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9428阅读
  • 558回复

寻台山一中“六四秋初(4)”班老同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9-11-19
转帖:64秋初级世纪聚会始末

                                                    

                                 64秋初级世纪聚会始末fficeffice" />

                               

                              李江帆

 

 

先为“64秋初级世纪聚会”解题。这是指1964年秋季入学的初中同学的全年级的跨世纪(1968-2009)聚会。在台山一中,是按入学年份定“级”别的。我级是64年秋天入学的初中年级,有4个班,1班称“64秋初1班”,2班称“64秋初2班”,余类推,我在4班比较占便宜,一入学就读了“初4”(64秋初4班)。当时很少提到年级的称谓,无先例可循。现百年校庆要搞全年级聚会,称什么有点伤脑筋了。按教育系统的标准,“级”以入学年份算,“届”以毕业年份算。64年入学应称“64级”或“67届”。但是,把“64秋初”和 “级”(年级)组成一个词,变成“初级”,就有点麻烦了,难以表现“年级”的意思,“初级”的含义却非常突出(母校工作人员常把我就读“64秋初”错写成“64秋”或“64秋高”,他们大概在想,初中校友会有什么作为呢)。称“64秋初届”虽回避了“初级”的歧义,但会与64年毕业的初中(64届)混淆。考虑到规范,只好算“初级聚会”了。

 

言归正传。20096月初,台山一中广州校友会在广州开会庆祝母校百年校庆,校友们为校庆吟诗赠画,不由得勾起了我对台山一中同学的思念。我清楚地记得,我是在ffice:smarttags" />6881回校拿毕业证书,然后依依不舍地离校的——酷爱学习的我初中还没毕业就没有高中可读了,真令我伤感。当时,因文革的特殊背景,我们毕业虽有毕业证书(只写学龄已到毕业期限,没写成绩是否合格,实际上只是“结业证书”),但没有毕业合照,没有毕业聚会,没有毕业通讯录,也没有师生话别。文革时学生批得老师“体无完肤”的阴影尚存,加上老师们当时集中在台山二中“清理阶级队伍”,人人自危,哪有心思与学生话别?196811月我下乡到都斛当知青。1969年春节,岳维和我发起64秋初4班同学聚会(原约到台城我家集中),有24位同学来台城周纪真补照毕业相。但阴差阳错,我和岳维都没有参加这次拍照,留下了初中没有毕业照的永远遗憾。同学们毕业后各奔东西,就算有通讯录也早就过时了。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回台山时间不多,很多同学41年没见过面。想到此,我产生了趁百年校庆组织本班同学聚会的强烈愿望(若没百年校庆的由头,不好组织聚会)。在会上,我见到台山一中校办主任,曾询问过我级同学的入学登记表和照片,试图翻拍留念,但没有下文,后来听说文革时期全给丢了。

 

会后不久,我找到一本旧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我班59位同学的姓名、成绩号码、座位表和班干部、队干部、团章学习小组、课外学习小组名单。这是我任4班班长留下的珍贵文献资料。得益于少年时代记性好,我看着同学名录,脑海马上浮现出大部分同学40多年前的模样。对老同学的思念促使我马上打电话给在台城工作的添筹、建材询问同学去向,但他们也仅知几个同学的电话。询问台山一中校友会,他们基本没有我班同学的地址。至此同学们的联络方式多为空白。

于是我想借助互联网查找。621,我在台山同学网发帖寻找台山一中64秋初4班老同学(见http://www.75one.cn/bbsxp/ShowPost.asp?PageIndex=1&ThreadID=229672班老同学伍抗美当晚就跟贴提议组织全年级聚会。对此我非常赞成,即打电话给3班班长子康商量此事,他也很同意,说抗美也和他谈过此事。我再发帖提议由4个班的班长黄本城、陈浩球、江子康和我牵头,先弄清并交换各班同学通讯录,再约时间组织年级聚会。读初中期间,我们几个班长经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常被">常被ersonName>老师召集到北院走廊布置工作,相互之间都很熟悉。记得有一个晚自修,我们被通知到走廊开会,说是全年级搞时事测验,由班长们拿测验题回去抄在黑板上,要求全班同学现场做,并规定不管懂不懂,都要抄题。后来才知为的是核对一条在校园发现的反动标语的笔迹。我认为,现在搞年级同学聚会,由各班班长分头发动比较容易。后来才知本城、浩球出国(境)了。考虑到我和子康都不在台城,我们建议由抗美任年级聚会总协调人,具体操办同学聚会事宜。至此,这次世纪聚会的“核心组”实际上组成了。随后几个月,各班分头落实同学地址。

 

我班同学的通讯地址的寻找很困难。最初我只有健材、添筹、婉贞、淑媛的电话,健材、添筹掌握的同学地址也不多。我从一中校友会中得到的有用信息是佛山刘凤鸾的电话。在台城工作的婉贞对寻找同学地址非常热心,她成为我班寻找同学地址的信息中心。她为方便联络,专门申请了电子邮箱,找到了多位出国多年的同学的联络方式,还提供了一张清晰版“准毕业合照”。我经常和她通电话,很多同学信息是从她那里得知的。我顺藤摸瓜,一个个线索地找。我知兆勤在新大江小学任教,打电话去没人接,再打去大江教育办,无巧不成书,接电话的正是在值班的兆勤,他提供了几个同学电话和1968年的“准毕业合照”。我再联络上在水步中学任教的活权,他通过发动学生并联络亲友,找到了好几个电话,特别是永安的电话。永安则利用走村串巷谋生机会,并利用亲戚和朋友的关系,找到了不少原来根本没有线索的同学(如业湛、绮莲等)地址。在同学们的支持下,我班同学通信录收录取得重要进展,全班56人中,至聚会前,已获42位同学的联系方式。国内的同学,我基本都通过电话交谈过。大家首次通电话叙旧,真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不过,原寄以很大希望的国际互联网实际上对寻找我班同学没有什么帮助。这大概是因为老三届同学受年龄、工作性质和上网技术的限制,很少人经常上网。此外,我班海外同学很少参加校友会活动也是重要原因。在美东校友会通讯录中,我只发现了优甜、秉润的电话和地址。

717,我在广州探望子康,商定年级聚会时间定在1018校庆日下午。

随着校庆日临近,聚会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923,我和抗美通话,商谈了聚会的细节。我提出聚会方案:(1)同学聚会:20091018晚餐上午参加校庆活动,中午自行解决午餐。下午4时在台山一中中厅合照,然后去聚餐。(2)年级聚会筹备小组:1班:待定;二班:伍抗美 +联络员?  3班:江子康、黄锦源(联络员)+  4班:李江帆、李建材、林添筹、许婉贞(联络员)。年级总协调人:伍抗美:负责聚会具体事务,主要有:联络各班联络人落实聚会人数,定餐,请专业摄影师。(3)聚会费用:原则上由各班AA制负责本班聚会费用,不足部分由年级解决。统一餐厅,统一时间,统一菜式。欢迎赞助。年级不安排住宿,各班如有需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4.国庆期间争取开一次筹备组会议,商定细节。

随后我给4班有电邮的同学发电邮,告知同学聚会的设想,并提议由我、李健材、林添筹和许婉贞同学组成4班聚会筹备组,商定聚会具体事宜,由婉贞任联络员。请兆勤通知大江同学,活群通知水步同学,风鸾同学通知佛山市同学。其余同学请由婉贞通知。参加聚会的人数汇总给婉贞报年级协调人伍抗美同学。

我原定国庆期间回台城与抗美约各班代表商量年级聚会事项,但后因身体不适,无法回去,便委托抗美约请各班代表在930日晚开了个预备会议。开会时,我在广州打电话回去表示“声援”。

这次预备会议决定了聚会的几个重要问题:

1.行程安排:1018上午回学校参加100周年庆典大会;(2)大会后集中三舍前统一安排车辆前往碧桂园 参加学校午餐聚会;(3)午饭后集中餐厅门口,统一坐车回一中原纪念堂前阶梯拍全级大合照留念;(45点半统一前往台城天富文华酒店举行全级聚餐,餐后卡拉OK,联谊活动。

2.人员分工总召集人:李江帆;联络员 1:李浩湛,2:伍仁伯,3:陈国英 4:林添筹。

3.工作细则:11010前各班把通讯名单报送伍仁伯,由伍仁伯负责设计,印制全年级同学通讯录,分发各人。(21010前各班联络员把参加学校午餐的人数,款项报交伍抗美统一报学校以便安排席位。(3)当天的活动用车问题由陈国英统筹安排。

4.经费问题: 照相、车辆和晚餐分摊解决。

国庆日,抗美发电邮给我告知预备会情况。我阅后提出,年级召集人由各班提名一位比较有威信的同学参加为好,我可以任年级总召集人,但考虑到我不在台山,实际上很多联络工作无法参与,我建议由抗美任年级总联络员(实际上她一直任此角色),下设各班联络员。4位年级召集人相当于“领导小组”,年级联络员和各班联络员相当于“领导小组办公室”。年级聚会费用缺口先由各班发动有条件的同学捐助,最后如有缺口,我可以想办法解决。考虑到农村务农同学收入比较低,各班若有条件,最好筹款不用他们花钱。

在同学们的支持下,1018的年级聚会很成功(见“台山一中六四秋初(1)-(4)班百年校庆聚会”http://www.75one.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25243  ),到会的80余位老同学在母校台山一中中厅前阶梯拍了一张合照(见“母校,我们永远的骄傲”http://www.75one.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25224  这张迟来的合照是“64秋初级的世纪合照”——本该20世纪拍,等到21世纪大部分同学退休才拍,真令人唏嘘,令人感慨万千。

 

这次年级聚会,我和子康算是“始作俑者”。作为“过气班长”,我们还记得当年同学们对我们的信任。如今虽然“卸任”了,但发起同学聚会,为40多年没见面的同学提供机会,仍责无旁贷。但我们因不在台山,无法从事不少具体事务,更多时候只能靠“遥控”,表示“声援”。至于抗美同学,既是发起者(首倡者),又是实际操办者,为组织聚会辛苦得很。她不负众望,任劳任怨为同学服务,把聚会搞得有声有色,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谢她。最近我翻了我一本旧笔记本,发现有1964年台山实验小学6年级同学级会的记录。在会上,教导主任林文斌表扬了一批同学。他对伍抗美的评价是“工作负责任,值周工作做得好,助人为乐”。我愿意把这一珍贵“文物”的复印件送给抗美,感谢她为这次同学聚会付出的心血。难怪子康和我说过,(在台城同学中)操办同学聚会,抗美能力最强,一定会办得成功。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9-11-19
台山一中64秋初4班同学通讯录v7.1

 

台山一中64秋初4班同学通讯录(v7.1)

    下面是台山一中64秋初4班最新通讯录。全班入学时59人,已去世3人,实有56人。出境21人,国内35人,已有联系方式42人,尚无联系方式14人

其中海外10人:伍岳维 朱民英 李琼优 李瑞金 关德铭 陈德林 雷丽云 陈雪芳 黄盘栋 蔡玉琴

国内 4人:李华新  陈丽仙  蔡思欢 李兰芳

   恳请知情者提供信息。多谢!

台山一中64秋初四班同学v7.1.doc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9-11-19
谢谢同学们的支持,更感谢筹备小组同学的无私奉献与默默工作,祝愿大家明天会更好!"同学"!就是这么一个既响亮又简单的代名词,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谢谢你李江帆同学.

[此帖子已被 511001 在 2009-11-20 11:10:26 编辑过]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9-11-19
你的礼物真是太珍贵了,我已收下并珍藏,为我们是小学同学感到幸运,再次谢谢了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9-11-20
抗美同学,既是发起者(首倡者),又是实际操办者,为组织聚会辛苦得很。她不负众望,任劳任怨为同学服务,把聚会搞得有声有色,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谢她。最近我翻了我一本旧笔记本,发现有1964年台山实验小学6年级同学级会的记录。在会上,教导主任林文斌表扬了一批同学。他对伍抗美的评价是“工作负责任,值周工作做得好,助人为乐”。我愿意把这一珍贵“文物”的复印件送给抗美,感谢她为这次同学聚会付出的心血。难怪子康和我说过,(在台城同学中)操办同学聚会,抗美能力最强,一定会办得成功。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9-11-20

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大任同学,这次聚会成功,也有赖于你的全力支持,向你至谢,大聚会是大家的事,同心协力就能成功.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9-11-24
七爷们

七个爷们在操场摆POST(不知属何组合?)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9-11-24
四条汉子

四条汉子-余国成、陈水生、李江帆和林添筹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9-11-24
41年后的聚会

                                               41年后的聚会

     这是64秋初4班24位参加1968年“准毕业照合影”同学中的10位。他们为母校百年校庆重新相聚在台山一中大操场。在老班长的提议下,他们大致按当年合照的位置排列,拍下了这张“跨世纪合照”。对比1969年旧照片(见下)逐一找出41年前的他和她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可以显而易见发现一个事实:他们都...长大了,从英气勃勃的小伙子长大为老“爷们”,从楚楚动人的大姑娘“蝶化”为“资深美女”。须知,他们见证了百年台山一中几乎一半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为母校的荣誉添砖加瓦了。

    左起:许清活、刘裕赤、蔡绮莲、黄杰沛、刘彩玉、刘永安、刘凤鸾、李健材、许婉贞、雷兆勤。

         后排(左起):许清活  刘裕赤  黄杰沛  刘永安  关德铭 李健材  黄德湛  雷兆勤;

            中排(左起):雷子豪  梁瑞珍  李宝珍  刘彩玉  蔡绮连 许美瑶  李瑞金 李优甜  伍宏真;前排(左起):

            后排(左起)李文嫦  蔡爱心 许月爱  刘凤鸾  黄小苏  许婉贞  雷丽云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09-11-24 18:53:35 编辑过]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9-11-24
数学科代表

  

尽管在电话里和这位同学多次交谈,交换了不少同学的信息,但李江帆从广州赶回母校见到他时,一下子还是想不起这是谁。旁边的同学在哄笑:想想吧,他数学成绩是很好的啦!”“哦,你是活权,数学科代表!哎呀,我们通过几次电话,还是认不出来,毕竟41年没见过面了......不过,我印象中你是很高的嘛。fficeffice" />

这次同学聚会,活权出了大力。他负责联络水步同学,他利用在水步中学任教的条件,发动学生并联络亲友,找到了好几个同学的电话,特别是永安的电话,向江帆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09-11-29 11:52:14 编辑过]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9-11-24
“理发师”与“顾客”新合照

  李江帆珍藏了一张历史照片,拍摄的是他1964年在台山一中四舍前给畅桓同学提供义务理发服务的情景。畅桓在初一、初二先后任劳动委员和副班长,与班长李江帆搭过档。如今,他们分别40多年后,在母校重拍“理发师与顾客”合照时,畅桓在服务行业工作,江帆则成了专门研究服务行业的教授,两人又在“服务”中交汇了。

   1964-65年李江帆在四舍给同学雷畅桓义务理发(左起:李江帆、雷畅桓、张达才、雷作良)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09-12-2 17:02:56 编辑过]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9-11-24
呵呵,原来你还收埋这么多珍藏版的同学照欣赏了.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9-11-24
爷们比高低

 

爷们比高低

 

   对比41年前的“准毕业照“(下图)可以发现,64秋初4班史上最牛“高人”高佬安--刘永安(后左4)仍保持本班第一高人的记录;黄杰沛(后右1)、雷畅桓(前右1)、黄景祥(前右2)、李江帆(后右2)、李健材(前左2)急起直追,挑战高佬安的“最高记录”;李兆旋(前右3)、许清活(前左3)“有所增长”,排位有所提高;陈水生(后左1)、雷兆勤(后左2)、刘裕赤(后左3)、李活权(前左1)、黄金平(前右3)“稳定增长”,保持了当年的“相对高度”。可以推论,“后发达国家”在1969-2009年41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应该超过本班平均增长水平。至于本班美女们,因多人在69年准毕业照中处于坐姿,加上男女有别,就不好比较啦。

                          1969年“准毕业照”

后排左起:许清活  刘裕赤  黄杰沛  刘永安  关德铭 李健材  黄德湛  雷兆勤;

中排左起:雷子豪  梁瑞珍  李宝珍  刘彩玉  蔡绮连 许美瑶  李瑞金 李优甜  伍宏真;

前排左起:李文嫦  蔡爱心 许月爱  刘凤鸾  黄小苏  许婉贞  雷丽云

 

fficeffice" />

“哎呀,我差不多有你这么高啦。”李江帆对当年的文体委员刘永安同学说。

永安是当年本班“第一高人”,据说“最高海拔”ffice:smarttags" />1.84,号称“高佬安”。以他为参照系,可以比出同学们毕业41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这次同学聚会,永安出了大力。他利用走村串巷卖货的机会,以及亲戚和朋友的关系,主动寻找同学,找到了不少原来根本没有线索的同学地址,如在广州的陈业湛,在江门的蔡绮莲等。

  

“哎呀!杰沛,41年没见面,你成了‘发水米’啦!”这是李江帆见到黄杰沛后说的第一句话。

        

     李兆旋同学当年在班上总是“位居前列”,被称为“米仔旋”,毕业41年后,其排位已悄悄“后移”啦!

 

  年初筹备同学聚会时,黄景祥同学还在美国探亲。他一回家,即将手机号码告知江帆同学。

 “啊,你是景祥,水步灌田人。你当年可没有这么壮哇!”这是江帆见到景祥同学后的第一句话。

 

        “你是水生嘛,深井人。”64秋初4班四年同学留下的难忘记忆,使李江帆毫不费力地认出了陈水生同学,两人在母校操场合照留念。

 

     “金平,我们是台城‘街坊’呢。多年没见,合照留念吧。”

 

     “裕赤,我们41年没见面了,合照张照吧。”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09-11-29 12:05:38 编辑过]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9-11-24
女儿国的合照

 

    41年前,她们在毕业前夕在照相馆拍过一张合照(见下)。现在,除了从初二起任副班长的李瑞金同学以外,其余4位同学(左起)黄翠银、罗敏玲、许婉贞、刘淑媛都回“娘家”参加母校百年校庆同学聚会。可惜的是,当年的女生宿舍第一宿舍已经不是“女儿国”了。

                               后排左起:黄翠银 李瑞金 刘淑媛

                     前排左起:罗敏玲 许婉贞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09-11-24
4人合照

 

4人合照

这是本班学习委员李活权、生活委员雷兆勤以及两位“第三者”和“第四者”的合照 (业余摄影师声明,休要怪我,是她们闯进来的,我也没办法)fficeffice" />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09-11-29 11:45:16 编辑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