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9338阅读
  • 558回复

寻台山一中“六四秋初(4)”班老同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525楼 发表于: 2012-11-0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526楼 发表于: 2012-11-05
还是蔡版厉害,林同学,你是这行专长呀,拿起相机来个反侦探。谢蔡版上传同学近照。
对了,蔡版没参加游轮游吗?
离线liyu

发帖
1248
金钱
1770
经验值
567
只看该作者 527楼 发表于: 2012-11-05
见到李医生,你好。
liyu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528楼 发表于: 2012-11-06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候就是那么的奇怪,本来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也会轻易地掉失了。那天的海岛游,其他的人都怕热,宁愿躲在凉亭和树荫底下而不愿意去游,只有我和林同学一起走遍了全岛。他用我的照相机为我拍照,我用他的照相机替他拍照,也通过交谈了解了对方的一些基本情况。但可能是初次见面,彼此都带有戒备自我保护的意识,谁也没有捅破之间的那张薄纸,错失了同学之间的一次绝好的认识机会,真教人可惜!好在来日方长,热切期待着下一次的机会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529楼 发表于: 2012-11-0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530楼 发表于: 2012-11-0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531楼 发表于: 2012-11-0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532楼 发表于: 2012-11-0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533楼 发表于: 2012-11-0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钟鸣

发帖
3542
金钱
58214
经验值
409
只看该作者 534楼 发表于: 2012-11-09
回 szcai 的帖子
szcai: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候就是那么的奇怪,本来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也会轻易地掉失了。那天的海岛游,其他的人都怕热,宁愿躲在凉亭和树荫底下而不愿意去游,只有我和林同学一起走遍了全岛。他用我的照相机为我拍照,我用他的照相机替他拍照,也通过交谈了解了对方的一些基本情况。但可能是初次见面,彼此都带有戒备自我保护的意识,谁也没有捅破之间的那张薄纸,错失了同学之间的一次绝好的认识机会,真教人可惜!好在来日方长,热切期待着下一次的机会吧!







szcai网友:
      你好!你对错失一次与同学认识机会的感叹,其实这是正常现象,这种情况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也会。来日方长,相信缘份总是在微笑的。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535楼 发表于: 2012-11-09
回 钟鸣 的帖子
钟鸣:

.......

     钟鸣网友你好!很高兴你及家人顺利移居美国,能在异国他乡书写人生的又一篇章。我们同属老三届,成长在相同的年代,生活上思想上都会有很多的共鸣。回首过去,确实是失去了很多的机会,也因此产生过许多的懊悔。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只能从中买个教训罢了。好在我们都不年轻,没有了当年的那些远大理想和豪言壮语,“知足常乐”,“难得糊涂”是我们所爱,以平常人的心态去过好平常人的生活,就能保持轻松愉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愿您在网上寻找到更多乐趣,快快乐乐每一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36楼 发表于: 2013-07-02
回 龙卷风 的帖子
龙卷风:
                 新发现的一中“史前时期”老照片
            去年末今年初在撰写《台山一中初中往事追忆》时提到:我在入台山一中之前在台城镇一小读书时有一张有趣照片,1963年台城国庆大游行时,学校安排李婉梨同学在游行队伍前举“小民兵”旗,我则扮成民兵举着大刀跟在她后面,有人看了笑称,整个情景就像“监斩”(见下文)。发帖时本想把那张照片上传,记得此照片是在一本旧相簿中,印象很深,但那相簿不知所踪,只好作罢。
                            台山一中初中往事追忆(之一)  
                                          李江帆  
                      
                                           1.一中人马  
      在台山,考入台山一中是非常令人羡慕的。我记得读小学时在母校台城镇一小(后为台山县实验小学)二楼中厅看过毕业班自编的一个相声《一中人马》,指的就是有希望考入一中的同学。 1964年我从台山县实验小学毕业时,我所在的六(4)班有3人考入台山一中:我、李婉梨和黄海云。 婉梨是在我3年级从台城镇二小转学到一小时起就一直同班的同学。我和她有一张很有趣的照片,1963年台城国庆大游行时,学校安排她在游行队伍前举“小民兵”旗,我则扮成民兵举着大刀跟在她后面,有人看了笑称,整个情景就像“监斩”。海云则是在六年级并班时从他班转来的,实际上只做了一年同班同学。她是班中队长,我是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委。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10-1-1 0:11:58 编辑过] -

          
          最近意外找到了这张游行照片,真有如获至宝之感(见下)。  
           照片拍照时间在1963年国庆节,地点在台山人民广场。台城镇一小就在广场旁边,没有围墙,学校常把广场当作学校活动场所,游行队伍应从一小出发进入广场。队伍前面举旗的是李婉梨。她是我班年龄比我稍大的同学,个头高出大家一大截,很可能因此被老师安排在游行队伍前任旗手,她手擎红旗上的字应是“小民兵”。我当时任少先队大队委,被老师安排扮成小民兵“方队”的领队,手持大刀跟在旗手后面。
      看了这张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老照片,很有感慨。
       一是感慨当年生活水平真低。照片上同学们正读小学五年级,标准年龄为12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一个个瘦骨嶙峋,营养不良,超大的膝盖皮包骨,全是“赤脚大仙”,反映了当年生活水平的低下。那时台城人家里和学校都没有早餐概念,一日只吃两餐饭。上午上课到11点肚子就饿得咕咕响。记得大概在4年级,有一次我饥饿过度致头晕眼黑,口吐白沫(台山称之为“发饭奶”),被发现后送到老师饭堂吃了一碗粥才缓解过来,印象很深。我以前在一个帖子上说过,我们这一代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这与我们在少年时代就经历过很多困难艰苦,从小就得到磨练密切相关。相比之下,90年代以来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简直是翻天覆地。如今很多小孩都不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现在的电影演员,即使是扮演爬雪山过草地本该饿得面黄肌瘦的“红军”战士的,一个个也是肥头大耳的,要找个瘦瘦的还真是“稀缺动物”。记得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演饰十年内战时期缺吃少穿(连盐都吃不上)的少年儿童潘冬子的小演员,是一副胖乎乎、营养过剩的样子,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二是感慨当年战备气氛真浓。1962年老蒋叫嚣反-攻大陆,大陆战备气氛很浓。记得学校窗口玻璃全粘上防空袭的十字纸条,小学生常搞“战备训练”,我们常躺在广场地上,手举红缨枪对空练习瞄准“射击”敌机(第一次知道瞄准要有提前量)。故国庆游行以小民兵为主题是不奇怪的。后来我们进入台山一中读初中,小民兵活动还很多。记得林海老师任教时还写过作文《活跃在纱帽山下的小民兵》。
       三是感慨岁月不饶人。当年的小同学稚气十足,如今正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大都逼近退休年龄,不由得你不服老。照片中扛红缨枪的同学应是同级的,但大都不记得是谁了,只认得前左4是朱劲波同学,他考入台山一中(64秋初1班),后来成了我最要好的好朋友之一,现在美国三藩市。婉梨考入台山一中(64秋初2班),后在侨中当老师,听说后来去了美国。照片中还有不少后来成为台山的64秋初同学。欢迎老三届老同学“指认”。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10-3-21 12:00:27 编辑过]

          
                          

     认一认是谁?








[ 此帖被龙卷风在2013-07-02 00:47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钱+3
Laotao 金钱 +3 这就是那张'膝头大过脾'的相片. 2013-07-02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537楼 发表于: 2013-07-02
        明眼人一看就知:一位是举大刀的,另一位是担大旗的,刀手、旗手正在交流举刀、担旗的经验。祝你们聚会愉快!
        盛夏季节,美国的龙卷风不断!
        同学网上的龙卷风又回来了,热烈欢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38楼 发表于: 2013-07-02
            蔡版果然眼利,她正是“伟大的旗手”。7月27日我回台山探望父母后,正准备启程离开,突然收到一个电话。来电者是用中国手机打的,一听,是我的老同学李婉梨,她回到台城,曾打过电话给我,而我可能因为忙于上课没接到。这次她再试,没想到打通了。我赶紧推迟行程,约她在“台山黄鳝饭第一家”见面,尝尝我们在台山时还没创出的名牌“台山特产”黄鳝饭(黄鳝饭有照片为证)。四十多年没见过面的老同学有说不完的话。她一中初中毕业后,继续在一中读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侨中任英语老师。04年出国,现住在美国凤凰城,如今儿孙满堂。
      说起来,我和她能联系上,还得感谢蔡版的“中介服务。他与婉梨的弟弟在蚝场是同事,常有联系。我在同学网上传了小民兵旧照片后,蔡版告诉我,婉梨想要这张照片,于是我将照片通过他传给婉梨。而她记得游行事,但此前不知有此照片,看了也很是感概。她弟弟李远谋是台山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在中山大学生物系读书,毕业后在佛山药检所工作,现已退休,也有联系。
离线Laotao

发帖
45295
金钱
540850
经验值
13731
只看该作者 539楼 发表于: 2013-07-02
           这就是那张'膝头大过脾'的相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