跑,或者约我出去逛公园。这次相见,我把自己的相册和几幅字给了她。她回到石家庄不久就寄信来,说她父亲看了我写的字,夸奖我说,这小子这两笔字确是精彩。
  我在兰州工作以后,我们之间书信不断。那时候最快的信是航空信,我们都寄航空信。航空信寄出的时候邮票上边要贴一枚蓝色的标签,印有“航空”两个字。五六年春节第一次回家探亲,路过石家庄我去她家看她,她父亲就对我说这样的话:淑敏年龄还小,你要爱护她,不要耽误她的学习。我的家原来是在天津,由于姐姐天津大学毕业后分到北京国家建工部,在北京成了家,姐夫是五三年的留苏学生,是建工部设计院的总工程师,我的父母都已赋闲在家,就都搬到北京去了,我回家探亲是到我姐家去。这次我把淑敏也带去了。淑敏在我家住了几天,我父母很喜欢她,说她有眼色,勤快,嘴也甜。她见了我母亲叫娘,对我父亲称爸,俨然是我们家庭的成员了,乐得我母亲合不拢嘴。她在我家和我姐住一间房。她性格活泼,爱唱歌,还拉小提琴。我姐也很喜欢她。
  这里有个小插曲应该说一下。1956年的全国篮球比赛在武汉举行,我身兼甘肃省男篮和女篮两支队伍的教练去武汉打比赛。那时甘肃省没有专业球队,都是从各厂矿企业抽来的运动员,可是那次我们的男篮打了个第三名,是迄今为止甘肃省篮球史上最好的成绩,以后的几十年也没超过这个记录。集训一个月就去打比赛,我在比赛中指挥得当,出了风头,结果女篮的一个运动员竟看上我了,频送秋波。最后的冠亚军决赛之后又搞了个表演赛,建工部队对福建队,赛委会叫我当裁判,这时候那位女队员给我拿衣裳端水;返回兰州的火车上,她也是一会儿给我倒茶水,一会儿削苹果给我,其他队员都看出来她爱上我了。回到兰州后她每个周末都约我去看戏,星期天去逛公园,都是她花钱。这个姑娘是上海同济大学的学生,比我早毕业两年,是省建工局的技术员,工资比我还要高一级,月薪84元。她元旦回家探亲,——她的家也在北京——临走问我带什么东西不?我买了点哈密瓜干和葡萄干叫她捎去。碰巧她父亲也在建工部工作,她回去一打听就把这些东西送到我家走了,与我的亲人见了面。她回家探亲还没回到兰州,我父亲就来了信,说,你托杨某带的瓜干收到了。杨某对你的评价很好。我们全家人都看出来她对你有好感。她的学历和收入都不低,可是我们认为还是淑敏优点多。我们不希望淑敏小小的心灵受到打击和伤害。你可不要喜新厌旧顾此失彼。过了几天,我姐也来了信,说,祥年,我和你姐夫都有预感,看起来你和淑敏的婚事成不了啦。你是不是觉得远水不解近渴——淑敏到今年夏天才能高中毕业,还要上大学,你等不住,怕她将来有什么变化,把你的婚事耽误了?我和你姐夫的意见,还是杨某对你更合适也更现实。
  其实,我从心眼里是喜欢淑敏的——我以貌取人:那位姓杨的姑娘就是个子高一些,长得白,可长了个单眼皮,是个胖丫头,身材长相都比不上淑敏,我看不上她。不过我觉得姐姐说的话也有道理:淑敏要上四年大学。四年,可不是四天四个月呀,她真要是上完大学变了心,可真就把我闪下了!于是我把姐姐的话写信告诉了淑敏。我的意思是告诉她,我等着你,你可不能变心呀。她很快就复信了,信中说,我是真爱你的,你不要不放心。你要是不放心,我今年寒假就到兰州去和你同居,以表心迹。就是我父母亲拦我,我也不听他们的。
  不是在兰州,而是在北京,——五七年的春节,我回家探亲——我先到石家庄看她,然后一起去我家。吃北京下了火车,去我家之前,我们在广武门的旅社里同居了一天。只是我运气不好,我回家就一个星期的假期,而那几天她正好来例假。我们虽然在一问房子里住了一夜却未能尝到禁果。这次探亲后回到兰州,再写信的时候,我称呼她爱妻。她呢,也在信中写:祥年,我的夫。她还在信中说,将来我们有了孩子,要把他培养成一名出色的画家,或者是运动健将。我和她还没有成为夫妻,但从感情上却胜似夫妻。我们鱼雁传书,频繁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情和对于爱情生活的渴望,设计着未来生活的美景。可是,反右斗争开始了……我成了右派!
  从1957年底开始,我就再也没给她写信,因为这时已经宣布我为右派了。我觉得我不配她了,不能再和她恋爱了。再要是给她写信,再恋着她,那我就是在害她。
  我原以为,不再给她写信了,就可以切断我们的恋情了,可是我错了。到了夹边沟的艰苦环境之后,我对于她的思念竟然愈发强烈了。在劳教分子的宿舍里,在寒冷难眠的长夜里,我经常想起她妩媚的面孔,想起她柔软的身体,想起两个春节我回北京探亲,她住在我家里,她拉琴我唱歌或者我们俩一起唱歌的情景……
  终于,我对淑敏的想念发展到了不能遏止的地步:我想逃跑去看她。那时候我什么都不顾了,心想一定要见她一次,然后叫我去死都行……
  同1959年的春节一样,1960年的春节到来之前半个月,农场又把右派当中有表演才能的男女抽出来排练节目,准备节日演出。去年我和省京剧团、秦腔剧团的几个演员以及几个票友演了整场的京剧《失•空•斩》,今年我们还是演《失•空•斩》。由于长期饥饿和劳累,演员们都两腿发软,没有了排新戏的创新精神,演戏只不过是为了逃避劳动,}昆一顿夜问的加餐。我的腿也发软,发飘,但相比而言比别人强些,因为我参加重体力劳动少,体能的消耗比别人少。
  离着春节还有一个星期,我逃跑了。那天夜里我们点着汽灯排练节目,到12点钟吃完加餐,就都散伙了,回宿舍睡觉。我也躺下了,装睡,没脱衣裳。睡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我就爬起来了。把一只皮箱塞进被窝里,枕头摆好,枕头上还放了一顶前两天拣来的破棉帽子,用被子遮住一半,造成一种假相:李祥年睡在这里。如果队长或管教干部进来查夜,不拉被子是发现不了的。这样,天亮之前不会有人发现我逃跑了。
  那时候夜里院子里有人值班巡逻,防止右派逃跑。右派们初到夹边沟的时候没人逃跑,大都对党很虔诚,都想经过劳动改造摘掉帽子解除教养回家去,争取个好的出路。可是五九年的国庆节开大会的时候,全农场只有三个人摘了帽子,解除劳动教养,却还必须在夹边沟就业,一月挣24元。于是人们明白了,劳动教养改造思想是一片谎言,是欺骗,所有的人实质上都判了无期徒刑,劳动改造遥遥无期。人们都绝望了,铤而走险逃跑的人随之多了起来。为了预防逃跑,农场每到夜间就派管教干部和右派中的积极分子值班和巡逻。为了避免遇到值班干部和积极分子,我把棉帽子、水壶和几个存下的干馍馍藏在贴身的棉袄里边,外边披了一件蓝棉布大衣,装成上厕所的样子进了厕所,然后从院墙上翻过去落在农场大院的外边。我没敢走当年从酒泉来夹边沟的公路。我不清楚,从酒(泉)金(塔)公路通向夹边沟的五公里必经大道七会不会有人巡逻;从这条公路走要经过两条河流上的两道便桥,这条路最便捷。我顺着农业大院外边的通往新添墩分场的大道往西走,经过五八年建的炼钢厂——几间平房,早就改为农场卫生所的太平问了——再往南拐,穿过卯家山口,走到清水河边。由于是三九隆冬,河上结了厚厚的冰,我踩着白冰过了河。穿过一片田野,又走过同样是冰封雪盖的北大河,我的脚就踏上了直通酒泉的酒金公路。
  当然我不敢大摇大摆地顺着公路走。我仅仅沿着公路快速地走了几公里,使自己以最快的速度离得夹边沟远一些,然后就下了公路,在长满了芨芨草或碱蓬的荒原上前行,深一脚浅一脚的。我还不能离公路太远,以防迷失道路。我不得不在荒野上赶路:一旦农场发现我逃跑了,管教干部就会骑着马追上来。
  我原计划在天亮之前走到酒泉县的,可是八点多了,天已拂晓了却还看不见县城,只有黄沙铺就的公路和残雪映衬下显得黑楚楚的耕地在我面前坦坦荡荡展开。两辆拉麦草的大轱辘车吱吱咕咕地行驶在公路上,还有赶车的农民。
  又走了两个小时,我才走进县城。
  进了城我立即在一个小旅馆里用偷来的一位兰州炼油厂的右派的工作证登记了一间房子。我估计夹边沟农场已经发现我逃跑了,领导派出的管教干部和拐棍们已经坐着汽车或骑着马往县城和火车站来追捕我了。他们估计我不敢进旅馆,我却偏要住在旅馆里。
  在旅馆藏匿了一天一夜,转天清晨,我赶到了酒泉火车站,躲在站台对面的一个土坑里。
  大约九点多钟,一列从哈密开来的客车进了站。我没敢去买车票,从车下钻过去之后我立即融进了拥挤着上车的人群里钻进车厢。年关在即,旅客熙熙攘攘,挤得车厢里水泄不通。我坐在车厢中间的过道里垂着头打盹,一次车票都没有查,二十几个小时之后我就到了兰州。不敢出站,怕有人在出站口等着我,——真是疑神疑鬼呀——我往东走了一截,找到支线上闲置着的一截车厢爬了进去。等到下午,我又上了36次从西宁开往北京的快车。我的运气真好,从兰州去北京的客车比从哈密开来的更拥挤,也没人查票,四十多个小时,我蜷缩在一排座椅下边睡到了石家庄。
  对于石家庄我已经很熟悉了,我在这儿实习过,五六年和五七年两次回家探亲我都来过这儿,五七年还在淑敏家住过半个月。我很快地就上了一辆公共汽车,在离着淑敏家不远的一条街道上下车,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来。翌日,我先去洗了澡理了发,然后去市场买了两只鸡提到旅馆。我的气色难看,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提着鸡住淑敏家走去。
  真是太巧了。还没走到淑敏家门口,我就遇到了她和她姐,她俩推着一辆自行车和我走了个迎面。我当时戴着口罩,没戴帽子,她一眼就认了出来,惊讶地叫了一声:呀!这不是祥年吗?
  我从她的表情看出来,她看见我很惊讶,但声音里又充满了惊喜。这时我倒有点难为情和尴尬了。自从1957年年底我被划成右派之后,就再也没给她写过信,她几次寄信给我我也没复信。她可能早就以为我变心了,不爱她了,所以这次见到我她才表现出如此的惊诧。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我只觉得我的心揪紧了,身上发冷,脸却发烧。我支吾了一声,算是和她打招呼。接着,为了避免她再问我什么,我采取主动说,你们这是上哪儿去?
  她姐回答,我们想到一个老师家去看看。
  我说去吧,你们去吧。我去你们家。
  淑敏说不去了,不去了,走,咱们一起回家。
  淑敏和她姐把我让进她家。
  自从1957年的春天在她家住过半个月之后已经近三年了,我没有来过她家,也没有写过信。我担心这次来她家她会冷落我,也害怕她的全家人冷落我,我低眉垂眼畏畏缩缩进了她家。没有,她和她的家人仍然热情地接待了我。她家住的是一座独门小院,我一进去,她家的所有人都集中到她父母住的房子来了。这是里外两间的套房,里间是她父母的卧室,外间是客厅,所有来她家的客人都在这间房接待。她的父亲是医生,除了她的父亲还保持着家长的矜持和尊严,说话有尺度面部表情一如往日平静之外,其他人都对我的到来显得惊喜和热情。她的母亲一见面就问我吃过饭没有,并立即催大女儿去做饭。我说吃过饭了,老人立即责怪我:为什么在外边吃饭!怕我们不给饭吗!接着又问几点钟到石家庄的……说着话,老人突然问了一句:祥年,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又黑又瘦?兰州吃不饱吗?我是比前两年瘦了一些,我也知道自己变黑了。河西走廊的太阳是很毒的,空气干燥,我又长年在露天劳动和工作,能不黑吗?淑敏进了房子立即给我倒洗脸水,倒茶水。她的姐姐弟弟也都站在旁边看我,时不时地插句话。
  但是,这种热情很快就冷落下来,他们全家人像是约好的一样突然都不说话了,房间里出现了令人难堪的静默。除了铁皮炉子散发出的温暖宜人的空气依旧之外,我突然感到了异常和尴尬。我明白,最初的惊喜过去之后,她的一家人都在心里想:这个李祥年两三年没音讯了,怎么突然又冒出来了?
  这时候我的心突然就刺痛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我不再是二三年前的我了。淑敏的弟弟以前见了我叫姐夫,成天围着我转,可现在他静静地站在卧室的门口,一句话不说,静静地看着我,似乎在审察我。以往就是在父母面前,淑敏也是待我很随意的:喝水吗?自己倒;或者是这事呀那事呀,想起什么说什么。这天晚上她给我倒了一杯茶水之后,就退到角落里在一只板凳上坐着,不说一句话。我看见她有时候直着眼睛看我,有时候又很不自然地拘谨地捏着她罩衣的衣角卷呀卷呀。
  尤其是看见了她的比从前更成熟更好看的胸脯上别着的北师大的校徽,我的心禁不住一阵阵发冷:她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了,而我已经变成阶下囚了,流放夹边沟……我已经不配她了!行了,见这一面就行了,走吧,我不属于这个家庭的一员了。再说,将来的日子我还不知要走什么样的路……
  坐了一会儿,在一阵静默中我站了起来,说,伯母,我走了,伯父,再见……
  我是九点钟离开淑敏家的。淑敏没拦我,只是她母亲客气地问了我一句:这么晚你上哪儿去?我说我住在旅社里。她母亲就没再说什么。淑敏送我到院门口才说了这天晚上的第一句话:你明天来,早晨八点钟来……
  我没回答她。还有必要来吗?我心里这样想。我只是说了句你进去吧,回房去吧,就转身离开了她。但这时她弟弟跑了出来,喊了声姐夫,然后说,你不要走,你就住在我的房子里,我住里屋去。
  从前我来淑敏家,就是住他的房子。
  我理解这个中学生的心情,以往的两年中他已经熟悉我了,把我当成他家的一个成员了。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问我这问我那。他喜欢踢足球,我就给他讲足球,并比划着教他踢球的技术动作。我是他心目中崇拜的人。他不愿意我这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可能作为一个初中少年他还不理解或者不完全理解我和他姐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为什么这样匆匆离去。
  我在他家时说,我是回北京探亲的,顺便在石家庄下车来看看的,此时我不得不又一次撒谎:不行,有一个朋友在旅社里等着我,我一定要回去。我送他上火车,明天早上再来。
  离开淑敏家,我在心里想着:不来了,我再也不来了,我与她见一面就行了,我们的缘分尽了。但是回到旅社在床上辗转一夜未眠,早晨起床后鬼使神差地我又往她家去了。
  我舍不得和她分手。我想坦白地告诉她我的真实情况,我想问一句,她愿不愿等我,愿不愿和一个囚犯保持恋爱关系。我是为了这件事来的,我一定要把话说出来,并且还要请求她:不要抛弃我,我是真正爱你的……即便她不同意将来成为我的妻子,那就再叫我看她一次,看看她妩媚的脸,看看她成熟的窈窕的身材,看看她的笑容,听听她说话的热烈亲切的声音……
  我往她家去。路过集市,我看见了她母亲,她姐姐,她们在买菜。看来,她母亲今天要款待我。可是我突然想:不,款待我是次要的,她完全没必要亲自来买菜,淑敏的姐姐是天津医学院的学生,二十二岁了,完全可以办好这件事的。她们母女大清早出来买菜,足为了给我和淑敏创造个谈话的环境!淑敏的父亲上班去了。
  我走到淑敏家门口了,却又突然踌躇起来,犹豫了:我是个右派,劳动教养的囚犯,逃亡在外,这辈子都没希望了,还有什‘么脸面、资格去见淑敏?淑敏是大学生了,将来的中学教师或者大学教师,我去找她,她如果真的还爱我,许诺等着我,我不是害了她吗?我会毁掉她的前程的,会毁掉她的一生的……
  我在门口站了几分钟,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她幸福,祝愿她找一个好丈夫,然后就转身走开了。
  当天下午到了北京。
  因为想念淑敏,我逃离了夹边沟。我见到淑敏了,但是由于我的自惭形秽,我又失去了她,逃离了她,现在我该干什么呢?我原先想的是只要她还爱我,只要她说你去接受改造吧,你改造好了,我还是等着你,那我就会义无反顾地返回夹边沟继续接受改造。可事到如今,我的前途已经葬送,爱情也已然葬送,整个的生活失去了光彩,我还有必要自投罗网重返囹圄吗?没有,没有这个必要了。我已经不对心爱的人承担义务了,我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活着了,那就想办法活下去吧:流浪。我认为我有能力在流浪中生存下去。那一年我二十八岁,虽然在夹边沟饿了一年多身体有点虚弱,但我毕竟年轻,我的身手是敏捷的,生命还充满活力。我只要能找到个活干,无论多苦多累,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不陷囹固,不进石头城,保持我的自由的身心,我都能忍受,能生存下去。
  可能所有逃跑出来的囚犯首先想到的去处是回家看看,得到父母的庇护和接济吧。那天离开了石家庄,我首先想的是回一趟家,见见的我父母,然后再走上流浪的生涯。
  我是等到夜色降临之后回家去的。我姐姐和姐夫都在设计院工作。她们的家在北京去通县二十里远处的管庄居住。解放后国家在那儿盖了大片的楼房,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干部家属们都住这。但是,我乘坐的最后一趟公共汽车到了管庄,到了姐姐家门口,我却犹豫再三不敢敲门。
  1957年的夏季,兰州市的各级机关大鸣大放和开展反右斗争,到了十一月,我就被定为右派。最初,我并未列入去夹边沟的名单之中,因为我是个一般的右派,不是极右分子。我的家庭出身也仅仅是旧职员,虽不是无产阶级家庭,但也不是地主资本家,所以我未列入去夹边沟的名单。但是,我被定为右派之后,不叫我做教练了,也不叫我当裁判了。我从河北师大毕业后仅仅在兰州体委工作了两年,可是在兰州的体育界,我是出风头的。那时候兰州体校设在市中心的兰园,我给学生们上课。兰园有全市惟一的一片灯光篮球场,每一场兰州市的或者省级的篮球比赛,都是我执法,满场跑,动作漂亮,反应敏捷,判断准确……我走在街上许多年轻人认识我,叫我兰园裁判。我还是《甘肃日报》的特约体育撰稿人,写过介绍五六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新规则的文章,写过介绍小足球的文章。我还是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解说员。重大的比赛,我坐在球场边t对着麦克风解说,电台现场转播比赛。但是,定为右派之后,我的工作就是比赛前画线,抬保温桶,抬开水,烧开水。往常叫我李指导的学员和运动员,现在在水房遇见我,这样跟我说话:李祥年,把水烧热了,我们要洗衣裳。李祥年,这水没烧热,怎么能洗澡呀!工作是不怎么累,气却不好受。我一生气干脆就不f r,不管领导怎么批评我都不干r,每天跑到兰园北门的茶馆听人说书。于是,到了这年六月的一天,领导在大会上宣布,李祥年因其态度恶劣开除工职送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我对这一决定极为不满,领导宣布的那天,市公安局来了一个警察,他们原计划一宣布就叫警察把我带走的,但我立即作出了反应。我说,我不去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党对右派的处理是有政策的,右派是敌我矛盾,但按照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对于开除公职的干部允许其自谋生计自寻生路出路。我要求自谋生计。不等领导说话我又说,这是党的政策,我按党的政策办的,你们如果违背党的政策非要叫我去夹边沟劳动教养,那就是反党,反对党中央。我要告你们去。我要告到省委,告到党中央。
  我的一席话说得铿锵有力。领导还没遇到过这样的事,那警察可能也没见过这样的右派,一时间他们愣住了,警察也不敢贸然上前抓我,体委的干部们也都寂静无声哑然失色。大概静厂一曲分钟,领导才说了’一句:会就先开到这里吧,叫李祥年先冷静冷静,回上考虑一下,明天再说。
  明天?哪能等到明天!我估计散会之后他们就要请示上级,如果I:级回答对不服从组织处理的右派强行扭送夹边沟,明天町就晚了!散会之后我就去了火车站,买_r车票、,傍晚等到机关下班之后酬到宿舍,把被褥卷起来,叫个三轮送到火车站,当仪就f:了44次列车,直奔北京。到了北京姐姐家哩,我不敢说实诵,就说是回家探亲来的。为什么不敢说呢?就因为我妈思想积极。——她是街道居民委员会的干部,就是人们常说的街道老大妈。她尉为工作积极还戴过大红花呢。我父亲虽说赋闲在家,但胆子小得很。旧职员嘛,惟恐有什么祸事临头。五七年我被定为右派之后,我曾写过一封信给父亲,说反右斗争激烈得很,我受批判了。我父亲回信中就说过这样的话:只要不定为右派,挨批判没关系。我在家里待着,心情不好,又没事干,就每天跟着父亲出去,会他的那些票友,唱戏,消磨时间。在家里待了一个月,兰州市体委的公函寄到建工部设计院党委了。领导就找我姐夫了。我姐夫是辅仁大学毕业的,家庭出身官僚资本家,这时在设计院当总工程师,胆子也小得很。领导对他说,林总,你思想挺积极的,政治上要求进步,家里怎么养了个不劳而获的右派分子,还是劳教分子。我姐夫说我不知道这事呀。领导叫姐夫把我送走,接受劳动教养去。姐夫一回到家里就说了这事,当时全家大惊失色哑口无言,我父亲连晚饭都没吃。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母亲和我姐姐跟我谈话,说,你还是要回兰州去,我们给你拿钱买车票。我当时没说不回去,因为我知道,我住在家里对姐姐姐夫不利,全家也要受牵连,他们保护阶级敌人嘛。可是我心里的确不想回兰州去。
  我在姐夫家又住了两三天,姐姐和母亲没再逼我,但管庄派出所的警察找我来了。那是中午,我正在睡午觉,母亲喊祥年,警察找你。我一下子惊醒了,吓得惊叫起来,像是魇住了一样呻吟不止。我母亲当时安慰我:祥年,你怎么啦,怎么吓成这个样子啦?别害怕别害怕。那天警察跟我谈话,说,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逃跑呀!我说党的政策允许自谋生计,我是开除公职了,回家来了,这怎么叫逃跑呀?警察说,劳动教养是经政法机关审批的,一旦批示了,就要强制执行的,你还得回去接受改造呀。警察走后母亲跟我谈,祥年呀,你还得回去呀,政府的决定是不能违抗的。转天,母亲给了我些钱,送我到管庄的汽车站。在车站等车,我跟母亲说,娘,我真不想回去。劳教农场吃不饱,每天喝稀糊糊,劳动比劳改队还要重。母亲说哪能呢。共产党是讲人道主义的,是讲思想改造的,哪能饿肚子呢。我说兰州五七年底就送右派去夹边沟了,,亲人们去探望,都知道吃不饱,不能去呀。母亲说,你不去怎么办呀,不能离开组织呀。我说已经开除了,还有什么组织呀。母亲说,只要你好好改造思想,组织会在你改造好之后安排你的出路的。
  车来了,离着还有二百公尺远,我跟母亲说,壮士一去不复还。母亲是读过大学的,她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了,抱着我的腿说,儿子呀,你要听党的话呀……复还是复还了,但却是二十年后。苏武牧羊十五年,薛平贵在西凉招为驸马十八年,杨四郎失落番邦……我离开家后二十年又四个月以后才得以重返,那时候我母亲已经作古了……
  我和母亲告别的一幕永远地刻在我的记忆里了。亲妈,独子,我的亲妈把她的独子撵出家去,叫独子去接受非人的生活。
  我当然没听我母亲的话。我不能在家里待了,但我决不回夹边沟去。我拿母亲给我的钱买车票到了天津。天津有很多亲戚但我没找。我想,我的母亲和姐姐都不留我,亲戚们能留我吗?我找同学去了。我有个同学张金铸当时在一个中学当老师,我住到1r他家。他的表妹介绍我到新华造纸厂干临时工,一天挣一元八角钱。我干了近两个月临时工又出岔子了:一天在街上走,遇到了,我的亲伯父,就是李鹤年的父亲。他问我怎么在天津上班?我说_『瞎话,说工作调回天津来了。伯父问住在哪儿,我说暂时住同学家。伯父叫我回他家住去,我没去,伯父便寄信给我父亲,说在街上见到我了,为什么不去家住而要住在同学家?我姐姐看了这封信,汇报了设计院党委,党委又通知了天津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的警察到造纸厂找到我,说跟我走一趟。我跟他去了,立即就被扣了起来,关到了看守所。过了几天,兰州市体委的办公室主任和射击教练来了,把我接回了兰州。在火车上看得严,没机会跑。到了兰州,回到五泉山市体委的机关大院,借着解手的机会我翻墙跑了,往五泉山的山坡上跑。结果射击队的小伙子们提着小口径步枪追我,子弹打得身旁的土地冒烟,我吓得腿都软了,被他们抓回去了。转天就把我送到了夹边沟。
  ……由于有过一次回家的经历了,这天走到了家门口我又不敢敲门了。我怕过不了姐姐和姐夫这一关呀。上次我姐夫给了我车票钱,我没听人家的话跑到天津去了;这次回来没有任何手续,姐夫姐姐猜都能猜出我是逃跑回来的,还能留我在家吗?
  我在家门口走过来走过去,思想里剧烈地斗争着进不进家。我的确想进家去呀,想看看亲人;我的身心都疲惫了,真想在家里睡一觉,休息休息,吃一顿饱饭。我却又不敢进门。我逃出夹边沟很不容易,可以说冒了很大的风险吃尽了苦,我可不愿意叫我的亲人们打个电话就把警察叫来,把我逮起来送回夹边沟去。这次要是抓回去,可就不像上次了,说不定要“升级”的。
  我在姐姐家门口走过来走过去,整整一夜也没敢敲门。到六七点钟天亮了,第一趟从通县到北京市的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我上了车。什么母子情呀同胞情呀,就都结束啦。
  汽车到了市里,下了车,我开始琢磨下一步怎么办。我从夹边沟出来的时候身上有七八十元钱,虽然整个路途几乎没买车票,但我身上的钱已经花光了。在石家庄买了两只高价鸡就花去三十多元,其他的钱住旅社吃高价饭用了。我想找个临时工于,北京却没熟人,而北京的户籍管理是很严格的,市民们对外来人警惕性极高,我不敢自己去找工作。
  我在街头流浪了三四天,白天在街道上溜达,在商店里站一会儿,暖和暖和身体,夜里就去蹲火车站的候车室。正是春节运输的高峰期,流动人口多,我在候车室坐着睡觉并未引起警察的怀疑和注意,但是身上就剩下两三元钱了,我的内心很恐慌:怎么办,花完这两三元钱后挨饿吗?我想来想去,决定去偷了。我也看见了少数人伸着手向人乞讨。这是不犯法的,我却嫌丢人,张不开口向人乞讨,再说,警察看见了就抓,抓住就收容,我还真怕被收容和审查。
  我用身上的最后一点钱买了个电筒,又买了一把钳子,钳子插在衣裳里边的皮带上。这天夜里我闯进了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白天侦察好的,进修学院放寒假了,门口和院子里冷冷清清的,门房的门锁着,没有人。
  我是夜间12点钟走进进修学院的,门大敞着,一个人影也看不见。进了院子我就东看看西走走,看能从哪儿下手。我想好了,如果遇到了人,问我干什么的,我就说找人。我穿着蓝棉布的大衣,长毛绒的领子,里边是一套毛料的中山装,不像个拧门撬锁的。
  我走来走去到了一栋平房跟前,看见一间房的门口挂了个牌子:教师进修学院伙食科。好呀,我找的就是这种目标。门上挂着个半大的铁锁,我用钳子钳紧了,用力一拧,锁就开了。我推开门进去,又关上门,从里边上了锁。——这样,就是来人推门,也以为里边有人,就不会起疑心了。房子里有四张桌子,其中的一张是写字台,挂着一个小锁。我没用力就把小锁拧开了。拉开第一个抽屉,里边有七八十斤北京粮票,一百多元钱。这正是我需要的。拉开第二个抽屉一摸,有个公章。我用电棒照了一下,——不敢多照,怕外边人看见电筒的亮光——公章上一行字排列成半圆形: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中间一个五角星,下边横着一排字:伙食科。这东西对我也是不可或缺的,住店要介绍信呀。正好抽屉里还有一本教师进修学院便笺,我撕了点纸把伙食科三个字挡住,铛铛铛盖了五张,撕下来装进口袋,把公章扔在桌子上。——那东西我没用,说不定还会招惹麻烦。然后我拉开门大大方方走了出来。
  有了钱有了粮票,转天我美美地吃了一顿馆子,又买了二斤点心提着,随时想吃就吃。唉,人要是吃饱了肚子心情都好,心情一好连烟都不想吸了。我买了一盒红锡包香烟,三天才吸完。只是长期挨饿的肚子享受不了丰盛的炒菜和油水,拉了两天肚子。
  虽然有了教师进修学院的介绍信,我仍然不敢住旅店,因为内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那介绍信上盖的公章是假的:上边有弧形的一行字,下边一半都是空白,空白的面积太大了。但我的生活总归是有了很大的改善:晚上蹲候车室,白天到浴池去洗澡,在澡堂子短暂地睡上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这样子过了近一个月,手头的钱和粮票快用完了,我就又作了一次案:有一天夜里我在动物园附近闯进一片灯光通明的楼群里。当时我没记下那是个什么单位,只觉得那是个部队的机关,我在院子里侦察时发现有军人在走动。院里有一栋平房,一间房门口挂着个牌子:伙食管理委员会。我拧开门进去,偷了一大摞粮票,一百多元钱,还有十几斤油票。
  这一次作案之后我准备离开北京。我怕在北京街头流浪的时间长了,引起公安的注意。谁知就在我离开北京的这天出事了。我偷了七八百斤粮票,在北京猛吃了几天:下馆子,或是花半斤粮票三五元钱买一斤高价糕点。有时为了省钱买平价点心,我也站在副食店里向买食品的北京市民换北京市粮票。但这种时候总是担惊受怕。怕有人追问我哪来的全国粮票……做贼心虚呀!我还把对我来说没有用处的油票寄给了我们家。那次偷了一大摞粮票,但到底有多少斤,我始终没数过,怕叫人看见和引起人的怀疑。这天准备要离开北京了,我想把口袋里的钱和粮票清理一下,就去公厕解手,蹲在茅坑上数粮票。我正数着,突然觉得头顶有什么东西显了一下,抬头看时发觉隔墙那边的茅坑上解手的一个老头解完了手,站起来正伸着脖子往这边看我。我立即把粮票装进口袋,站起来走出厕所。后来我又去浴池洗澡睡觉,醒来之后去火车站买票。在售票处,我刚买完票,两个穿便衣的人走上前来堵住了我的去路,说,同志,我们是公安局的,我们怀疑你,请跟我们走一趟。北京的警察是很文明的,他们还说,我们如果搞错了,我们向您道谦。
  原来,我在公厕解手,旁边的那个老头看见了我数粮票,出厕所后盯上了我,在我去澡堂洗澡睡觉的时候报告了警察。那时候的澡堂子不像现在,没有放衣物的柜子。我去洗澡的时候衣物和书包就放在一张床上,警察就检查了我的书包和衣裳,看见了里边盖着公章的空白介绍信和几沓子粮票。
  我被初步审讯后关进了看守所。第二天正式审讯时来了个军官,我才知道那天偷的是国防部机关事务管理局。那军官问我:柜子里还有三大摞粮票你怎么没拿?我回答,我不是惯偷,我是走投无路才偷粮票的,偷这一摞够我吃一年的,我要那么多干什么?
  过几天兰州市公安局把我押了回去。没有再叫我去夹边沟而是直接由市中级法院判我六年劳改,把我送到了兰州的八里窑,到六一年又转往敦煌县城郊农场劳动改造。
  我后悔从夹边沟逃跑吗?不,不后悔。尽管我判了六年刑,但我一点儿也不后悔。如果我要是不逃跑,我会饿死在夹边沟的。夹边沟关了三干名劳改分子,许多人家里寄炒面饼干,到六零年的后半年也饿死了,我家里的人没寄过一斤炒面一元钱,我能活下来吗?就是在看守所和八里窑,我度过了饿死人最多的那几个月。我的运气真好。
  1965年我从城郊农场被转到十工农场。一年后劳改期满不准回家也不准回兰州,又转到四工农场就业。从四工农场转到下河青农场,然后又到了高台农场、新华农场。1969年战备,又从新华农场迁往五大坪农场。最后转到北湾农场。连劳改带劳教带就业,我在农场总共干了十八年。
  这十八年我是怎么过来的?是这么过来的:除去两年劳教,再除去六年劳改,就业期间一月挣二十四元钱,伙食费十七元,剩下的七元钱买肥皂毛巾牙膏,还要穿衣,还要吸烟。为了节省每一分钱,一条毛巾剪成两截使用,擦脸舍不得用中间擦,而是用边缘和四个角。这样用的时间长。节省了再节省,所有节省下来的钱都买了旱烟叶。人在忧愁、烦闷和焦虑的时候不停地吸烟,没命地吸烟。烟成了最珍贵的东西,成了生活第一必需品。我经常一顿饭只吃一个二两的馍馍,把另一个拿去换一撮烟叶。我吸过菜叶子,吸过向日葵叶子,吸过晒干的骆驼蓬——一种非常臭的植物。我还吸过锯末。劳动中能偷懒就偷懒,能装病号就装病号在宿舍睡觉。为了偷懒,有时必须撒谎:对管教干部说,报告队长,组长叫我去浇水。管教干部说去吧。到组长那儿又说,报告组长,队长叫我给北湾大队写毛主席语录去。组长说去吧。好了,这一天哪儿也找不到我,我跑到北湾公社给农民漆棺材去了,能混两顿饭吃。遇到要开大会,我主动要求发言,这样就可以用写发言稿的名义休息一天。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生存办法,主要的还是我能写能画,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结束,我经常画主席像。给农场画,借到外单位画,给农村画。借出去画画能把我当人,能混着吃几顿饱饭,还能搞到点烟叶。人都说我是压不碎夹不扁的李祥年,拴在石头上饿不死的李祥年,就因为我能画能写能演能唱,到哪儿都是多干零活少下大田,我的身体始终没有被摧垮。
  身陷囹圄十几年,石头城里十几年,除了想办法吃饱肚子就是盼着大赦,盼着甄别,但从来没有过大赦,也没有过甄别。还想什么?还想的就是这辈子完蛋啦,再也见不着俞淑敏了。俞淑敏现在怎么样了?已经嫁人了吧,嫁给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幸福吗?
  劳改的六年?那当然比就业更惨了:在公安部队的枪口下劳动,早晨像牲口一样赶出来劳动,晚上收监大铁门一响——咣当一声,吃喝拉撒都在监房里。犯人们编了个顺口溜:关禁闭大休息,斗争会看大戏,强制劳动炼身体,枪毙透透气。
  由于从城市来的劳改释放人员必须在劳改农场就业,永远不准回家,就永远得不到自由,而我如此地渴望自由,1972年开始我就下决心要自己想办法了:想办法找个农村女人,到农村去落户。说起找对象,真是悲惨极了。我记得在下河清农场的时候,那里有五十多名就业的大学生光棍,竟然为了一个瘸子姑娘争风吃醋。下河清公社的女人,瞎子,瘸子,缺胳膊短腿的,都叫农场的就业人员找光了。我是在北湾农场找的,总共说了四个。第一个是天远公社拖拉机站长的遗孀,我画主席像时大队书记看得起我,给我介绍的。这女人有两个孩子,三十多岁,人挺好,我同意,她同意。可是女人来农场了解我的情况,管教干部竟然说人家:你还是共产党员?你怎么能找这些地富反坏右呢……搅散了。在南华大队画主席像,一位公社干部同情我,介绍个女人;我去见面,是个背锅,不到我半截高,擦锅台还要站板凳。第三个是北湾大队的,名叫赵玉兰,年轻,人材好,离场部也近,别人介绍后我自己去找她,她同意了,只是孩子多,才二十八岁,就五个孩子。她之所以同意嫁给我,是为了招夫养子。我咬咬牙也同意了,为了自由,我什么都能忍受。她来农场送过我几次馒头,春节还提过几斤大肉。娘家爹妈我也去拜访过了,说,我们不管她呀,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农场领导也说了好话,说成了,却又出了意外:赵玉兰的弟弟是个油漆匠,给人画柜子漆棺材,而那时我也有时偷着跑出来给人家漆个柜子写个对子,我的水平比他高,他怕我到他姐家落户抢‘r他的生意,跑到他姐家大吵大闹,又搅散了。
  我找的第四个女人,就是我现在的女人,名叫魏万花。她那时三十岁出头,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丈夫是崖塌了砸死的。我是个光棍,她是个寡妇,我同意,她也同意,她跟人说,劳改释放犯就劳改释放犯吧,瞎好是个大学生。我们在北湾农场结婚,借了一间六平方米的房子,是就业人员腾出来的。领导还叫我休息了一星期,算是度蜜月。婚后我立即就打报告:我现在有家了,在农村,我要求到农村落户。1976年,我终于在平铺乡二队魏万花家落户了,成了一名自由的公民。
  说到结婚还有个小插曲:结婚前女方要六尺条绒,我没钱买。我给姐写封信,我要结婚了,为的是离开劳改农场,无论如何请你帮助我一下。求你了姐姐。我姐寄来了六尺条绒五十元钱。姐姐的信中写道:知道你要结婚了。农村很适合你,可以大有作为。寄去五十元钱六尺布。记住,就这一次呀。信封里还有母亲写的一页纸,说,从你陆续寄来的几封信中看出你确是改造好了,望好自为之。
  再说个小插曲:我在酒泉的下河清农场就业的时候给家里写过一封信,信里对当时刑满不准回家发点牢骚。我姐竟然把我的信转给农场党委,结果造反派——管教人员——毒打了我一顿。
  我在平铺乡二队落户,当了公社社员,可又是个二等社员。队里很穷,打的粮食少,队长不叫我参加劳动,不叫我挣工分,怕我分队里的粮食。实际上不叫我劳动更好,我从队里借了十几块钱,买了几个刷子、油漆和颜料,走村串户给农民画柜子画棺材。箱子上画凤凰戏牡丹,画二龙戏珠,棺材上画百寿图。我每天都能挣几斤粮食,全家吃不完,过年还能提几斤肉回来……
  1978年底落实政策,平反,就地安置在靖远县体委工作。平反后的第一件事是给淑敏家写封信,然后我就回家探亲了。回到家中,父亲告诉我母亲半年前去世了。我淌了几滴眼泪,但并不想她。我母亲是街道积极分子,是她把我送回夹边沟的,我们的骨肉情早没了。父亲听了我二十年生活的叙述,老泪纵横,说,你早来五十年或者晚来五十年就对了。在家里我问我姐:我是杀人放火了,投敌叛国了,还是奸污妇女了,你和我划清界线?我还说,我挨饿那些年给你写信,要点炒面,钱,可你一分钱、一两粮也没支持我,我几乎饿死。你的心怎么这么狠?这么没情没义?我姐说,我总认为党是讲人道主义的,生活上不会虐待人的……
  我在家待了一个月,有一天父亲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你的淑敏也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这一提淑敏,立即勾起我的深刻的伤感,我也在心里呼喊:淑敏呀你现在在哪儿!你收到我的信没有?我还能不能见到你?
  我没料到的事情发生了:探亲回到靖远,县体委我的办公桌上放着淑敏的一封来信。
  淑敏在信中说,她元旦回家看望父母见到了我的信。读完信她失声痛哭……我的信里写了些什么呢,写了二十年来对她的思念,也写了我二十年来的生活。我的信是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写的:①自从1958年春天开始我就不给你写信了,为什么?答,1957年底我就成了右派了,我就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痛苦地退却了,目的是让你找一个能叫你幸福的人;②1960年春节我怎么又出现在你面前了?答,我在劳教中因为想念你而逃跑出来去看你的;③你叫我第二天早晨去你家,我为什么没去?答,我已经走到你家门口了,没进去,站一会儿走了;④为什么没进去见你?答,那天进去我就得说谎话,我不敢说真话,如果说了假话,隐瞒我的劳教身份,那就害了你;⑤离开你家后我去哪儿了?答,到处流浪……我在信的结尾说,淑敏呀,那次石家庄之行,我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被抓回去投入监狱劳改六年,然后是没有尽头的就业……只到今[{才平反。淑敏读了我的信失声痛哭,哭了三天,才给我写信。她的信说,你不该瞒着我呀,即使你成了右派我们不能做夫妻,但我可以接济你呀,每月寄一二十元钱是能办到的呀,就像我读书的时候你每月寄我二十元一样。她还说,我真不知道你的情况,不知道这些年你经历的苦难,也不知道你一直爱着我。我还以为你爱上那位篮球运动员了,喜新厌旧抛弃我了……为了你所受的苦难,我一定要报答你。
  她履行了她的诺言。一个月后放了寒假,——她在天津师范大学当教师——她发给我一封电报:某月某日在白银西站接站。我按照她说的日子去了白银西站,就是狄家台车站,接到了她。
  十九年了,从那次在石家庄分手到这次见面整整十九年过去了。这年她四十岁。她一点儿也没有衰老,还像过去一样可爱,一样妩媚,一表人材。她身上惟一变化的就是成熟,略为丰满一些的身材多了一些高贵的韵致。看到她我就禁不住怦然心跳:19年了,19年辗转于大西北的劳改农场、劳教农场和贫瘠的农村,我已经没见过这么漂亮这么高贵的女人了,难道她真是俞淑敏吗?她真是来看我的吗?说实在的,我那时真有点自惭形秽,猥猥琐琐不好意思和她说话。我当时是一副什么样的尊容呀:虽说平反了,当了县体委的干部,但身上穿着一身农民的黑棉衣,外边套了一件的卡布的旧中山装,面带菜色。是她先跟我说话的:你怎么这样看我呀?咱们找个旅馆吧。
  我在接她之前已经在白银西站招待所订了房间。回到房间,我那种卑琐的心理才得以克服,原因是我们没说上两句话就抱头痛哭。哭啊哭啊,哭了整整半天。后来她擦干了眼泪说,咱们来到一起难道就是为了流眼泪吗?她要我领她去商店。在商店里,她一下子买了一大堆面包什么的,还有饮料。我说她:你买那么多食物干什么,你也没坐过监狱,难道也得了心理饥饿症吗?怕挨饿吗?她笑着不说话,只是叫我抱上那些食物。回到招待所的房间,她把门一关,往门外挂上请勿打扰的牌子,然后才说,不出门了,咱们三三天三夜不出门了!
  还真是的,三天三夜我们没有出房子。我们就像一对年轻人一样,在那间小小的房子里恩恩爱爱,卿卿我我……把我们二十多年的恋情画了个圆满的句号。三天,那是什么样的三天呀:失去了记忆,忘记了痛苦和苦难,也没有伤感。一切都消亡了,宇宙洪荒,天地玄黄,时空之间只有两颗炽热的心鲜淋淋地跳动……三天后,我们又去了兰州。她拿着几张空白介绍信,她在介绍信上写上我校教师俞淑敏与丈夫李祥年去兰州出差,特此证明。然后用介绍信在宾馆登记了房间……我们继续享受前三天那种不出房门的幸福……十天后我们才乘坐44次列车北上,我在白银西站下了火车,她返回天津。
  这是第一次见面。第二次是转年的夏天,也就是1980年的夏季,她打电话来,叫我去天津见她。天津有我很多亲戚,但是我去了之后她不叫我住在亲友家,而是安排我住在师大附近的一个宾馆里。她说这样见面方便,在一起的时间长。她几乎每天都要到宾馆来待上半天,有时借口散步在吃过晚饭后走到宾馆来看我。那次我在天津整一个月,前十天她丈夫在家,——她丈夫是市委的什么部长——后二十天她丈夫出差去云南,又正好是她儿子放暑假,丈夫把儿子带走了,她便叫我去她家居住。我们此生未能成为夫妻,但是那二十天里我们就像真正的夫妻一样幸福,她对我献出了比妻子还深刻的柔情蜜意。在短暂的幸福的日子里,我几次对她说,淑敏,我满足了,你给我的幸福比我一生的苦难要多得多。
  我刚到天津的头两天,她曾把她十八岁的儿子带到宾馆来,叫我辅导一下体育。她个子高,她丈夫个子也高,她儿子便也有了’一副好身材,且很喜欢打篮球。她对我说,我曾经跟你说过,咱们有了儿子,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一名画家或者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现在你看看他吧,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我认真地调教和测试了那个孩子几次,然后告诉她:不可能了,你儿子的腰腿已经硬了,搞体育为时已晚。她当时掉了几滴眼泪,十分伤感地说,这是他的造化呀!
  这一次去天津我还见到了她的丈夫。那是她丈夫从云南回来的第二天,她借口给丈夫洗尘,和丈夫到我住的旅馆的餐厅晕吃饭,她也安排我在他们对面的一张桌上吃饭,叫我看一眼她丈夫。吃着饭,我看见她丈夫对她很好,往她碗里搛菜。我当时心里就想,这是很好的一对夫妻,我不应该再和她来往了,我们的缘分该结束了。
  但是,后来她又借口旅游和学术交流来过两次,每次都是发电报叫我在兰州等她……
我对李祥年的采访结束了。李祥年送我到白银路。临别时他握着我的手说:回到天津,请您去师大看看淑敏,您就说我叫您去看她的。去年她退休了。她是化学系的教授。她62岁了,但她还是那么可爱。请您告诉她:快七十岁了,我已是满头白发了,但仍然时时想念着她,没有一天不想她。•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89楼 发表于: 2009-08-12

浮华表象背后的生存之困---模特[转帖]


  百万模特儿大军:

  浮华表象背后的生存之困

   近30年间我国模特已经发展到600万名,他们的生存状况也随之进入了公众视线……

  模特儿选秀“黑幕”重重

  中国的模特儿大多是通过选秀比赛被发掘的,模特儿大赛作为一项人人向往的美丽赛事,却似乎总与黑幕、暗箱操作脱不了干系——

  2003年7月,北京

  女孩杨雪以第五名的总成绩如愿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在学校,很受宠爱的杨雪成为几部校剧的主角,写了本《我在电影大本营》一书,在北京各大书店、校园热销。

  2006年5月18日,在北京电影学院校门口的报刊亭下,正在避雨的大三女孩杨雪,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世界亚裔小姐选美比赛”,2006年第18届世界亚裔小姐大赛首次登陆中国……获奖优秀佳丽,有机会签约美国好莱坞影视与娱乐机构,前往美国参加培训和参加巡回等演艺活动,并可以申请办理美国工作签证与美国绿卡……

  此时,杨雪离毕业考试、论文答辩还有半年时间,如果不抓紧学习,很可能耽误学业。但怀揣着明星梦的杨雪,天真地认为机不可失,虽然父母反对,她还是在北京赛区报了名,参加了比赛的前期培训。

  在接下来的北京分赛区比赛中,杨雪获得了最上镜小姐、十佳小姐奖。随后在世界亚裔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上,经过舞台表演、文化测试、才艺等环节的激烈比拼,在一番美丽与知识的角逐后,第18届亚裔小姐中国赛区比赛结果揭晓,杨雪获得了世界亚裔小姐中国赛区冠军。美国、好莱坞、明星……这一切实现了!杨雪激动地流出了眼泪。一家人更是沉浸在欣喜中。

  让杨雪不解的是,获奖当天,承办方把自己的奖杯、证书收了回去。不久,杨雪先后成为某水城、某媒体、某滑雪场的形象代言人!承办方却没有和杨雪签订任何合同,也没有给杨雪一分钱的报酬,除了一个承诺:回家等消息吧,很快就会有盛大的签约仪式,让你去美国好莱坞走红地毯、摁金手印,圆你超级模特儿梦!

  没有任何代言费,杨雪并不怎么在乎,反正能去好莱坞发展了。可半年过去了,一条莫名的短信,让正在家里幻想着大赛承办方能履行承诺的杨雪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杨雪,我是××的一名离职员工。××就是一家骗子公司,你别再相信他们了。他们就是在拖,不会送你去好莱坞的!”杨雪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她给承办方打电话想问个究竟,回应她的还是那句老话:再等等吧,马上就会通知你!

  杨雪知道自己的美梦成了泡影,她问自己:“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想想自己为了选美大赛努力了近一年,连学业都耽误了!那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让她欲哭无泪。

  青春饭能吃多久

  模特儿界一位人士说:中国的模特儿是靠参加比赛给自己定等级的,一年365天,130多个模特儿大赛,平均3天出1个冠军。对模特儿来讲,等级决定他们的收入。从高到低分为首席、超A、A、B、C五个等级,首席就是类似于姜培琳、李学庆、杜鹃这样,超A是国际性大赛前三甲获奖者,A类就是国内大赛的前三甲,B类就是国内大赛的前十名。没有拿奖但在一线做得还好的模特儿就是C类模特儿。

  模特儿从高到低的五个等级,无情地划分了彼此的价格和走秀中所处的位置:一般的签约模特儿每场是800~1200元,这部分在职业模特儿中占到一半;再上一档次的模特儿是1500元到3000元,这一层的模特儿是市场的主力;剩下的就是5000元以上的名模,全国也就几个人,屈指可数。

  模特儿的收入来源就是厂家,但全国那么多的模特儿,厂家选谁不选谁,全靠面试这一关。去面试被挑上,就有钱赚,没被挑上,就回家继续等下一次面试。有模特儿形容自己被挑选的那种感觉,就像超市里面的货架上的产品,你走过来,挑我就拿走,如果你挑选不上我,继续躺在货架上等。面试的结果经常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面试没被客户相中,那是作为职模最难受的时候。

  有时候甚至一个月两个月都接不到一场活。若是遇到被临场换掉的情况,模特儿去死的心都有。而模特儿们还要经常受到一些素质不高的客户的“羞辱”,所以不少模特儿因为忍受不了这种“羞辱”而愤然离开模特儿圈。对小模特儿而言,潜规则、性骚扰更是司空见惯。

  而且,模特儿一直就是被看作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女模特儿大概从十三四岁就可以出道,十七八岁到达黄金时期,而25岁以后,几乎就没有走台的机会了;男模20岁左右才走台,不少人到28岁左右却要退役了。在时尚、华丽光环掩盖之下的模特儿们,环境、年龄的种种压力,让这些正值青春年华却看不到希望的模特儿们纷纷另选谋生之道。

  成功转型者屈指可数

  事实上,改行成功的模特儿也大有人在。马艳丽、陈娟红成功成为服装设计师,瞿颖活跃在娱乐圈多个领域,李艾的主持事业也顺风顺水,姜培琳研究起了心理学,世姐关琦做起了老师……可相对于这支职业大军,成功转型者只能说屈指可数。

  出生在北京大兴的李雪静,身高175厘米,曾经是北京模特儿圈里一颗闪耀的新星。可让她自己都没想到的是,3年后,她已经转行开起了网吧:“收入一月也就两千多,没办法。”

  2003年,李雪静签约了北京一家模特儿经纪公司。开始了职业模特儿生涯。李雪静热爱工作,也能吃苦,又拿过好几次全国性的模特儿大奖,其中还有某个“世界小姐冠军”。因此不到3年时间,在业内就已经小有名气。很多大型的活动和展会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2008年以来,李雪静身价大跌,公司与她取消了合同。李雪静没有气馁,她去一家经常找她参加车展的公司。可当对方说只能给出一场100元的价格后,李雪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自己当初最低的出场费是一天1000元!看李雪静错愕的表情,对方猜到了她的心思:“哎,雪静,我们也没办法,现在很多年轻漂亮的大学生来我们这里抢着做兼职模特儿,有的一天给50元都干。她们本身都还不错,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只好忍痛割爱了!”

  “很多同行无法接受现实,甚至有走极端的,或者找个大款嫁了,或者沦为玩物。我只想说,我虽然热爱模特儿这个职业,但我们都必须去面对现实的生活。”李雪静说。

  男模:当生存成为问题时

  与女模特儿相比,男模光鲜外衣下的境况更是一言难尽。内地20万男模中,除了李学庆等少数几位一线模特儿,大多数人收入不敌工薪族。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时装周有近60场秀,但男装秀最多只有五六场,而普通男模,每场秀的收入也就在3000元左右。对模特儿而言,每年3月和11月的两个时装周,是走秀最多的时间,平时只能期待临时有品牌邀请,或者给杂志拍照片。

  有十几年模特儿生涯的绿肥对笔者说:他走台的收入大约只占全部收入的1/3,仅靠模特儿收入很难养家,所以男模都是兼职。曾经获得中国新丝路模特儿大赛冠军的张信哲认为:“男模市场太小了,一些男模一个月只有一两次演出,不要说发展,就是生存都很困难。”

  内地男模特儿出现如此尴尬的状况,盛世强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付盛说:“因为中国没有大的时尚品牌,消费者不会把男模当明星,中国男模能上杂志封面的非常少,而且某些服装品牌为了‘与国际接轨’,宁愿用国外的留学生,也不愿请中国男模代言。”这样的结果就是,20万男模不可能通过为数不多的走秀满足温饱,求得发展。前“世界先生”比赛季军徐冲失业后当上了烤鱼店老板;曾经的新丝路男模冠军赵京男,已成为北京唐会俱乐部的执行总监;曾经在成都夺得新丝路模特儿男模冠军的崔宗利,现在已是北京一家大型文化公司的大股东,完全退出模特儿圈的他,甚至不愿谈任何关于模特儿的事情。

  我国的模特儿业应该更多地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建立一套由经纪公司、客户、模特儿三方面共同遵守的原则。一些著名的正规模特儿经纪公司已经起到了引导和规范作用,在模特儿市场的成熟与发展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北京纪事》2009年第6期 欧阳洁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90楼 发表于: 2009-08-12

寻找爷爷马连良[转帖]


    马连良为弟子张学津(右)说戏

    今年是京剧名家马连良从艺百年,马连良之孙马龙也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他不是京剧圈内人。2007年,他出版了《我的祖父马连良》,为人所知。最近,他计划出一本关于马连良的大型画册,以及一本关于祖父的画传。

  应该给祖父留下点什么

  马龙觉得,作为后代应该给祖父留下点什么。在“文革”中,祖父被批斗,家里所有的资料都被毁得一干二净。如今,关于这个艺术家,家里只剩零星几个人的回忆。

  马龙先去了趟东北,找到沈阳市回民中学。那是祖父一生经历中最为纠结的地方。爷爷究竟是汉奸还是无辜,马龙也想知道真相。

  1942年,马连良去沈阳演出原本是打算为这个学校募捐筹款的。碰巧此时正值伪满洲国建立60周年,日本人希望找些北京的艺术家在“国庆节”的时候赴东北做祝贺演出。

  马连良演了半生的忠孝节义,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始终拖着没答应。最终日本人逼上门,说不去就切腹,马连良顾及着全院一家老小的安危,最终无奈成行。

  马龙起先也不太理解马连良当年的所作所为。当看了一本叫《狼烟北平》的书之后,他终于明白,在那个年代里,有时候活下去更重要。那个时代真正能做得了自己主的艺人能有几个?除了梅兰芳。在马龙看来,梅已经是通达至臻的人。梅蓄须言志,不靠演出,可以通过卖画挣钱,而其他靠演戏糊口的艺人,仅大班就有几千人,他们怎么活?

  到了1946年,“通缉汉奸马连良”的通告在剧院内外四处散发,为了打官司,马连良的家业也基本被掏空了。

  直到2001年,马连良的长子马崇仁找到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李的提议下,北京有关方面举办了马连良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马家由此才感到马连良的艺术成就真正得到了承认。

  一点一点地将祖父“拼”出来

  马连良是个思想新式的人,他喜欢照相。马龙便尽量在民间收集这些照片。

  抢救照片,有时却比抢救历史更难。一次,天津一个老戏迷给他打电话,说手上有一本他爷爷的照片。这把马龙激动坏了,隔了几天再打电话过去,却被其子告知,老爷子突然去世了。“那像册呢?什么像册?全当破烂扔了……”

  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起,每次都让马龙痛心不已。与一段历史擦肩而过,却抓不到,那种无奈很伤人。

  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拼”,马龙已经用了5年。这本应是马派研究者做的活,可是混迹京剧圈这些年,马龙并未听说哪个学者专门研究马派。这也差不多是目前京剧界比较普遍的问题,也许再过若干年,被人们依然记得的京剧艺术家,恐怕是那些资料被保护得最完整的,但未必是艺术水准最高的。

  还有许多抢救不了的东西。马龙也曾琢磨过搞名人故居的事。可麻烦的是他家的老宅子产权已经归到全国政协。为这事,爷爷的弟子、全国政协委员张学津,曾经打过一个报告。但结果是据说北京市对名人故居有规定,要限制发展,就不了了之了。

  马龙说,不是家家都能像梅家可以开纪念馆的。梅兰芳和程砚秋都在“文革”前就去世了,有幸逃过一劫,资料也得以保存。爷爷在“文革”初期去世,首当其冲,资料尽毁,想开纪念馆也没底气。

  至于一些爷爷的老戏服,马家很早就捐给首都博物馆了。马龙偶尔去看看,拍拍照,也就满足了。马龙认为,现在马家还算幸运,至少出了两本书。有太多的京剧名家,任后人怎么找资料都寥寥无几。像孟小冬这样的传奇女子,身后无人,更是绝迹于世了。

  (《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25期 孙冉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91楼 发表于: 2009-08-12

历史上的今天8.10[转帖]


1900年8月10日 戴维斯和沃德赢得第一个戴维斯奖杯
美国队的德杯特.F.戴维斯和霍尔库姆.沃德击败了客队英国的两名选手E.D.布莱克和H.R.巴雷特,捧走了戴维斯去年2月捐赠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草地网球赛的奖杯。两场单打获胜以后,双打的胜利使美国队在这场比赛中以 3:0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第4场,也就是最后一场单打比赛是在戴维斯以9:7的比分赢了第3局之后因下雨而暂停的


1918年8月10日 段祺瑞改革币制


1932年8月10日 琼崖根据地大部被国民党攻占


1936年8月10日 绥远抗战开始,中共决定放弃红军称号,联蒋抗日!


1945年8月10日 朱德连发七道命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大反攻开始。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延安总部发布了战略大反攻的第一号命令,命令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人民抗日军队“向其附近各城镇交通要道之敌人军队及其指挥机关送出通牒”,“如遇敌伪武装部队拒绝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立即展开大规模行动。抗日战争大反攻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的崩溃与灭亡。


1945年8月10日,美国火箭专家、物理学家、现代航天学奠基人之一罗伯特.戈达德在美国马里兰州逝世。罗伯特.戈达德一生在火箭技术方面共取得了212项专利,主要著作有《液体推进剂火箭的发展》。


1946年8月10日 美方承认国共调停失败


1948年8月10日 解放军于陇东追歼“马家军”


1949年8月10日 班禅十世坐床典礼举行


1982年8月10日,全国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是中国大学生规模盛大的体育赛事,是检阅全国大学生体质发展情况和运动技术水平的盛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1991年8月10日 首次世界华商大会在新加坡举行


1992年8月10日 中国运动员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取得巨大突破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胜利闭幕,中国体育健儿以16枚金牌的优异成绩 ,闯入本届奥运会夺牌4强之列。

1998年8月10日 九江决口得到控制


2000年8月10日 张健成功横渡渤海海峡,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张健,在不借助任何漂浮物的情况
下,用时50小时22分横渡了渤海海峡,完成了人类首次横渡渤海海峡的壮举,
张健因此成为横渡百公里以上海峡的第一人


2000年8月10日 国家产品免检工作正式启动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92楼 发表于: 2009-08-12

民国时期中国工人的工资比今天高得多 [转帖]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编辑

  2008年5月8日

  2008年5月

  南昌起义前后,老百姓究竟苦到什么程度?刚好我手边有几本书,其中两本是中共早期革命家的回忆录,一位是张金保,另一位是包惠僧,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 可看出当时的生活状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水深火热 。

  武汉的纺织女工一月30多块大洋

  这两本回忆录对大革命时代的记述,主要是工人运动,那我们便沿着他们的记述往下看吧:张金保曾经担任过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她从鄂城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一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七块大洋,另外半个月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以挣十四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钱。“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

  或许是不能淡化万恶的旧社会,否则怎么要起来闹革命呢?所以张金保才这样说“十四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而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五块钱。”

  如此同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有趣的是,这种连纺织女工都不如的工资水平,居然比北洋军阀时期的淞沪警察厅还要高1至2元钱。《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也披露:上海卫生局的一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元。

  你相信吗?一个纺纱女工的工资,竟然高过巡长和科长!而在当时,物价低廉: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和《上海工人运动史》披露:1927年在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面粉1包3.30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原文中的“石”,应为两百斤;1包面粉,应为44斤。

  《银元时代生活史》也有类似记载:二十年代的上海,大米1担3到4个银元,老刀牌烟一包3个铜板,剃头8个铜板,绍兴酒1斤1角钱,臭豆腐干1个铜板买两块。拿了1块钱稿酬,请六七个同学去吃茶,茶资8个铜板,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各种小吃也才花去20多个铜板。《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则提到:1929年,每块银元兑换两三百个铜板,一两个铜板可以换一只鸡蛋。

  其他城市,大抵如此。三十年代的北平,1银元可买6斤好猪肉,40个猪肉饺子、两碗小米粥、外加一盘白糖,两毛二分钱。在重庆,1936年,大米1斤2分5,100斤两块五角钱。甘肃农村,抗战前7年,百斤小麦5至3元。汉口方面,1930年,每百斤麻油和鸡蛋的价格约为20元,每斤棉花和猪肉约为3角钱,1斤鲤鱼不到5分钱,1斤煤油的零售价则长期保持在0.10~0.15元之间。

  再看金价——汉口的价格是:1920年,每两38元,1927年65元;上海可能便宜些:1920年,每两21元,1927年37元。

  至于地价和住房,除租界和商业区以外都不算昂贵。1928年,上海近郊的高行、陈行、江湾和杨行的每亩地售价分别为150-100、100-60、1000-70、100-300元。1933年,汉口第六区的最低地价为84元1亩,第七区的最低地价为90元1亩。

  房租价格:上海的石库门一层楼,有电灯、自来水,月租10块钱;住客栈,每一铺位3角5至6角;纱厂宿舍,月租2到5元不等,两层楼可住10人,自来水由厂方提供,有的还供电,带家眷者,两家分租一层,费用不过1元多;最好的宿舍,为砖瓦结构,铺地板,长宽500立方尺,容积5000立方尺,有厨房、路灯和下水道,月租6至9元;此外,工人也可租地,结庐而住,半亩地年租金200元,21户人家分摊,平均下来每户每月8毛钱,当然,环境极差。

  又如在北京:“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圆左右;一间20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4—5圆……鲁迅所购买的西三条胡同21号四合院有好几间房屋和一个小花园,售价国币1000圆。”

  从二十年代中期一直到三十年代末,全国物价大体平稳,因粮食丰收,部分农产品还有所下降。工业品方面,由于欧、美、日展开商品竞争,棉布和石油等洋货还降价促销。如在汉口市场上,1934和1935年,100斤麻油分别只有17.90和14.50元,1斤猪肉分别只有0.29和0.198元,鸡蛋跌幅最大,几乎跌了一半,而100斤大米也从1926年的7.55元跌倒1933年的4.66元,100斤煤球的零售价,1936年也从过去的1块钱跌到8毛钱左右。如此同时,地价也随之回落。抗战前,江苏镇海县亩产400斤的农田,售价从1928年的140元跌到70元,亩产300斤的农田则从100元跌到40元。

  包惠僧是湖北黄冈人,参与领导过二七大罢工。他在回忆录中写到:北洋军阀“用一套福利设施的办法笼络员司、麻痹工人,在交通部内设有铁路员工福利委员会及职工教育委员会,在铁路上也组织了一个员工联谊会,福利机构遍布在各段各厂各站,大的车站,都设有扶轮学校,主办中小学教育,专收员工子弟,一律免费,每年年终发双薪,季节发奖金,这些小恩小惠从局长员司到工匠为限,小工却沾不到边。”

  “初提升的工匠,每月工资不过二十多元,工龄长、技术好的每月可得四、五十元……至于小工和临时工,那就苦极了,从八九元到十一二元不等,工作的时间除正规的十小时而外,还要给员司和师傅服役。”

  “工匠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与一般政府机关的中下级职员差不多,比人力车工人、码头工人、纺织工人高得多。小工的工作情况与生活情况就比较苦,他们的工作时间长,收入少,工作还没有保障。”

  具体的福利制度,除免费的扶轮学校外,包惠僧没有多谈,但另一本《中国近代史通鉴》则透露了一些:在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之下,京汉铁路的工人也取得一些胜利,如“每年有十五天官假休息,一年有两身工作服,六十岁退休,工资照发”。

  综合张金保和包惠僧的记述来看,大同小异,即二十年代前期和中期,无论是铁路上还是纱厂,工资都不低;不同之处是,张金保没有谈到小工,包惠僧则多次提到。然而,即使按小工最低工资8块钱,也完全吃得饱饭。在上海当见习医生的陈存仁,同样的月薪,吃了用了,还剩下5块钱呢。包惠僧自己也在书中提到,只要3个银元,就可以在旅馆包吃包住1个月。

  再对比当时物价,你相信吗?一个“苦极了“的小工,年薪竟然可以在汉口买1亩地!至于那些“工作时间长”、“要给员司和师傅服役”的问题,自古皆有,这是小工、学徒入门后的传统陋习,如今仍未绝迹。

  工人的温饱生活,不是个别现象。二十年代初期,开滦煤矿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最后劳资双方达成协议,日工资由原来的0.90元增至1.26元,即月薪从27元涨到37元以上。即使是未涨工资前,矿工的薪水也大大超过警察。铁路工人、煤矿工人、纺织工人,都是人数较多、近代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工人,他们的收入状况,对于全国工人阶级而言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当然,张金宝是个例,尚不足以说明整个纺织行业。那么,我们再借鉴《青岛党史资料》第二辑的两个数据:1925年,中国女工平均日工资0.45元;1928年,青岛纱厂女工日工资最高0.73元,最低0.18元,平均0.455元。这两个数据完全吻合。而1929年,山东各省一等警察队巡长的工资是12元。另据1934年7月1日出版的《劳工月刊》载文指出:目前武汉一般工人的月工资平均15元。大多数是女工的第一、裕华、震寰三大纱厂,工人1.5万,工资平均20元。

  我们再看看其他劳动阶层的收入水平:1926年底,武汉国民政府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筹措教育经费,将小学教师的月薪增至20个银元以上。1933年,湖北省立第一小学的月薪为39至56元;省立第一、二、三中学的月薪多在60—80元之间,可买1两黄金。1935年,汉口的金价最高90元、最低76元,上海最高96元、最低77元。

  说完教师,再说店员。

  汉口过去有家悦昌新绸缎局,营业员工资最低10元,最高40元,一日三餐的伙食由店方提供,早上馒头、稀饭、油条,中午和晚上四菜一汤,八人一桌,节假日加菜。每年还有两个月例假(学徒除外),下江籍的回家,报销车费。穿衣有津贴,每年多发一个月的本人工资。年终如有盈余,则按16股分红,店东12股,经理1股,全体职工3股。

  老武汉的叶开泰,待遇也不错:学徒三年期满后,月薪10个银元,第二年15个,第三年20个,全体店员每月发“月费钱”,作为剃头、洗澡、洗衣的费用。每年带薪休假72天,如果没请假,则多发72天的薪水。端午、中秋有奖金,到年终再以各人薪水为基数进行分红,一般年景,1元薪水可分红四到五毛钱。药店还有基金会,分期存入4个月薪水,切药老师傅吴硕卿告老回乡时,取回本息500多元。

  如果大家对这些资料心存疑虑,那么,就请看看毛爷爷的名作《寻乌调查》:杂货店“学徒三年出师后,照规矩要帮老板做一年。他在这一年的开头,就把他在学徒时期穿的那些破旧衣服不要了,通通换过新的,因为他现在有了些钱用……如果回家去讨老婆呢,那老板除送他十多块的盘费外(他家在远乡的),还要送他十元以上的礼物,像京果呀,海味呀等等,使他回家好做酒席。他不讨老婆而只是回家去看看父母呢,如果他是远乡人,就以“盘费”的名义送给他一些钱,盘费数目少也要拿十多元,多的到二十四五元。如果是近边人,那末径直送他十几块到二十几块钱。帮做一年之后,正式有了薪俸,头一年四五十元,第二年五十多元至六十元。……忠实可靠而又精明能干的先生,老板把生意完全交给他做……赚了钱分红利给先生,赚得多分三成,赚得少两成,再少也要分一成。”

  当然,对于这种和谐的劳资关系,一向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毛爷爷抨击道:“他们阶级关系原来是那样的模糊”。

  寻乌,太偏远了,位于闽粤赣边境的深山里,我们还是以大城市作例证吧。到1933年,上海工人的月工资一般为20元,双职工家庭年收入为400元以上。技术工人、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家庭的月收入超过50元,达到小康水平;中级职员、工程师、中学教员、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和一般演员的家庭,月收入一二百元以上,则进入中产阶层。

  抗战前10年内,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上海工人实际收入年均增长0.9%。作为中国工业最发达、产业工人最集中、商品经济最繁荣的大都市,这一指标具有典型意义。不幸的是,1937年7月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无情地打断了中华民国的现代化进程,几乎将中华民族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些曾经真实的工薪阶层,就这样残留在历史的碎片之中。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93楼 发表于: 2009-08-12


周扬的老实话[转帖]


  周艾若在回忆父亲周扬的文章里写有这样一件事:新中国成立后,周扬曾先后出任文化部副部长和中宣部副部长,名气和影响越来越大。他的一些讲话和报告,被人们认为就代表着毛泽东思想,因此,从报纸、文化单位到学校,都必须认认真真学习。有一次,周扬在讲话里表扬一系列作品,周艾若问他:“你看过没有?”周扬老老
实实地说:“我哪看得过来?”

  周艾若记得有一次还问父亲是否看过哈代,周扬也说没有看过。周艾若问:“那你为什么要提这些作品?”周扬说:“让大家研究嘛!”

  诚如周艾若所说,周扬在这里说的是老实话。但,这是儿子周艾若问他,如果是别人问同样的问题,周扬还会这样老实地回答吗?以当时周扬显赫的甚至权威的地位,是没人敢这样提问的。既然他在讲话里表扬这一系列作品,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看过的了。不然,怎么会表扬它们呢?

  感谢周扬,他总算对自己的儿子说了实话(周扬晚年也恢复到了一个真实的人)。我们由此可以窥见许多大言下的“西洋景”。鲁迅说一些人“一阔脸就变”。假如以后碰到这样的角色,当他们得意忘形地“白话”时,心里不妨想想周扬的老实话。

  (《杂文月刊》2009年第8期上秦海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494楼 发表于: 2009-08-12

六小龄童的西游后记[转帖]


    1988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西游记》,扮演齐天大圣的六小龄童一炮而红。

    然而,光环渐渐消散,日子从云端一点点往下坠,孙大圣变回了六小龄童,六小龄童变回了章金莱。

    “拍完《西游记》才是你九九八十一难的开始!”——红得发紫的时候,他看到了这么一封观众来信。

    真被高人说中了!《西游记》播出后,他用了10年时间,想跳出孙悟空这个角色,筋斗云翻了一个又一个,才发现这个角色是今生都无法逾越的。之后10年,他想借着孙悟空的通天伟力,做几件有意义的大事——拍完《西游记》、演一回吴承恩、拍一部《大闹天空》电影、推动建成《西游记》主题公园。

  知天命之年,4个愿望实现了一半,剩下的那两个,前路茫茫,任重道远。

  演完《西游记》之后,我就给架那儿了。1988年到1991年,基本上闲了3年。其实也没少看剧本,但心里总有顾虑,怕演出来大家不接受。再加上拍了6年《西游记》,一举一动都有猴样,找我拍戏的导演心里也犯嘀咕。就这么一直拖着。

  记得2004年,我想着观众都淡忘孙悟空了,就接了一部电影,名叫《青春的忏悔》。我在里面演一个医生,其中有个情节是安慰病人。我演得很认真,但跟我配戏的那个女孩表情却越来越奇怪,好像在使劲……

  镜头摇到她那里,终于“扑——哈哈哈”笑翻了。她一边笑一边抹眼泪,连说对不起。还把舌头伸给我们看,都咬破了还是忍不住笑场。小姑娘说:“导演,我总觉得这医生是孙悟空变的……”把导演也气乐了。

  其实警察、医生、反派,各种角色我都演过,还演过不少名人、伟人,比如鲁迅、胡适、周恩来。基本上一年一部戏,可是观众记得的并不多。

  现在的影视剧生产已经快餐化了,我这样“老派”的人多少有些不适应。拍《西游记》那会儿,如果这场戏是晴天,拍的时候下雨了,就立马收工,回去研究角色。现在拍戏,下雨了就现场改戏,什么都是临时抓来的。

  当时拍完一天的戏,每次我自己都要看回放。看完之后我会主动跟导演讲:“昨天我有一个近景感觉不是很好,今天能不能重拍?”现在拍戏有几个看回放的?

  现在拍戏,为了配合这个大腕那个大腕的档期,得把他们的近景全都摘出来抓紧拍了,远景找替身。他的戏提前拍了,临到你跟他对戏,人早撤了,你就那么对着空气演。这种戏,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演。

  在片场,年轻演员跟我演对手戏,他们演戏的时候我都陪着,对手戏、对手戏,没有对手的现场激发你怎么演?这些本来都是特正常的事,可现在竟然对戏都变得不正常了。

  为了让自己保持尽可能大的创作自主权,我没有与任何演艺公司签过合约,我也没有助理、保姆、司机。

  我不会开车,常常自己坐地铁,遇到盯着我看的乘客,我也就盯着他(她)看,直到对方收回眼神,心想,“这肯定不是什么名人,不戴墨镜,也不躲我眼神,还盯着我看!”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戏说”的,演变到后来,简直变成“胡说”了。对于那些胡说乱编《西游记》的,我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一个都不宽恕!”赤膊上阵跟他们干!

  我知道大学里很多年轻人喜欢《大话西游》,在大学演讲的时候也常有同学向我发问,是不是各种版本可以共存?我说你笑的途径很多,为什么非要拿先祖的名著开涮呢?

  我一生有4大愿望:一个是拍电视剧《西游记》,已经实现;一个是演一回吴承恩,这个我等了10年,终于也实现了。拍摄电影《大闹天宫》,推动建成《西游记》主题公园是我后两个愿望。

  有不少人拿着剧本找过我,投资也没有问题。但是绕来绕去,总要给孙悟空加点感情戏。甚至有人写了这么一个本子,说花果山上有个母兔子暗恋孙悟空,常给他送些新鲜山果,最后孙悟空与天兵天将恶战时,兔子为孙悟空挡了一箭,死在悟空的怀里。这不有病吗?我扭头就走,你爱找谁拍找谁拍,我肯定不拍。

  我心里有点着急,虽然自己身体还行,但再拖几年,演起来肯定就没那么得心应手了。有观众给我写信说:“不准你老!”我也努力老得慢一点儿。

  我走哪儿讲演都要说建《西游记》主题公园的事情,每次说下面都是掌声雷动,其实我知道自己也就是过一过嘴瘾。再说下去,自己都成祥林嫂了。

  这一代人天天嚷嚷去迪斯尼,其实我们的《西游记》主题公园照样可以做得特别有趣。这个事儿做起来就那么难吗?有时候我也气,唉!

  在中央台《艺术人生》栏目中,朱军问过我一个问题,“你有没有信心或者可能超越孙悟空的辉煌?”我说:“没有!”他很惊讶,说从来没有人这样说。

  其实我年轻的时候也天天憋着超越啊、颠覆啊什么的,多爬几个山头,再往回看,越来越清楚孙悟空绝对是我演艺生涯中的珠穆朗玛峰。

  我能演成这个角色,一生无憾,不敢妄谈超越。

  2004年,美猴王世家纪念馆在江苏淮安建成了,就在吴承恩纪念馆旁边。我不抽烟不喝酒,与猴有缘,就做好弘扬西游文化这一件事吧。

  60岁之前,我还要为我的最后两大人生愿望奋斗。退休了我就去淮安,到吴承恩纪念馆看门养老,这样的一生我觉得很圆满。

  (《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23期章金莱口述/徐梅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