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789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75楼 发表于: 2009-08-18


七年劝返外逃女贪官 [转帖]


  嫌疑人逃到德国

  王敏原是北京燕山石化的一名研究员,1992年,她奉命成立了燕海某化工技术开发公司,任公司经理。1997年,公司积累账外资金130多万元。公司4个人以发放奖金的名义分了钱,王敏分得35万余元。总公司知道后,责令退还并分别给予他们行政处分。

  王敏退休一年后,有人

  举报了他们分钱的事,检察院于2001年4月对王敏等4人以涉嫌贪污罪立案侦查,并决定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而这4个人都逃了。

  此后,3名嫌疑人被抓获,只有主犯王敏潜逃。后来检察院查到王敏去德国的出境记录。王敏的儿子留学后定居德国,承办人员分析认为王敏是投奔儿子去了。由于我国跟德国没有司法引渡协议,如果去德国成本巨大,司法成本远远大于涉案金额,所以只有让她自己回来这一条路。

  七年攻心战

  检察官们决定把案件的方向集中到王敏的亲属身上,希望亲属能劝说她主动回国。工作首先从王敏的老伴展开。可是不久,她老伴也去了德国。

  检察官们一边跟德国联系,一边蹲守,希望能遇到王敏回国的奇迹。为此,北京房山反贪局副局长刘爱军和同事们在王敏家附近蹲守成了工作常态。他们经常从早上5点一直呆到半夜12点,可是王敏一直没有露面。

  后来,他们得知了王敏儿子的电话。开始几次通电话,王敏的儿子很冷淡,一口咬定不知道母亲在哪里。办案人员刘军亮说:“你放心,只要她回来我们一定考虑从轻处理。你也可以让你母亲同国内的那几个同案联系一下,看看是不是对他们从轻处理了。”王敏家人的不配合态度给追逃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检察官们一度陷入困境,直到2006年4月才有了转机。

  那时是开始换发二代身份证的时间,承办人员提前就跟王敏家辖区派出所打了招呼。很快,派出所说有一个年轻男子来帮王敏换证件。大家分析一定是王敏的儿子回国了。于是,刘军亮再次拨通王敏儿子的电话,对方拒绝见面。不久,王敏换发的身份证被扣了,王敏的儿子主动找刘军亮帮忙,说王敏办移民等手续需要身份证。这次,他说了很多关于王敏的事情,说她在那里尽管物质条件不错,可是非常孤独,不愿意出门见人,因为案子的事情,思想负担很重。他也把司法机关的意思转达给了母亲,母亲非常矛盾。

  此后,在亲属的劝说下,王敏回国的心情一天天占了上风。她委托自己的律师跟检察院进行了更密切的接触。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王建明两次会见其律师,说:“我们欢迎她回国自首,根据她的犯罪情节事实,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我们可以考虑从轻。”

  劝返第一人

  2007年9月13日,王敏乘坐的航班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局长王建明亲自带队在机场等候。王敏低着头,紧张不安地走到检察官们面前,不停说着:“我回来自首了,我回来自首了。”让她吃惊的是检察官们并没有拿出手铐,而是和颜悦色地询问她,是否需要亲属送一些食品和药物过来。王敏的眼泪流了下来,她如同见了亲人,抓住女检察官的手:“祖国真好!你们真好!”

  在审讯中,王敏说起自己在德国的生活时几次失声痛哭。她说,她投靠在德国农村的亲戚家,帮人家干点活,尽管后来拥有了长期居住权,还学了德语,可是思想压力非常大,寄人篱下的感觉和司法机关的多次劝说终于让她下定了决心。她说:“我不远万里回到国家,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最终,王敏被检察院以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罪起诉,根据犯罪情节和王敏的自首情节,法院判处其缓刑。王敏终于了却了自己的心病,检察官们也了结了一个案子。这是全国第一个成功劝回的外逃贪官。

  据统计,检察机关2008年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00名,而过去10年逃往北美和欧洲等地的中国腐败官员达1万多人,携带出逃款项达6500亿元人民币以上。要缉拿那些逍遥法外的外逃人员,司法实践困难重重。

  高昂的成本也成为追逃的一大瓶颈,赃款追回的比例却不一定能保证。北京房山区检察院能以几乎零成本,劝回外逃嫌疑人的案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法律与生活》2009年第5期孙欣赵海莉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76楼 发表于: 2009-08-18


放羊娃成了南非总统 [转帖]


 5月6日,南非国民议会选举非国大领导人祖马为南非新一届总统。
  祖马出生于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5岁丧父,由从事帮佣的母亲一手带大。由于家境贫寒,祖马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尚未成年的他替人放羊贴补家用。1958年,年仅16岁的祖马加入非国大,后成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成员,开始从事反对种族主
义统治的地下斗争。

  由于时任当局宣布非国大为非法组织,祖马在1963年被捕入狱获刑10年,与非国大领导人曼德拉一同被关押在罗本岛监狱。出狱后,祖马继续反种族主义斗争。之后,他长期流亡国外。1990年,白人政权对非国大的禁令解除后,祖马是第一批回国参加谈判的人之一。

  现年67岁的祖马属于南非几大主要黑人族群中人口最多的祖鲁人。按照祖鲁人的传统,他可以娶多位妻子。祖马至少结过4次婚,目前仍陪伴在他身边的妻子有两位,一位是1973年与他结婚的西扎克莱·库马洛,另一位就是去年才与他结婚的34岁的恩图利。祖马的两位前妻,一位已经于2000年自杀,另一位前妻德拉米尼早在1998年就已离婚,但她仍然是祖马最信任的助手之一。德拉米尼此次大选前任南非外交部长,并有可能留任内阁。

  祖马率真直爽。在选举期间,他与台下黑人支持者高声同唱反种族隔离制度歌曲;或身着祖鲁人的豹皮服饰参加传统仪式,与祖鲁同胞翩翩起舞。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77楼 发表于: 2009-08-18


(评书体)玉娇娘刀镇野三关 贵大郎血溅梦幻城 [转帖]

 

2009.5.20 墨非儒
此章单表大共世宗年间故事。话说世宗六年,这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洪水不泛,煤窑不塌,天无雪暴
地震之灾,人无瘟疫瘴疠之厄,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官员清正廉洁,政府开明公正,功赏罪罚,狱刑
清肃,内惩上访之刁民,外治寻衅之蛮夷,国内更有一支精忠报国、忠勇虎贲之师的城管执法队伍分驻地方定邦
平乱,于是内则社会和谐,外则国际友善,好一片花团锦簇、欣欣向荣之繁茂景象。
  太平盛世,必出良臣。却说这年五月,湖北巴东县地头上,官家有员上将,名唤邓贵大。这邓贵大,人物风
流,文武双全,上马能弯弓射雉,下马能招商引资,更熟读三个代表,兼习八荣八耻,一部世祖御批的<江戚施文
选>卷不释手,可谓文韬武略。地方主官慧眼识才,选拔为野三关镇政府项目招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这邓
贵大上阵善使一条丈八浑铁蛇矛枪,有万妇不当之勇,百万军中,取女将裙衫,如探囊取物耳!公干之余,专好
打野鸡觅野食采野花,人送绰号“风流野主任”。
  话说这一日公务琐事搞掂,晚膳用罢,邓主任披挂整齐,头戴雉翎鸨翅盔,身披镔铁连环铠,背插两面护背
旗,上书两句道:“无敌蛇矛将,风流野主任”,坐下跨一匹能日行840里的踢雪追风乌骓马,擎着那条丈八
蛇矛枪,只带着平素心腹的两员裨将,雄赳赳气昂昂地杀奔当地野寇流莺聚集之地雄风寨梦幻城,欲与悍妇相较
雄风。一路70码狂飙,烟尘滚滚,须臾到了城下,邓主任奋勇当先,挺枪跃马,贯城而入。副将黄德智怕野主
任人单有失,催马挺金顶枣阳槊紧随其后。野主任杀入城中,睥睨四顾,竟无人敢出来迎战!原来这邓主任力猛
枪沉,技法精伦,生平绝艺回马毒龙钻心枪向不虚发,威震野三关洗浴推拿两道久矣,人道“野主任镇三关”,
寨里女将见了,唿哨一声望风而散,各自躲进内寨,噤声掩息,气不敢出。野主任纵马绕场三圈,见旱寨竟无人
出迎,各营房“请勿打扰”的免战牌高挂门口,心里早焦躁起来,霍得性起,暴跳下马,卸了盔甲,赤膊裸身,
遍体筋突,露着胸前的一片盖胆黄毛,敞着背上两枝横生板肋,左青龙、又白虎,挺着那杆大枪,步行呼啦啦地
朝水军偏寨奔去,一路灯红酒绿的美景不顾,单要寻人厮杀………………
  黄副将见了,也忙下马卸甲,跟作赤膊上阵状,挺着那根枣阳槊,随后赶来。待到水寨辕门外,早瞅见那里
一员女将,正蹲在地上临水浣衣。那女将怎生打扮?但见:
  “雾鬓云髻俏娇娃,出落在碧玉人家;黄金坚甲罩旗袍,柳腰斜挎按摩包;霜刀把臭脚削砍,纤手将毛腿捏
拿,有道是:花枝招展洗脚妹,顶天立地女将军!”
  
  看官有道:这女将军即非凡品,缘何止落得个野寨落草?盖因这世祖年间,主上不正,奸佞当道,单道这江
戚施:诈文伪武,左右多狼心狗行之徒;好财贪贿,前后皆獐头鼠目之辈;致使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
禽兽食禄;奸佞狡邪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壮丁青年,群比为盗,
妇女少艾,纷纷落草!
  
  闲言碎语不多讲,再说这黄副将窥见此等人物,大喜,以手指那女将,高叫道:“太君!那里,花姑娘蹲着
的斯密达!”
  野主任听了,定睛观瞧,果然是一副好身材!回头吩咐道:“呦西呦西,黄桑,高声的不要,随我翘翘地靠
上去。”说罢,蛇矛枪单交左手,右手掣出那把倭刀,仰天一举,号令一声:“兔子给给!”领着黄德智旋风般
地着地卷将上去…………
  话说这女将姓邓名玉娇,才在这梦幻城新挂单不久,野三关之风土人情,不甚熟谙,止在这城里做些修脚推
拿陪舞伴唱的营生,却不知这邓贵大镇三关的名头。这日邓玉娇正在水寨这里偷闲洗衣,忽听一声梆子响,早见
几员彪形赤膊大汉,各持军器,风扫落叶般地杀将上来。邓玉娇见势不谐,起身急闪,早有黄德智横槊拦住去路
,断喝一声:兀那娘子,你待哪里走!邓玉娇赶忙道个万福,微启檀口,轻唱一诺道:“这位老总,奴家良善妇
女也!”野主任闻言嘎嘎一声冷笑:这寨里某三日扫荡一遍,比俺那丈母家里还熟,早晓得这哪里有甚么良家妇
女!你这小娇娘,识相地自己把甲卸了衣解了,乖乖地听话,勿要本主任亲自动手!邓玉娇见话不投机,强笑道
:“太君多是酒吃得多了,莫要说这许多风话!”低头寻个间隙便走。
  野主任大怒,断喝道:“你这婆娘,大爷又不少你钱财,装甚鸟清纯!哪里走,看砖!”早从裤裆里掏出那
块八棱金砖,照玉娇流星赶月一般劈面打来。原来这野主任一向出手阔绰,极尽奢靡,惯以金砖银锭为暗器,上
阵打将,能够百步取人,去不放空。玉娇措不及防,脑门上早着一砖,哎呀一声,娇躯倒地。野主任见打翻玉娇
,又见那玉娇手里又无军器,想这小娇娘何足挂齿!把蛇矛往地上一杵,撇掉倭刀,抖擞精神,晃双臂便来擒那
玉娇。
  却不防这玉娇一个鲤鱼打挺跳将起来,自腰间按摩包里早掣出那柄长三寸,宽一指,薄如纸,重82斤的青
龙偃月修脚刀来,迎风一晃,早有长二长短,门扇般宽窄!手起一刀,只听咔嚓一声,但见血光溅起三丈来高,
野主任身首异处,一命呜呼!可怜这邓贵大半世主任,化作南柯一梦!这黄德智见砍翻了邓贵大,哇呀呀怪叫一
声:“兀这鸟婆娘,安敢伤吾领导!”抡起那枣阳槊,放出那身城管执法横练的功夫来,上前便斗玉娇。交手只
一合,被那玉娇手起刀落,斩断一臂。黄德智叫一声啊呀不好,弃了断臂,撒丫子便走。邓玉娇却不追赶,去那
尸体旁割下一襟,沾着鲜血,在那墙壁上写了“杀人者修脚玉娇”七个大字,撇了青龙修脚刀,坐在尸体旁,自
待官府公人来。
  毕竟这邓玉娇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78楼 发表于: 2009-08-18


 谁是为商纣王“翻案”第一人 [转帖]


《成都晚报》近日报道:为商纣王“翻案”,钱文忠算得上第一人。在近期《百家讲坛》中,钱文忠在讲到殷商文化一节时语出惊人:两千多年来被冠以“暴君”的商纣王属于历史最悠久的“冤案”,实际上商纣王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
  这个报道让我大跌眼镜。近年来,媒体和民众对于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文化,甚至现当代史,都显示了让人惊异的无知。

  为商纣王“翻案”,自古就有,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有争论,所以钱文忠所说绝非语出惊人。《论语》中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意思是纣的不善,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过分呀!孟子在《公孙丑》篇说:纣王执政时,因为距离贤君武丁的年代并不久远,当时的良好民俗、先民遗风、仁慈的政治传统等,都还保留了不少。史学家顾颉刚就认为,纣王的罪状是历代累积起来的,源于周人为宣传目的而进行的人身攻击,多为不实之词。

  郭沫若和毛泽东是当代给商纣王“翻案”的两位最著名人物。郭沫若据说研究甲骨文卜辞得出的结论:“商纣王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是不可淹没的。有一个很宏大的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史家所抹杀,在我看来,比较起周人的翦灭殷室,于我们民族的贡献更要伟大。”毛泽东则说过:“商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和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他还说:“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

  “暴君”与是否有历史功绩,依然是两个概念,比如秦始皇,有再大历史功绩也依然是个暴君。纣王穷兵黩武、横征暴敛、滥施酷刑,这些史实是有确证的。所以,称纣王为“暴君”至少不是什么冤案,只是他并非一无是处而已。

  (《社会观察》2009年第5期叶匡政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79楼 发表于: 2009-08-18


从“周扬”批判事件中感悟文革 [转帖]


  
  1949年,毛泽东同周扬、茅盾、郭沫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

  
  周扬(左一)与郭沫若(右一)、茅盾在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中的合影。

    

  周扬

 

来源:中华读书报

 周扬生于1908年,湖南益阳人。1928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同年冬留学日本。1930年回上海,投身左翼文艺运动。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文学月报》主编。1936年发生“两个口号”的论争。1937年到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鲁迅艺术文学院副院长、延安大学校长等。1946年─1949年,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长、华北局宣传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文化宣传方面的领导工作,任职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文革”中受批判并被监禁。粉碎“四人帮”后复出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1989年去世。

  主要著述

  左联时代以及延安时代之初,着重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及美学的论述,写有《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十五年来的苏联文学》、《现实主义试论》、《典型与个性》、《关于国防文学》、《文学与生活漫谈》等,翻译《安娜·卡列尼娜》、《生活与美学》(1979年更名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1959年与郭沫若共同主编出版大跃进民歌集《红旗歌谣》。《周扬文集》共5卷,自1984年历10年至1994年出齐。

  从“周扬”批判事件中感悟文革

  一、查阅情况

  近几天连续查找了许多有关批判周扬的报导,在大略看了一遍后,又挑了几篇作为仔细研究的对象。

  在此之前,最初接触到周扬的名字来自于“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案以及之后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后来阅读了多本有关周扬的著作后,对他就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在丁玲事件中,当时出面打丁玲的是周扬,自30年代初开始,周扬就上海“左联”呼风唤雨,1942年后,成为毛泽东的文艺理论的权威解释者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首席发言人。建国后,周扬统领全国文艺十六七年,不同的数据都显示,周扬作为建国后“文艺战线”的头号人物,在50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对中国文艺界所造成的巨大灾难负有直接的责任,经他的手落难的文人不计其数,以至于海外长时间普遍把他看成是中国的“文艺沙皇”,国内文人摄于他的熏天的权势,不敢怒也不敢言。直到文革,毛泽东封中宣部“阎王殿”的恶号,周扬被扣上“阎王殿”“二阎王”(“大阎王”是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的罪名。从1966年起,周扬从批判者变成了被批判者。而我这段时间查阅的报纸的主要集中在1966年、1967年、1968年和1970年这三年有关批判周扬的相关报导。

  二、周扬的主要罪行

  “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与著名的“文艺黑线”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的经典文献《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认了“文艺黑线”的存在:“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周扬在这条黑线中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他被认为是“总头目”①,“代表人物中的代表人物”②。

  批判者给周扬扣上了多个罪状,我将其总结一下最主要的有两大罪状:

  (一)20世纪30年代,周扬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迎合蒋匪帮的政治需要,配合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③拱手让出了文艺界的领导权; 与提倡“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鲁迅相对抗, 作为党在文艺界的领导人,却对鲁迅发动了“恶毒的围攻”。30年代文化战线上就已经存在着以鲁迅为一方和以周扬为另一方的两条路线的斗争④。

  (二)50年代末60年代初,周扬宣扬“全民文艺”论。1962年周扬在《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一文中说,新中国建立十余年后,“人民”的概念已空前扩大,因为文艺所服务的人群也空前扩大,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这被认为是反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打着“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招牌,其实是主张文艺为资产阶级服务,因为马克思说过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描写成为社会一切成员的公共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利益以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写成唯一合理的和公认的思想” ⑤ “全民文艺”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批判者看来无一不是反动的。

  三、“周扬”批判事件中感悟文革

  在今天看来,周扬的许多累累“罪行”都是那么令人匪夷所思。但当时的每一篇批判文章都底气十足、言之确凿。在批判文辞当中,通常有许多是不分青红皂白,断章取义的,经不起事实的推敲。例如,1937年,周扬曾说延安的这些作家不会反党,延安“不会出纪德,更不至有布宁”。这本是对革命延安的歌颂,是对延安革命形势的颂扬,但在文革时期却被这样加以分析:“如果周扬自己不是脑后长着反骨的叛徒或特务,如果周扬不是把王实味之流作为自己的‘亲骨肉’,为什么这样匆匆忙忙地断定延安没有纪德和布宁、为什么要把话讲得这样绝呢?真是不打自招!” ⑥不提供一点证据,只凭文字的推断就可以为周扬定罪了。这些充满了语词任意嫁接、毫无证据的臆想推测、漏洞百出的文章在当时层出不穷,翻阅这一时期的批判文章,“如果不是……怎么会……”是批判者常用的句式。批判者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主观臆断,而且他们也用不着害怕被批判者反驳他们,因为当这些批判出笼时被批判者大都业已失去了反驳的能力甚至是反驳的机会。批判不是一对一的辩论。无论是在力量上还是在数量上,被批判者与批判者都相差悬殊。

  这一时期的批判文章总在没有提供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就给被批判者乱扣上什么“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对毛主席”、“叛徒”、“两面派”的反动帽子。例如,周扬是虚伪的:“他惯于看风使舵,如同蜥蜴一样,随时改变其颜色。”“周扬是一个典型的阴险狡诈的两面派” ⑦。“他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见风使舵,投机取巧。当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发动进攻时,他就加紧幕后活动,积极配合,煽风点火,大肆放毒。当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进行反击时,他又找一种颜色把自己掩护进来,装扮成党的代言人,转移斗争的目标,捞取政治资本。直至斗争烈火向他逼近,末日临头,他还会采取‘以攻为守’的作垂死挣扎。” ⑧狂热性的用语泛滥于各种批判文章中,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在极左思潮泛滥的情状下所出现的宗教般的狂热。这种文体不以逻辑推理力量见长,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喜用极端情绪化的、夸大的语言,甚至极端、夸大到有些不自控的地步。批判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被批判者,他们进行的是有罪推定。因而,他们对被批判者语词的理解根本不顾忌是否“误解”,许多时候甚至是有意“误解”,人为地煽动起来的普遍而严重的阶级对立情绪发展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另外,由于毛主席语录在文革时期的风靡流行,也使批判者拿到了一把屡试不爽的利具,他们善于将领袖的语录与自己的推断指认嫁接在一起。在革命年代,革命领袖的言行具有巨大的权威性。他的批判力度强大无比,在批《武训传》是这样,反右派运动是这样,反右倾批彭德怀是这样,文化部整风也是这样,文化大革命更是这样。而且无论夸张到怎样的程度都不为过。“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这些并不是林彪和柯庆施两个人独到的发明,而是他们总结了党内、革命队伍内相沿成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看到了当时领袖语录的普遍适用性。1962年周扬支持小说《刘志丹》的出版,并接见小说的作者,给予赞扬。姚文元指出“:他们企图假借这部小说,洗刷高岗的反党罪恶,篡改党史,推翻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对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正确结论。”随后又别有用心地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⑨这就为周扬的行为定了性。

  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在复杂而残酷的党内斗争中,绝大多数人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充当过整人与被整的双重角色,只是不同角色的时间长短、程度深浅、以及结果各有不同。而周扬也是这一现象中的一员。在阅读这一时期的报纸时,往往很多的现象都令我觉得如此可笑,但也如此的悲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者在运动开展之前就错误地认定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着一个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司令部,认定中国社会存在着你死我活的两大对立的阶级阵营,这也正是其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主要理论根据。运动爆发后,被人为地划分出来的两大对立的营垒摆在了广大群众的面前,容不得那些不愿或不敢置身事外的平民百姓们不迅即作出抉择。于是,党内的两派斗争迅速化作了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的派性争斗。在争斗中彼此用侮辱谩骂相互攻讦成了当时司空见惯的寻常事情。对很多亲身经历过文革的人,这一段历史都是不堪回首的,他们大多是在这段历史中收获的就是难以愈合的情感创伤和心灵折磨。

  不同历史时期的周扬

  周扬的一生,是一首变奏曲。其实一共有四个周扬,即:左联的周扬、延安的周扬、“十七年”的周扬以及“文革”后的周扬。每个时期的周扬,都不大一样,甚至很不相同。

  很多人并不清楚存在这样的区分。他们脑海里的周扬形象,是相对固定的。实际与此相去甚远。“文革”后,很多人对于周扬似乎变了一个人惊讶不已,那是对他一生缺乏了解的缘故。

  上海风华

  把有关周扬的各种观感放在一起,分别排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时期与周扬认识或相熟络的人,对周的描述颇相径庭。“我有一个印象,他很客气,但有官气。极力想表现得轻松一些,开开玩笑,但总觉得不自然。”这是张光年嘴中1948年前后的周扬。于光远在《几番风雨忆周扬》里,谈到50年代中期在中宣部一些会议上所“亲见”的周扬———他连续使用如下数词来形容:“疾言厉色、咄咄进逼、令人可畏。”至于王蒙、唐达成等文坛后辈,周扬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目光如电”、“严肃精明”,是恩威如山、气势凛然,直至“厉害”、“寒光闪闪”、“锋芒逼人”、“地动山摇”。

  曾经还有一个周扬。1991年,前“剧联”负责人赵铭彝接受李辉采访,就30年代初的周扬做了一番描绘:“他那时候被称为ModernBoy。他在日本呆过,很开朗,不像我们那样拘谨。”摩登男孩?难道这跟后来让青年王蒙“汗流浃背,诚惶诚恐”,觉得“他的每一个字包括语气词和咳嗽都显得那样权威”的“周扬同志”是同一个人么?赵铭彝的讲述,为夏衍所证实:“那个时候,他很潇洒,很漂亮。穿着西服,特别讲究,欢喜跳舞。”他把这样的意思强调了好几遍,甚至有点击节似地说:“他爱去跳舞,跟我们一起上咖啡馆,看电影。那时候,他可真是潇洒。”

  随后留在当年同志的记忆里的,是上海党组织连遭重创、完全失去和党联系的情势之下,不屈不挠、出生**、顽强支撑的周扬。1934、1935两年,上海中央局书记李竹声及其继任者盛忠亮先后被捕和叛变,导致巨大损失,包括阳翰笙、田汉在内多人被捕,左翼文化领导机构“文委”幸存者只剩下周扬、夏衍、钱亦石三人。不久,夏衍离沪避险,钱亦石也因故停止活动,唯有周扬自己独撑局面。不夸张地说,1934、1935年中国红色文艺未被白色恐怖摧毁,多赖周扬。1936年4月陕北终于来人(起初尚不知道来者即冯雪峰)时,他交出的是一份“文委”系统多达一百多人的更加壮大了的党员名单。实际上,周扬的重要贡献不仅仅是维系并扩大了左翼文化界党的队伍,还包括在失去和党的联系的情况下,重整旗鼓,使一度涣散的“文委”及所属各联得以恢复。1935年10月,周扬与结束避险、返回上海的夏衍等人会面讨论,“一致同意重建‘文委’”,“由于当时不能和中央取得联系,所以决定新的‘文委’是临时性的组织,等江苏省委重建或和中央取得联系后,请求追认或改组。”(夏衍:《懒寻旧梦录》)由于周扬一段时间以来的卓越工作,他在这次组织重建中被同志们一致推选为“文委”书记。彼时,他奋勇上前攥在手心的,不是“权力”,是危险的责任与使命。最终来看,他也称得上“不辱使命”。周扬为保存左翼文艺的重大贡献,直到现在,文学史教材和大学讲堂上,讲得都不多。

  1937年9月,由中共上海办事处主任潘汉年安排,周扬夫妇赴延安。也正从这一刻,周扬进入另一种角色。李辉所用“仕途上摇荡的秋千”的比喻,渐渐可以成立了。

  在延安

  初至延安,周扬并不引人注目,甚或有些寂寂然——他被安排的位置是边区教育厅长,跟文艺无关,而且这是一个闲职。“抗大、鲁艺、陕公、女大……这些干部学校大家都很重视,但这些学校都不归教育厅管。边区普通中学没有几个,小学也不发达,周扬这个教育厅长的本职工作不会多。”(于光远:《周扬和我》)

  周扬在这位置上闲呆了两年多,工作内容近乎于扫盲。其间,延安文艺事业已如火如荼开展,但却难见作为30年代左翼文艺的主要领导人周扬的身影。“边区文协”1937年11月14日成立时,出任主任的是与他结伴同来延安的哲学家艾思奇,副主任柯仲平;然后,吴玉章任主任,副主任有艾思奇、柯仲平、丁玲,仍然没有周扬。直到第二年,“边区文协”分支机构“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战联合会”成立时,我们才在执委会名单中看见周扬这个名字。我们虽不能据此说周扬受到冷落,但他在延安一度与文艺界相疏离却是事实。

  他重新回来,是1940年出任鲁艺副院长(院长吴玉章。之前,1939年2月,《文艺战线》创刊,周扬任主编,是他重返文艺的一个迹象)。这是对他与文艺的关系的重新承认。

  先前,鲁艺只是一个干部学校,经他之手,两年之内鲁艺脱离培训色彩,俨然是一所造就专门人材的艺术院校了。华君武说:“周扬同志来后,我的印象是在艺术教学和实践上明显加强。”(《回忆周扬几件事》),这种加强,就是正规化,是“大、洋、古”。文学系教学,突出俄苏经典文学,讲萧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戏剧系的教学实践一直以排演大戏、洋戏为主;音乐系推出大型、近代化、学院式创作《黄河大合唱》;美术系强调素描、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尽管是穿了衣服的);鲁艺的图书馆,则是延安最齐全最专业的,中外名著藏书渐积至“四五万册”之多。

  鲁艺学生程远回忆,鲁艺内的“学术空气”曾经是很浓的。“大家有不同意见,都是坦诚相见,过后仍友好相处”。他认为“这与周扬同志办学的民主作风有关系”(《我们的好院长》)。晚至1942年4月,距历史性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仅仅一个月,周扬于鲁艺四周年之际,仍然申明他的教育方针:鲁艺的使命,是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材——“有某种技术专长及具有历史知识与艺术理论修养的人材”;教育精神为学术自由——“各学派学者专家均可在院内自由讲学,并进行各种实际艺术活动”。(《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

  周扬没有觉出他的办学方向有“错误”。这就是毛泽东批评的“关门提高”。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是《讲话》重点之一。毛泽东说:“有些同志,在过去,是相当地或是严重地轻视了和忽视了普及,他们不适当地太强调了提高。”这句话主要就是针对鲁艺和周扬。

  周扬正式踏上革命文艺道路以来,已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快要结束时,由于没有处理好同鲁迅的关系,使他的经历蒙上阴影。在延安,他起初沉寂,然后重振旗鼓,但正在有起色的时候,又被告知犯了错误——虽不是非常严重,可他显然没有机会再犯错误了。《讲话》后,每个延安文艺工作者都发生着转变,而周扬的转变,最彻底,也最成功。

  1942年9月,周扬在《解放日报》发表长文《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鲁艺学风总结报告之理论部分:对鲁艺教育的一个检讨和自我批评》,正式和全面否定鲁艺以往的工作,承认所犯错误主要有:搞专门化、正规化,脱离实际,关门提高,对现实主义理解是片面的、非历史主义的。这是第一步。

  幡然猛醒的周扬,迅速改造鲁艺。鲁艺最早发掘秧歌这种民间形式,并找到以革命意识形态对它加以改造的成功之路。1943年春节,鲁艺秧歌队百余人连续在杨家岭、中央党校、文化沟联防司令部等处表演,推出经典性的《兄妹开荒》,毛泽东看后认为很好,连连点头:“这还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除秧歌外,鲁艺拿手的还有快板、狮舞、旱船、推车等。这是第二步。

  “后来周扬编选一本马恩列斯论文艺,把毛主席的文章也收进去,可能这很受毛主席的欣赏。”陈明在回忆丁玲、周扬与毛泽东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时这样说。所指即周扬编辑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此书重新编定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及其权威阐释者的谱系,正式地把毛泽东加入到这一谱系之中。这是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三部曲之后,周扬又成功领导和组织创作《白毛女》、成功树立赵树理为延安文学典范(提出“赵树理方向”),进一步向毛泽东文艺话语体系的主要代言人地位逼近。延安,对中国革命是一个转折,对周扬个人也是。

  十七年

  共和国建立后至“文革”开始,周扬一直是意识形态管理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二号人物;作为分管文艺的副部长,他在文艺界则是最高领导。

  直到“文革”,周扬在仕途上脚步总的来说是坚实的,尽管其间文坛运动不断、风浪迭起,他的身影却大致稳固。这并非只是由于他能忠实执行指示,也跟他在工作上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分不开。

  尽管如此,他仍发生过很大的失误。那不是他不尽责,而是他根本没能意识到。突出的例子,是对《武训传》的批判。“毛主席批评他很厉害。把他叫到中南海,回来后情绪恶劣。……感慨地对我说:‘批评我政治上不开展。’……挨批评后,撤掉了他的文化部副部长和党组书记职务。”(张光年:《忆周扬》)类似的有“问题”却看不出的事,不止一次。张光年说江青曾把周扬和他邀到中南海看影片《荣誉属于谁》,说“有问题”,但周、张都看不出来,过后才知道“与高岗有关”。1954年批“红学”,情形也差不多。我们发现虽然十七年中他在历次文艺界“斗争”中主其事,但历数之,几乎没有一次是他主动、提前发现“问题”。他的好处是最高层指示他能忠实执行,不足则是始终不能率先侦察到“敌情”。

  在他通常的凛然端严之外,还有一种必须被捕捉到的表情——犹豫。此词在这里含义比较复杂:不坚决,惶惑,不忍,勉强,不解,疑问……可能都有一点。河北作家刘真因反映大跃进中农村的民生现实被批判,1962年周扬来天津参加文艺界座谈,听说不许刘真参加,特派秘书用车接到会议上,并单独进行一次谈话。刘真说:“一句批评也没有”,“这次会议以后,我又可以写了”。(《他的名字叫“没法说”……》)青年王蒙沦为右派后,感觉到周扬试图以某种方式“帮助”他。唐达成“鸣放”中写长文与周杨“商榷”,于是成为右派;但奇怪的是把人打成右派后周扬却似乎于心有些不安,1959年在八大处把正在附近农场劳动的唐找来,接谈,“态度很和蔼”,过了两年,唐被调回作协。(唐达成:《四十年来的印象和认识》)温济泽也说自己1957年在工作中触恼了周扬,被打成右派,但他又听说周扬曾让秘书专门打电话,“声明他并没有要广播局划温济泽为右派”。(《历史新时期的周扬》)蓝翎说:“我划右派时听说他不同意……看来他并不希望我一下子栽倒。”(《摇荡的秋千·与蓝翎谈周扬》)华君武说:“(对反右)周扬掌握的原则是:可划可不划的,就不划。我知道有好几位党内外的美术家都岌岌可危而未被定为‘右派’。”

  1961年至1962年间,周恩来、李富春等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从经济到文化,整个政策都在向富于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此时周扬,跟建国后头十年比,又像变了一个人,兴奋而有活力。鉴于“双百方针”贯彻不利、破坏严重,聂荣臻组织制定《科学十四条》,其意义相当于给科学立法。周扬受了启发,决心搞文艺条例,这就是著名的“文艺八条”。恍如昨日重现,我们好像重睹十几年前为鲁艺制订“公约”的那个周扬。讨论中,周扬一改滴水不漏的官样风格,变得尖锐起来:

  定稿后,周扬“高兴”地说:“这是文艺上第一个纠‘左’的文件。”我读到这句话,不由大惊——原来周扬心中对于纠“左”也是“有志乎此久矣”。

  最后的身影

  对周扬,有人嫌他左,有人则指责他右;而他究竟是左还是右呢?依我看,周扬处在一种中间状态。这种状态其实是20世纪中国的一种常态,它来自于矛盾、徘徊与困惑,诉说着价值判断和选择上的两难境地。

  这是一种精神困境与矛盾。

  “文革”后,周扬在某些人看来大约滑到“右”的方向上去了。更多的人,则为他这新形象喝彩。他由于“异化”问题文章遭受压力的同时,也赢得从来没有过的声望和赞誉。1985年初,四次作代会期间,有二封慰问信“正在被迅速地传阅和署名”,里面写着这样的句子:“您这些年来发表的许多精辟的文章和言论,是符合党中央给大会的《祝词》的精神的,对推动我国文艺理论的前进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起了良好的作用。”(袁鹰:《舷梯上的背影》)

  他部分地从“代言者”角色中走出来,身上有一种思想者的自我因素在恢复。他“文革”后两篇最重要的文章《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即提出“异化”问题之文),单单看他拟定的标题,就透出新的气息。前者富于激情,袒露着鲜明态度。后者居然用了“探讨”一词,这不仅仅是谦逊,也表示作者回到自己,回到以个人身份展开说理的立场。

  他为什么会想到研究“异化”问题?这样一个问题,由这样一个人去触及,特别值得深思。许多人把这看成“现身说法”,连他的亲生儿子也说:

  作为悲剧人物,没有那最后一幕,便不完整。“异化”要了他的命。其实他自己是一个被异化了的人,早就被异化夺走了他少见的才华,最后以身殉异化。人虽死了,悲剧还在继续演出,并未结束。(《摇荡的秋千·与周艾若谈周扬》)

  他借“异化”问题向自己内心的某个角落,稍稍走近了一点,引发的反应是剧烈的。凡事皆有外因、内因。周扬晚年痴呆失语,固然与大受刺激有关,但似乎更宜注意其一生精神上有所不曾解开的疙瘩,也即他自己所讲的“夹缝”状态——那种矛盾、反复、迷惘,那种不停的自我否定、左右为难、不知所之,都作为长久的积郁,压在心头。每想到他的晚年情形,我的脑海通常定格在两种面容上,一是失语后的呆滞,一是流泪、不断地流泪。两种面容,都极令我震动。须知,这个人,曾经是最有才华的演讲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到最后,在来人面前,他却往往空张着嘴,说不出任何话。还有他的流泪,差不多每一个回忆者都会提到这一点,他似乎在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面前流泪,不分场合,不分情景,说着说着,眼中就盈满泪水。有人说那是忏悔的泪水,我却还从中读出了渐渐褪去茧皮、重新变得鲜嫩敏感的心灵。

  真诚的生命是一个觉悟的过程,它属于历尽曲折、最后能够让目光寻找到光明所在的人。我认为周扬最后是朝着这个方向走去的。(李洁非)

  凤凰宽频... 口述历史/学者顾骧——周扬:文革前文艺战线的指挥官

 

 

[此帖子已被 luo 在 2009-8-18 14:49:24 编辑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0楼 发表于: 2009-08-18


三年大饥荒为什么不如反右文革记载多? [转帖]


作者:任复兴 2009-5-18 11:23:03 发表于:博客中国

野史按:对主帖以下话有同感:“反右运动中很多被打击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写了很多有关文章和书籍。但是,60年代的大饥荒中死去的农民却是沉默的一群,他们默默地死去,不要说立碑,很多人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更没有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比如章贻和书中,记载了她家在大饥荒中(以十分之一价格)到饭店吃特权饭与不喜欢的人相遇之事。那时我家正在死亡线上挣扎,吃糠连屎都难拉呢!!文革整肃的,许多也是在大饥荒中享受特殊供应的特权阶层。
中国江苏退休教师李世华撰写的《共用的墓碑--一个中国家庭的纪事》一书在中国被禁,李世华的博客也被关闭。李世华以一个农民儿子的亲身经历,在书中记录了共产党执政后的一系列运动,特别是1960年代初的大饥荒给他的家人和他周边的人带来的灾难。

*一本血泪史:一家五口在大饥荒中饿死*

  退休教师李世华1943年出生在中国安徽省砀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60年代初的大饥荒期间,他家中包括父亲、祖父和叔父在内的五口人在短短28天的时间里被饿死。他撰写的《共用的墓碑--一个中国家庭的纪事》一书从个人家庭悲剧出发,把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历史记录下来。

  李世华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他在心里酝酿此书近半个世纪,退休后,他先去给家中长辈立碑,然后开始采访,收集史料,终于含泪成书。

  他说:“我常常是带着满脸的泪水写的。我常常是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趴在电脑前哭起来,哭了半天后平静下来再继续写。多少个夜晚我一夜一夜的失眠,但是我觉得我要写下去,写出来,因为这是我四十年的宿愿。”

  李世华说,此书原名曾定为《墓碑》。当时他已经成稿交付,等待美籍华裔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给该书作序。就在此时,明镜出版社通知他,杨继绳先生记录大饥荒的著作已经面世,书名就是《墓碑》,因此出版社跟李世华商量,将书名改成现在的《共用的墓碑--一个中国家庭的纪事》。

*著名作家巫宁坤:此书具有独特价值*

  中国著名作家巫宁坤看了手稿后答应为书作序,他对李世华说,阅读《共用的墓碑》令他痛苦不堪,不忍卒读。只有当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后才能动笔。巫宁坤认为此书具有独特价值,从一个大饥荒中被饿死的农民的儿子的独特的视角,来给几千万农民代言。他评论说,这是一部“用朴实的语言,无比真实的细节和催人泪下的情节写出的回忆录,具有它无可比拟的、独特的价值和感人肺腑的力量”。

  为《共用的墓碑》一书撰写序文的还有中国社科院原新闻研究所所长孙旭培。他也表示在读此书时不时难过地流下热泪。他说,“作为农民的儿子,李世华的家庭灾难极具那个荒唐时代的典型性。他的书写得不是个人的恩怨,而是数千万死于大饥荒的无名农民的家庭缩影。”

*《共用的墓碑》用一个家庭的历史悲剧讲述历史*

  李世华拜读过杨继绳的《墓碑》。他说,杨继绳的书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从河南,“祸起中原、甘肃不甘,安徽不安”的大角度写成,而他只希望通过一个家庭的变故,来反映一个大社会,一个大时代。特别是当他看到,一些中国网友竟然不相信大饥荒饿死数千万人的历史时,更感到他撰写此书的意义。

  李世华说:“杨继绳先生的书出来后,有网友写评论。一个网友说,‘大饥荒死了三千六百万人,鬼才相信呢’。到后来对我的书的评论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说,‘是在胡编乱造,在写小说’。我就更加感到,我自己用自己的事例来写出来,从这个意义来讲,可能比杨继绳的书更具有说服力。”

  香港明镜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出版了《共用的墓碑》。出版人何频对美国之音说,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讲述个人家庭历史的这类书很普通,有大量这类书籍。但是李世华的书却无法在中国大陆出版,令人遗憾。

*蔡咏梅:中国的政治审查制度至今仍十分严密*

  香港开放杂志编辑蔡咏梅说,由于大陆的政治禁忌多,审查制度严密,因此不论中国政治的左、中、右派,甚至是被称为“左王”的邓力群都不得不到仍然拥有出版自由的香港出版他们的书籍。

  蔡咏梅说:“一般来讲,其实这些书都是在谈中国的事情,如果这些书能够在国内出的话,大家当然选择在国内出,因为他们主要的读者还是在中国国内。但是因为不能出,才来香港出。在香港出书其实也是出于无奈,一个是在香港的读者市场比较小,另外一个是书怎么样进入大陆。一部分是靠大陆人过来买,另外你要带进大陆也很难。”

  蔡咏梅说,尽管在香港出书有种种困难,但那些真实记录历史的书籍仍然热卖,比如杨继绳的《墓碑》,吴法宪的回忆录,甚至是邓力群的书都在香港热卖,特别是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录音回忆录英文版,本周四(5月14日)一经面世,几个小时之内已经被抢购一空,人们正在急于订购月底出版的中文版。而这些书每一本在大陆都是“禁书”。

*《共用的墓碑》被列入低俗淫秽色情书籍名单*

  《共用的墓碑》一书近来也被江苏有关当局列为违禁书籍。江苏省连云港市文化网的报导说,“海州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按照扫黄打黑办公室的要求”,对该辖区的批发市场和地摊开展了清剿低俗淫秽色情内容的音像制品和查缴违禁书籍的专项行动。行动“主要清查《共用的墓碑--一个中国家庭的纪事》、《***事件中的戒严部队》、《MILK》等违禁书籍及203种含有低俗、淫秽色情内容的音像制品”。

  作者李世华说,他的区区22万字的《共用的墓碑》一书,仅仅记载了一个家庭的历史,却受到有关当局如此重视,被列在名单之首,让他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不过,李世华接着说,反右运动中很多被打击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写了很多有关文章和书籍。但是,60年代的大饥荒中死去的农民却是沉默的一群,他们默默地死去,不要说立碑,很多人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更没有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和经历。

  “所以我感到,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更有责任给这些人代言,这是我的强大动力,思想原动力就在这个地方。”

关键词:《共用的墓碑》,李世华,大饥荒,家庭悲剧,亲身经历,扫黄打黑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1楼 发表于: 2009-08-18

机智的周总理 [转帖]


  机智的周总理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2
  在一次外交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对外方针后,回答记者提问。一位西方记者提问道:“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实际上是讥笑我国建国初的贫穷。

  周恩来正色作答:“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全场愕然,鸦雀无声。

  周恩来以风趣的语调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是由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货币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周恩来一语惊四座,大厅内顿时响起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判断一个人谈判能力的高低往往不需要等到谈判开始,实际上,你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容回答问题的技巧、处理问题的方式,已经表明了在谈判桌上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3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 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

  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
  4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 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 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尽管中美当时处于敌对状态,但周总理一贯的思想,还是把当权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分开。在谈判桌上横眉冷对,那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但会场外,他可是统战高手,尽量做工作,力图潜移默化。他对普通美国民众一直是友好的,包括新闻记者在内。所以,在那个美国记者主动要和周总理握手时,周总理没有拒绝。但这个记者看来纯粹要使周总理难堪,否则不会自己主动握手,然后又懊悔不迭地拿手帕擦手。周总理在他擦手之前,也不会意识到他会这样做。当时大堂里人很多,就看你周恩来下不下得了台。所以周总理也拿出手帕擦手。请注意两人做法不同的是:记者擦完手后仍把手帕塞回裤兜,而周总理是擦完手后把手帕扔进了痰盂。

  周总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还能用,我的手帕因为擦了以后沾染了你的细胞 ,你这无耻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干净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5
  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苏联大使找到周总理,阴阳怪气地问道:“总理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周总理平静地回答: “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据权威人士推测, 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总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苏联大使有些恼怒:“总理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既是这样,那么请问: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周总理冷笑道:“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

  ——林彪叛逃苏联并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个消息传出后,国际上一些敌对分子幸灾乐祸。中苏关系当时严重恶化,苏联大使和总理见面时存心想看好戏,让周总理难堪。他见兜圈子达不到目的,就摊出所谓的“王牌”,料想周总理一定无话可说,结果周总理反戈一击,苏联大使陷入十分狼狈的境地。
  6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7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8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9
  周总理设宴招待外宾。上来一道汤菜,冬笋片是按照民族图案刻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外客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周总理对此也感到突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 ”接着他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 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话音未落,宾主哈哈大笑,气氛更加热烈,这道汤也被客人们喝得精光。

  ——在外交场合出现法西斯的标志很容易引起外交纠纷,尤其是曾经遭受法西斯铁蹄蹂躏的国家,他们看见这种标志是很反感的。周总理的解释及时解除了他们的误会,但令人叫绝的是周总理借题发挥,号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那个菜吃掉。意外的这么一个被动场面,经周总理反意正解,反倒起了活跃宴会气氛的作用。
  10
  文革期间,江苏省射阳县的一群红卫兵到北京上访,周总理接待了他们。红卫兵要求把射阳县名字改掉,理由是“射阳”二字是含沙射影,箭射红太阳。周总理听他们讲明来意后,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不理解总理为什么发笑,几只眼睛盯着总理脸上望。总理说:射阳两个字很好嘛,我看不用改了。你们这些小将看问题,为什么不从积极方面去看,而从消极方面去看呢?我说“射阳”两字很好,因为我的看法,不是箭射红太阳,而是红太阳光芒四射。周总理深怕他们听不清楚,又重复地说了一句对射阳的解释,射阳就是红太阳光芒四射,你们说对不对?说罢,又哈哈地大笑起来。红卫兵代表也都笑了,因为他们对总理的讲话感到心服口服,表示还是叫射阳县好。

  ——在文革那个特殊背景下,如果周总理从“射阳”的历史渊源和沿革去解释的话,红卫兵未必听得进去。当然也可以用行政命令来压服,但效果也不会好。周总理赋予“射阳”二字新的含义,使红卫兵心悦诚服。我们听故事的人现在也不得不击节赞叹呀!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2楼 发表于: 2009-08-18


 富有的崇祯君臣为何亡了国 [转帖]


明朝的覆亡可能是给钱闹的。

“朕非亡国之君,而事事皆亡国之象。”崇祯刚刚上台,即崇祯元年,陕北大旱,颗粒无收,百姓吃完野草吃树皮,吃完树皮就吃人。弄到这个程度了,国家应该赈灾了吧。禁不住基层官员的再三恳求,崇祯痛下决心,拨了十万两银子赈灾。有官员算了算账,十万两银子仅够十万灾民吃喝五十天,可是当时灾民何止百万?但是,崇祯此后再也不肯出一分钱,以至于人吃人的情况愈演愈烈。

“欲得须臾缓我死,不待闯王更待谁?”于是,李自成的队伍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明朝大好河山。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线捷报几无,要钱的报告一封接一封,崇祯对着这催命似的要钱报告一脸愁苦,反复声明“国库空虚”,拿不出银子。

崇祯想的办法是捐款助战,叫文武百官拿钱出来“保家卫国”,先从自己的亲戚入手,密令皇后的父亲周奎率先纳银十二万两。国难至此,应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了吧,但是周奎不买账,“老臣安得多金?”只肯出一万两。崇祯放出话来,说要采取“组织措施”,查处岳父有无“贪鄙事宜、不法情事”。周爹爹这才急了,赶忙进宫求助其女周皇后。周皇后暗地动了自己的“私房钱”,交给父亲五千两,周爹爹这才再次“慷慨”捐款,可是他截留了三千两,只交出二千两,从中赚了一把。

崇祯看到“慈善捐款”很不理想,就祭起了“反贪促捐”的法子,这才让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很多太监拿出自己的“珍玩”义卖,以示自己“倾家荡产”。有位勋戚一出手拿出了二万两银子,感动了崇祯,马上晋封他为侯爵。

就这样威逼利诱,崇祯共募得了二十多万两,大概可以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撒一勺子味精。

是皇亲国戚真的没钱?是文武百官真的那么廉洁?且看国丈周奎吧,这位仅捐一万二千两银子的“穷苦人家”,待李自成进北京城,在其家中查抄的现银是五十三万两,其他金银细软不算。

崇祯好像不太明白:干任何事情,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他只知道要别人出钱,自己一分不出,谁有那么傻呢?

在明朝,有所谓“金花银”,就是户部为皇帝设立的“小金库”。崇祯也许以为放在户部“国库”里的才是公款,金花银是绝对的私产,要动只能动国库,不能动私产,所以他才那么死当“守财奴”。

但说到底,这金花银是全国纳税人缴纳的,也是公款。

他不知道,公款的真正用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非取之于民,用之于宫(乃至皇帝)。这是绝对不能颠倒的逻辑,谁颠倒它,它就颠倒谁。崇祯把这逻辑完全颠倒了,他的江山不颠倒才怪呢!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3楼 发表于: 2009-08-18


孙子和吴起哪个厉害? [转帖]

 


  昨夜夜读兵书,读到有兵家提出一个问题:孙子和吴起哪个厉害些?

  这二人都是我自幼熟悉的人物,说谁比谁厉害,还真没想过。一般老百姓都更熟悉孙子,因为有完整的《孙子兵法》传世,但是对孙子的生平事迹,史书上却几乎没有记载,《史记》中只有见吴王阖闾,用他的宫女演示练兵,斩了两个宠姬的故事,之后便没有任何具体事迹了,可见孙子一生除了写了本书,并没有做出什么大事业。

  吴起的故事就丰富多彩了,从鲁国,到魏国,再到楚国,吴起做出了连番大事业,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但可惜的是,吴起的兵法却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只有残存的六篇残书。这大概是吴起在后世名气不如孙子的原因吧。我每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读到司马迁在最后说,孙子吴起的兵法,世上很多人家里都有,我就不多引用了……我都不禁为之气结:司马哥哥啊!吴子兵法后来搞丢了呀!

  对《华与华方法》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两个人的思想,一是孙子的《孙子兵法》,二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决战思想,“所有的会战,都是为了最后的决战”。所以我们常说经营者一定随时心中装着“决战”,只有清楚决战在哪里,你才能安排出会战的路线图,所有的投资才能一直持续不间断的积累在一个方向。

  孙子对华与华的影响更直接,《华与华方法》的所有思想,归结为四个字的基本原则:

  赢了再打。

  这“赢了再打”四个字,就来源于孙子“先胜而后战”的思想。我先插播一段,你可根据兴趣细读或扫描。不过我建议你用一生去反复读孙子这一段,因为这一段里蕴藏着一个最大的最本质的你最容易进入误区的道理,那就是——

  古今名将,多是败将!

  可以说名将=败将!

  名将败将二合一,品牌代言人:项羽。

  真正的常胜将军,都是没有什么智勇之名的,“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常胜将军总是赢得很不精彩,而名将都有可歌可泣的壮烈结局。

  常胜将军品牌代言人:无名氏。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战胜而天下曰善, 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指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信乎!当你面对一个新项目的上市,你能不能知胜败呢?你发动的时候是不是“动于九天之上”,根本和竞争对手不在一个层面呢?如何创造“胜于易胜”呢?

  企业经营的每一步都是投资,都是以巨大的金钱和机会成本去搏取未来,为了“知胜”我们用尽了一切手段,从市场调研到求签问神,巨大的风险时刻悬在我们头上,绝不可“战中求胜”,要尽最大可能去“知胜”,然后用压倒性的资源和可持续的结构去“胜中求战”。这就是史玉柱常说的“试点要慢,铺全国要快”吧。试点的慢过程是知胜的过程,铺全国的快是“以镒称铢”,用最大资源搏取最大胜利。

  我们必须清楚,只要你“战”,输的可能性永远大于赢的可能性,对任何人来将都是这样,所以绝不轻言战斗,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新的战斗,而是用资源和结构去成长。这一点吴起残缺的兵法里也有非常深刻的论述:


  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而得天下者稀,而亡者众。


  深刻啊!就凭这几句,就绝不能说吴起比孙子差。我们的经营者,也要深深的咀嚼这几句话,我看到中国的一些企业家,也是好战好胜,不断投入新的项目、“创新”,这样是不行的。要翻新,不要创新,要把一个胜利发展成为一个结构性的持续性胜利,才是基业长青之道,而不是不断去创造新的胜利。


  行文到最后,我还想试图回答孙子和吴起哪个厉害的问题。孙子兵法是世界级的,吴起的半部残书也不差。而且孙子没做出什么事业,吴起“可歌可泣”。两人应是不相伯仲。不过可以直接比较的有一件事,应是孙子胜吴起:

  吴起的发迹不太光彩,当初他在鲁国,鲁国要和齐国打仗,他想做大将。但是因为他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不信任他。他于是杀妻明志,得到了将印。这件事成为吴起一生的污点。

  孙子的发迹也是杀女人,(可怜的“旧社会”女人,新中国男女平等万岁!)他拿吴王的后宫女子演示练兵,妃子们嘻嘻哈哈,他就杀了领头的两个宠妃,把那群姑娘马上训练成了一支视死如归的铁军。吴王虽然心如刀绞,还是把军队交给了他。

  所以吴起发迹靠杀自己的老婆,而孙子发迹是杀了老板的老婆,而且是两个。

  孙子比吴起厉害!


  本博文版权属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与华营销博客。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4楼 发表于: 2009-08-18


最新证据:川岛芳子诈死隐居长春30年? [转帖]


中方研究者根据最新证据得出此结论。严谨的日本专家亦认为,这个可能性是99%.

新闻背景

长春职业画家张钰去年透露一个大秘密:“姥爷临终前告诉我,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方姥就是川岛芳子,方姥到1978年才去世。”并披露关于此事的诸多情况,本报作过连续报道。

其间,张钰、“方姥”故居邻居、张钰之母段续擎、爱新觉罗家族现族长爱新觉罗·德崇、川岛芳子亲妹妹金默玉各自表述过相同或相悖的证言。“方姥”遗物景泰蓝狮子中的神秘篆字纸条、刻有英文字母“HK”的望远镜等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公AN影像专家更鉴定“方姥”画像与川岛芳子为一人。

今年,研究者李刚等人,又在浙江某寺发现疑似“方姥”的骨灰,并带至日本进行DNA检测。

历史迷案,云开雾散?

从日本考证归来的李刚等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张钰所说的方姥,就是川岛芳子!”李刚等表示,三大最新出现的科学考证证据,已确证张钰姥爷段翔(化名)的遗言。

赴日考证,意在寻找科学证据。最初,并不顺利。

3月1日,段续擎、张钰母女,中方研究者李刚、何景方等人,抵达日本东京。早在2月11日,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庆祥,即受李刚委托,携相关物证抵日,参与日方鉴定。

“最权威的方法是DNA检测。”李刚说,在日方联系下,中日双方针对从浙江找回的“方觉香居士骨灰”,进行DNA检测,“2000年,日本专家阿部由美子博士,取得爱新觉罗·宪东的4根头发,他是川岛芳子同父同母的兄弟,这为DNA检测提供了前提条件。”

其后,日方多次实验,但未在疑似“方姥”的“方觉香骨灰”中找到DNA元素。

“原因是这些骨灰已深度火化了。”李刚说,“日本九州的鉴定专家,研究了‘方姥’可能接触过的物品,比如密码箱、望远镜、药勺等,希望从中找到DNA元素,也没成功,日方专家说是因为年代太久远。”

DNA检测骨灰中未发现DNA元素 指纹检测未找到“方姥”指纹

另一条科学验证路径,是指纹比对。

李刚介绍,日方存有川岛芳子的指纹,“他们希望在‘方姥’留下的望远镜等物品中,找到可以对比的指纹。”

对此,记者曾专门咨询公AN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据称,从技术层面看,指纹留在物体上后,如不经特殊保护,保留期一般不超半年,即使留在保存环境较好的玻璃等器物上,也很难超过两年。

李刚坦言,并没在张钰提供的物品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指纹,“日方正在检测方姥看过的5本《红楼梦》和《产婆学》等书。但在日本期间,我们听段续擎说,方姥看书有时用镊子翻页,看来靠指纹检测找出证据,也基本无望。”

据悉,日方专家亦鉴定了其他物件,但对“方姥是否真是川岛芳子”并无决定性影响,且一些鉴定结果与前述报道重合,故不再引述。

新证1 刑场上的死者不是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被押期间所拍照片和行刑后照片,吉林省公AN厅副调研员、省公AN摄影协会秘书长台禄林以个人身份作出鉴定结论:两张照片中并非同一人。

李刚介绍,针对这一结果,日方再次进行鉴定,“日本专家将行刑后的照片通过电脑制作,将人像立体化,进行骨骼分解,得出的鉴定结论是,被枪毙的死者不是川岛芳子。”

新证2 李香兰:没别的可能性

3月8日,中方研究者回国,张钰一人留在日本东京,等待会见川岛芳子生前密友——现已88岁的李香兰。

根据研究者提供的书面材料,3月12日18时,张钰来到李香兰住处。这场会见,李香兰事先要求不能超过15分钟。双方见面后,张钰谈起“方姥”的生活习惯,并介绍了“方姥”住房、茶室的布置。听完这些介绍,李香兰连声说“是哥哥!”李香兰对川岛芳子的称呼,一向是“哥哥”。

谈话中,在场日本记者问李香兰:“‘方姥’会是川岛芳子吗?”

李香兰回答:“没别的可能性了。”

这场会见,实际用时4小时。

本报曾报道过,张钰说“方姥”曾为她画过一幅墨版肖像画,在这幅画的下面,隐约有三个字:“姥留念”。

研究者们表示,这是方姥留下的惟一笔迹。

吉林省收藏家协会创始组建人、知名古董鉴定家郭相武对笔迹进行了校对。“鉴定书画真伪,最主要的一项是字迹鉴定。”郭相武表示,他对自己的鉴定结论有信心。

困难的是,“姥留念”三个字刻上后,有人似乎想隐藏什么,又用墨水涂抹在字上,导致只有“念”字比较清晰。”郭相武分析,涂抹字迹的人可能是作者本人,“也就是方姥。”

容易的是,川岛芳子笔迹留存世上较多,这为笔迹比对提供了保障。郭相武选择的主要比照对象,是川岛芳子在狱中写给其养父川岛浪速的信。

郭相武比较发现,“念”字其上部的“人”,和川岛芳子信中“今”字、“命”字上部的“人”,其书写习惯一致,“这是一般作伪者想不到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郭相武说。

由此,郭相武出具鉴定意见:从字迹看,为同一人所写。

日方也对两者笔迹进行了鉴定,没有得出结论。目前,中方研究者们采信了郭相武的结论。

新证3 笔迹鉴定为同一人所写

为什么有人要把这些字涂上墨水呢?

新证4 老照片中的第六人

这是一个最惊人、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发现!

日本考证期间,张钰母女与研究者们参观了松本市博物馆。松本市是川岛芳子年少时生活之地,该博物馆留存着川岛芳子的相关资料。馆内,展有川岛芳子多幅照片。段续擎表示这些照片很像方姥,在一副合影照片前,段续擎突然指着照片中一个人说,“这人面貌很像我父亲,越看越像。”

照片ZG有6人,摄于天津东兴楼,并无拍摄日期(注:史料载,川岛芳子曾以东兴楼为据点刺探情报)。

照片中5个人有署名:分别是川岛芳子、孝子、小口敏治、藤泽藤雄氏、千鹤子。只有一人没有署名,正是段续擎所指之人:一个20岁上下,一身军装,面露微笑的年轻男子,站在川岛芳子的身后。

研究者调查了署名5人的身份:孝子是个少女,千鹤子是川岛芳子的秘书,一身西服的小口敏治是日本某企业人士,藤泽与“第六人”穿同样军装,是个日本随军记者。

松本市馆方经过调查,没有查到“第六人”的任何相关资料。

他真是段续擎的养父段翔吗?

段翔的复杂身份

研究者们认为,段续擎所说的话,逻辑上成立。

理由在于,川岛芳子经营天津东兴楼时期,生于1918年的段翔正好20岁上下,当时在伪满铁路工作。段续擎介绍,段翔会一口流利的日语,生前说过自己曾给伪满警察局局长当翻译,“大约是1953年,父亲带我去过东兴楼,当时我记得是栋二层楼,对面有个饭店。父亲说他在解放前,曾经来过这里。”

“档案表明,他还在国民D军队当过差。”李刚说,早期他们曾详细调查段翔的经历,“因为他身份的复杂性,所以我们当时认为他有可能认识川岛芳子,但没有实质性证据。”

专家结论:确为段翔

发生这个意外插曲后,研究者回国后立刻忙起来。

他们在从日本带回的有关著作中,也找到了类似的照片。但这些能够看到“第六人”的照片中,都缺少他的署名。

研究者将两张照片交给台禄林,后者给出了书面鉴定结论:通过视觉、面部比例关系、电子影像叠影技术等三种对比方式比对,A、B图为同一人。

A图是神秘的“第六人”照片,B图是段翔单人照片。

至此,研究者们得到又一个科学验证:至少在川岛芳子盘踞东兴楼时,她与段翔两人已见过面。至于二人当时的交情深浅,无从考证。

结论 99%还是100%?

记者手记 更大谜团恐永难解开

研究者认为,尽管没有科学证据能直接证明“方姥”是川岛芳子,但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已经足够。

根据最新证据,他们得出了这样的推断:

1.科学证据证明,川岛芳子没有死在刑场上;

2.科学证据证明,临终留下遗言说“方姥”是川岛芳子的段翔,确实认识川岛芳子;

3.中方专家认为,“方姥”与川岛芳子的笔迹相同。

上述3条推断,加上前期报道过的种种如爱新觉罗·德崇等人证、蓝狮中神秘纸条等物证,综合分析,中方研究者们认为:“方姥”就是川岛芳子!

“由于年代久远,多数物品发生变化,同一物件又经多人转手,况且‘方姥’本人不留照片、不留笔迹,明显在隐瞒身份,因此想找到更直接的科学证据,已经很难了。”

李刚说,“但在历史、社会、人文方面的考证表明,我们的结论是有充分依据的。”

相比较而言,日方态度更为严谨,李刚称,“日本权威专家认为,‘方姥’是川岛芳子的可能性是99%,这个1%,就差在没有最直接的科学证据上。”

半年来,关注此事进展的人常问我,到底何时有结论?

【新文化报】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5楼 发表于: 2009-08-18

小国不丹的启示:用国民幸福总值替代GDP [转帖]


  来源:南方周末  2009-05-07 14:54:32  作者:尹伊文

  美国发展模式的神话在金融海啸中破灭,“后美国”时代的反省和探索很可能催生一次社会发展模式的思想革命,这很可能是一次“范式转移”,就像从中世纪的地心说转移到哥白尼的日心说

  
  近年来虽然中国的GDP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很少听到中国人说自己的幸福也高速增长了。金融危机来临之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保GDP增长的政策,却没有听说出台“保幸福增长”的措施。GDP增长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核心目标,也一直是20世纪西方主流发展模式的中心。在金融海啸的摧毁之下,这个中心受到了震撼,虽然西方抗海啸的主旋律仍然以GDP为主调,但是一股另类的潜流却在呼唤“超越GDP”。

  2008年11月,当世界在金融海啸的深渊中迷茫挣扎的时候,几十位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官员到喜马拉雅崇山峻岭中的小国不丹去寻求“另类”答案。他们意识到,主宰20世纪的、以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GDP 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有着潜在的问题,世界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一位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官员说:“几十年来我们都是在追求GNP,现在需要超越GNP了。”

  不丹:把国民幸福总值作为发展目标

  不丹提供的另类方法是什么呢?

  不丹方法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国民幸福总值 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而不是提高国民生产总值GNP。它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另类发展思路,是因为不丹看到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模式中的一个悖论结果:物质丰富了,收入提高了,人却没有感到更加幸福。伴随GNP高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犯罪增多、失业威胁、社会冲突、人际疏离……,使许多GNP 很高的国家的人民深感痛苦。三十多年前,不丹的决策者就看到了这个悖论,GNP不等于幸福,而幸福才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真正目标。

  不丹是如何衡量幸福的呢?它把国民幸福总值具体化为四大支柱:(1)环境和资源的保护;(2)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3)传统文化的保留;(4)优良的治理制度。不丹的发展不是追求GNP增长,而是追求实现这四个目标。

  三十年来,不丹的确取得了令人惊羡的结果。为了追求公平的发展,不丹为全民提供了免费医疗福利和教育福利。为了保护环境,它不进行急功近利的开发。譬如,它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它自觉地不把开采森林作为推动GNP增长的亮点。

  它的经济发展亮点是选在再生性能源——水力发电的建设上。而在修建水力发电站的时候,它也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它的水电站都是修在地下的,没有对地面上的生态造成破坏。修地下水电站要比修地上水电站费时费钱,如果急功近利追求GNP增长,肯定会选择修地上水电站。但是,在追求国民幸福总值的发展战略指导下,为了保护环境,为了可持续性,不丹选择了地下水电站。当然,这样的选择结果,前期GNP的增长肯定会慢一些,但是后期的、长远的“幸福”则能让全社会受惠。目前,地下水电站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幸福,水电是不丹的主要出口,也是政府的主要收入,这些收入使政府可以向全民提供免费的医疗福利和教育福利。美国的人均GDP是不丹的三十多倍,但美国却不能给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福利,连半免费的全民医疗福利也没有。中国的人均GDP也高于不丹,但中国人也没有享受到全民免费医疗福利。美国人和中国人大概都比不丹人有更多的消费品,但是他们却未必比不丹人有更多的幸福。

  “时间贫困”在抵消GDP增长

  当三十多年前不丹提出国民幸福总值的发展概念的时候,完全没有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重视。但是后来,一些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家殊途同归地进入了经济和幸福的研究。他们的定量研究发现,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幸福和GDP的关系就不相关了。英国学者怀特还根据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制定出了量化的幸福指数,把世界上的178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幸福指数高低排列出来,不丹排名第八,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GDP高的国家都在不丹之后,中国更是远远落在后面。怀特说,“幸福”这个概念近来正成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政治家们也开始把“幸福”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数。绝大多数英国民众在民调中表示,政府应该把增加幸福放在增加财富之上。

  金融海啸爆发之后,GNP和幸福的关系引起了更多人的关心。引发金融海啸的重要原因是次贷借款者的过度负债消费,还有华尔街公司滥用杠杆追求超高利润。过度消费和超高利润都为GNP的增长作出了可观“贡献”,次贷危机发生前的几年,美国的GNP增长势头很好,金融行业的增长更是惊人,金融业在GDP 中所占的比例从百分之二十多增加到百分之三十多。但是,这些GNP增长有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呢?且不说金融海啸发生后人们承受的巨大痛苦,就是在海啸前的高增长时期,人们也未必真正幸福。许多借次贷买豪宅的人抱怨说,付房贷利息让他们感到压力沉重,而豪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想的幸福。多数豪宅是建在远郊,因此增加了上班通勤的时间,每天要多开一两个钟头的车;另外,亲友们的往来也变得很不方便,增加了疏离感,有人说,迁入豪宅一年,竟然没有一个朋友去过他家。那些在华尔街工作、赚了高工资拿了高奖金的人也颇多抱怨,他们的抱怨主要是工作压力太大,超级紧张,超长工时,许多人常常要工作到深更半夜,第二天大清早又要去上班,结果是赚了很多钱却没有时间去享福。

  近年来世界银行在研究贫困问题的时候,增加了一个新的贫困概念:“时间贫困”。以前讨论贫困的时候只注重“经济贫困”,以收入多少、消费多少来衡量。后来看到“经济贫困”和“时间贫困”常常连在一起,许多穷人收入低,为了温饱要加长工作时间,他们的痛苦不仅仅是缺少物质消费,也是缺少休闲时间。在美国,保障较短的工作时间曾经是争取员工福利的一项重要内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工人往往要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工作60至70小时,钢铁工人甚至要每周工作84小时。后来,工人们逐渐争取到8小时工作制、每周2个休息日。那时的社会共识是,休闲是福利,工作时间过长是不幸福的。但是,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和泛滥,被称为“消费福音”的观念渐渐成了主流,消费主义使人们相信“休闲不是幸福,消费才是幸福”,于是,美国人开始加长工作时间,多工作,多赚钱,多消费。美国出现了无数“经济富裕”“时间贫困”的扭曲的人。面对这种现象,美国近来涌现了一些民间组织,向时间贫困挑战。他们历数美国人身受的时间贫困:美国人平均比西欧人每年多工作9个星期,美国人现在比五十年代的时候工作更长的时间,美国人现在甚至比中世纪的农民工作时间还要长。“ 时间贫困”给美国人带来了许多不幸,超时工作造成情绪压力,破坏了身体健康,影响了婚姻家庭幸福,工作时间过长使人无暇参与社区活动,增加了疏离感。美国的“时间贫困”给人的启示是,工作时间加长,增加了收入,增多了消费,推动了GNP增长,但是,却没有增加幸福。

  各国应该编制自己的“幸福指数”

  中国也有美国的那些“经济富裕”“时间贫困”、“GNP增加”“幸福减少”的现象,近年来中国也搞了一些幸福感、幸福指数的调研活动。不过,中国的这些调研活动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很“虚”的层面上,并没有像不丹那样把幸福融入到具体的发展战略中去,构建出以幸福为核心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少中国人对于把幸福作为发展目标感到困惑,觉得幸福是个人的感受,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评判标准不一,太难操作了。不丹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幸福具体化为易于操作的四大支柱,这个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所谓学习不丹的经验,并不是说应该去照搬不丹具体的四大支柱。不丹的四大支柱,是不丹人认为能使他们幸福的支柱,其他国家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和想法。譬如,不丹的四大支柱之一是“保留传统文化”,有些国家的人也许会觉得“改革传统文化”才是幸福。不丹的四大支柱中没有包括“自由”,有些国家的人也许会觉得“自由”是幸福的支柱。GNP增长是千人一面的发展目标,任何国家都可以简单照搬。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经济发展低级阶段,GNP增长也是个能增加幸福的千篇一律药方。但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什么东西才能增加幸福就变得很复杂,再不是千篇一律了,而是有复杂的多样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会有不同的结论。定位一个国家的幸福支柱是对这个国家领导人智慧的考验。

  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发展概念现在正悄悄地向世界扩展,处于世界另一端的巴西将要举办一次国民幸福总值的国际研讨会,巴西学者在不丹表示,他们要研讨出一套具体的幸福定位指数,提供给南美洲国家。巴西人特别强调,他们不愿意重蹈美国的发展模式,美国的人均GDP在过去的50年增长了3倍,但是美国人却未必更加幸福,美国的暴力犯罪增加了3倍,不和邻居交往的人数增加了4倍,四分之一的人不幸福和抑郁。他们也强调不愿意步中国的后尘,GDP增长很快,但因环境污染死于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增长也很快。

  金融海啸引发了全球的经济衰退,也引发了人们的反思。美国发展模式的神话在金融海啸中破灭,“后美国”时代的反省和探索很可能催生一次社会发展模式的思想革命,这很可能是一次“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是基本理论的结构性变革,就像从中世纪的地心说转移到哥白尼的日心说。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GDP也不是发展的中心。

 

  美国发展模式的神话在金融海啸中破灭,“后美国”时代的反省和探索很可能催生一次社会发展模式的思想革命,这很可能是一次“范式转移”,就像从中世纪的地心说转移到哥白尼的日心说


  近年来虽然中国的GDP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很少听到中国人说自己的幸福也高速增长了。金融危机来临之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保GDP增长的政策,却没有听说出台“保幸福增长”的措施。GDP增长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核心目标,也一直是20世纪西方主流发展模式的中心。在金融海啸的摧毁之下,这个中心受到了震撼,虽然西方抗海啸的主旋律仍然以GDP为主调,但是一股另类的潜流却在呼唤“超越GDP”。

  2008年11月,当世界在金融海啸的深渊中迷茫挣扎的时候,几十位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官员到喜马拉雅崇山峻岭中的小国不丹去寻求“另类”答案。他们意识到,主宰20世纪的、以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GDP 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有着潜在的问题,世界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一位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官员说:“几十年来我们都是在追求GNP,现在需要超越GNP了。”

  不丹:把国民幸福总值作为发展目标

  不丹提供的另类方法是什么呢?

  不丹方法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国民幸福总值 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而不是提高国民生产总值GNP。它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另类发展思路,是因为不丹看到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模式中的一个悖论结果:物质丰富了,收入提高了,人却没有感到更加幸福。伴随GNP高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犯罪增多、失业威胁、社会冲突、人际疏离……,使许多GNP 很高的国家的人民深感痛苦。三十多年前,不丹的决策者就看到了这个悖论,GNP不等于幸福,而幸福才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真正目标。

  不丹是如何衡量幸福的呢?它把国民幸福总值具体化为四大支柱:(1)环境和资源的保护;(2)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3)传统文化的保留;(4)优良的治理制度。不丹的发展不是追求GNP增长,而是追求实现这四个目标。

  三十年来,不丹的确取得了令人惊羡的结果。为了追求公平的发展,不丹为全民提供了免费医疗福利和教育福利。为了保护环境,它不进行急功近利的开发。譬如,它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它自觉地不把开采森林作为推动GNP增长的亮点。

  它的经济发展亮点是选在再生性能源——水力发电的建设上。而在修建水力发电站的时候,它也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它的水电站都是修在地下的,没有对地面上的生态造成破坏。修地下水电站要比修地上水电站费时费钱,如果急功近利追求GNP增长,肯定会选择修地上水电站。但是,在追求国民幸福总值的发展战略指导下,为了保护环境,为了可持续性,不丹选择了地下水电站。当然,这样的选择结果,前期GNP的增长肯定会慢一些,但是后期的、长远的“幸福”则能让全社会受惠。目前,地下水电站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幸福,水电是不丹的主要出口,也是政府的主要收入,这些收入使政府可以向全民提供免费的医疗福利和教育福利。美国的人均GDP是不丹的三十多倍,但美国却不能给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福利,连半免费的全民医疗福利也没有。中国的人均GDP也高于不丹,但中国人也没有享受到全民免费医疗福利。美国人和中国人大概都比不丹人有更多的消费品,但是他们却未必比不丹人有更多的幸福。

  “时间贫困”在抵消GDP增长

  当三十多年前不丹提出国民幸福总值的发展概念的时候,完全没有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重视。但是后来,一些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家殊途同归地进入了经济和幸福的研究。他们的定量研究发现,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幸福和GDP的关系就不相关了。英国学者怀特还根据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制定出了量化的幸福指数,把世界上的178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幸福指数高低排列出来,不丹排名第八,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GDP高的国家都在不丹之后,中国更是远远落在后面。怀特说,“幸福”这个概念近来正成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政治家们也开始把“幸福”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数。绝大多数英国民众在民调中表示,政府应该把增加幸福放在增加财富之上。

  金融海啸爆发之后,GNP和幸福的关系引起了更多人的关心。引发金融海啸的重要原因是次贷借款者的过度负债消费,还有华尔街公司滥用杠杆追求超高利润。过度消费和超高利润都为GNP的增长作出了可观“贡献”,次贷危机发生前的几年,美国的GNP增长势头很好,金融行业的增长更是惊人,金融业在GDP 中所占的比例从百分之二十多增加到百分之三十多。但是,这些GNP增长有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呢?且不说金融海啸发生后人们承受的巨大痛苦,就是在海啸前的高增长时期,人们也未必真正幸福。许多借次贷买豪宅的人抱怨说,付房贷利息让他们感到压力沉重,而豪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想的幸福。多数豪宅是建在远郊,因此增加了上班通勤的时间,每天要多开一两个钟头的车;另外,亲友们的往来也变得很不方便,增加了疏离感,有人说,迁入豪宅一年,竟然没有一个朋友去过他家。那些在华尔街工作、赚了高工资拿了高奖金的人也颇多抱怨,他们的抱怨主要是工作压力太大,超级紧张,超长工时,许多人常常要工作到深更半夜,第二天大清早又要去上班,结果是赚了很多钱却没有时间去享福。

  近年来世界银行在研究贫困问题的时候,增加了一个新的贫困概念:“时间贫困”。以前讨论贫困的时候只注重“经济贫困”,以收入多少、消费多少来衡量。后来看到“经济贫困”和“时间贫困”常常连在一起,许多穷人收入低,为了温饱要加长工作时间,他们的痛苦不仅仅是缺少物质消费,也是缺少休闲时间。在美国,保障较短的工作时间曾经是争取员工福利的一项重要内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工人往往要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工作60至70小时,钢铁工人甚至要每周工作84小时。后来,工人们逐渐争取到8小时工作制、每周2个休息日。那时的社会共识是,休闲是福利,工作时间过长是不幸福的。但是,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和泛滥,被称为“消费福音”的观念渐渐成了主流,消费主义使人们相信“休闲不是幸福,消费才是幸福”,于是,美国人开始加长工作时间,多工作,多赚钱,多消费。美国出现了无数“经济富裕”“时间贫困”的扭曲的人。面对这种现象,美国近来涌现了一些民间组织,向时间贫困挑战。他们历数美国人身受的时间贫困:美国人平均比西欧人每年多工作9个星期,美国人现在比五十年代的时候工作更长的时间,美国人现在甚至比中世纪的农民工作时间还要长。“ 时间贫困”给美国人带来了许多不幸,超时工作造成情绪压力,破坏了身体健康,影响了婚姻家庭幸福,工作时间过长使人无暇参与社区活动,增加了疏离感。美国的“时间贫困”给人的启示是,工作时间加长,增加了收入,增多了消费,推动了GNP增长,但是,却没有增加幸福。

  各国应该编制自己的“幸福指数”

  中国也有美国的那些“经济富裕”“时间贫困”、“GNP增加”“幸福减少”的现象,近年来中国也搞了一些幸福感、幸福指数的调研活动。不过,中国的这些调研活动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很“虚”的层面上,并没有像不丹那样把幸福融入到具体的发展战略中去,构建出以幸福为核心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少中国人对于把幸福作为发展目标感到困惑,觉得幸福是个人的感受,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评判标准不一,太难操作了。不丹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幸福具体化为易于操作的四大支柱,这个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所谓学习不丹的经验,并不是说应该去照搬不丹具体的四大支柱。不丹的四大支柱,是不丹人认为能使他们幸福的支柱,其他国家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和想法。譬如,不丹的四大支柱之一是“保留传统文化”,有些国家的人也许会觉得“改革传统文化”才是幸福。不丹的四大支柱中没有包括“自由”,有些国家的人也许会觉得“自由”是幸福的支柱。GNP增长是千人一面的发展目标,任何国家都可以简单照搬。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经济发展低级阶段,GNP增长也是个能增加幸福的千篇一律药方。但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什么东西才能增加幸福就变得很复杂,再不是千篇一律了,而是有复杂的多样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会有不同的结论。定位一个国家的幸福支柱是对这个国家领导人智慧的考验。

  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发展概念现在正悄悄地向世界扩展,处于世界另一端的巴西将要举办一次国民幸福总值的国际研讨会,巴西学者在不丹表示,他们要研讨出一套具体的幸福定位指数,提供给南美洲国家。巴西人特别强调,他们不愿意重蹈美国的发展模式,美国的人均GDP在过去的50年增长了3倍,但是美国人却未必更加幸福,美国的暴力犯罪增加了3倍,不和邻居交往的人数增加了4倍,四分之一的人不幸福和抑郁。他们也强调不愿意步中国的后尘,GDP增长很快,但因环境污染死于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增长也很快。

  金融海啸引发了全球的经济衰退,也引发了人们的反思。美国发展模式的神话在金融海啸中破灭,“后美国”时代的反省和探索很可能催生一次社会发展模式的思想革命,这很可能是一次“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是基本理论的结构性变革,就像从中世纪的地心说转移到哥白尼的日心说。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GDP也不是发展的中心。

  (作者为牛津大学博士)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6楼 发表于: 2009-08-18

鲁迅的左邻右舍[转帖]


 邻居是每个人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有“千金买邻,八百置舍”的古训,强调择邻重于买宅。但在实际生活中,人往往没有择邻的主动权,有时会遇上善邻,有时又会遇上恶邻,从而引发出各不相同的人生故事。鲁迅的经历就是如此。
与恶邻为居苦不堪言

  鲁迅有夜间写作的 习惯,他最为反感的是来自邻居的喧闹。不巧的是,他碰上的这类邻居偏偏不少。

  鲁迅1912年5月初来北京时,居住在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内的藤花馆。鲁迅当年9月18日日记写道:“夜邻室有闽客大哗。”20日日记写道:“邻室又来闽客,至夜半犹大嗥如野犬,出而叱之,少戢。”1914年1月31日日记又写道:“夜邻室王某处忽来一人,高谈大呼,至鸡鸣不止,为之辗转不得眠,眠亦屡醒……人类差等之异,盖亦甚矣。”他对喧闹扰邻的切齿痛恨之情真是溢于言表,力透纸背。

  1927年10月,鲁迅、许广平到上海定居,先住在景云里。这里既有茅盾、叶圣陶这样的芳邻——尤其是茅盾,他家后门紧对鲁迅家的前门;也有恶邻,真可谓鱼龙混杂。许广平回忆说:“隔邻大兴坊,北面直通宝山路,竟夜行人,有唱京戏的,有吵架的,声喧嘈闹,颇以为苦。加之隔邻住户,平时搓麻将的声音,每每于兴发时,把牌重重敲在红木桌面上。静夜深思,被这意外的惊堂木似的敲击声和高声狂笑所纷扰,辄使鲁迅掷笔长叹,无可奈何。尤其可厌是在夏天,这些高邻要乘凉,而牌兴又大发,于是径直把桌子搬到石库门内,迫使鲁迅竟夜听他们的拍拍之声,真是苦不堪言的了。”尤其可怕的是,此处还有绑匪出没。有一次,绑匪将一“肉票”关在弄堂内,警察前来营救,双方发生枪战,有一颗子弹竟然打穿了鲁迅寓所的一扇玻璃窗,演出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1936年10月6日,鲁迅在致曹靖华的信中谈到他在上海择居的三个条件:“一要租界(按:为了安全),二要廉价,三要清静。”但他也知道,“如此天堂,恐怕不容易找到”。

与善邻为居留下佳话

  当然,鲁迅一生中也有幸接触到善邻,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并留下了许多佳话。

  瞿秋白在上海养病并从事革命文化活动期间,也曾是鲁迅的近邻。据许广平回忆,1933年3月,鲁迅通过内山完造的夫人在北四川路底的东照里替瞿秋白夫妇租了一处房子,跟他当时居住的北川公寓相隔不远,日常生活之需均由许广平代劳。同年4月11日,鲁迅迁居大陆新村之后,两家过往更其频繁。就是在此期间,鲁迅与瞿秋白合写了10篇文章:先由秋白讲述腹稿,而后两人讨论,秋白执笔成文之后,再由鲁迅审读。鲁迅有午休的习惯,而秋白牺牲午休写文章。待鲁迅午休之后开门出来,秋白往往笑吟吟地拿着文稿迎上去,两人再切磋定稿。有一天,两人竟合写了4篇文章。

  鲁迅的善邻中,不仅有中国人,而且有日本人,其中就包括长尾景和。1931年1月20日至2月28日,鲁迅因柔石等左翼作家被捕,避居于上海黄陆路30号花园庄旅店。在副楼楼底下一间原来工友居住的小屋度过了紧张的39天。正是在这家由日本基督教会长老与田丰蕃经营的旅店,他结识了同住在此的长尾景和(当时在日本关西大学就读,主要研究中日贸易)。因为鲁迅一家的住房特别狭窄,他经常在房门口楼梯旁的椅子上跟长尾景和围炉聊天:谈医学,谈美术,谈日本文化,谈中国政治。长尾景和回忆道:“先生谈起了克扣囚粮的中国监狱,谈起受金钱左右的审判。对当时中国政治的腐败,先生非常愤慨。当时他肯定地说,中国一定要走向共产主义,通过社会主义来拯救中国,此外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本文介绍鲁迅跟恶邻、善邻发生的种种关系,是为了展示鲁迅生平的一个侧面。古语云:“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恶友,惟善自持者而得之。”看来,在不能完全掌握择邻主动权的情况下,“善自持”是一个重要的人生经验。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7楼 发表于: 2009-08-18


长征之后还有多少红军:3万还是8万? [转帖]


2009年04月30日 01:38法制晚报

出发一个半月损失最大,湘江之战减员三万多,中央红军到达陕北6000余人,三万还是八万?长征之后还有多少红军——

红一方面军经过一年的长征转战,自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出发时8.6万人,到1935年10月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6000人。当时,由师长改任由原三军团第十三团编成的第十三大队大队长的陈赓回忆说:“我当大队长,骑着马在前面走,不敢回头看,因为一看就把整个大队看完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周恩来面对部队严重的减员,心情沉重地说:“我们红军像经过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留下树身和树根。”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都会师陕甘宁,经历了长征的红军还剩多少人呢?

长征出发一个半月,人员损失大半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长征队伍是中共中央的所在,也是蒋介石集中重兵“追剿”的头号目标,加上长征初期的错误指挥,部队减员最为严重。

1934年10月中旬,在夜色掩护下,中央红军从赣南的于都县突破敌军包围圈开始长征。出发前夕的10月8日,中革军委做了一个《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里面分别统计了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纵队、中央纵队共计86789人。上述人员中除了红军部队外,还有中央纵队中的少量政府机关人员和几千名临时召集来搬运物资的民夫。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武器弹药十分缺乏,全军共有枪4万支、子弹80万发,平均每支步枪只有十几发子弹,轻机枪才有百余发子弹。中央机关的许多人手里只有刀矛,长征队伍中年纪最大的徐特立(出发时58岁)为自卫,手里拿着一支红缨枪,有时还当拐棍用。

突围西进之初,由于领导人过分强调保密,事先没有做好动员,广大干部战士都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对于久经战斗考验的老战士来说,坚决服从命令已成习惯。刚动员参军的一些新战士和民夫看到越走越远,却出现思想波动,加上行军疲惫,陆续出现一些掉队落伍。

在赣南、粤北突破第一、第二道封锁线时战斗并不激烈,却减员1.3万人。通过第三道封锁线即湘粤交界的郴县至宜章一线时,发生了激烈战斗,减员8600余人。由于红军在经过粤汉铁路时动员了部分工人入伍,部队略有补充,接近湘江前还有近7万人。

11月下旬中央红军进至位于湘江附近的第四道封锁线,经九天血战才杀出一条通道,减员高达3万多人。特别是多由新兵组成的八军团下属两个师基本被打散,全军团仅剩1000余人。许多领导人后来感慨,长征前匆忙组建这种新部队,虽名义上增加了番号却缺乏战斗力,还不如把这些新成分用来充实久经战斗锻炼的老部队。

(摘自:徐焰 马祥林《重解长征之谜》人民出版社)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8楼 发表于: 2009-08-18


6000中央红军到陕北,迅速恢复发展[转帖]

与张国焘南下错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一方面军在北方却获得了新的发展。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会合了在当地的红军7000余人,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番号。当时陕北人少地贫,发展红军困难,于是1936年春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扩大了红军8000人。

据彭德怀回忆,新参军的大都是由河南、山东流落到山西的人。此前部队经过长征大都成了空架子,一个团不过几百人,打仗缴获了枪还要请老百姓帮助扛。这时部队充实起来,红一军团就有1万余人,加上红十五军团,野战部队发展到1.7万人。此外,毛泽东还将中央红军的许多干部派到陕甘地区发展地方武装,地方红军也发展到近万人。至同年秋,在陕甘宁地区的中央军委直属队、红一方面军和地方红军相加,总数发展到3万余人。有了根据地依托之后,红军又走上了发展壮大之路。

留在川康地区的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得知红一方面军在北方的发展后,纷纷议论说:“还是中央的北上方针是对的!”由于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要求北上,红二方面军领导也坚决主张北上同中央会合,这就促成了三大主力的会师。

过草地,红一方面军5000人编入红四方面军

突破湘江后,中央红军只剩3万多人,不过大都是意志坚强的骨干力量。通过惨痛损失的教训,全军认识到错误指挥的危害,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推举毛泽东领导红军。随后,中央红军在云贵川三省转战途中虽陆续动员了近万人参军,然而这些新成分没有经过远途行军锻炼,在急行军中大都很快掉队。

1935年4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时减至2.4万人左右,6月间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减至约1.8万人,重新改称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刚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因刚刚离开根据地,又在川北开辟新区得到补充,部队有8万多人,显得兵强马壮。8月下旬,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通过水草地。当时红一方面军因远征疲惫,指战员多体质衰弱,加上草地环境恶劣,减员很大。通过草地后,中央纵队和红一方面军的主力一、三军团只剩8000人,在左路的五、九军团(此时改称三十二军)约5000人。

9月因张国焘分裂红军,中央纵队和一、三军团单独北上,到达陕北只剩6000人,而左路军约5000人的原红一方面军部队编入红四方面军系列,随同再过草地南下。

红四方面军南下的8万部队在川西遭到国民党中央军、川军的联合进攻,经血战后仍站不住脚,被迫于1936年初翻越雪山进入西康藏区。红四方面军在川康边补充粮食极为困难,因战斗、病饿和逃亡减员一半,到1936年夏天只剩4万人。

长征后人数“3万”和“8万”两说是由不同统计方法造成的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终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抗战初期创作的《八路军军歌》前四句,概括了红军长征体现的坚定性和无敌无畏精神。红军经历过万里长征,虽然有严重减员,保存下来的人却是党和红军最宝贵的财富。毛泽东认为长征后红军人数虽然减少,力量却比过去更强,这既是指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已由错误转为正确,也是指红军的质量大为提高。

对于长征结束后红军还有多少人,过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如果从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的全体人数统计看,西北红军超过8万人。军委对下属各部人员的统计是:

红一方面军和军委直属队共2.2万人(包括红军大学800人);

陕甘宁地方红军8000人(另外在陕南有2000人);

红二方面军1.1万人;

红四方面军及总司令部直属队3.8万人。

三大主力会师结束长征后,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渡过黄河组成西路军,结果于1937年春基本失败,只剩千余人到达新疆或潜回陕甘根据地。这一时期,红军在陕甘地区又扩大了一些兵员。至1937年夏,军委统计在陕甘宁地区的红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后方机关总计为7.4万人,其中总部为4000人,野战部队为4.2万人。同年8月红军改编时,野战部队编为八路军三个师,编制4.5万人。

经历过长征的一些领导人讲话,又常说长征后红军只剩下3万人。这一数字也有其依据,讲的只是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甘宁的人员,而不计算陕北红军及长征后扩大的人员,以及长征结束后西路军损失的人数。经历过长征而剩余的3万多红军指战员包括: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6000人;

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3000人;

红二方面军到达陕甘宁1.1万人;

红四方面军在陕甘宁剩余人员1.4万人。

对长征后剩下的人数从不同角度统计,才出现这两种不同说法。事实证明,经过长征考验的指战员不仅在实际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又有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多数战士都可以带兵当干部。红军人数虽减少,革命力量却增强,并终将发展成一支赢得全国胜利的大军。

点评:军队有“根” 损失才少

红军长征中出现数量减员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要发展壮大,离不开革命根据地。

红军离开根据地远征陷入无后方依托作战,除牺牲外,会经受缺粮和病饿的折磨,伤病员难以随军和妥善安置,这都会造成较大损失,而且难以有效补充。

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减员较少,主要是采取了走一段路休整一段,并在途中建立根据地进行补充的方式。中央红军长征在毛泽东领导下到达陕北后获得大发展,更是显示出正确路线的威力。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689楼 发表于: 2009-08-18


 四大发明外传之谜:波兰人冒死偷画中国火器 [转帖]


中国火器扬威蒙古西征,波兰学者冒死偷画火器

中国古代在战争中使用火器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朝末年。在当时的历史著作之中,有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箭,或用抛石机投掷火药包,发射燃烧性兵器的记载。根据史籍记载,宋神宗年间,在边防军中已大量配备火器。早期的火器威力有限,尚不具备在战场上取代冷兵器的实力。但经过两宋和辽金等朝的不断改进,在南宋和金国并立时期,已出现了震天雷、飞火枪、突火枪等较为复杂的火器。到元、明之际,又出现用铜或铁铸造的实战管状火器──火铳。南宋初年,军事学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火枪。火枪的结构在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简单了,将火药装进长竹竿,作战时由两人操作,点火后发射。但其意义十分重大,因为人们可以较准确地掌握和控制火药的起爆时间。这在人类使用火药的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在古代希腊的古籍中,曾经出现过使用硫、松炭、沥青和麻屑制造成所谓“海火”(亦称“希腊火”)的记录。后来,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人也都曾在军事行动中出现过纵火作战的记录。虽然欧洲人曾经发明和改进过“希腊火”,但威力远远无法与中国火药相比。宋元时,来华的阿拉伯水手在中国人节庆之时释放的焰火和中国船舶装备的火器中,最早接触到了火药。公元1161年,宋金采石之战中,南宋军队使用“霹雳炮”对蒙古军作战时,也有阿拉伯水手在现场目睹。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将在开封等地虏获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1236年秋,蒙古大军攻至伏尔加河沿岸,在这里击溃钦察部后,进入俄罗斯腹地。在随后的几年中,装备火器的蒙古大军横扫东欧平原。1241年4月9日,蒙古大军与3万波兰人和日尔曼人的联军在东欧华尔斯塔德大平原上展开了激战。根据波兰历史学家德鲁果斯《波兰史》一书的记述,蒙古大军在这场会战中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波兰火药史学家盖斯勒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根据盖斯勒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在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作“中国喷火龙”。  

阿拉伯人急切打探火器情报,欧洲雇佣兵学会使用火器

蒙古大军席卷东欧大地,让阿拉伯人也感受到了火药的巨大威力。由于担心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阿拉伯人迫切希望获得火药的情报,以提升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但阿拉伯人缺乏制造火药最为关键的硝石(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的提炼技术。于是,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通过与东南亚各国贸易,间接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硝石。但蒙古人没有给阿拉伯人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硝石。1258年2月15日,在唐朝名将郭子仪后裔郭侃率领的手持火器的蒙古大军进攻下,阿巴斯王朝的都城巴格达终于陷落。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建立起了伊利汗国。这里迅速成为了火药等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枢纽。而配备火药武器的蒙古军队在欧洲的长期驻扎,给欧洲人偷窥火药技术提供了机会。

由于元朝政府不禁止火器出口,蒙古军队还在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中招募士兵,因此,欧洲人有了足够的机会掌握火药制造技术。希腊人马克在研究中国火器的基础上写了《焚敌火攻书》,记述了35个火攻方。该书在1804年由法国人杜泰尔奉拿破仑的皇命译为法文,随后又被译为德文和英文。

意大利是获得中国火药知识较早的国家之一,欧洲人话语中的“火箭”一词就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语中。1379年—1380年间,意大利两大强国威尼斯和热那亚为争夺海上贸易垄断权发生战争,双方在这场战役中都使用了火器,这是欧洲人制造使用火器的最早记录。火器在传到欧洲以后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最终成为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

频繁搭乘中国商船,阿拉伯商人学会使用指南针

大约在公元3世纪前后,中国人发现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同时还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并依此特性制造了“司南”。最迟在公元9世纪,指南针已应用于古代中国的陆上测量,还被阴阳家广泛用来看风水。官府在丈量田地和判决土地诉讼时,也经常使用指南针。

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在北宋人朱彧1119年成书的《萍洲可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甲令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一些外国学者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误将其中的“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一词翻译成了往来海上的阿拉伯船长的名字,因此就一错再错,得出了最早装备指南针的不是中国海船,而是阿拉伯海船的错误结论。实际上,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海船船体狭小,根本无法容纳百余人。当时往来南中国海、印度洋和波斯湾之间的商船,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只有中国海船,连阿拉伯商人也经常搭乘中国海船。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阿拉伯人是很容易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的。

受战乱和锁国影响,近邻朝鲜、日本竟最后获得指南针

虽然古代希腊、罗马的学者们很早就已知道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但长时间不知道磁石的指向性。而当欧洲人最终了解并掌握这一自然现象时,已落后于中国人一千多年了。而以磁石制造罗盘指引航海,落后于中国300余年,用人造磁石导航晚于中国人100余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人在早期使用的航海罗盘,是与中国人同样的水罗盘,而且制作方法也与中国水罗盘几乎完全相同。这一系列的趋同现象,只能以技术传播来解释。

在13世纪前半叶之前,欧洲人还停留在对中国宋代指南针的仿制阶段。此时的欧洲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没有超过中国宋代的罗盘应用水平。

13世纪后半期,通过法国实验物理学家皮埃尔的研究,欧洲的指南针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随着中国旱罗盘传入欧洲,法国人又将旱罗盘改进,将其装入有玻璃罩的容器中,成为便携仪器。后来,这种携带方便的指南针被欧洲各国的水手广为应用。

没有指南针之前,航海只能使用观星的方法推算大概方位。指南针出现后,海员们不仅可以确定方位,有时甚至能推算出两地间的里程。从此,各国的远洋船队依据海图和罗盘所记载、测算出来的航线、航向和里程,安全地行走于茫茫海天之间。

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使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为了可能。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由于宋朝与辽、金战争不断,影响到了朝鲜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加之日本藤原氏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传入这两个近邻国家的时间大大落后于欧洲,这与造纸和印刷术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到公元15世纪前后,罗盘才作为看风水的工具,在朝鲜广泛使用。而指南针传入日本,则是公元17世纪的事情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