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769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0楼 发表于: 2009-08-17

江青死有葬身之地[转帖] 


  
    如果按江青的罪行和迫害人的猖狂,她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也是死而不得安宁。

  在文革这场空前的浩劫中,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灾难。几千万人挨整受批判(刚刚粉碎四人帮,叶剑英元帅说加上受株连者全国要超过1亿人),几百万人非正常死亡,几代人的命运、前途受到影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做为普通百姓,他们被批斗、被侮辱、被殴打,他们的死就像消失的蚁群,他们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人。

  做为有地位的领导人,历史已经为他们平反。他们在文革中几乎都是死无葬身之地。彭德怀癌症后期,疼痛得要求看守人员用枪打死自己,因得不到治疗缓解而疼死。贺龙患严重糖尿病没有足够的水喝竟然用饭盆接雨水。刘少奇被火化不得留名,只能用“刘煌”的化名……

  这一切恶行做为反人类罪的重要人物江青难逃其责,如果用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江青也该死无葬身之地。但是作为一个逐渐趋向理性社会的国度,不再沿用冤冤相报的方法。江青固然罪行罄竹难书,但作为死人还是要给她一点尊严,给她一个安息之处。

  江青的墓地在北京西山的福田公墓里。福田公墓始建于1930年,由原清末九门提督江朝宗的儿子江宝昌与救世新教会负责人沈性礼创建。北邻燕山龙脉,西邻佛教胜地八大处,南邻永定河引水渠,东望古都北京,占地120余亩。江青葬在这里也算对她人道,她的墓地还有点气派,墓碑上面刻着:“先母李云鹤之墓,1914-1991年。女儿、女婿、外孙敬立。” 非常奇怪的是为什么落款没有写立碑人的名字,因为李讷一出现大家就明白里面是谁的骨灰了。

  江青是一个心理变态的野心家,她做梦也没有想到死了连名字都不敢用真的(不过李云鹤是她的曾用名)。文革前她会想死后和毛泽东合葬,那一定是极品葬礼;文革后她会想到死后以一个现代女皇的身份享受驾崩的国葬。但她的结局应了一句老话:天报应!

  江青死前有过遗嘱,想葬回山东老家诸城。叶落归根是很多人的理想,江青死后几年当时的诸城市委书记通过人转告李讷,我们这里有凤凰墓地,可以接受江青的骨灰,可埋坟,也可立碑。并说,人已死了,如李讷同意,也不必通过办公厅了,我们去车拉回即可。也许这位市委书记出于对老乡的关照接收这个臭不可闻的迫害狂,也许考虑到这是未来旅游的一个景点,就像杭州西子湖畔的秦桧,跪在那里让万人唾骂的时候引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李讷倒有自知之明,她知道恨母亲的人还很多,放在那里家属不能去守墓,如果被砸,还不如不葬。直到前几年,江青的民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的矛盾的聚集,不那么扎眼了,于是允许这个血债累累的女人入土为安。

  我的一位朋友的父母也葬在那个陵园,他说那个公墓很宁静也很绿色,里面安葬了不少名人,有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光绪皇帝的弟弟、清王朝最后一位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有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文学理论家钱玄同,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臣、余叔岩、杨宝森、赵筱楼等梨园名流,中国装甲兵之父许光达大将,现代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等。如果许光达、钱三强等事先知道江青会来这个墓地,他们可能会立遗嘱不要安葬在此地。

  我这位朋友还在那里呆了几个小时,并打听了一些情况,得知不时有人专程来看,大多是抱着一种历史观遐想:这个把中华大地搅得天昏地暗的女人躺在这里。但也听说一些四人帮的遗老遗少、残渣余孽到这里回味他们失去的美梦,这倒用得着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1楼 发表于: 2009-08-17

丁聪:画漫画有个屁用! [转帖]


    绑上去的“典型”

    《惊弓之鸟》“现在再也不用怕了,你可以出来尽情唱歌了!”

    不知吃什么好!

    1979年8月丁聪在《读书》上的第一幅漫画,漫画的说明是:“帽子,棒子,鞭子/写不完的检讨、检讨/还有那脚镣手铐/以及苦难的监牢——这是‘四人帮’的一整套”

    "拒宴"――别紧张,首长正在减肥!

  小丁走了

  漫画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我就一个儿子还叫他画漫画啊?这是性命攸关的啊!
  我这个人有个好处,不讲假话。我宁可吃苦头,但我晚上睡得着。
  叫小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爸爸叫老丁,小丁是我笔名;第二个我一直是个小百姓,普通人,没有做过官。

  “我的家乡是我的出生地。我生在上海南市高昌庙,在老西门菜市路附近,是老的石库门房子。我的小学是在西区小学,以前美专也在那里。”

  跟丁聪的访问是在2003年盛夏,连续两个下午,丁聪在北京的寓所里,用夹杂着普通话的老式上海话讲述着自己的生平。那时他还在给《读书》画着插画,大家无法想象没有丁聪的《读书》会是怎样。

  “画漫画有个屁用!”讲到兴起,老人仰面朝天,放松地跷起双脚搁在茶几上,边说边摇晃起身体,丁聪对自己的一生更加“刻薄”。面对几万字的录音整理,丁聪家人订正了很多“不合时宜”的内容。

  这份采访一放就是6年。

  
  丁聪在庆祝90岁生日时收到一个礼物,他一直保持着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下午吃一根为糖尿病人特制的无糖冰棍,冬天也不间断 图/汪家明

  今年4月中旬,丁聪被送进304医院,住院期间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状态,乐观坚强的老人再也没有从病床上起来。5月26日中午,这个自称“小丁”、他称“漫画大师”的人辞世,结束了为漫画的一生。

  1916年,丁聪出生在一个漫画世家,他的父亲丁悚是著名漫画家,当年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自任校长,教务长就是丁悚。丁悚给英美烟草公司画广告,也给《礼拜六》等杂志画封面,在当年的上海滩红极一时。

  丁聪小时候住在恒庆里九号,第一届漫画会就是在他家客堂里举办的。丁聪清楚地记得,门口有一块黄底白字的牌子,上书“漫画会”,图案是一个龙头,这块牌子挂了很多时候。

  丁悚经常星期天在家里画画,在外国纸上画无量寿佛,装个框子送礼。和丁悚同时代的漫画家都是这样,因为白天很忙,晚上又常常宴请宾客。丁悚好交际,每个星期六家里热闹非凡,来的都是艺术界和演艺界的名流,“晚上吃饭总要两桌,一般客厅里两桌,摆不下就摆到二楼,天井里摆满了绍兴老酒的酒坛子”。

  “我爸爸从来没教过我画画。”丁聪中学毕业时,丁悚要他去学生意。丁聪不干,要去学画画。丁悚说,你画画养不活我家里人,画一张画一两元的稿费,你能登出几张啊?

  丁聪一面在学校里读书,一面在画报投稿拿稿费。中学毕业以后,他就到丁家后面的上海美专画室画石膏像,因为他父亲是老美专的,也没人赶他走。丁聪一般上午有空就去美专画画。然后去《良友》画报做半天兼职。丁聪编画报,一个月可挣到15元。慢慢画得多了,渐渐地,丁悚也就不反对了。

  丁聪最早的漫画发表在《新闻报》的“本埠副刊”,那时他十五六岁。丁聪的小名叫“一怡”,他就用这个来为处女作署名。“第一次发表作品很开心,一两元的稿费,能用一个月呢。”

  丁聪一画就是七十年。只有1957年,丁聪被打成右派时,被迫停止创作过一段时间。

  从1979年8月第五期《读书》开始,因为画漫画吃尽了苦头的丁聪再次披挂上阵。年轻读者就是通过《读书》上一幅幅个性鲜明的漫画认识了老顽童丁聪的。丁聪的漫画是《读书》不可或缺的品牌,2007年9月丁聪在《读书》最后一次发表漫画,在名为“感谢”的短文中,丁聪写道:“我自去年连摔两跤,不但摔坏了腿,也摔坏了脑子,影响了手和腿的功能。因此自2006年3月份起,在《读书》连载了27年的漫画也中断了。”此时的丁聪已经无力操刀作画,在《读书》上发表的最后几幅作品也是以前没有发表过的旧作。

  热心肠的丁聪还为《读书》做版式设计,直到2007年1月才告停止。进入晚年的丁聪曾经多次做过大手术,但都挺了过来。乐观的老人一直保持着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下午吃一根为糖尿病人特制的无糖冰棍,即使冬天也不间断。

  “现在我不应该再画了,我都八十多岁了。”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丁聪喃喃地说。雷雨将至,房间里的光线已经逐渐暗去,老人背光的脸沉浸在昏暗之中,看不清他的表情。

  短暂的沉默被隆隆的雷声打断,窗外,豪雨如注。

  我这个人就是坏

  南方周末:你北大荒回来最早的漫画是不是在《读书》上面?

  丁聪:1979年,他们办《读书》,第一期我在上海,陈鲤庭让我当《大风歌》的美术顾问,因为《城市画报》要我回去。我想辛辛苦苦搞十几年,最后将我打成这副样子……

  南方周末:伤心。

  丁聪:伤心,真伤心。以前在国民党统治区总要遮遮掩掩,不能画蒋介石,到了香港才可以画。以为要画漫画得到解放以后,结果……所以我说我也活该:国民党的时候打你,共产党的时候也打你,可见你这个人就是坏。

  那时候1947年,叫我改名,我说用不着改,改了我反而心虚啊。要捉我,我说郭老、茅公还在,我算啥,照样坐不改名。后来紧张的时候,冯至每天早晨给我打个电话,看我在不在。我接电话就没事情,他就挂了;如果没人接电话,他就要寻我了。

  南方周末:你在《读书》上的漫画影响了很多人,很多人都是看你的漫画长大的。

  丁聪:我第一次去厦门开漫画展览会,结果很多福建的领导干部都说看我漫画长大的。《读书》的时候,我在上海,都没有杂志,统统搞光了。他们在北京就决定要我帮忙搞设计画漫画。因为我在上海。我从第一期开始,一期也没落下,到底是第一期还是第二期忘了。

  南方周末:当时的画是命题作文的,还是随便画的?

  丁聪:随便画的。一期一幅,后来是陈四益和我合作,封二图文并茂。我说自己仍旧留个阵地,每期画一张,先是一张,每期都有的,后来几期以后有封二了,到后面封三也有了,还叫我上颜色。有一次一期三张,到后来颜色什么的也不必去搞它。我到时候还是两张。人家都看不起我们,说我们80岁了,都退下来了。

  《读书》后来换了两个主编,原来的风格全部变了,没有过去这么活了。那时候我也考虑画不画,后来想人家也没有提出叫我不画,杂志里面版样也是我弄的,我昨天刚刚发出下一期稿子,每个版样、题头都是我设计的,从开始到现在,24年了啊,你想想24年。

  南方周末:如果你生病了呢?

  丁聪:我不生病,我这个人可逗了,我从来不请病假的。我有事情的话,提早给他们打好招呼,早点做好。我吃苦头是真的,但真是身体好。我画了套鲁迅小说插图,一个星期没画完,第二个星期我使使劲不吃药,又开了一个星期,我画完了一套鲁迅小说,蛮开心。后来被招到办公室去,挂挂画写写标签,写完的标签背后,写错了自己要改的,吃完饭,画个草稿。这样一天画一张,画两张,一共33篇插图,我全部画出来了。给人家看看说很好啊,那时候还不好发表作品呢。开展览会的时候,我只好挂挂画,扫扫场。

  南方周末:你在《读书》上的漫画已经像是一个商标一样,如果你的画拿掉,《读书》也就不叫《读书》了。

  丁聪:这也很好说,快90岁了,画不动总可以吧。人家会体谅我:这老头子,画得差一点,就差一点吧。他们发表东西态度不一样了,这样可以了,不要什么了。

  《炎黄春秋》一期登一张,有时也会登不出来。他会说有些东西不好,《读书》总归说可以的。当然我也口卡口的(按:沪语:正好的意思),非常难弄的。什么时候也让《南方周末》吃点警告,不好意思。

  南方周末:你画一幅画大概要多少时间?

  丁聪:我出手很慢的,最近画不出来了,实在难画。你总归要画一点让某些人不舒服的。喊好,喊不出来,肉麻啊!

  南方周末:《读书》上发一张画给你多少钱?

  丁聪:《读书》每个月给我一千多吧。

  南方周末:卖过画吗?

  丁聪:有人要买,我也不卖,他给你几千元了不起了,你卖上万,就帮他们赚钱了,也没有意思。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2楼 发表于: 2009-08-17

史上最受人尊崇的十六大名相 [转帖]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我国古代的宰相,其职务和职权都很像我们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在古代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权力的缘故。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历史上有名的宰(丞)相很多,我们从中选出了最受人尊崇的十六位:

  一、齐国名相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着名的政治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二、秦国名相商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着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三、秦朝名相李斯: 战国时楚国上蔡人,是着名思想家荀卿的弟子。后辅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官至丞相,为秦始皇定郡县之制,下令焚书坑儒,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秦始皇死后,李斯听从赵高阴谋,矫诏杀太子扶苏,立胡亥。秦二世继位后,赵高专权,污蔑李斯谋反,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四、西汉名相萧何:

  西汉初年政治家。秦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见汉高祖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卒。

  五、汉初名相周勃:

  沛县(今中国东南部的江苏沛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周勃的祖先原是河南卷县人,后来迁到了沛县。刘邦起兵反秦时,他就跟随着南征北战,建汉后,又参与平定诸王的叛乱,最后封为绛侯。他先后俘虏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郡守各三人,独自击破敌军二支,攻下城池三座,平定五个郡,七十九个县,可谓战功赫赫。周勃为人朴实忠厚,刚直无私,刘邦对他很信任,认为国事可以放心地委托他去办。周勃后来病死,谥号为武侯。

  六、汉初名相陈平:

  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他足智多谋,锐意进取,屡以奇计辅佐刘邦定天下,汉初被封为曲逆侯。汉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 而汉初三杰,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泽,死于钟室;萧何遭谗,曾械于牢狱;张良惧祸,托言闲游。陈平却久居相位,且得善终,足见他官场权谋之老道,远在三杰之上。

  七、蜀国名相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千百年来一直做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

  八、前秦名相王猛:

  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东晋后期前秦国的丞相。他出身贫寒,初以卖簸箕为生,空怀满腹经纶;后得遇东海王苻坚,辅佐苻坚励精图治,伐荆州、擒李俨、斩苻柳、取洛阳、灭前燕,创造了丰功伟绩。一些史学家评论他无论武功还是文治,都在诸葛亮之上。

  九、初唐名相房玄龄:

  唐代初年名相。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十、大唐名相狄仁杰:

  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

  十一、北宋名相王安石:

  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自从领导了一场轰烈和悲壮的熙宁变法,王安石便独撑大旗步入历史漩涡,成了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变法之前王安石被誉为“当世圣人”,变法后,司马大骂其为欲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后来的宋徽宗对王安石推崇备至,而到了宋钦宗那里,竟成了北宋灭亡的魁首。

  十二、北宋名相寇准:

  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景德元年称相。时值辽兵来攻,寇准力排众议,坚主抵抗,促使真宗前往督战,与辽订“澶渊之盟”,后王钦若陷害寇准,被罢相。寇准居官清廉,为世代楷模,他终生不蓄钱财,家中无歌伎,“有官居鼎鼎,无宅起楼台”,是时人对他的形容。 www.

  十三、元代名相耶律楚材:

  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时,被召用,随后双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力劝成吉思汗不要妄杀无辜,得成吉思汗信任,遂为成吉思汗股肱大臣,尊宠至极。耶律楚材,上谏针贬时弊,保江山稳定,改革税制,武功文治,使蒙古统法者收到极盛之效。

  十四、明代名相张居正:

  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张居正作为一名改革家,不在王安石之下,他没有贸然全面整顿财政,避开了统治势力的“痛处”,改革成功,国富民安于一时。张居正作为一代宰相,为国于民鞠躬尽瘁。

  十五、清代名相刘墉:

  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清乾隆、嘉庆两朝重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峭直敢谏闻名于世。其书法味厚神藏,有廊庙气度,是清代最有名的帖学大家,作书喜用浓墨,故世人又称其“浓墨宰相”。

  十六、清代名相曾国藩:

  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清代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史上还有一些其他有名的宰(丞)相:如秦国的魏冉、吕不韦,三国时期的陆逊、曹操等等.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3楼 发表于: 2009-08-17

真实的王莽:失败时竟有千人愿与他同死 [转帖]


  新闻午报

  核心提示:王莽的多数措施也是深得人心的。他在元始元年的建议,使贵族、官吏以至天下百姓人人受益,当然皆大欢喜,得益的人又那么多,他们都会感激。王莽救济灾民的具体措施,包括他自己和太后带头捐资,在长安为灾民建房等,尽管未必都能落实,总能起些作用。

  

  葛剑雄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新书《葛剑雄写史》,从春秋、两汉、三国、南北朝、唐、五代、宋、明、清等朝代选取了十六个有代表性并对当时及后代历史发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夹叙夹议,以点及面,对中国历史进行了一次照相似的扫描。其中有对今人不太注意的历史事件的深刻挖掘,也有对今人错误的历史认识的颠覆性纠正。本报特摘选其中一章,以飨读者。

  揭发表兄,大义灭亲,38岁当上大司马

  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王莽出身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姑母王政君被元帝立为皇后。成帝(王政君之子)继位后,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但王莽父亲早死,没有轮到封侯;哥哥也年纪轻轻就死了,留下了孤儿寡母。王莽从小谦恭好学,生活俭朴,平时侍奉母亲和寡嫂,抚养侄儿,都规规矩矩;对待社会上的名流学者、家中各位叔伯,格外彬彬有礼。永始元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官越升,越是谦虚。他广泛结交高中级官员,救济名士,家里不留余财,连自己的军马衣服都拿来分给宾客。在位的官员不断举荐他,在野人士纷纷传播他的佳话,王莽的名声逐渐超过了他的叔伯们。

  王莽的叔父曲阳侯王根担任大司马多年,因一直有病,几次要求退休。王莽的表兄、太后的外甥淳于长名列九卿之首,按惯例应继任大司马。淳于长忘乎所以,大肆收受地方官的贿赂,妻妾成群,生活侈靡。淳于长的妾许女靡的姐姐是成帝已废的许皇后。许氏想求皇帝给她复位,送给淳于长大批宫中的用品和财物。淳于长骗她说有办法让成帝立她为左皇后,通过许女靡不断给她写调情的信。此事让王莽打听清楚,就利用探病的机会报告王根:“淳于长见您久病,好不高兴,自以为应该代您辅政了,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王根大怒,要他赶快向太后汇报,太后气得让成帝免了淳于长的官。不久,王莽的另一位叔父红阳侯王立接受了淳于长通过儿子王融送来的大批珍宝后为他在成帝前说情。成帝让有关部门调查,王立让王融自杀灭口。成帝更怀疑他们间有阴谋,将淳于长关押在洛阳的诏狱中反复审讯,查清了他的罪行,在狱中被杀死。王莽继王根和其他三位叔伯之后当了大司马,当时他38岁。

  体恤百姓,网罗文士,赞颂他的民歌有3万字

  正当王莽声誉日隆时,成帝驾崩,太子继位(哀帝)。成帝无子,太子是侄儿、原定陶王刘欣。哀帝继位后,他的母家成了新的外戚,王家却受到沉重打击。王回到新都侯国(今河南唐河县西南)闭门不出。他的儿子王获杀了一名奴婢,被他痛骂一顿,逼令自杀。三年间,官员们为王莽鸣冤的上书数以百计。元寿元年,哀帝以侍奉太皇太后的名义征召王莽回家。

  一年多后,哀帝病死,太皇太后急召王莽进宫。哀帝的嬖臣、大司马董贤被免职自杀,王莽被封为大司马,建议迎9岁的中山王继成帝为帝(平帝)。太皇太后重新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由王莽执政。

  王莽很快收罗、组织起一个得心应手的班底:王舜、王邑为心腹谋士,甄丰、甄邯负责决策,平晏掌管机密,刘歆撰写文告制造舆论,等等。元始元年(公元1年)正月,大臣们向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庙”的功绩与霍光一样,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封赏。王莽上书表示,他是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定策的,希望只奖励他们四人,以后再考虑他。并不顾太后多次诏令,坚决推辞。左右向太后建议,还是不要强迫他,先封了孔光等人,他才会答应。四人受封后,王莽还是不肯出来,群臣又建议,王莽虽然极尽谦让,应该表彰,但及时加赏,才能证明朝廷重视大功。于是太后下诏:王莽增加封邑二万八千户,封为太傅,称安汉公,以萧相国(何)的故居作为安汉公官邸。王莽不得已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但退回了增封的土地和民户,表示要等到百姓都达到小康水平后再说。太后下诏:接受王莽的辞让,但将他的俸禄、办公人员和赏赐都增加一倍,什么时候百姓达到小康,大司徒、大司空负责上报。王莽连这一点也不接受,建议应该首先考虑封诸侯王和开国以来功臣的子孙,然后是在职官员,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得到好处。最后朝廷下令:全国成年男子每人增加一级爵位;二百石以上级别的官吏,不论是否试用期满,全部转正;封东平王、中山王,封宣帝曾孙36人为列侯;封太仆王恽等25人及右将军孙建等为关内侯;公、列侯的继承人犯了罪,凡判处“耐”(剃去须发服劳役)以上的都应先经上级批准;派谏大夫巡视三辅(三个朝廷直辖区),凡上一年多收的赋税一律予以赔偿,凡不妨碍哀帝陵园中建筑物的百姓坟墓都不迁走;天下吏民不必再自行置备服兵役所需物资。

  他又向太后进言:“由于丁、傅两家外戚的奢侈挥霍,很多百姓还吃不饱饭,太后应该穿粗衣,降低饮食标准,作天下的榜样。”他捐钱一百万、田三十顷,救济贫民。此举一出,百官积极响应,纷纷仿效。连太后也省下自己的“汤沐邑”(供太后私人开支的封邑)十个县交给大司农管理。元始二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受灾最严重的青州百姓流亡。在王莽带头下,230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灾区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

  为了复兴儒家传统制度,王莽奏请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礼仪建筑和市(市场)、常满仓(国家仓库),为学者建造一万套住宅,网罗天下学者和有特殊本领的几千人至长安。元始五年秋,派往各地了解民情的八位风俗使者回到长安,带回各地歌颂王莽的民歌三万字。王莽奏请进一步制定条例,以便做到“市无二贾(市场上不讨价还价)、官无狱讼(衙门里没有打官司的)、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男人女人分别走在路的两边)”,“犯者像刑”(犯法的人以画像示众,不必真的用刑),仿佛回到了太平盛世。

  登上新朝皇帝宝座,王莽的成功并非偶然

  当年底,14岁的平帝死了,元帝已经绝后,宣帝曾孙辈王莽嫌他们都已成年,就提出:“兄弟不能相互继承。”所以在宣帝玄孙中挑选了一位只有2岁的刘婴。当月,武功县长孟通在井中挖得一块白石,用红颜色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几个字。大臣们让太后下诏,“为皇帝”就是“摄行皇帝之事”,这样王莽当了“摄皇帝”,立刘婴为皇太子,称“孺子”。

  王莽要当皇帝的企图已经很明显,以刘氏宗室为主的反对势力开始发动反抗。首先发难的是安众侯刘祟,但只拉起了百余人的队伍进攻宛城,连城门也没有攻入就失败了。第二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起兵,立严乡侯刘信为天子,通告各地。长安以西23个县的“盗贼”赵明等也起来造反。王莽十分恐惧,饭也吃不下,日夜抱着孺子在宗庙祷告,又模仿《大诰》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自己摄位是临时的,将来一定要将皇位归还孺子。

  待王莽扫清了这些障碍,各种符令祥瑞纷至沓来。在长安求学的梓潼(今四川梓潼县)人哀章干脆做了个铜匾,外面贴上两张标志“天帝行玺金匾图”、“赤帝行玺(刘)邦传予黄帝金策书”,在匾里放的纸上写上王莽是真天子,皇太后要遵天命,还将王莽的8位大臣和他胡编的王兴、王盛和自己的姓名共11人写上,每人写上官职。得到报告后,王莽立即去高庙将金匾迎到未央宫前殿,演完了登上帝位的最后一场戏。

  从阳朔三年(前22年)步人仕途,至当上新朝的皇帝,王莽花了31年时间。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西汉末年的条件,就不难发现,王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汉宣帝晚年已开始重用宦官和外戚。哀帝继位后,贬黜王氏,但新的外戚傅氏、丁氏的作为比王氏有过之而无不及。更糟糕的是,哀帝竟封自己的同性恋伙伴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让他执掌朝政。皇室滥加封赏,外戚宠臣穷奢极欲,贪得无厌,如董贤在短短几年里,积聚的家产竟有43万万。地方官只要能结交上外戚、宠臣,就能肆无忌惮,对百姓搜刮盘剥。成帝、哀帝时,流亡的百姓已以百万计,在发生灾害的年份,流离失所、死于沟壑的百姓更不计其数。贫富相差悬殊,奴婢与牛马一起供买卖,这样的社会怎么能长久存在呢?

  从高层官员到百姓贫民,对现实普遍不满,王莽的出现当然会给大家带来希望。

  在政界贪赃枉法成风,外戚聚敛唯恐不及的社会,王莽非但不贪,还一次次把自己的钱财、土地和获得的赏赐分给下属和贫民,甚至连俸禄也常常用于救济,自己生活清苦,太太穿得像仆人,这些都是《汉书》承认的事实。

  王莽孝母、赡养寡嫂、抚育侄儿、对人谦恭有礼等行为也都是货真价实的。

  王莽的多数措施也是深得人心的。他在元始元年的建议,使贵族、官吏以至天下百姓人人受益,当然皆大欢喜,得益的人又那么多,他们都会感激。王莽救济灾民的具体措施,包括他自己和太后带头捐资,在长安为灾民建房等,尽管未必都能落实,总能起些作用。他在长安为学者建住宅,从全国征集数千有本领的人和各类学者,知识分子自然会感恩戴德。

  脱离现实,托古改制,自走绝路

  一般都说王莽是“托古改制”,认为他的真正目的是改制或篡权,“古”只是一个幌子,只是假托。我以为,王莽倒是真心诚意复古,因为他把儒家经典中描述的古代社会当成了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果王莽的复古只是为了篡权,那么在他当了新皇帝后就可以改弦更张了,而他推行的实质性的改革却都是在当了皇帝以后。王莽上台以后以更大的热情顽固地推行他的复古改革,把自己推上了绝路。

  王莽曾经使社会各阶层、各类身份的人都获得过实际利益,因而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但在社会财富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完全没有物质基础,只能加速国库的枯竭和财政崩溃。这些利益还诱发了得益者对王莽、对他的改革过高的期望,一旦事与愿违,这些支持者马上会变为反对者。知识分子如此,其他阶级、阶层也会如此。

  王莽想在不触犯贵族、豪强、官僚利益的前提下,让百姓、贫民、甚至奴婢的生活也得到改善,完全是痴心妄想。增加王侯官员的俸禄和供养学者的开支,势必减少农民土地,提高百姓赋税;而要缓解土地矛盾,减轻百姓赋税,只有削减朝廷开支,裁减贵族官僚,限制他们的土地占有量;绝对难以两者兼颐。

  当王莽实行改革时,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目标,不惜得罪所有的人。例如,对社会矛盾的焦点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宣布的政策是:将天下田改名“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每个不足八个男口的家庭,使用的田不得超过一井,超过部分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原来没有田的人可以根据制度受田。还规定,对胆敢说“井田圣制”坏话的人,违反法令造谣惑众的人,都要押送到边疆去。

  大地主豪强当然会激烈反对,因为他们占有的田地远不止一井,要他们将多余的土地交出来等于要割他们的肉。他们占有的大部分奴婢是用于农业生产的,现在将土地都交了,难道将奴婢白养着?而奴婢又不许买卖,岂不是逼着他们白白送掉吗?由于既没有可行性,又没有切实的强制措施,地主豪强多余的土地大多没有交出来,所以政府没有足够的土地分给应该受田的无地、少地农民,对这一纸空文,农民自然也不会满意。三年后,王莽只得让步,于是土地和奴婢买卖合法恢复,原来的业主肯定要索回已交了公而被其他人“受”了的土地。至此,王莽就将唯一拥护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也得罪了。

  王莽对货币的改革,开始时模仿周朝的子母钱。以后又不顾五铢钱从武帝时开始已经生产了280亿万的现实,盲目推行花色繁多却没有信用的各种新货币。受到百姓抵制后,还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规定携带使用五铢钱的人与反对井田制同样处罚,流放边疆。

  由于王莽定下了过高的目标,又深受“夷夏之辨”的影响,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境外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为了使这块荒地像一个郡,必须强制移民,于是增加了五十条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万的罪犯,满足移民的需要。为了这个西海郡,王莽招来了最初的不满。

  王莽要匈奴改为“恭奴”、“降奴”,将“单于”改为“善于”、“服于”,改“高句丽”为“下句丽”。他又轻率地决定动用武力,不仅导致边境冲突,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了北方边疆人民深重的灾难。

  王莽泥古不化,掀起了空前绝后的改名运动,无论地名、官名、建筑名,差不多都改了,而且还任意调整行政区划和行政部门的职权。这样改一次已经够折腾了,王莽却一改再改,有的郡名一年间改了五次,最后又改还到原来的。官吏和百姓根本记不住,所以每次颁发诏书和公文,都要在新名后注旧名。不但影响效率,造成浪费,而且造成官民心理上的厌恶。

  天时对王莽也是极其不利的,公元初前后这一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阶段之一,见于记载的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如此大的灾害,即使是在国家储备充足、社会秩序稳定的条件下也会造成巨大损失,何况发生在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动荡时代,出现在国库早已耗费殆尽之时!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十月初一,响应更始政权的军队入长安城。初三天明,王莽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退至渐台。将士全部战死。商人杜吴杀了王莽后还不知道他的身份,取下了他身上的绶带,校尉公宾就见了,忙问是从谁身上拿到的,得知尸体还在后,立即冲进室内砍下王莽的头,王莽尸体立即被争夺的士兵肢解。几天后,王莽的头被挂在南阳宛县市上,这里是更始帝的驻地,也是西汉宗族的重要基地,当地“百姓”纷纷向头上掷石子,甚至有人割下他的舌头吃了。

  王莽彻底失败了,但在他山穷水尽、必死无疑时,竟然还会有千余人自愿与他同归于尽,或许能给他一丝安慰,也向后人透露了一点真实的信息。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4楼 发表于: 2009-08-17


 揭秘:历史上四川经历的两次大屠杀[转帖]


本文摘自《格老子四川人:四川人自在生活的底气》 作者:石维 马小兵 林元亨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四川在历史上曾经消亡过两次。一次是南宋时长达60年抗击蒙古的战争,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的张献忠屠川。

中外历史学家几乎一致认为:宋代是中国文明的第二次浪潮。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代的,也大有人在。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以文治国的时代。它能够同时抵御辽、西夏、金的轮番进攻,内部相对稳定,科学技术成就达到世界巅峰,同时,蒙古在灭亡它之后又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归根到底,这是文化的力量,应当引起后来者深思。

当苏东坡以一种复杂的心情在赤壁怀古,高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四川文化与经济的沉没以一种异常残忍的方式渐行渐近,空气里飘着血腥的味道。

公元1123年,蒙古发起了消灭南宋的战争,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57年间,蒙古人在四川遭遇了空前激烈的抵抗,这个以屠城闻名,令欧洲闻风丧胆的强大帝国曾经三次攻下成都。1231年,拖雷引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杀成都居民。千年古城只落得民无噍类,城中遗骸达到惊人的140万!最近有学者从宋史、元史和明史提供的数字统计,四川被蒙古人屠杀后,人口由1300万减少到60万。

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开始由西部向东南转移,而四川,经此一击,千年的繁华与古老的文明形态几乎荡然无存。一个农耕与商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刹那间回到半游牧状态。

蒙古帝国征服世界的战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灾难,它的破坏程度一直延续到今天。

据美国历史学家Paul·B·Kern引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到现在,中东地区耕地面积尚未恢复到蒙古入侵前的60%。

有西方学者这样认为:

蒙古的屠杀和掠夺,使得丝绸之路上这一繁华地区到今天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他们摧毁了五千年来陆续修筑的水利系统,使得大量的绿洲变成沙漠,使其经济下降到公元前1500年的水平。宋朝时期的商业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那里不但聚集了全世界最大的财富和资本,而且聚集了最多的商人和学者;然而,蒙古人的入侵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消灭殆尽,使得最有可能第一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国从此衰落;而西方遭到蒙古人的打击似乎是恰到好处,既没有伤及筋骨,又被一巴掌打醒了。在蒙古大军停止入侵西欧不久后,西欧正式启动了文艺复兴,开始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强国之路!

尽管古蜀文明有着极强的再生复原能力,但在整个明朝近300年的历史上,四川仿佛冬眠一般,悄悄地躲在大国版图的角落舔舐自己的伤口。四川人的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已成典籍中的追忆,而大国的目光也似乎从未认真停留于此。四川人独有的思维、观念、形象,从未以汉唐时代的姿态再走上舞台,它越来越模糊不清,无足轻重。

时间是医治创伤的最好良药,四川人正在自主自为的生活中进行多元文化的融合与重生。

天府之国是人类生养繁衍的天生福地,也是历代割据政权的安乐窝,入主中原的根据地。灾难与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始终与她如影随形。

很不幸,当历史的车轮进入17世纪中叶的时候,她被一个乱世枭雄盯上了,这个人就是张献忠。

张献忠入四川,是习惯于在沉默中自在自为,独善其身的四川人的巨大灾难。震惊世界的张献中屠川事件,几乎从根本上彻底摧毁了四川的文化与生产力。尤其是对四万贡生——中国文明与文化传承者的屠杀,给后人留下了可以从多种角度理解的空白——从此再无四川人。

公元1646年深秋,已被多年战乱摧毁的四川以及成都经济,已经无力承担张献忠大顺政权及近60万军队的生存,再加上周边明朝军队正从多处逼近,张献忠决定放弃四川,打回陕西老家。张献忠临走之前,趁夜一把大火彻底烧毁成都,然后朝广汉退去。

此刻,在张献忠进攻成都时被俘,后逃脱到四川犍为起兵,成为明朝抗击张献忠主力将领的杨展,正在四川彭山江口的一条战船上调兵谴将,突见成都方向浓烟冲天,大火映红了天空,如同白昼。几个时辰后,他得到了张献忠撤退的消息,慑于张献忠强大的兵力,三天后,杨展方进入成都。

此时的成都烟雾弥漫,仍有余火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焦糊味。曾经千年繁华,让无数文人魂牵梦绕的大都会,连同城内数十万居民,从杨展眼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记忆中繁华的街道已被残垣断壁淹没,金碧辉煌,巍峨壮观仅次于北京紫禁城的蜀王宫建筑群早已灰飞烟灭。成都,被张献忠从地球上彻底抹掉了。

在蜀王宫的废墟中,明朝士兵发现了一块高七尺,宽三尺,厚八寸的花岗石“圣崳碑”,上面赫然刻着一排大字:“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落款为大顺二年,即公元1645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献忠七杀碑,也是张献忠屠杀四川的最有力的证据。

在保存好作为证据的七杀碑后,杨展带兵4万朝广汉方向追去,而那里也是一片荒芜,了无人迹。

根据杨展的《万人坟记》记载,他在广汉曾经命令部队休息一天,其目的是试图寻找活着的人,了解张献忠杀人的情况。然而,整整一天,数万军队除了找到万余具尸体外,一无所获。

据史书记载,当时成都周围已成一片废墟,白天不见人因,夜间虎狼成群,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杨展不得不将部队带回嘉定城,即今天四川乐山一带。

公元1646年12月11日,四川西充凤凰坡,身居几十万军队中心位置的张献忠被突袭而来的几百清军斩首。一代枭雄就此了结。

公元1659年,清四川巡抚高民瞻入成都,他看到13年后的成都仍是一片荒芜:大街上长满了树木与艾草,人入其中,分不清东南西北,倒塌的城墙被野草淹没,一群群野鸡自由地散步,而晚上,则成了老虎的天下。在他的要求下,清四川政府不得不将省会临时设在川北阆中,四川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并在此举行了乡试四科。17年后,官府才迁往成都。

张献忠入四川,彻底摧毁了四川的经济与文化,是一次历史大倒退。古蜀以来四川三千年文明史跌入最黑暗的年代。

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人?历史上恐怕永远无法准确统计,明史上称有60多万。张献忠军队的铁蹄横扫四川前后20多年,祸遍巴蜀,使物力丰饶的天府之国,变为百里人烟俱灭,莽林丛生、狼奔豕突之地。战乱使百姓弃田舍逃亡,十来年间,稼穑不生,颗粒无收,川**于饥馑、瘟疫又倍于刀兵。

四川比较确切的统计是明朝末四川有600万人左右,清初户籍统计,整个四川有史可查的仅有9万人,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嘉定的洪雅和偏僻的石柱土司夫人秦良玉白杆兵保护下的石柱县。平定吴三桂平叛乱多年后,成都原有住家户“十不存一”。

人口锐减,十室九空,田园荒芜,城市倾毁,寺庙消亡,经济萧条,文化落后,元气大伤。为了恢复四川经济,清初鼓励全国各地向四川移民,于是开始了长达100余年的“湖广填四川”。

在近现代,尽管四川人的主体早以不是原住民,但张献忠屠川却是四川人心灵上抹之不去的伤痛。

张献忠为什么要如此大规模,没有理由地杀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解的谜。鲁迅曾在《记谈话》一文中说:“先前我看见记载上说的张献忠屠戮川民的事,我总想不通他是什么意思;后来看到另一本书,这才明白了:他原是想做皇帝的,但是李自成先进北京,做了皇帝了,他便要破坏李自成的帝位。怎样破坏呢?做皇帝必须有百姓,他杀尽了百姓,皇帝也就谁都做不成了。”

而在四川,关于张献忠为什么要屠川,《蜀碧》上记载着一个流传非常广泛的故事:

张献忠小时曾经跟随父亲赶着一头驴,到四川内江贩卖大枣。来到集市上,便顺手将驴系在一个大户人家门前的石牌坊上。待卖完枣回来牵驴时,却发现乡绅的家奴正在用鞭子抽打他家的驴。张父走上前去制止,见到自家的驴把乡绅家的石牌坊拉了屎尿,弄得很脏,便赶紧赔不是。但该家奴就是不依不饶,在此家奴的逼迫下,张父只得忍气吞声地把驴粪和驴尿收拾干净。这一侮辱性事件,自始至终被张献忠看在眼里,深深地刻进他幼小的心灵。于是他临走时,发誓说:“我复来时,尽杀尔等,方泄我恨!”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民间的版本:

一次,张献忠的部队驻守在湖北与四川交界处,有一天张献忠走出军营在山脊上大便。排完大便后,张献忠顺手就在四川境内扯了一把草,来擦屁股。没想到他抓的是一簇荨麻(又称蠚麻),顿时痛得他直叫。于是他伸手到湖北境内又扯了一把草来擦屁股。这一回,湖北的草柔软而轻松。于是乎,从此张献忠就因为四川而同四川人结下了冤仇:“川人之凶,连草都如此,我就从这里杀起。”所以,当张献忠占领四川后,就来了一个屠蜀。

民间的传说只能一笑了之,并不可信。我们也没有找到鲁迅所说的张献忠屠川是报复李自成的证据。但透过这二个故事我们还是可以明确两点:其一,张献忠确有极强的报复欲与变态的心理;其二,四川人长久以来都对张献忠的残暴感到不可理喻。

张献忠的心理变态是常年在刀光剑影,鲜血四溅的生活中的必然结果,这固然也是造成大屠杀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仅从个人性格因素上去理解四川人历史上最大的灾难,我们就很难揭开历史的真相,还原其本来的面目。

巴蜀历史研究学者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四川历来就是全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根据地,秦灭六国,刘邦建立汉朝,隋统一中原,无不以四川作为根据地而展开。张献忠不可能不知道四川的重要性:入川建立根据地,攻可出汉中定西北,下长江定江南,重演隆中对的策划;退则可割据一方。

但明朝的四川并不欢迎张献忠。张献忠是陕北大饥荒的产物,四川经历了蒙古的屠杀之后,近300年的休养生息又回到了历史上“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时代,富裕殷实的川人从理智上对动乱有着天然的抗拒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在明代,经过理学的熏陶,中原大一统的儒家观念已成四川文化的主流,民间与官府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高度一致,对“流寇”必然加以阻击。那些振振有词地说四川人夹道欢迎张献忠到来的历史学家,只不过是300年后一种虚幻的呓语。

在我看来,对文化的嫉恨,没有根据地,数十上百万军队四处流窜而与民争食,“天下未乱蜀先乱”而蜀不从乱,帝王梦的破碎是张献忠屠川的根本原因。四川太让他失望了。

公元1679年,清军攻陷重庆,张献忠的余部退往贵州,十多万军队消失在崇山峻岭,茫茫雾霭中。四川曾经有过的5000年文明也从记忆与典籍中变得漂浮不定,渐行渐远,它的再现将是又一个漫长的300年,直到三星堆与金沙的破土而出。而四川人作为一个群体形象,他的个体特征将不复再现,他的识别标签只具有地理上的,而不具有文化上的意义。一种新的,连自己都说不清楚是什么而又为人称道的移民文化即将诞生。

2009年05月13日 08:19书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5楼 发表于: 2009-08-17

毛泽东犹豫不决让中国经济错失腾飞良机 [转帖]


  文章摘自《改革开放的来龙去脉》
  作者:吴思 李晨主编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本书简介: 无论是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还是社会学家,无论是政治要人还是寻常百姓,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中国30年发生的社会变革无不有着极大的关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没有大的社会震动的情况下,发生了如此全……[连载内容]


  自从140多年前,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南大门后,有多少洋人洋货从这里拥进华夏;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从这里漂向海外,走向世界。

  到了40年代末50年代初,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桎梏的中华民族,以极大的热情与干劲,投身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事业。

  可叹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建设的巨轮,在剧烈的政治风浪中颠簸震荡,失去了多少赖以腾飞的良机,将多少极其宝贵的岁月付诸滚滚浊浪!

  坐失良机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了震动世界的”亚非会议“,这是从殖民主义压迫下取得独立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下,讨论与亚非人民切身利益有关问题的大规模的国际会议,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英勇气概。太平洋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随之高涨了起来。

  这个时候,亚非国家的资本家惶惶不可终日,其中的不少华裔巨富,纷纷将资金转入较为自由、稳定的香港避风,一时间,数百亿美元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似洪水般涌进香港的银行。香港的银行家不得不将沉积的资金,以极低的利息贷出。

  香港的大小企业家们,便张开口袋来借用大笔的低息贷款,去建大楼、办工厂、开商店,随之财源滚滚而来。

  目睹香港这种情况,我港澳工委负责人饶彰风、黄施民等坐不住了,即向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汇报。陶铸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与省委书记林李明议定即向毛主席、党中央汇报,计议利用香港银行低息贷款,发展我南方的工农业生产。

  说来也巧,正是这个时候,毛泽东主席到南方来了。陶铸忙招来了饶彰风、黄施民等,赶到了珠江畔的毛主席下榻的一座小岛宾馆内,郑重其事向主席汇报着香港的经济情势。

  毛泽东仰靠在沙发上,静静地听着,默默地抽着烟。这位共和国的缔造者与掌舵者,还没有迈出祖国的南大门,也没有去过港、澳、台,缺乏对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

  广东的官员则兴致勃勃:”我们可以向香港银行贷款,然后在国内某个地方办工厂,发展工业。“毛泽东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还是默然地抽着烟。

  半个小时后,当毛泽东走出宾馆,临上扑向大海的游艇时,才若有所思地告诉陶铸、黄施民等:你们的想法不错,写个报告,我把这个意见带回北京去商量。

  广东省委很快写好了这个报告,立即呈送给了毛主席、党中央。毛泽东将这个报告提到最高决策层商讨了。但不知结果如何,广东省委在静静地等候着、等候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杳无音信。

  第二年春天始,是声势浩大的反右斗争;然后是人民公社、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然后是“反右倾”,克服三年困难时期;然后是四清运动;然后是揪党内走资派,割资本主义尾巴,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一路折腾下来,已是20余年过去,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

  打开国门

  中国终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制造十年动乱的祸首们已经覆没,邓小平又开始重新工作。中国百废待兴,举国上下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中国应打开国门,去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根据中央的意图,忙着组织出国考察访问代表团。

  谷牧是中国经济建设新时期的一位杰出领导人。解放后他先后当过市长、市委书记,全面负责过国家计委、国家建委的工作;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后,兼管国家进出口方面的工作。多年的国家经济建设领导实践,使他深邃地洞察到,要振兴我中华,就得打开国门,一方面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另一方面扑向大洋,去开拓世界市场。

  1978年新春伊始,谷牧就委派国家计委和外贸部,组织了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让对香港、澳门作实地调查研究,要求写出有根有据、有开拓性见识的经济考察报告来。这个考察组4月初就前往港澳了。

  5月初,谷牧副总理则率领一个庞大的中国对外经济考察团,飞向了西欧。这个考察团,由谷牧亲任团长,由轻工部杨波、水电部钱正英、农业部张根生、计委王全国、北京市的叶林等诸多部长,还有李灏、胡光宝等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一行30余人,可谓阵容齐整,蔚为大观。这样规模的经济考察代表团,大张旗鼓去西方考察经济,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显示着中国这头雄狮觉醒了,正重振雄风,向世界走来,那自然引起西方世界的震惊。西德、英国、法国、瑞士、丹麦、比利时都以相当的规格和极高的礼仪,接待着由中国政府高级官员组成的经济考察团,我考察团成员则认认真真座谈、询问、参观、考察。从管理部门到科研单位,从设计部门到生产车间,大多是那样井井有条,纹丝不乱。一座座厂房是那样整洁、规范,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几位先生、小姐操作着电脑,控制着各个生产程序,崭新的成品便源源不断而出。电脑代替了人脑,自动化代替了”人海战“,机器人在高速为人类创造着物质财富。在这琳琅满目的国际市场上,世界各大国家的商品几乎都有,中国货也有,但大多是摆在最廉价的柜台里,而且居多是中国最好的上海货。这怎么不使目睹这一切的中国人感到汗颜!

  西欧诸国给考察团员留下的印象与感触是极深刻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的成就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很值得借鉴。西德崇尚信誉,注重高效、优质的生产;英国恪守规矩;法国讲究艺术;瑞士恬静、富有;丹麦活跃兴旺……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风俗,沿袭、发展着不同的经济文化生活,塑造着不同的素养、性格。所见所闻是五光十色、纷繁复杂的,感触最深的还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严密的经营管理带来的高效率与高速度。

  这次经济考察活动,从5月1日进行到6月上旬,先后考察了西欧五六个国家,一路考察,一路议论,学其所长,避其所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紧迫感更加直观、更加强烈了。

  国务院特区办副主任,当时谷牧的秘书胡光宝与笔者谈起这一次考察活动时,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出访,为后来紧抓不舍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打开了思路,为创办经济特区以至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东西。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6楼 发表于: 2009-08-17

《甲午风云》拍摄的幕后故事 [转帖]


(摘自5月14日《扬子晚报》作者刘谢)

1959年初,吉林省委有关领导在长影小礼堂里,审查林农导演的《船厂追踪》完成片。吉林省委书记吴德和省委其他一些领导人在座。

《船厂追踪》放映之后,吴德赞扬了这部片子,又说:“今后还是可以生产一二部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的,像上海的《林则徐》,在全国放映很受观众喜爱。我们也可以搞一搞这样的片子嘛!……”

1959年的八九月,长影厂党委决定要拍《甲午风云》。支书吴必克通知林农说:“亚马(长影厂厂长)决定让你拍《甲午风云》了。 ”当时,林农并没有马上表示态度。他先是找到剧本看了一遍,然后,直接找厂长亚马,谈出个人的意见:“这个题材我实在难以掌控,没有历史认识,恐怕很难完成任务……”亚马回答他说:“你不拍谁拍呀,你先看看有关历史资料,熟悉熟悉情况。”其实,林农是有顾虑的。在头一年整党整风的时候,林农曾经莫名其妙地受到了留党察看二年、行政降一级的处分,理由是不配合形势,态度消极。对于拍摄新片、特别是驾驭历史题材,林农确实是从政治导向上心有余悸。

1960年年初,电影文学剧本即将完成之际,林农突然接到厂办通知,要剧组主创人员赶紧到省委去汇报《甲午风云》的筹备情况,省委领导都说这部影片对于反帝有现实意义。傅振声最后提了一点意见,他说剧本中慈禧坐船游颐和园一场可以去掉,因为毛主席曾说过,满清腐败,建立了海军也是不行,还不如留下一个颐和园,对于现在还有点用处……

回厂后,亚马指示:“赶快完稿,打印剧本,进入筹备,今年要拍完……”

1960年二三月份,《甲午风云》的剧本终于修改完稿,四五月间,正式开拍。这期间发生了几件事。

影片开拍不久,有人传话,说是传达厂党委的指示,对林农抗拒省委指示一事,开两天党支部大会,对林农进行批评教育。原来,省委领导明确指示不要慈禧出场,可在最后剧本定稿后,依然有慈禧的戏。虽然没有了游颐和园,但又加了上朝的戏,这是明显的阳奉阴违,这样做就是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当时,林农急忙申辩:傅振声只是提出删掉慈禧游颐和园的戏,并没有说完全去掉慈禧这个人物;其二,慈禧仅有的一次出场,是揭露她的腐败无能向日本屈膝投降的场面,有着深刻的反面教育意义。怎么是资产阶级历史观呢?

会后,林农来到亚马的家里,反复申明自己的观点。亚马说:“好嘛,好嘛!对头!就按你的想法干……”

没想到,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5月底6月初,内景的拍摄刚告一段落,一个周末的晚上,林农碰到了一位厂领导。这位领导说:“林农,我看邓世昌这个人物得搞成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在美国留过学……”林农一听,忙说:“邓世昌没到美国留过学,他只到过德国,而且是去接受当时满清政府在德国订购的一只军舰。 ”领导很不以为然:“唔!我知道他留过学,你一定要搞成资产阶级革命家……”

林农很郁闷,但他转念一想,厂领导说话又不是权威,何况也没有下发正式文件。你说你的,我拍我的。

1960年6月底到7月初,大部分内景样片完成时,全组来看样片,林农特意请厂党委的领导也来审查一下。这一次,省里主抓文教的书记也来了。内景样片看完后,这位书记站起来,很不满意地说:“这要超过《林则徐》,够呛! ”林农跑上前去问道:“书记,您还有什么具体意见没有?”书记一面走一面说道:“你的创作思想有问题!”林农更加不解。书记说:“你这里头就没看到渔民的戏……”林农解释说:“这是内景样片,表现渔民和打日本的戏,大都在外景,现在还没拍呢! ”两人争论了几句,不欢而散。

第二天,摄制组大队人马拉到旅顺去拍外景,大约拍了十天左右,厂领导派人到外景地传达指示:一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戏中要突出人民的作用,具体地就是要在结尾时,加上渔民揭竿而起;二是邓世昌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最后要同满清决裂。林农对这两点指示是不同意的,他的理由是:渔民揭竿而起,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况且当时的渔民反对满清也是没力量的;其二,邓世昌不可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也不可能和满清做最后的决裂,没有资料记载邓世昌是反对满清的。

林农自始至终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决不让步。这样僵持了两三天,当时,林农也考虑到自己的处境,如果再坚持下去,很可能引火烧身。果然,接着就开摄制组的党小组会,林农没再敢过于坚持己见。后来,林农召集李默然、庞学勤等主要演员,大家坐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在接下来的拍摄中共加了两场戏,一是在最后海战中,眼看北洋舰队就要失利的时候,邓世昌命令王国成下海游回威海去找李大爷,并说“要想打日本,靠朝廷不行了”;另一场就是邓世昌和日舰相撞后,王国成回到威海,由李大爷撞钟号召,渔民打起火把,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最后宣誓要抗日到底的场面作为结尾。

1963年年初,影片正式在全国公开放映。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7楼 发表于: 2009-08-17

两岸纪事:带老兵回家[转帖]


  靠美国空运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蒋经国,此时几近双目失明,但心里清楚,是自己的父亲把这上百万人带到台湾,来的时候,他们和自己一样风华正茂。如今已风烛残年的老兵,如何面对自己无根无本的晚景?
  本文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杨东晓

  无论上层还是民众,思乡的情愫是相通的

  重病在身的蒋经国像往常一样,在接见外宾后,照例向秘书马英九问了一句“英九,有没有什么事情?”马英九把他看到的民情,告诉78岁的蒋经国。

  “最近赵少康、洪昭男等委员在‘立法院’质询,建议政府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其实现在每年都已经有一两万人经由香港偷偷返回大陆探亲。但也有一些老兵不愿意违法,穿起身上写着‘想家’的长袍游街请愿,很令人同情。”

  马英九说的,就是1987年春天开始大批“荣民弟兄”身穿长袍聚集在“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门口的请愿行动,他们胸前背后写着“想家”,手中打着标语“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骨肉隔绝四十年”,给过往的人发传单“抓我来当兵,送我回家去”,一度还和辅导会的安全警卫人员发生了肢体冲突。

  1987年5月6日到10日,由14岁即被抓到台湾的退役军人姜思章等人发起的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在台北“国父纪念馆”边的人行道上,发出他们被压制了几十年的心声。

  靠美国空运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蒋经国,此时几近双目失明,但心里清楚,是自己的父亲把这上百万人带到台湾,来的时候,他们和自己一样风华正茂。如今已风烛残年的老兵,如何面对自己无根无本的晚景?

  12年前他的父亲蒋中正安葬时,从台北移灵到大溪陵寝的62公里路上,沿途迎送的人群中,那些如丧考妣的民众,正是荣民和荣眷。他们甚至痛哭得倒地昏迷。一个发自内心的悲泣是“你把我们带到了这里,你走了,我们怎么回去?”

  他们恸哭的是自己的未来。

  漫长的筹备期

  在马英九告诉他这个消息之前,蒋经国已经思虑过这个问题。几年来,美国遇刺、钓鱼岛事件、高雄事件,民主和左翼的势力不断地撞击着他,撞击着一扇坚固了几十年的大门,是把春天锁在门外还是令春光乍泄,门到底开还是继续紧闭?

  9个月前,1986年10月7日下午4时,蒋经国在新闻局长张京育的陪同下接见了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葛兰姆和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这次,他向美国媒体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我们准备在制定‘国家安全法’后,解除戒严,开放组党。”

  跟了他7年的英文秘书、已经是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的马英九,负责翻译。马英九在蒋经国百年时的回忆文章中说:“负责传译的我,一字一句审慎地翻成英文,我自己整个人感觉犹如遭电流通过般的震撼,我告诉自己:‘我们正在改写台湾历史。’”

  其实,历史一直在照着自己的意愿来演进,而“改写”,只是被提前或错后、亦或在恰逢其时的某一个时刻到来了。在马英九告知老兵请愿之后,这个时刻迅速来到。

  1987年7月15日,蒋经国公布施行“国家安全法”,并且从这天零点起,正式解除台湾实施了38年的戒严。

  蒋经国接见葛兰姆那张历史性的照片,从台北市市长的办公桌上,一直跟随马英九,摆到了他现在办公室外的会客室桌子上。马英九在纪念蒋经国的文章中讲述了这段他亲历的历史:“经国先生宣布解严后,各机关忙着制定‘国家安全法’。有一天新闻局长张京育先生来问我,‘到底将来管制的尺度如何拿捏?’几天后经国先生接见完外宾后问我:‘有什么事吗?’我就向他报告,新闻局在讨论这个问题,希望能请示一下。经国先生说:‘既然要解严,当然就是越来越宽,不能越来越严,我们绝对不能换汤不换药!’我就赶快告诉张局长,他听了很高兴。后来也印证了经国先生的谈话并非随兴所至。”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维开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当时台湾已有部分人士绕经第三地返乡,高层并非不知道,可老兵们却没有任何途径,他们只能用请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尽管蒋经国已经感到了必须开放,但他还是要考虑到安全问题,所以,这个尺度如何拿捏,开放程度到底能有多大,都有探讨的空间。作为他的幕僚,马英九等人只能提出各种方案,他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还可以说暂缓。所以马英九心里并不知道能否通过。

  刘维开同时说,关于解严和开放大陆探亲,蒋经国知道如果他当初不做,以后的继任者也会做,但是后人来做遭遇到的阻力会更大,他可以用自己的权力和声望来抗衡这些阻力,同时给开放程度定调。

  即使是他本人,在暮年推行改革,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政治大学历史系刘季伦副教授提到,在蒋经国晚年的“国大会议”上,出现过民进党掀桌子的现象。而马英九也提到在蒋经国去世前19天,12月25日的“行宪纪念日”活动中,11名民进党的“国大代表”在台下高举白布条抗议,当他言毕坐在轮椅上被推走时“回过头对台下的抗争者深深看了一眼”。这一眼,可以用蒋经国在临去世前三天对蒋孝勇的一句话来解释:“我一辈子为他们如此付出,等到我油尽灯枯时,还要给我这种羞辱,真是于心何忍。”

  颖考专案

  马英九遵照蒋经国的指示将请愿事件报告给前总统府副秘书长张祖诒,才知道原来蒋经国早已知悉老兵请愿之事,并已指示张祖诒:基于人道精神处理此案。

  马英九、张祖诒等在保持与大陆中共“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的原则下,开始制订“人道原则”的细则。

  后来该规划在6月4日报给了蒋经国,它包括可以探亲、通信与通话;由两岸红十字会安排“民间办理”;往返经过香港的“间接方式”。

  马英九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操作这个专案的。他根据《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典故,这个案子取名“颖考专案”。颖考叔建议挖地黄泉,令郑伯与隔阂多年的母亲在有生之年得以相见和好如初,马英九觉得用这个典故比喻返乡探亲非常恰当。卷宗就锁在专用的保险柜里,每一环节都由他亲自处理,连机要打字员都接触不到这个卷宗。在1987年10月14日蒋经国主持“中常会”,通过了探亲的决议案:“反共国策与光复国土目标不变:确保国家安全,防止中共统战;基于传统伦理及人道立场的考虑允许国民赴大陆探亲。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之亲属者,得登记赴大陆探亲。以上两点送请行政院主管同志处。”

  11月2日在“行政院”院会通过并正式实施,两周后,第一位循正规途径探亲的周纯娟在常州老家见到了母亲,而此前1982年就回过大陆的姜思章,却是假托香港有亲属,从香港偷偷回到舟山的。1985年起,由于姜思章这样绕行第三地的人越来越多,台湾情治部门还专门到香港取证调查。

  在周纯娟回大陆前9个月,北京和上海在年初就已做出了热烈欢迎的姿态。1987年正月还没过完,大陆方面就已经在为“偷跑”回乡的台胞提供各项服务。2月26日,北京市在崇文门设了一个台湾同胞接待办公室问讯处;第二天,上海成立了台湾同胞接待站。

  探亲规定,是在老兵返乡运动的推动下一揽子解决的,而老兵返乡问题在大陆的提出,可以上推至1980年隆冬。当时邓小平邀请里根总统的特使陈香梅共进年夜饭,陈香梅在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的一次采访中说:“小平提议,可以先让在台湾的老兵回家探亲。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有父母、兄弟姐妹、老婆、孩子。这样,我才去台湾,向台湾方面转达了这层意思。双方一拍即合。没有两年,就出现了台湾老兵的回乡潮。”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8楼 发表于: 2009-08-17

中国历史上的起义口号及其煽动性评估[转帖]


  收集得不全,评价也不一定恰当,请大家补正。

  1、夏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评估: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屠杀百姓极其残酷。这个话很有名,国人迎接商汤,放逐了他。虽然起义的具体事件不可考证,但是鉴于这个“口号”的激烈性,推定为有吧。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5;
  进步指数:6。

  2、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伐无道,诛暴秦。
  评估:这个口号确实厉害,当时还有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是啊,有种吗?为什么你享富贵我们内受苦!确实有煽动性。宋代统治者把它改造成“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看来皇帝还是有种的,但毕竟是让步了,并号召大家好好读书去,也算聪明。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9;
  进步指数:7。

  3、赤眉军: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评估:樊崇是农民,不识字的,也学起汉高祖了,呵呵。这种强调秩序的口号虽然不如别的类型响亮,但是开宗明义,具体实在,很容易让百姓了解自己,支持自己。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7;
  进步指数:8。

  4、李通:“刘氏复起,李氏为辅。”
  评估:汉朝时期迷信盛行,图谶、纬书流传,预言性的东西很时髦。这是“半仙”李通劝刘秀起义,给他打气的话。
  口号类型:迷惑型;
  煽动指数:6;
  进步指数:4。

  5、黄巾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评估:这时候预言性的东西更吃香。张角是一个医生,一个老道,半个秀才。素质不错,组织能力很好,但军事一般。当时的东汉政权虽然摇摇欲坠,但是封建豪强都兵强马壮,如果不各地同时起事,没有成功的希望。
  口号类型:迷惑型。
  煽动指数:8;
  进步指数:4。

  6、王薄: 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评估:隋朝末年,炀帝剥削残酷,大兴土木,巡幸游乐,徭役、兵役甚为繁重,民不聊生,终于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业七年(611),炀帝为征高丽做准备,征发全国兵、民数百万,“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尤其是山东、河北地区遭到的破坏更为严重,加上水旱灾荒,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首先在这里拉开。这个口号用诗的形式告诉民众——已经没有活路了!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8;
  进步指数:6。

  7、李密: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评估:这是李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因为李密也是社会上层,不可能象农民一样提出深层次的建议,而是从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上攻击。不过文笔是好,留下了一个成语:罄竹难书。
  口号类型:声讨型;
  煽动指数:8;
  进步指数:6。

  8、黄巢:天补均平
  评估:黄巢“均平”的提出,在农民起义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9;
  进步指数:8。

  9、王小波、李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评估:随着历史经验的总结,农民起义口号的迷信色彩逐渐淡化,所提问题逐渐指向封建制度本身,而且越来越明确、具体和系统。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7;
  进步指数:8。

  10、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
  评估:相杨么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等贵贱”的口号,这次起义由钟相策划和发起,但起义正式爆发不久钟相即牺牲,之后五年的斗争都是在杨么的率领下进行了。在杨么失败后,降于岳飞的义军也都成了抗金的中坚。这个口号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对政治地位问题提出了目标,即“等贵贱”。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9;
  进步指数:9。

  11、 韩山童、名福通红巾军:明王出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评估:元末农民起义的口号迷信性很强,但是有一个特点,借助外来“明教”的力量,加上本来就激烈的民族矛盾,所以最后由朱元璋取得成功。严格地说,这是古代农民起义成功的唯一一次。
  口号类型:迷信型;
  煽动指数:9;
  进步指数:6。

  12、张献忠:荡平中土,剪除贪官污吏。
  评估:矛头针对性强,但是没有涉及更深层次的问题。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9;
  进步指数:7。

  13、李自成:均田免粮。
  评估:李自成起义在中国历史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均田免粮”的口号已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当时农民起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8;
  进步指数:9。

  14、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评估:这个口号继承了先前“等贵贱,均贫富”的具体内容,又用基督教的形式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图,确实是进步了。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9;
  进步指数:10。

  15、义和团:扶清灭洋。
  评估:最糊涂,也最失败的口号。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5;
  进步指数:4。


  16、同盟会: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评估:这个起义口号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政策,而把民族矛盾放在首位,激励国民。可惜“平均地权”一项国民党最终也没有实现,被共产党打败,也根本是因为这个“平均地权”。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10;
  进步指数:10。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09楼 发表于: 2009-08-17

 张国焘忆西安事变:毛泽东笑谈自己是“买空卖空” [转帖]

 

本文摘自:《张国焘<我的回忆>》作者:张国焘 出版:东方出版社

[约一九三六年九月底十月初,渊注]在同心城的一个大院落里,我和朱德率所部与彭德怀又重新会合了……。毛泽东等知道我们从打拉池退到同心城之后,来电告诉我们敌军胡 宗南部主力正由南向预旺县前进,企图抄袭同心城的后路,主张我军撤离同心城,向山城堡、洪德城、河连湾集结,以便在预旺以东地区消灭进犯的敌军。他们并派周恩来驰至洪德城迎接我们,……。

在河连湾这个集镇的大路口上,我和朱德与保安派来的"迎接大使"周恩来握手言欢

[大约是在一九三六年十一月间。渊注]。周恩来是与张学良在延安谈判西北抗日局面的当事人,我们一见面,自然首先问到这件事。他对西北抗日联合政府能否组成一点,不作任何肯定表示,他说明这是要决之于张学良的。目前蒋的嫡系部队,为了要对付我们,云集在陕甘大道及东北一带地区,情况自然对张不利,张是否能有所发动,大有疑问。

张学良为什么热衷抗日,周的分析比较恰当。他认为万毅[后任中共八大中央候补委员,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为东北军军人在中共中地位仅次于吕正操之第二人。渊注]的牵线,只是促成了我们与张学良的接触,而张的抗日决心,是有日本有增无已的侵略为其背景的。这位少帅遭遇奇惨,他那个著名的亲日派的父亲被日本人谋害了,他也被撵出了东三省,而且代人受过被国人唾骂为"不抵抗将军"。他虽然担任着剿匪副司令的名义,而蒋却歧视他,似乎要让他的本钱-——东北军——在剿匪中被消灭掉。这一切逼使他非抗日不可,而且他对蒋也有恶感。

周恩来觉得这些年来,中国的情形是变了,主要是日寇猖獗,触发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就拿这位张少帅来说,他父子两人是国人公认的亲日派,干过许多亲日卖国的勾当,又是共产主义者的世仇,他父子杀害了李大钊等同志,受帝国主义的指使一贯反苏,甚至发动过对苏联的战争,我们一向都觉得张学良是比蒋介石还要可恶的反动派,现在连他都被日寇逼得走投无路,反过来要联共联俄,这是以往想象不到的事。此外,抗日怒潮弥漫全国,不久以前,西南军人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等也藉抗日的名义反对南京,甚至南京政府内部也有些人具有抗日的情绪。

他进而强调不能拿过去的眼光来看张学良和东北军,他指出张学良过去是一个染有烟癖的花花公子,现在却奋发有为,东北人都希望打回老家去,东北军就是体现这种愿望的部队,东北军中的青年军官大多数是热情反日的,东北的青年,尤其是东北大学的学生,都群集到西安来,高唱流亡三部曲,这确是动人心弦,张学良本人便成了东北军和东北人抗日的号手。东北军中一些亲日派是失势了,老派将领如王以哲等支持青年军人抗日,即较保守的何柱国于学忠等也只得随声附和。

周恩来说到他与张学良接头的时候,张学良的态度很坦率诚恳,张以"停止剿共,一致抗日"这八个字作为我们联合的基础。至于西北抗日局面这个概念,还是相当模糊,没有确定的纲领和做法,连这个"西北抗日联合政府"的名词,也只是我们方面提出来的,张未置可否。

不过他相信张学良是有办法的,会联络山西四川两广一带的实力派,也会根据各方的意见,拟订办法出来。譬如说张学良与杨虎城同处一地,本易发生摩擦,却彼此相处得很好,可以一致行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日我和朱德率总司令部直属机构人员到达保安。保安红军学校校长林彪率领学生队伍到郊外欢迎我们,毛泽东等中央要人也和在懋功初会时一样,站在学生们行列的前面迎候。在一个预先布置好的讲台上,我们都发表演说,互致祝贺。我的演词是强调对外抗日对内团结。那时我们所谈论的,不是那些过去了的事,而是策划未来。

(陕北荒凉之描写,略)

我在保安会见了林育英[林彪的堂兄,时任共产国际联络人。渊注](我到时他因事他往,继闻我来保安,即忙赶回来)。他仍是和从前那样热诚朴实,说话的时候全身各部都在用劲,似乎要将他心中所想的倾泻而出。他为了要完成两个中央的联络人的任务,对我和毛泽东等以往的英勇奋斗,倍加推崇,把我们比作玛瑙珠子,在未曾采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前,串拢这串玛瑙珠子的线断了,他自己好比这根线,要重新串拢这些玛瑙珠子。

他将他所知道的莫斯科的情况告诉我,主要是说明中共在共产国际的地位大为提高。自德共受希特勒的摧残以后,中共已成为共产国际中仅次于联共的第二个大支部,各国共产党对于中共这些年来所从事的苏维埃运动和游击战争,均表敬佩,认为是中共革命精神的惊人表现。中共在莫斯科的代表王明等,在共产国际的地位也随着受人重视。他们正宣扬中国革命的重要,唤起各国革命者与共产党人的支援。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亦已选举毛泽东周恩来王明和我四人为主席团委员。(关于中共内部的安排,略)除林育英以外,其他同志没有谈及以往的事,似乎每个人都在注视着陕北以外的情况。从保安这个角落里去看全中国,确是不容易的,人们在那里根据西安传来的或者从无线电中收听来的一鳞半爪的消息,作为谈助,多方推敲。

张闻天觉得这些年来,中国的情况是变化了,有些方面已有显著的进步。他告诉我他看到一些外来的书刊,有些新进的作者写出的文章,内容很充实,文笔也动人,相形之下,自感不如。尤其是近半年来流行的许多抗日歌曲,更显出文艺水准的进步。他慨叹这些年来我们在山中有些落后了。言外之意,非急起学习不可。

张闻天还提到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京学生所发起的反日运动。他所知道的虽仍模糊,但他指出当日本向华北发展,积极酝酿华北自治,曾激起学生的反抗。他觉得这个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不亚于"五四"运动。南京政府虽多方镇压,但这个运动仍是普遍到全国,而且学生们组织了民族先锋队,较之"五四"时的学生联合会的组织,尤为得力。

中共的白区地下组织是破碎了,不能领导抗日运动。自一九三一年中共中央转移到苏区以后,中共在上海等地的组织迭遭破坏,有些地方根本没有组织了,另一些地方只剩下一些个别的党员,张闻天又说他一直企图找到那些地下组织的线索,但仍无头绪,那时所知道的只有刘少奇在北京活动,似能领导那里的同志,幕后指挥"一二九"运动。

但中共的政治影响还是相当普遍,许多脱离了组织关系的或者失去联系的党团员,以及一些同情共产党的人物,现在又是抗日运动中的积极分子。有些躲在上海等大城市的亭子间,做左翼作家;有些在群众性的团体中活动;有些混到国民党各军政机关,发挥微妙的作用。张闻天觉得有些同志过去被视为投机分子或不可靠分子,现在竟证明他们能单独奋斗。他也觉得中共中央须根据新的情况,从速整理白区党的组织。

张……。他曾向我表示这些事都由毛泽东和周恩来两同志在处理,前者在后面策划,后者在外奔走,并说:"老毛懂得旧社会旁门左道的那一套,让他去干罢!"张闻天说这些话,可能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中之一也许是暗示我不要去干预"老毛"所管的事。

毛泽东那时似乎是聚精会神注意"国家大事"。他笑着对我说:他是"买空卖空",这句话的含义,似乎是说红军实力现在虽然不大,他却在和人谈大买卖。他根据他所知道的材料作各种推测,主要说到日本侵略东北和华北,破坏了远东的列强均势,引起英美苏的不满。国内的反日潮流,也深入到国民党军队里去了。看来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政策,很难维持下去。

他说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时,也承认中共与张学良杨虎城的默契是一项具体成就,可以称之为"张杨共三角联盟"。他推测将来西北抗日局面的发展,大致是由张学良与杨虎城选择适当时机,提出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南京自然不会接纳,其结果将在西安出现一个反南京的独立政府,这个政府能否存在,一面要有一个明确的抗日纲领,获得英美苏的支持和国内舆论的拥护;另一面要看张学良杨虎城能否联络个省的实力派和瓦解南京内部。至于几天后西安事变的发生,他当时毫无预感。

毛曾表示莫斯科是支持中国抗日的,也会支持西北抗日局面。他说莫斯科从未肯定表示支持张学良和杨虎城,但也未表示过反对,据他推测,莫斯科的来电表示,如果红军能由宁夏接通外蒙,或者经由甘肃河西走廊接通新疆,苏联将予军火援助。这样我们可以相信,如果形成一个更广泛的抗日西北局面,那苏联更非援助不可。

当时中共中央没有举行过任何正式会议,似乎都将责任推在林育英身上,而林又不管事。如西安的电报来往,完全由毛处理,他每次接到西安来电,就邀我们去谈论一番。这些电报有些是关于蒋氏将要在西安举行"剿匪"会议,指示"剿匪"机宜,有些是关于西安和其他地区抗日运动的发展情况,我们便据此谋求对策。我们回给张学良的电报则都是毛泽东的精心杰作,字里行间,极尽打气之能事。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近午,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我们阅看张学良发来的急电,其内容大致是:他曾向蒋痛陈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蒋则一味拒绝。他不得已实行兵谏,已将蒋氏及其亲信妥善看管,促其接纳抗日主张,不达目的不止。电报说即派机飞延安,迎接共方代表周恩来等来西安共商大计,又说他和杨虎城的部队向西安潼关集结,希望红军向延安及其以南地区,衔接前进,以防不测。

这个突如其来的电报,使我们都大为激动。有的人说:"蒋介石也有今日!"有的人说:"张学良确实干得不错!"平素持温和和又不多发议论的朱德竟抢先表示:"现在还有甚么别的话好说,先将那些家伙杀了再说。"这时已经回到保安几天的周恩来较为冷静,他表示:"这件事不能由我们作主,主要是看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态度。"一直在那里狂笑的毛泽东也接着表示:"这件事,我们应该站在后面,让张杨去打头阵。"我当时虽很激动,但仍冷静的说:"莫斯科对这件事会怎么看,我们不妨先推测一下。"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等都表示应去电莫斯科请示。于是我们一面继续谈论,准备周恩来前往西安的事,一面草拟致莫斯科的电报。

我们商讨的结果,决定下列各点:一、致电张学良表示赞许,并保证今后行动,惟马首是瞻;二、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三人为代表飞赴西安;三、电彭德怀等率部向延安及其以南地区挺进,沿途与友军密切联络;四、电在西安的联络人员,除对抗日宣言表示具体意见以外,一切俟周恩来等到后再议;五、周恩来等在西安亦应俟莫斯科会电后再作具体表示。于是周恩来等即赶往延安去了。

我们致莫斯科的电报,是毛泽东起草的,除报告西安事变的真相外,并指出这是根据张杨共三角联盟抗日反蒋的协议而发生的,中共中央拟积极推动张杨坚决与蒋决裂,请共产国际从速指示。西安事变,使我们一时为之扬眉吐气,似乎一切都可迎刃而解。我们希望张学良电令马步芳不可破坏抗日大局,应即对西路军停止作战,这件事张学良照做了,但马步芳并未接到这个命令。我们正为陕北的红军粮食缺乏担忧,如今部队南移,粮食和其他补给便都不成问题。而且国民党方面的剿共阵线,已告破坏,我们正可乘机进取。[共产党为此恨马步芳入骨,一九四九年后马氏逃亡,一九七五年客死沙特阿拉伯。渊注]

西安的电报如雪片飞来,多数是报告拘留蒋氏等人的经过,以及南京方面的反应,及各项军事情况。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电报是张杨等十九人在十二月十二日所发的通电。提出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遵行孙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张学良的来电对如何处理蒋的问题,颇表踌躇;对南京的军事压力,也颇有顾虑。毛泽东聚精会神在那里草拟覆电,不是尊张学良为"全国抗日领袖",便是赞扬他"一举手便旋转乾坤"。他的电文内说到严密看守蒋时有这么一段:"我公顾虑周详,枭雄自难漏网;但诚恐有万一之失……"说到惩办蒋时又有这么一段:"诚如来电所云,蒋某确系卖国独夫,理应付之国法,弟等极力赞成应由人民公审……"

我们这些中共中央负责人,没有一个想到西安事变可以和平解决;都觉得如果让蒋氏活下去,无异是养疽遗患。有的人主张经过人民公审,将这个反共刽子手杀了,以绝后患;有的人主张将他严密拘禁起来,作为人质逼南京抗日,并形成西安的军事优势。

就为了这种主张上的不同,毛泽东与张闻天曾发生了争执。张闻天似是批评毛泽东对张学良的覆电,措辞不够坚强,正当他们争论的时候,我闯进了毛泽东的窑洞,毛正在怒骂张闻天,说张闻天过去在江西反对他的游击主张,现在又以书生之见反对他对张学良所持的态度,张闻天面红耳赤的默然走了。

毛泽东即向我解释他那些电文措辞的用意。他表示他与张闻天的想法并无根本的不同,却在措辞的技巧上发生了歧见。他说明他所草拟的电报,处处给张学良暗示,要他坚决对付蒋,但在文字上不能赤裸裸的说出来,否则将来要留下痕迹的。

这时朱德也来了,他打断了毛的说话,大声说道,爽爽快快的同张学良说,杀了蒋再讲其他。他说明的大意是,现在是千钧一发的时候,应当机立断,用不着等候莫斯科指示,来一个先斩后奏。毛听了朱德的话,微笑着安慰朱德说:我和你的意见并无不同之处,不同的只是方法;我已着力暗示张学良应该如何做,但这个"杀"字不好由我们口里直说出来。毛泽东又带点教训的口吻向朱德说:不要想得太简单和死板,你如何能断定张学良一定会听我们的话,对我们一点疑忌都没有么?

幸好莫斯科的回电于十三日的晚间到达了。这是一张半纸的长电,内容分为三段:第一段,肯定西安事变是日本阴谋所制造的;并说明张学良左右和他的部队里,暗藏着一些日本间谍,利用张的野心,甚至利用抗日的口号,制造中国的混乱,我们若听任其发展下去,中国将出现长期内战,抗日力量完全丧失,日本便可坐享其利。苏联决不会为这种阴谋所利用,更不会给予任何支援;相反的,现已明白表示反对态度。第二段指出中国目前所急需的,是一个全国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最重要的是团结和合作,而不是分裂和内战;并说明张学良不能领导抗日,蒋介石如能回心转意,倒是能领导抗日的唯一人物。第三段指示中共应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利用这一时机与蒋作友善的商谈,促使其赞成抗日;并在有利的和平解决的基础上,自动将蒋释放。

一年以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时,曾对我们说明这个电报的来历。他说西安事变后英美各国驻莫斯科大使,曾询问苏联外交部,苏联政府对此事的态度。苏联外交部答以这是日本的阴谋,苏联既未预闻,也不赞成。接着斯大林便亲自草拟这个给中共的电报,并向王明解释,其大意是张学良分量不够,怎能做全国抗日领袖,中共一时也没有领导抗日的能力。蒋介石虽是一个可憎的敌人,但他是中国唯一有希望的抗 日领袖,在抗日中他也许可以成为我们的合作者。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10楼 发表于: 2009-08-17


这位爷爷曾经砍翻过13个日本兵 [转帖]


老兵档案:于德元,现年90岁,原籍河南省洛阳市,汉族,1935年被编入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三营一连,任少尉连副,先后参加过西安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在淞沪会战中,他被日军打伤3处,下颌处至今留有弹片。
  
  1937年8月,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官兵总数有近百万。参加过这场会战的洛阳老兵于德元昨日回忆道:“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啊!”
  
  1935年,于德元加入了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杨虎城将军抽调十七路军精悍力量组成赴淞沪增援团,于德元就在其中。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向上海进发。抵达上海后,他们被编入88师,死守外滩。那里地势低洼,战壕挖了不到1米深就渗出水来,战士们就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与敌人激战。敌人装备精良,日军坦克就在对面逞凶,空中还有飞机扔BoB!!!,但战士们高喊着“决不能让日本人把阵地攻下来”,宁死也不愿做亡国奴!
  
  机枪扫射,炮弹横飞,战士们浴血奋战。很快,战壕里的水就变成了红色,不断有人在受伤、牺牲。每当有战友在身边牺牲,于德元就会大喊一声:他NAINAI的!
  
  有一次,于德元正在掩体旁射击,只觉得额头一热,两眼顿时什么也看不到了,原来是一颗子弹擦着他的额头飞过去了,鲜血糊住了他的眼睛,但他根本顾不上包扎,继续战斗。随后的几次战斗中,于德元的左腿、脖子先后被子弹打中,但只要还能动,他就一定要坚持打下去。
  
  很快,子弹打完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我们不能再退了,哪怕只剩一人一枪一弹,也要坚持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于德元抽出大刀就冲了上去。在西安时,于德元就是大刀班的兵,对日本人的刀法有过研究。拨、挡、刺,他施展着自己的刀法,上来就把一个日本兵的头砍了下来。还没等他喘息过来,另一个日本兵又上来了。大刀翻飞,血肉四溅,于德元不知道战斗是何时结束的,只觉得眼前的日本兵渐渐少了,一停下来,他只觉手脚酸软,回想一下,自己砍翻了13个日本兵。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拼杀,到1937年10月返回陕西时,1800人的队伍就剩下了600余人,于德元也因长期泡在水中,得了很严重的关节炎。但他仍未下火线,随后又到山西打鬼子。
  
  那段历史在“抗战老兵”于德元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采访结束时,老人耍起了他的那套刀法,他那60岁的大儿子和他一起舞了起来。老人仿佛又回到了68年前那炮火连天的岁月...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11楼 发表于: 2009-08-17

从王光美谈严慰冰案说起[转帖]


    严慰冰案,是指陆定一的夫人严慰冰,因怀疑丈夫有外遇(怀疑的主要对象,是林彪的夫人叶群),自1960年3月至1966年1月六年间,共投寄数十封匿名信(其中绝大部分是寄给林彪一家的),以罕有的下流语句,辱骂林彪一家。严案于1966年春告破,严随即被隔离审查。关押近十三年后,于1978年12月被释放,旋即被大陆主流媒体称许为反林英雄,那些匿名信,被誉为“又如匕首,又如利刃狠狠地砸在林彪、叶群的心窝里!林彪气得暴跳如雷,坐立不安。叶群则又哭又闹,满地打滚”。〔1〕

  一边倒的舆论,总算在近来有了些变化。

  今年一月,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王光美访谈录》提及,当访问人黄峥问“能不能请您顺便说一下您所知道的严慰冰同志写匿名信的情况”时,王如是说:

  “王光美:严慰冰同志写匿名信这件事,我原来一点也不知道。叶群固然很坏,但我觉得严慰冰同志采取这种方式实在不好,有问题可以向组织上反映嘛!而且,她反对叶群可又要把这事往别人头上栽,这不是挑拨吗?她在有的匿名信上署名'王光’,信里说'咱俩是同学,谁也知道谁’,还把发信地址故意写作'按院胡同 ’。按院胡同是我母亲办的洁如托儿所的地址。这不是有意让人以为写信人是王光美吗?我原先完全蒙在鼓里,好几年都不知道,一直到破案,才大吃一惊。” 〔2〕

  王光美女士说“叶群固然很坏”,坏在什么地方?没有说明。看来,王对叶群也不过是不得不虚晃一枪罢了,矛头所向,其实是指责严:“她反对叶群,可又要把这件事往别人头上栽,这不是挑拨吗?”“这不是有意让人以为写信人是王光美吗?”

  应该感谢王光美女士!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一位具一定影响力的知情人士,站出来说了这么一些公道话!

  事情本来可以就这么告一段落。不料,在座的刘源却又接过了他母亲的话头:

  “刘源:还有的信署名'黄玫’。南方人黄、王的读音不分,也是有意让人往王光美身上联想。匿名信还挑拨叶群和女儿豆豆的关系,说豆豆不是叶群亲生的。这也罢了,可是在给豆豆的匿名信里竟说:你没发现你和刘家的平平长得特别像吗?弄得豆豆疑神疑鬼,常往我们家跑,看平平的长相,还抱着平平哭,闹自杀。有一年在北戴河,一天我正同老虎打乒乓球、说话,公安部罗瑞卿部长走过来,表情特严肃,对老虎说:'回去告诉你爸爸妈妈,又发现两封信,还没破案。’老虎马上就回去了。老虎是林彪的儿子林立果的小名。我当时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3〕

  很容易意会到的是,刘源说以上话的本意,更多的是出自于对林家下一代的同情。惟未知是否因当时年龄还小,今天的记忆已不准确,刘源的话,却不难被有心的读者挑出一连串的毛病。

  1.黄玫,是严慰冰江苏无锡老家张泾的一小山名。严慰冰1960年代写有长诗《于立鹤》(顺便说,这诗写得很蹩脚),〔4〕即提到此山。严以此山作为自己的化名,不一定就是影射王光美。

  2.据知情者称,严的匿名信并非说林豆豆不是叶群所出,而应是暗指林豆豆的亲生父亲不是林彪。

  3.据知情者称,林豆豆和刘少奇前妻王前所生女儿刘涛是师大女附中的同学,惟文革前林家与刘家并无私交。住在中南海外的林豆豆,从来没有踏足过中南海内的刘家,“还抱着平平哭”,也就无从谈起。

  4.严慰冰最早的一封匿名信,投寄于1960年3月,此际罗瑞卿已不是公安部部长。据知情者透露,匿名信曾寄给当时正在清华读书的林豆豆(林曾在清华短期就读,后因不适应转至北大读文科),豆豆未敢告之父母,将信悄悄交予林办秘书处置。秘书直接上报予军委办公厅主任肖向荣,肖即告之时任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的罗瑞卿。严针对林家的信,都是投寄到林家住处或有关场所,应是林办工作人员或林的家人先收到信再上报,断无倒过来罗先发现信再告之林家之理。

  5.假设如刘源所言,罗瑞卿将此事(况且尚未破案!)告之不谙世事的两个小孩,又叫林立果转告其父母,有违做人的基本准则,有违常理。而更重要的是,据知情者透露,为免体弱多病的林彪受到刺激,叶群、林家儿女及林办工作人员案发后从来没有将匿名信一事告之过林彪。

  刘源是好心说了过头话。接下来更糟糕的是,访问人黄峥自己又加了一段似评非评、似注非注的东西:

  “黄峥:这个匿名信案好多年都破不了。破案的过程很巧合。据说在1966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严慰冰、叶群都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国人员服务部买东西。严慰冰同志眼睛近视,不小心踩了一个人的脚。那人大发脾气,口里不住地骂骂咧咧。两人吵了起来。严慰冰一看,原来那人是叶群。一气之下,严慰冰直奔军委总政治部,向总政负责同志反映叶群这种蛮横无理的态度。严慰冰是上海人,说话有口音,气头上说话又快。那位负责同志实在听不懂她的话。就要她把事情经过写一写。严慰冰就写了。事后,那位负责同志真的拿了严慰冰写的东西去向林彪反映。林彪、叶群一看,觉得这字面熟,就交给了公安部。公安部经过笔迹鉴定,确定严慰冰就是匿名信的作者。严慰冰于1966年4月正式逮捕,1967年2月送秦城监狱关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至于严慰冰同志为什么要写匿名信,陆定一同志认为她是精神有毛病。陆定一同志说:'她本来没有精神病。1952年'三反’'五反’时,上面派人背着我在中宣部找'大老虎’,他们企图把严慰冰和徐特立(当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儿媳打成'大老虎’……这样的刺激,使严慰冰害了精神病。我去了一趟苏联回来,她经常与我吵架,后来又开始写匿名信骂林彪和叶群,信寄到林彪家里,有的寄给林彪本人,有的寄给叶群,有的寄给林豆豆。林彪到哪里,她就寄到哪里,5年时间写了几十封,并且都是背着我写的,我一点都不知道。’'严慰冰有精神病这件事,许多人不相信。因为除与我吵架和写匿名信外,其他事情上她都很正常。但她确实有精神病。为此我专门请教过北京一家医院的精神科主任。了解到确实有这么一种精神病症状:在许多事情上表现很正常,在某些事情上却不正常。严慰冰的这种病的原因是由于受到迫害。’”〔5〕

  有人说,黄峥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研究员。惟根据以上文字可以断定,这位研究员对以上所谓破案经过绘形绘色的描述,名为“据说”,实则道听途说,并没有经过自己切实的研究过滤。

  1.据可靠的知情人士透露,严案侦破的关键,是公安人员通过信件上的邮戳,分析了匿名信投寄的地点分布、时间密度及到达这些投寄点的路径,从而缩窄了隐藏甚深的嫌疑人的范围。绝非是黄峥所言的“巧合”。

  2.依据目前的公开资料,林彪至少自1965年下半年即在苏州休息养病。偶尔外出活动的范围,从未超出华东地区(1965年12月初到上海参加毛泽东主持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及1966年2月20日视察济南军区),此期间,叶群除自1965年9月部分时间到江苏太仓参加四清及11月底到杭州向毛泽东汇报的一两天时间外,从未离开过林彪身边。直到1966年5月10日林彪在杭州陪同毛会见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之后,叶方随林回京(林参加刘少奇在京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整个1966年春天,叶群都在华东,如何又能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现身?

  3.所谓“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国人员服务部”,即百货大楼的四楼七号房。对外用“出国人员服务部”名义,实际接待的除当时极为稀罕的个别公派出国人员外,平时主要服务对象为国家级领导人及其家属,即所谓 “四副(党、国家副主席、副总理、副委员长)两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一元帅”。假设(仅仅是假设而已!)叶群那年春天果真在此间出现过,又岂能不知进来这里的是些什么人物?何以能为被人不小心踩了一脚就喋喋不休失了身份?再说,七号房内免不了遍布警卫及工作人员,岂会任由两位贵客吵骂而袖手旁观不加劝止?

  4.一个巴掌拍不响。退一万步说,两人果真吵了起来,你严慰冰就没有责任?据文革中群众组织的批判材料“揭发”,严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严“一次到'黑七号’来,不报姓名,警卫人员不认识她,不准她上楼。这下子惹恼了这个'部长太太’,回去向旧市委大发脾气。旧市委赶紧向百货大楼挂电话,把警卫员训斥一顿。此后,……成了'黑七号’的常客。她把'黑七号’看成是自己的私有,什么地方她也要去,就连库房也要进去转几转”。〔6〕群众组织的材料,未必可以全信。但空穴来风,事出有因,严之霸道及横蛮无理,不也就跃然纸上?!

  5.再退一万步说,假设两人果真吵了一架。这么一件芝麻绿豆小事,叶群也没有“仗势欺人”去中宣部告严,严怎么就非得要到总政去告叶?叶群不仅是主持军委工作的军委副主席的夫人,且更是中央常委、中央副主席的夫人,本人1965年已是军委办公厅党委常委,相当于军一级干部,且组织关系不归总政而属总参党委管理。谅你总政“负责同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去接纳严的投诉。

  6.又假设总政“那位负责同志”真的接纳了严的投诉。1966年春天,林彪远在离北京两千里之外的苏州,这位“负责同志”无论怎么认真负责,惟其是否“真的”可能因为这么一件屁大的事,专程从北京跑到苏州,“拿了严慰冰写的东西去向林彪反映”?叶群当时是“林彪同志办公室主任”,见林的一切事宜都得通过她(据知情者透露,即使在四清现场,叶群也要人架设了直线电话,可随时与苏州及北京联系),这位 “负责同志”要代人告叶的状去见林彪,又如何通得过事无巨细都要管的“林办主任”本人这一关?

  7.据林办工作人员公开的说法,至少是自1960年代初以后,林彪自己从来不看文件,每天只是“听”不超过半小时的要事与文件摘要汇报。严慰冰的匿名信,家人及工作人员从未向林本人透露过半点风声,既然连文件都不看且又不知情,林怎么可能亲自看过匿名信,且“觉得这字面熟”?

  如此说来,一言以蔽之,黄峥的“巧合”说引出的一番“破案”经过,纯属向壁虚构而已。

  值得仔细分析一下的,倒是黄峥所转述的陆定一对其妻的判断。

  陆定一说,严慰冰之所以要写匿名信,是精神有毛病。这总比二十多年前严的亲属称严此举动是出自于对叶群、林彪的“无产阶级义愤”,向事实真相进了一大步,值得肯定。陆定一说:“严慰冰的这种病的原因,是由于受到迫害”,“她本来没有精神病。1952年'三反’'五反’时,上面派人背着我在中宣部找'大老虎’,他们企图把严慰冰和徐特立(当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儿媳打成'大老虎’……这样的刺激,使严慰冰害了精神病。”

  经查证,陆定一自延安时期的1944年起,已是中宣部部长。1952年9月,突然被降为副部长,中宣部工作,暂由胡乔木副部长主持。降职的原因,陆至死也弄不清个所以然。时接替陆的,是习仲勋。那么,陆说的所派之人,指的是胡还是习?胡、习又受谁所派?

  1954年7月,陆定一重新担任中宣部部长。1956年中共“八大”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4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1962年9月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此其时,应没有谁再敢“迫害”陆夫人了罢!

  惟自1963年下半年始,毛泽东接二连三地严厉批评了陆定一所主管部门的工作。其中批得最痛快淋漓而又令陆出了一身冷汗的,是关于文化艺术的两个《批示》:“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陆定一自此也就走了下坡路。到1966年3月,毛甚至声言“打倒阎王,解放小鬼!”阎王者,陆定一是也!〔7〕

  1966年4月28日,公安部会同中宣部将严慰冰隔离。具体经办人,是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和中宣部副部长张子意。两天后,4月30日,杨、张奉命从北京到陆定一正在逗留的安徽合肥,向其告之严案一事。5月8日,陆定一回京,随即被软禁。

  5月18日,林彪在刘少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称:“毛主席还健在,他们就背叛,他们阳奉阴违,他们是野心家,他们搞鬼,他们现在就想杀人,用种种手法杀人。陆定一就是一个,陆定一的老婆就是一个。他说他不知道他老婆的事!怎么能不知道?”〔8〕

  以上为中央文件的原文。但我们不知道它到底是林彪当时所讲的原话,还是事后经人整理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讲话的文本是迟至当年9月才以中央文件形式发出)。目前已公开的林彪讲话,绝大部分是别人事前代拟或事后经人整理的,这篇讲话,也不例外。故而单凭这篇讲话,难以判断此时的林彪对匿名信一事到底知道了多少?

  除却上述讲话之外,有关林彪对陆、严及有关匿名信一案所涉的讲话、批示、甚至什么“处女证明”等等,传闻甚广,不一而足。但从未见到中央正式文件有所提及或引述,故而,皆可视之为街谈巷议,不足为凭。

  5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陆定一同志和杨尚昆同志错误的说明》,内中提及:

  “陆定一同志的妻子严慰冰,是现行反革命分子。现已查明,严慰冰在一九六○年三月到一九六六年一月的六年期间,连续写了几十封反党反革命的匿名信,其中百分之九十是集中攻击和辱骂毛泽东同志最亲密的战友林彪同志和他的一家。这些信中充满了刻骨的反动阶级仇恨。

  “大量的材料证明,陆定一同严慰冰的反革命案件是有密切牵连的。在严慰冰的卧室内书桌上放着一九六五年二月十五日写的一封匿名信的四页底稿和寄给叶群同志的信封,时间达一年零两个月之久,陆定一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严慰冰写反革命匿名信达六年之久,在写的时候,陆定一几乎全都在家。当陆定一被告之严慰冰犯了反革命罪行时,陆不仅不表示愤慨,还想诳说严患有神经偏执症为严开脱。陆定一在这个反革命案件中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专案审查委员会将加以彻底查究。”〔9〕

  6月27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召集的民主人士座谈会上通报、解释彭罗陆杨问题时谈及严案:

  “陆定一的问题。首先是从陆的老婆严慰冰反革命案件上暴露的。严慰冰是严朴的女儿。严朴在大革命时期参加了革命,很早就离开了家,他家是个大地主。抗战时期,严朴的老婆带了女儿到延安找严朴,严朴没有见他们。严朴是个好同志,现在已经死了。严慰冰的反革命案件,二年前就发现了,当时我们怀疑陆定一是否知道她的反革命活动。这事是交给彭真去处理的,因为这是一个具体案件,我们没有直接去处理。两年以来,严慰冰的反革命活动越来越猖獗,她探听中央负责同志和林彪同志的行踪,林彪同志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住在那里,这些事我们都不太清楚,但是她都打听得清清楚楚。严慰冰跟着陆定一,参与很多党内机密,知道很多事。几个月前,要彭真把严慰冰的材料告诉陆定一。而陆定一回去却把情况全部告诉了严慰冰,并用多种方法包庇严。最近已把严慰冰这个反革命分子逮捕了。根据各种材料判断,陆定一是知道严的情况的,陆、严是合谋的,许多事陆定一如果不告诉严慰冰,严是无法知道的。”〔10〕

  刘少奇说严案“两年前就发现了”,“发现了”是个什么概念?令人有些费解。刘是说两年前就已知道是严干的,而彭真却不去处理,以至“严慰冰的反革命活动越来越猖獗”,还是两年前发现了匿名信而彭未去积极破案?从字面上看,刘似乎说的是前者,那就更令人费解——当时彭真怎么敢那么做?!

  不过,目前所能看到的刘少奇这个讲话,大抵仅是文革中群众组织的版本。群众组织的东西,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就是了。

  陆、严分别自1966年4、5月被隔离、关押。严于1967年2月,陆于1968年4月分别被移送到秦城监狱。1975年11月12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陆定一问题。会议给陆定一定了三条罪状:一、阶级异己分子;二、反党分子;三、内奸嫌疑。会议决定将陆永远开除党籍,释放出狱,离京回原籍,每月发200元生活费养起来。决议经毛泽东批准,作为中共中央1975年第25号文件,下发全国。但由于陆拒绝在决议上签字,未能出狱。直到1978年12月,陆、严两人方被解放。〔11〕

  屈指算来,陆、严被囚禁几近十三年,其中1971年“9·13”事件后七年。要说“迫害”,这后七年的“迫害“账,无论如何也算不到林彪、叶群头上的了,那么,算在谁的头上?

  还是让我们回到黄峥所转述的陆定一的话上来吧。

  陆定一说:“我去了一趟苏联回来,她经常与我吵架”,“严慰冰有精神病这件事,许多人不相信,因为除与我吵架和写匿名信外,其他事情上她都很正常”。

  据《陆定一传》,陆是1952年底从苏联回到北京的。以陆本人的说法,自此严就经常与他吵架。吵架是否事实,又为什么吵架,本与外人无涉,但这样经常性的吵架,是否就是“神经偏执症”的症状之一?我们觉得应该深究的是,文革前陆定一权倾一时,既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又是国务院副总理,恰恰其时,经常与他吵架的严慰冰,却是他的向中央备案的机要秘书!〔12〕换言之,陆定一须阅看、经办的一切重要机密文件,首先必须经严之手!陆以一个患有神经偏执症者,充当此等重任,陆自己是否昏了头?

  严慰冰于1930年代到延安。与她几乎同时参加中共革命的知识女性,不少先后与革命的领导者结缘。青年时代的热忱,无庸否定,她们当中,也应不乏优秀分子。但无可否认这一群体中个别人的性格中固有的一些缺陷,不仅没有在革命的过程中得以脱胎换骨的改造,反而在革命胜利后随着夫君地位的显著变化而放大,如睚眦必报,如喜怒无常,如撒泼放刁,如对权力的强烈欲望。

  王光美女士在访谈中提及她的《桃园经验》,还有点儿津津乐道,引为自豪。其实,《桃园经验》使一大批普通干部、群众受到伤害,遗憾的是,王似到今日也未能觉悟。如萧喜东先生所言:

  “在刘少奇集中优势兵力、'大兵团作战’的批示下,河北省的四清区域一压再压,最后缩减为一个地区只搞一个县,全省总共才搞了十个县,而工作队竟达十万人。桃园大队有217户人家,桃园工作组有20多人。王光美后来蹲点的几个地方,工作队数量层层加码。新城县有人口二十八万人,竟去了一万四千多名工作队员。王光美蹲点的高镇大队共316户人家,工作队员曾多达86人。……如此数量众多的城市官僚精英从天而降,虽然号称是来发动群众,但难免在实际上搞包办代替。据调查资料认为,王光美在四清中的包办代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管大会小会都由工作队一手导演,把广大群众置于观众地位。发言稿由工作队起草,物色'演员’,进行排练,预演,然后出场,每个人的表情也都是由工作队指点,演出前的讲话稿必须经王光美修改。在定兴县四清时,王光美导演了一场斗争王树海的大会,会场专门搭起了一间导演室,王光美坐在幕后,指挥全场,会议的每一个主持会议的人都要通过一个布帘向她请示,王光美还派专人从北京接来她的两个孩子观看她的这场表演,让她们'受教育’。会上当场逮捕王树海,会后王光美到处介绍,把这一招宣扬为'杀鸡给猴看’。”〔13〕

  长达百页的《桃园经验》即《关于一个大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总结》,1964年9月1日由刘少奇代表中央批转全国。王在访谈中引用刘少奇的话,是“陈伯达同志极力主张发给各地党委和所有工作队的同志们”的。〔14〕

  更有甚者,刘少奇在不久后的《答江渭清同志的一封信》中,指责江苏省委通知各地、市、县委“认真学习和研究”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的一篇讲话,刘训斥道,江的讲话“是不值得学习的”,而“中央”“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要县以上各级党委和工作队员学习河北抚宁工作队的经验总结,学习王光美同志的报告,……”。〔15〕

  这么说来,刘少奇也是一时昏了头。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12楼 发表于: 2009-08-17

20年前德国小伙驾机直闯苏联领空 [转帖]


20年前,19岁的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小飞机,穿越号称“世界上最严密”的苏联防空网,降落在莫斯科红场。这次惊世飞行令苏联军方在全世界面前丢尽颜面,并引发苏联政治大地震,导致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斯基元帅在内的309名军官被解职甚至入狱。最近,时任苏联国土防空军上将的瓦里德尔·科拉斯科夫斯基在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上撰文揭开了该事件的真相。
  作茧自缚

  基于二战的经验教训,冷战时的苏联积极发展综合防空体系,从华约最前沿的德国易北河畔到莫斯科郊外,苏联部署了7000部雷达、1万枚防空导弹和1300架截击机,曾击落过多架敢于冒犯苏联领空的美国和英国侦察机,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领空是不可侵犯的。鲁斯特能轻易突破重重天网,难道是偶然事件吗?答案当然不是。

  根据1982年11月修订的苏联法律规定,国土防空军有权在敌人侵入苏联领空时不加警告地采取武力消灭。但法律生效仅仅10个月后,1983年8月底,苏联远东防空军在库页岛上空击落了擅自闯入的韩国航空公司的007号航班。西方立即借此向苏联发难,美国和日本一度中断与苏联的空中往来。尽管苏联国防部一再强调苏联飞行员完全是按照苏联法律行事的,但上级领导却称,法律规定是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军用飞机开火,不是民用飞机。此后,苏联国防部便秘密下发了一份文件,规定在无法判明飞机有军事目的的情况下,禁止向一切民用飞机和运动飞机开火,谁做出开火决定,谁就进监狱。这等于捆住了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手脚。

  用冒险宣扬和平

  出生在西德汉堡市附近小镇的鲁斯特是一位具有多年驾驶小型运动飞机经验的“老”飞行员了,仅在1986年他就数次驾机越过北海,飞到设得兰群岛和法罗群岛。为了呼吁美苏两国停止军备竞赛,喜欢刺激的鲁斯特决心搞一次冒险飞行——驾机去莫斯科红场转一转。

  1987年5月28日莫斯科时间13时,鲁斯特驾驶赛斯纳-172小型飞机从赫尔辛基机场起飞,20分钟后,他同芬兰地面调度室进行了一次联络,报告说飞机一切正常,随后便关闭了除无线电罗盘以外的所有通讯设备。鲁斯特在飞越芬兰湾时把飞机高度降到200米,之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直扑他早已计划好的目标——莫斯科。芬兰航空管制中心发现赛斯纳飞机突然改变航向,立即用无线电发出警告,但始终没有收到回音,不久鲁斯特的飞机便在芬兰雷达屏幕上消失了。芬兰方面以为鲁斯特的飞机失事了,赶紧派出一架搜救直升机和两艘快艇到芬兰湾寻找,但是却一无所获。

  28日14时,苏联国土防空军设在爱沙尼亚科赫特拉亚尔韦的雷达站在赫尔辛基-莫斯科的航线上发现了这架小型飞机,当时它的飞行高度保持在600米,雷达站分别用芬兰语、俄语和英语向鲁斯特询问:“是不是自己人?”但鲁斯特根本不予答复。国土防空军判定,这是一架未经申请而擅入苏联领空的飞机,决定采取措施制止其侵犯行为。但受到韩国客机被击落事件的影响,在无法确定事实的情况下,苏联军人不敢贸然采取拦截行动,因为赫尔辛基-莫斯科航线是欧洲最繁忙的空中通道之一。于是,部署在波罗的海沿岸到斯摩棱斯克的苏联防空部队只好像接力赛跑式地交替跟踪赛斯纳飞机的航程,而始终不敢将飞机击落下来。

  14时10分,赛斯纳飞机入侵的消息便送到了莫斯科的国土防空军指挥所,同样是受到韩国客机事件影响,指挥所在长达15分钟内没有给出任何答复。实际上,就在雷达显示赛斯纳飞机有飞向莫斯科的迹象后,苏联所有防空分队都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国土防空军的3个地空导弹营已做好射击准备,并用导弹锁定了赛斯纳飞机,但迟迟没有接到上级开火的命令。国土防空军的两架战斗值班的苏-15截击机也从塔帕机场紧急升空,14时29分,飞行员布琼尼向指挥中心报告,发现一架小型白色运动飞机,而鲁斯特也看到苏联战机飞来,便赶紧将飞机向下俯冲,由于赛斯纳飞机的尺寸太少,它很快从苏联飞行员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了。

  17时40分,鲁斯特已经飞到离莫斯科仅100公里的图拉城上空,国土防空军战役司令科罗米将军紧急向莫斯科防空军指挥中心报告有关情况,希望允许采取行动,但值班军官并没有向防空军总司令科尔杜诺夫报告,而值班的第一副参谋长也没有对这一报告做出反应,认为指挥中心会自己处理好这件事的。无形中,鲁斯特在苏联军方的互相推诿中保住了性命。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13楼 发表于: 2009-08-17

 傅斯年治台大:大学不是衙门体制[转帖]


 
  傅斯年惯常对一些老师进行突然"袭击",使敷衍塞责的教师如老鼠过街无法容身。他曾给台大每位任课教师发了一份通知,说本校长说不一定哪天就要听课,请不要见怪。教师们对领导听课本是见怪不怪,可是这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傅校长可不一样,他听完课后就有人因此而丢掉饭碗

  摘自:《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周为筠/著 金城出版社

  原题:元气淋漓满台大

   1949年1月20日,傅斯年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并继续兼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职务。台大此后在傅斯年披荆斩棘引领之下,成为了台湾的最高学府与学术中心,并以丰富的研究资源以及自由的校风而闻名。假如没有傅斯年,台大在那样动荡的时局中,想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奠定一个现代大学的基础,并如日中天地发扬光大,的确是难以想象的。

  傅斯年当初接手这个烫手山芋时,台大无疑是个人人望而生畏的烂摊子。台大是以始创于1928年的台北帝国大学为前身,乃日本殖民台湾时代所建立。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经过半世纪的异族统治,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桎梏,从侵略者手里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国民党政府接管了台北帝国大学, 并于1945年11月正式更名为国立台湾大学。

  当时中国大地战云密布,兵马倥偬,注定民国政府对台湾政治、经济的重建心有余而力不足,动荡的局势波及到台湾岛内,使得岛内出现贪 污横行、物资短缺等乱相。可想而知,这时的台大日子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加上学校里管理紊乱、学潮迭起,办学经费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连师资都很匮乏,各种 问题乱成一锅稀粥。

  台大校长也像走马灯似的频繁更换,三年换了三个校长。第一任校长罗宗洛原是中研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抗战结束后,他被派往台湾接收台 北帝国大学,并将其改名为国立台湾大学。他上任后百废待兴,建设经费短缺,日籍教师都已撤回,国内教授又聘请不来,校务、教学工作无法上轨,百般无奈之 下,于1946年8月辞职回去继续当他的植物研究所所长了。第二任校长陆志鸿来后,台大经济入不敷出,工作无法开展,他面对荆棘丛生的问题知难而退。第三 任校长是著名化学家庄长恭,于1948年6月到达人地两生的台湾。他原想辞退一批与当时权贵有裙带关系的教师,但当即遭到当局的反对,面对日趋反动的环 境,无奈的他不愿意留在孤岛之中,毅然在1948年底返回解放在即的大陆。台大的几任校长中,任期长者不到两年,短者仅数月。校长频繁易人,校务工作很久 未能步入正轨。傅斯年到任之前,庄长恭只让学医学的杜聪明来代理校长。杜聪明这位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精于科研,却在大学管理方面束手无策。 傅斯年上任后跟李书华抱怨道:"弟到此办此一大学,真正上当,大概说来:办一新大学容易,改革一个旧大学难。弟在北大任内,多是老朋友,吵架固多,办事也 有甚愉快处,此地是'接受别人的杂牌队伍'。基于政治形势,此地请人大不易也。简直请谁谁不来。"

  台大问题远不止这些,因为等他接手时,国民党已经败退台湾,一些军政大员拖儿带女地大量撤至台湾,跟着亲戚朋友流落来的大中学生众 多,由此要求入学人数骤增。权要子女成绩再差也要求就读,倘若拒绝便会惹是生非。退守后师资方面不可能再往大陆聘请,而一些滥竽充数的师资又想进来,比如 一些逃亡台湾的政界官员仕途失意欲进学界的,或任职政府高位为给脸上贴金而想外兼教职的,校方只得放宽选聘条件,结果导致师资方面参差不齐。

  不过管理大学傅斯年自有他的一套,在他的人生轨迹中,从进入北大读书开始,几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学。他曾先后出任中山大学、北京 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在受命担任台大校长之前,他做过西南联大校务委员、北大代理校长。对办大学傅斯年并不是个生手,多年一线实战使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 验,形成了一套独具个性又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

  亦师亦友的胡适曾说过傅斯年:"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又是最能办 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 傅斯年有胡适不得不佩服的行政能力,他在上任台大伊始,便迅即展开了全面详细的调查研究,针对学校当前的状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及发展规划。在1949年 度第一次校务会议上,他的"校长报告"明确指出:"本校将来的进步,可以分作三项去看,也可以三个层次:一教育范围的;二学术范围的;三协助社会上的,尤 其是台湾省内,建设范围的。这三项原则不能截然划分,然为推行有效起见,也不能不大致划分,作为三个阶段。"他在管理步骤上高屋建瓴,从总体上明确了台大 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以及社会服务这三大任务。在傅斯年心中,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很清晰的,他说:"大学是个教授集团,不是一个衙门,照大学法,校长虽然权力甚大,然我为学校之前途计,决不能有极权主义的作风。"他思路非常明确:"一个大学必须大家要办好,才能办好,便可以办得好,决不是校长要办好的。我所 谓大家这包括全校教职员、学生、工友在内。""大学的主体当然在教授,为教育、为学术的研究,这都是当然的。假如教授受行政人的干预太多了,流弊极大,可 以弄到学术研究根本难得进行。" 傅斯年从事过大学系、院、校各级行政管理工作,深切懂得办大学同其他事业一样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需要全校教职工一起努力。

  他在管理上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他知道其中师资是一所大学的灵魂的道理。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因而他非 常重视大学教师的选聘和培养,把这项工作作为办好大学的中心环节,他常说:"一分人才,一分成绩,半分人才,半分成绩,毫不含糊,校长坏了,固然可以把学校弄得很糟,校长不坏,也没有法子把学校弄得格外的好,学校的好不好,糟不糟,只有一句话,人才集中不集中。"

  傅斯年接任校长之时,台大的师资选聘工作正处在进退维谷的境地。所幸他曾长期在科研机构、大学任职,与很多学者交往颇多,他努力地 从去台湾的学者中物色最有真才实学的人来任教。当时随史语所去台的著名学者李济、董作宾、芮逸夫等都曾受聘于台大。同时他又从社会上广泛搜罗,先后聘得历 史系方豪、刘崇宏,中文系毛子水、屈万里,哲学系殷海光,外文系英千里,商学系杨树仁,社会学系龙冠海,农学系顾元亮,化学系钱思亮等等,这些人皆为学业 有专攻之辈。台大几乎集中了岛内的著名学者,加上原有教授,形成空前雄厚的师资阵容。

  傅斯年聘用殷海光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当时殷海光在《中央日报》被排挤,他直接找傅斯年表示想入台大。傅斯年考虑他是逻辑学泰斗金岳霖的得意弟子,台大又正好缺逻辑教师,所以接受殷海光来台大教书,但特别说明按规定只能从讲师做起,并与他达成"君子协定",不许以后参与任何实际政治。殷海光答应了"不平等条约",能得到当时不易得到的教职,他很是感激傅斯年。在台大的殷海光虽论政却不参政,积极宣扬五四的传统,使得台大成为自由主义的堡垒。

  在选聘高水平师资的同时,傅斯年采取了强硬措施,裁汰冗劣教职人员。傅斯年任职校长两年之内,因学术水准低或教学业务不合格而被解 聘的教授、副教授很多。他对一般任课教师的选聘也持严肃认真态度,有次为了一名助教是否合乎选聘条件的问题,教员聘任资格审查委员会开了四次会,经过几度 激烈的辩论,最后投票表决才决定下来。

  傅斯年惯常对一些老师进行突然"袭击",使敷衍塞责的教师如老鼠过街无法容身。他曾给台大每位任课教师发了一份通知,说本校长说不一定哪天就要听课,请不要见怪。教师们对领导听课本是见怪不怪,可是这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傅校长可不一样,他听完课后就有人因此而丢掉饭碗,一旦关系到饭 碗问题还是挺让人战战兢兢的。那会儿的台湾经济凋敝,工作机会少之又少,失去教职就得下岗饿肚子了。这个"大炮"校长一向雷厉风行,说到做到,结果一个学 期下来真被他"听"走了好几位教员。因为傅斯年经常去听课,学校很多教师的水平他了如指掌,所以他当校长两年来因学力、教学水平低而被炒鱿鱼的教授、副教 授多达七十余人。他仅用此一招,就令台大的教风学风为之一变。虽然他聘请和辞退教师不唯上、不唯亲、只唯实,但出身贫寒的他始终对下属有颗仁慈而悲悯的 心。他明白一些大学教授被解雇后可去之处甚少,其中被他解聘的几位教师生活特别穷困,他又充满人情味地动用多方关系,把他们安置到台大图书馆,并续发了一 年的聘书缓解他们的困难。

  傅斯年主持制定过教员聘任及升级标准六条,以保障取得大学教师资格者的合法权益。他制定了严格的图书馆管理、附属医院管理等一系列 规章制度,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使校务工作迅速步入正轨,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鞭策大学老师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地不断进取, 不能睡在床上吃老本。他原则上赞许大学的讲座制度,认为要保障教授的独立性与教学自由,如果大学教授与中学教员一样,大学便不成其为大学。在提高师资素质 的同时,傅斯年着手整顿沿袭已久的新生入学不公平现象,制定了周密的考试与录取制度,努力改进命题卷和评卷各环节的组织保密工作,杜绝为权贵大开方便之门 的混乱局面的出现。

  在他上任后的1950年夏的高考,台大的考试录取办法十分严格完善。报名时审查证件没有丝毫敷衍塞责;对泄题的防范可谓疏而不漏, 每题不仅有标准答案还有得分要点;考试时学生单人单桌,每一考场有几名监考,门外警察巡逻;阅卷录取更加小心谨慎,如考生觉得分数有误,便可以直接要求查 阅。傅斯年以雷厉风行的坚决态度顶住各种社会压力,终于使考试工作中的舞弊现象在他的视野里彻底消失。

  为力刹新生录取的说情之风,傅斯年多次在报端发表公开声明,称假如自己以任何理由答应一个考试不及格或未经考试的学生进来,就是对校长一职的失职。所以他奉告至亲好友千万不要向他谈录取学生事,"只要把招生简章买来细细照办,一切全凭本领了,而其他是毫无通融例外之办法"。如果有人 查出他有例外通融之办法,应由政府或社会予以最严厉之制裁。他还在校长室门前树起一块告示牌,上书曰:"有为子女入学说者,请免开尊口!"

  傅斯年为人胸襟坦荡,做事光明磊落,上行下效共同治理招生考试的舞弊行为。当时台大职工最怕"入围"出试题、印试卷。时正值流火的 盛夏,在学校图书馆门窗被封闭的一角,门外密布着岗哨,当时又没有空调设备可以消暑,人进入像坐牢似的一关几天,有位老教授只好带着氧气瓶进去。

  台大讲师殷海光上课因为评分标准严格,期末大批学生逻辑课程不及格,家长跑到傅斯年这告状,傅斯年高声重复了殷海光的理由:这是西南联大的标准!因为傅斯年目标是要把台大办成一流的大学,成为台湾的学术文化中心。作为五四之子的傅斯年,他在北大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六年,赶上了蔡元培 、主政的时光,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观念与"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一套制度已经植根于他生命深处。30年前他的作为表明他是当年五四理想最好的捍 卫者,30年后当他在乱哄哄的孤岛上受命主持小小的台大时,他心中的模本就是30年前的北大。同为五四时期北大学生领袖的罗家伦常开玩笑说,蔡元培、胡适是北大的功臣,而他和傅斯年是功狗。傅斯年对北大有功,对台大的功劳更是彪炳史册。

  傅斯年认为"第一流的大学,不能徒然是一个教育机关,必须有他的重要学术贡献,但是,也没有一个第一流的大学,把他的教育忽略了的",同时他表示"不是我要把一个大学办成一个专是教书的大学。一个专是教书的大学,不会把书教得很好,因为学术水准低,自然不会把书教得深入浅出。所以 在进行本校的教育建设上,也应该时时不忘学术的标准"。他以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去。

  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主任李济教授,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无论是办研究所或大学,傅斯年总是像一个设计的总建筑 师经营一个伟大的建筑一样,有一套完整的蓝图,并且与他的工程师充分地合作,按部就班,一段一段地完成他的计划。困难总是有的,并且常常地遭遇到很大的困 难,但他总有法子度过去,他真是克难英雄中的第一把手。"

  傅斯年通过一年半的时间,改进各种通习科目,务使来校的学生,一进大门来便得到第一流的教授亲自教诲。在台大,许多一流的教授都教 过"通习科目",比如台静农、毛子水、屈万里等,他们都是学术造诣很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但个个都教过几年大一的基础课。傅斯年强调名教授上基础课的 目的,主要是从学术的立脚点出发,对学生进行学术的初始训练,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得到学术的熏陶。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傅斯年建立了校务会议制度,由校长、教务长、总务长和六个学院院长及教师代表组成校务委员会定期讨论,以 集思广益民主方式议决学校大事。傅斯年此举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促使了学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使学校由一盘散沙迅速凝聚成一个指向明确并且运 转灵活的有机整体。

  傅斯年对台大的影响之巨,与蔡元培对北大的贡献相仿。至今傅斯年为台大立下的校训"敦品、力学、爱国、爱人"被一届一届的台大毕业生所遵循,这看似老生常谈的几个字,却别有傅斯年一番殷殷的期望。"敦品"即"敦厚品行",使得青年人受到高等教育,培育完善的人格;"力学"为刻苦学习,傅斯年认为动荡年代这等学习机会实属难得,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社会有所作为;"爱国"是傅斯年一直提倡的,在国民党溃败台湾之际,傅斯年仍能提出热爱 祖国而不谈台湾独立,是一种千年来崇高的民族精神与历史文化的传承;"爱人"即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和关心别人,傅斯年说爱人是步步着实,天天可行。

  一位当时台大的学生唐本祥在《傅校长没有死》中回忆道:

  傅校长的作风,代表着民主和平等。一切都尊重多数意见,一切都以着重基层为前提。讲到平等,又一个故事可以说明他。常到校长公馆去的 人,老是看到傅校长和他的汽车司机对坐而弈,并且神情怡然,一点没有校长的架子。对于同学,傅校长真是爱护备至。平常在他的公馆里,他接待同学,像接待客人一样,在学校里,他会在背后拍拍同学的肩膀,问一声讯,或是谈几句话。

  在纪念北大52周年的会上,傅斯年曾认为自己的学问比不上胡适之先生,但办事却比胡先生高明。他曾笑着批评蔡元培和胡适说:"这两 位先生的办事,真不敢恭维。"等到傅斯年去世后,胡适慨叹:"过去只有一个人有资格骂我,他就是傅孟真。现在他走了,我连骂声也听不到了。"是啊,傅斯年的那股子直言不讳的豪侠气概确实令认识他的人感到敬佩,他是20世纪的现代士大夫。可惜,自这头"倔牛"之后,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14楼 发表于: 2009-08-17


揭秘重庆谍战:美国专家用密码“击沉”日本海军 [转帖]


    他因为超强的密码破译能力被誉为"美国密码之父"。在70多年前,他帮助中国破译日军密码,抓住汉奸,保卫了重庆。而由于他在书中泄密,激怒美国政府,使得他从英雄成为无名之辈,后半生穷困潦倒,在寂寥中死去。

  近年来,中国荧屏上突然出现大量谍战题材剧,比如《重庆谍战》。这部片号称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一个共产党员在美国情报专家的帮助下,捉拿利用电台传递情报的日伪间谍的故事。实际上,本片中刻意弱化的人物--美国情报专家赫伯特·奥利弗·亚德雷(Herbert O. Yardley)才是这些故事的真正主角,他对中国抗战乃至美国军事情报工作的影响可以用"无可替代"来形容。


  年薪900美元的密码大师

  1912年,不安现状的前印第安纳州铁路电报员赫伯特·奥利弗·亚德雷迈进华盛顿一座维多利亚式大楼里。在这里,他找到一份密码服务员的工作。这个19岁的年轻人原本以为这项工作紧张刺激,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错了。这座云集了国务院、战争部和海军部的大楼就像坟墓一样,死气沉沉。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美国社会气氛,整个国家陷入"光荣孤立"的情绪中,大家都不想知道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由于空闲时间太多,亚德雷把精力都放在自己喜欢的密码技术上。到1914年初,这个年薪只有900美元的密码报务员,已成为美国密码分析界的大师。他取得这样的成就并非难事,因为当时的美国在密码加密方面要落后欧洲军事强国至少30年。亚德雷对自己的工作密码研究得越多,就越发相信美国政府使用如此简陋的密码简直是在玩火。在上司拒绝接受自己的批评后,亚德雷决心用一次试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几个月时间里,他解开了所有正在使用的美国密码,然后他就此写出一份题为《美国外交密码破解说明》的报告,强调欧洲同行肯定能毫不费力地读懂美国密码。率真的亚德雷把报告呈交上司,没想到这位上司就是编制这套密码的人,他气急败坏地指责亚德雷是在胡闹。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见解,亚德雷索性孤注一掷,放肆地打开上司的保险柜,拿出密码本--亚德雷断定,这份密码组合方法是上司根据威尔逊总统未婚妻的电话号码设置的。


  亚德雷赌赢了。一时间,关于这位密码天才的故事在美军领导层传开。1917年,美国正式参加一次大战,亚德雷被美国陆军情报局局长范登曼上校相中。在和亚德雷进行15分钟的谈话后,范登曼就确信亚德雷是能把美国密码编制技术带到世界最前沿的人。他专门成立一个全新的军事情报处(MI8),为亚德雷服务。不久,亚德雷派到法国前线,从此开始了他在美国情报史上最辉煌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生涯。


  用密码"击沉"日本海军


  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亚德雷在法国前线学到很多东西。他按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密码编译机关--法国"黑匣子"电报处的模式建立起他的工作部门,并培养了一批骨干密码专家。1918年,亚德雷奇迹般地破译了德国用来与法国境内间谍联系用的密码,结果所有被派到法国的德国间谍都被抓获,这是亚德雷一次光辉的战绩。


  一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出现削减军备的浪潮,MI8也不能幸免,但亚德雷在战争期间取得的功绩有目共睹,于是美国政府想出一个"暗渡陈仓"的办法。MI8整体包装成商业咨询公司,办公室迁到纽约市区的一幢棕色建筑物里,由美国国务院资助,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亚德雷把自己的研究小组为"黑匣子"--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向教会美国许多密码知识的法国密码部门致敬。


  本来,亚德雷小组打算按业务需求量大小,来安排各国军用和民用密码的破译顺序。但在1919年下半年,美国国务院强烈要求"黑匣子"的工作重心放在破译日本外交密码上。通过一战捞取大量既得利益后,日本已显示出独霸东亚的野心,并大肆扩充海军,美日互相将对方视为潜在的头号假想敌。由于日语的障碍和日本密码系统的复杂性,特别是日本外务省的最高级无线电报经过特殊的加密机处理,密文以拉丁字母来表达日文词汇,"黑匣子"花了两年时间才把它们破译出来。据亚德雷自己说,破译的方法来源于他一天晚上所做的梦。

 

  不管怎样,亚德雷破译日本密码可谓给美国送来"及时雨"。1921年11月12日,美国牵头在华盛顿召开海军军备限制大会,会议议题是削减各国庞大的舰队,解决方法是采取一种比率机制,每个国家都被允许参照其他国家的舰队规模拥有一定数量的主力舰,换句话说,像美国这样的海上大国将有权获得比海洋小国多得多的舰队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参加会议的日本代表团本来希望利用谈判桌来拉近美日海军力量差距,团长加藤友三郎得到国内的授权是:坚持美日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为10:7(即每100万吨排水量的美国战舰对比70万吨级的日本战舰),如果美国不愿妥协的话,他们可以让步到10:6。由于亚德雷破译了日本代表团和东京上司之间的通讯内容,美国谈判代表、国务卿休斯知道了日本人的底线,随即毫不迟疑地向加藤友三郎发出最后通牒:"若是日本再顽固坚持原有立场,那么日本造一艘战列舰,美国就造四艘!"面对威胁,日本人终于屈服了。这个结果后来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不得不将十几艘已送上船台的战列舰拆毁,休斯也因此获得"靠嘴皮子击沉日本海军"的威名。15年后,日本背弃条约,大建海军,但为时太晚,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前的短暂时间内,日本不可能建造出足够多的战舰去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


  "绅士不会偷窥别人的信件"


  在华盛顿谈判中的出色表现,巩固了亚德雷作为"密码魔术师"的地位,却没能保住他的"黑匣子"。出于人类"偷窥欲"的本能,亚德雷收到大量要求破译加密文件的业务,雇

  既有政府部门,也有一些怀疑丈夫在外偷情的贵妇人。亚德雷向雇主提供的文件全部装在显眼的黄色封套里,在正文的开头总会附上一句"据我们认为可靠的消息来源透露……",接下来就是由"黑匣子"破译的密文内容。1929年,保守派人士史蒂门森出任美国国务卿,当他得知放在办公桌上那些"黄色文件"(即亚德雷小组提供的外国驻美使节通讯纪要)的出处后,他深感震惊,下令关闭"黑匣子",他对此的解释是:"绅士不会偷窥别人的信件。"


  "黑匣子"歇业后,亚德雷遭受了进一步的打击:1929年10月29日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崩盘,世界经济大危机全面爆发,亚德雷投到股票市场的钱荡然无存。为了养家糊口,他写了一本名为《美国的黑匣子》的畅销书,没想到从此与美国政府结下深仇大恨。原因很简单,这本书暴露了美国情报机关的最大秘密,这次曝光肯定会使那些被亚德雷破译过密码的国家调整自己的密码系统。当亚德雷想写第二本名为《日本外交秘密》的书时,美国政府的公诉人把他告上法庭,这场官司在美国确立了一项极具里程碑意义的裁决:任何政府工作人员在出版著述前,都必须将原稿交由政府审查通过后才能发表。


  不管亚德雷是多天才的密码专家,他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经济危机期间,他把本已不多的钱盲目投到不切实际的项目上,结果招致更大的亏空。其中最惨痛的投资失败,莫过于他发明的一种密写墨水,因为买它的人实在太少。


  重庆智擒"独臂大侠"


  当亚德雷在美国穷困潦倒之际,却有一群中国人注意到了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统局负责人戴笠将对日密码破译工作列为重中之重。1938年,戴笠从电讯专家魏大铭口中得知亚德雷的情况后,立即报请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批准,通过中国驻美大使胡适秘密联系,以年薪一万美元为条件,聘请亚德雷来华帮助破解日军密码。当年11月,化名为"罗伯特·奥斯本"的亚德雷经香港抵达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政府授予他少校军衔,并安排30多名留日学生,组成专职破译小组。


  当时,日本海军航空队经常从汉口派飞机轰炸重庆,他们好几次将炸弹准确扔到蒋介石的官邸和防空洞附近,而且日军轰炸机来往无阻,给中国军民制造了巨大伤害和恐慌。与此同时,国民党军统局下属的密电组屡次截获潜伏重庆的日本间谍发出的密码电报,电报以杂乱排列的日文字母呈现,由于没有掌握敌人的编码方式,密电破译毫无头绪。

 

  亚德雷通过观察发现,日军为提高发报速度,以日文48个字母中的10个字母代替10个数字进行电报编码,而他一旦掌握了字母与数字的转换规律,就能对已有的电报进行初步筛查破译。针对已截获的电报,亚德雷凭经验断定,它们都是间谍向日军反映重庆云高、能见度、风向、风速的气象密码电报,经过推敲论证,亚德雷破译出电报中经常出现的相同数字的含义,如频繁出现的"027"代表重庆,"231"代表早6时,"248"则为正午。


  密码破译刚有了头绪,但日军很快换用新的密码来获取重庆方面的信息。从1939年3月开始,亚德雷小组截获日军大量以更为复杂难解的新密码编写的电报,还未等他们将这一信息向上反映,5月3日和4日,日军飞机连续两天从汉口直扑重庆,投下了数百枚炸弹。第二天,20多架日机再袭重庆。抗战历史上悲惨的"五三"、"五四"惨案就这样带着重庆6000民众的鲜血发生了。


  亚德雷决心尽快抓住间谍。就在这时,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国民党在重庆市区花大力气部署的防空部队为什么竟没有打下几架敌机?这其中必有玄机。亚德雷假扮为美国来的皮货商,通过中国女友徐贞介绍,结识了驻守在重庆的国民党某高射炮团的一位营长,此人绰号"独臂大盗",虽然出身于土匪,属三教九流,但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两人十分投机,但"独臂大盗"对于亚德雷为何高射炮打不中目标的尖锐问题,总是报以不置可否的一笑。


  经常密切跟踪,亚德雷发现日本间谍发出的新密电中开始混杂一些英文字母。通过重新的排列,他发现电报中开始出现诸如"her(她的)"、"light(光线)"、"grain(粮食)"等具有实际意义的单词,可是这些单词从何而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有一份密码中出现了"he said(他说)"的字眼,这引起亚德雷的注意,因为这样引起对话的词组一般出现在小说中。亚德雷推测日本间谍采用了"书籍密电码"的编制方法,密码底本是一本英文长篇小说,它的前100页中必定有连续三页的第一个词分别是her、light、grain,可上哪去找这本小说呢?就在此时,国民党军统局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独臂大盗"有时公然使用附近一个川军步兵师的无线电台和他在上海的"朋友"互通密电,他很有可能是一名汉奸。亚德雷把目光放在了"独臂大盗"身上。


  亚德雷和徐贞商定周密计划,到"独臂大盗"家去拜访。在拜访过程中,俩人巧妙周旋,经过一番困难丛生的波折,徐贞终于在"独臂大盗"的书房中发现一本美国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长篇小说《大地》,该书的第17、18、19页上第一个词用笔画过,它们果然是亚德雷推导出的那三个英文单词。亚德雷回家后,立即寻找到一本《大地》,连夜组织多名破译人员,终于破译出"独臂大盗"密电的详细内容。根据密电看来,"独臂大盗"是汪伪政权安插在重庆的耳目,他与国民政府中的德国籍顾问赫尔·韦纳等人组成间谍网,密告日军轰炸机保持3660米的飞行高度,以避开射程仅达3050米的国民党军高射炮的射击。密码的秘密终于告解,"独臂大盗"等内奸被逮捕枪决。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日军的轰炸行动有所收敛。


  苦涩的结局


  1940年7月,亚德雷回到美国。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亚德雷主动提出为美国政府服务,但美国政府亚德雷当年出版的《美国的黑匣子》一书余怒未消,对其热情置之不理。无奈之下,亚德雷只好去寻找新的外国雇主,1942年4月,加拿大皇家陆军有意提高自己的密码破译技术而雇用亚德雷,可是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亚德雷只干了不到半年便被解除职务。


  在战争期间,走投无路的亚德雷谋得一个美国联邦政府物价管理办公室的低级职务。战后,他成为一个无名之辈,过度酗酒使亚德雷付出健康的代价,1958年因病去世。普通民众已把他遗忘,直到1968年,美国军事情报部门领导人才以完全的军人礼节,将把亚德雷迁葬阿灵顿国家公墓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