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贵妃点燃[转帖]
作者:王宇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提到“安史之乱”的引发者,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完全与杨贵妃脱不了干系。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国家中,男人的脸皮也确实是厚了点,一遇到历史上说不清的大问题就会写些野闻趣史来掩盖事实、迷惑当下的人。而有些人也特别迷信这些传闻,以致给许多人造成了很多假象。“安史之乱”的引发者要以历史事实论证。
唐玄宗晚年荒于政事,沉迷女色,以致政事日坏;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当国,致使朝政日非。加上安禄山与杨国忠不和,将相争权,国事日益不可为,遂有安史之乱的发生。
中国历史的编写者很有趣,一旦江山易主、朝廷###,就会把一切的罪过都归于女人身上,身为贵妃的杨玉坏也不例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古代的皇帝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普天下的所有的一切都归皇帝所有,女人也不例外。皇帝若是看上的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于是他们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天下美色困在深宫里,怕这些女人又和别的男人沾染,于是建三宫六院给个名分把这些女人都锁在里面。也就是说,这些女人都归属于皇帝一个人所有,要是谁去染指,就是跟寡人过不去。知道了,轻者人头落地,重者满门抄斩,诛灭九族。哪个男人即使吃了熊心豹胆也不敢去沾染。但皇帝身边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机会去侍奉皇帝,有的女人一生就连皇帝的面也未曾见过,更别说侍奉了。所以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有在感叹中红颜老去,一直到死都在里面;或按照皇族的安排进尼姑庵伴青灯木鱼一生;或者如果太宠爱谁,荒废了朝政,形成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情景,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国家灭亡了,就会称这女人为“红颜祸水”。而唐朝的杨贵妃就是以这样的情形被安上了“红颜祸水”的罪名。最后,“安史之乱”的罪名也落在了她的身上。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她真的是“安史之乱”的引发者吗?
杨贵妃只是一个无心于政事,一心迷醉于享乐与荣华的女人而已。当时她只是唐玄宗身边“新承恩泽”的新欢而已。如果她真是工于心计,一心想祸国殃民的话,她只要挑挑眉梢、抛抛媚眼,唐玄宗就会轻易地顺从她吗?毕竟这是关乎大唐几千年的江山社稷。
要想得知“安史之乱”的真正引发者,就要从历史事实谈起。“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杨贵妃入宫后,唐玄宗简直高兴极了,曾对宫中人说:“我得到杨贵妃,如获至宝。”俗话说:“爱屋及乌。”因此,只要是和杨贵妃扯上关系的杨家亲戚,通通升官发财,这也是唐玄宗为了讨杨贵妃的欢心。杨贵妃有三个姊妹,都长得貌美如花,因为贵妃的关系在同一天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一人成仙,鸡犬升天”,因为杨贵妃的关系,她的一个远房哥哥杨钊借助这层关系入宫为官,并有幸得到玄宗帝为其赐名——国忠。杨国忠原来只是一个市井之徒,没什么才能,只因为善于逢迎拍马,因此深得玄宗的信任。在官场上更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不久竟在奸相李林甫病故后坐上了宰相的位置。杨国忠在当了宰相之后,由于太过专权霸道,为朝廷结下了很多积怨,唐朝国力日渐衰弱,他也因此为自己和杨贵妃埋下了祸根。当时,唐明皇对杨贵妃是“聚万千宠爱在一身”,只要是杨贵妃想要的,唐明皇就会费尽心思去办。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唐明皇竟不顾百姓劳顿,从岭南快马运荔枝往长安,最终为大唐江山埋下了灭亡的祸源。
唐玄宗自杨贵妃到他身边后,就整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耽于享乐,不思政事。那时的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政权内部空虚###,安禄山乘机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唐玄宗乘机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这可是自唐建国后的最大的政治包袱,唐玄宗想必也无力承担这个罪过。“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为什么?只因为他曾经沉迷于她的美色之中,所以她就是万恶不赦的罪人吗?只因为她有绝代的姿色,所以就成了殃民之“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牺牲品。从公平的角度来说,酿成安史之乱的罪魁应是唐玄宗。要平息这场叛乱,将士就要讨个说法,而唐玄宗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不能拿他开刀,自然杨贵妃就成了替罪羔羊。
其实在太平盛世时,她的确是一个“祸”,但其根源并非是因为她的美色,而是唐玄宗本身没能居安思危,没能掌握住度。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身为一国之主,要美色的前提是要先把他所统治的国家治理好,但是很少有君王能做到这些。当国家灭亡时,都要把罪过推到自己所宠幸的女人身上,唐玄宗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逃避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正是李隆基没有胆量担当治国平天下这一重任的懦弱表现。“既而玄宗狩成都,肃宗受禅灵武。明年,大凶归元,大驾还都。”一死而中兴国家,死亦得其所。虽然在传记中是这样记载,可是联系其最初描写唐玄宗的沉迷于女色,到记叙最后无奈的放手,都可以看出作者对杨贵妃所寄予的深切同情。当然这也只是史书的观点。但只要是真正能从事实出发的学者,都会认为当初的这场“安史之乱”是由于唐玄宗的色迷心窍所致,唐玄宗昏庸的作为才是这一悲剧的根源。而杨玉环的“贵妃”地位也是唐玄宗赏赐的,一旦无用时随时也可以被赐予“红颜祸水”的封号。杨贵妃只是一介弱女子,她无力反抗自己的命运。若唐玄宗不贪美色,治理朝政,又怎会在晚年离京逃亡,一世英明尽毁?
安史之乱后,杨贵妃只有以死来承担所有的罪责。使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平息后再也没人敢说唐明皇是好色之徒。反正就算是好色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谁让杨玉环有如此美色。修史的大概也是为了讨好皇族,顺其自然地把一切的罪名都加在杨贵妃的身上,反正历史上有关“红颜祸水”之说又不是第一例,多一例又有何妨。杨贵妃这个几乎不问世事的女人自然而然地就背上了“红颜祸水”的罪名。倘若唐玄宗能同时兼顾社稷与美人,做个爱美人也爱江山的帝王,也不至于酿成一场叛乱,差一点断送大唐江山,最终连心爱的女人也保不住,眼睁睁地看着她向死神走去。历史辗转了千余年,人们仍旧很难认清历史事实。把一场叛乱的罪过强加给一个无辜的女子,这的确是一种悲哀啊!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帝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白居易描写的杨贵妃的美。历史上的杨贵妃,她的美估计是谁都不能抗拒的。而由于她的美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从这点说,大唐的江山已完全掌握在一个女人的手中。不但如此,“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样,唐玄宗怎么能治理好国家?最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而衰,这和杨贵妃的受宠不无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杨贵妃自然也逃脱不了干系,也难怪千百年来被人们称为“红颜祸水”了。
她的美丽令唐玄宗神魂颠倒,荒废朝政;千里运送荔枝,劳民伤财;杨家权倾朝野,祸乱朝纲的是杨贵妃,没有杨贵妃这些就不会发生。
杨玉环喜欢吃荔枝,又有何错呢?谁没几样爱吃的东西呢?但要知道她是贵妃,是三宫六院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的贵妃,是至高无上的皇上宠爱的对象,只要一动口,不管花多大的代价都要办到。皇上为了让她欢喜,就不惜代价运荔枝入长安,劳民伤财,所以这是罪过。爱吃荔枝也就罢了,可她偏偏喜欢的是鲜荔枝。因而就得多费一番心力,这也只能说她不是贤良的妃子,只能说她不讲情理,也算不得是罪过。
再则,杨家乱朝也不能把罪责完全归于杨贵妃。古语有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杨贵妃已入宫,严格说已不再是杨家人,那杨家人做什么与她也没多大关系。要知道,杨家因杨贵妃得宠也是因为唐明皇,没有他至高无上的权力,杨家哪有机会得势。而唐玄宗作为一国之主,却为了讨好美色而袒护私情,末了却又将责任推给杨贵妃,实非君子所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呢?从历史事实的角度考虑,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安史之乱”是由于当时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太平盛世中怠于政事,生活腐化奢侈,放松了对外的防范等原因所致的,而非是杨贵妃一个不问政治的小女子所引起的。
第二,“安史之乱”与当时杨国忠专权有很大的关系。杨国忠只是一介市民,并非具有治国的智慧。他在当上宰相之后专权独断,任人唯亲,横行霸道,比之李林甫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杨国忠身为宰相,不以国家大局为重,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发起了两次战争,但每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每次交战都要耗用许多的军费开支,可谓是劳民伤财,渐渐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造成了唐玄宗晚年社会的混乱局面。“安史之乱”爆发的一部分原因也是由此而引起的。因此,杨国忠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而杨贵妃是被养在深宫大院里的,对政治方面的事很少过问,不似其他朝代的妃子恃宠而骄、过问朝政。其实,杨贵妃之所以被人误认为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的原因主要在于杨氏的外戚势力日益膨胀,就像上述所说的一样,杨国忠总揽朝政,得罪了不少人。而杨贵妃的内宠和杨国忠的外宠有时可以彼此加以利用,彼此依靠。在对待安禄山的问题上,杨贵妃就常常陷入斗争的政治漩涡。这虽然与她脱不了干系,但是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她。
从当时的事实来看,杨贵妃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杨贵妃原是唐玄宗与武惠妃之子——寿王的妃子。身为王妃,本身也不比成为皇上的妃子差多少,一样的是享受荣华富贵。可是偏偏唐玄宗看到了她的姿色,不顾廉耻地做出“父夺子妻”的丑事。如果不是这样杨玉环也就会安稳地过她王妃的生活,也不会导致后事的发生,也不可能会有杨氏的外戚势力在朝廷中为所欲为,更不会有后来的安史之乱。
当时的唐玄宗只沉迷于美色中,倚仗自己的权势,不顾自己和武惠妃的多年感情,也不顾父子之间的情义,硬是将足可以做自己女儿的二十二岁的儿媳夺来做自己的老婆,来满足他个人的私欲;所以,杨贵妃当时也是深受其害的。更何况在“安史之乱”后,把所有的罪过全部都推到她一人身上,以一句“红颜祸水”就让她认罪伏法,上吊而死。
从各方面的原因来考虑,安史之乱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唐玄宗贪恋美色,放认小人作乱。再则,天宝时期唐玄宗昏庸无能、听信小人、不问朝政,任由节度使权力膨胀。那时,他沉溺于酒色,同时好大喜功、疏忽边防,完全没有了开元时候的进取心。而且重用番将,使安禄山手握重兵,使他有利于勾结三镇节度使、易于造反;更任由杨国忠与安禄山冲突,最后爆发安史之乱。他认为当今已是开元盛世,国富民强,无需下大工夫理朝政。于是,他的心思便转到了杨贵妃身上。这也全怪他的好色,倘若唐玄宗不夺子之妻,不宠爱杨贵妃,自始至终都把心思放到治理朝政上,又怎会引发安史之乱,致使生灵涂炭。最终,可怜杨贵妃做了替罪羔羊,含恨九泉。杨贵妃是美女,唐玄宗要宠幸她;但是假如换了一个美女,唐玄宗还会不会干出那种宠爱美女不理朝政的事情呢?这就可想而知了。从这点来说,错不在于杨贵妃,而在于唐明皇的色欲。这么说来,这个错误80%以上要归罪于那些好色的男人!没有那些君王的好色,这些“祸水”不会被推到这么高的位置;没有那些人的好色,这些“祸水”也不会成为国家破败的导火索!所以,危害最严重的,是男人的好色,并非红颜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