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829阅读
  • 111回复

挥不去的思念和牵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0剑雪0

发帖
32832
金钱
89115
经验值
12723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8-09-03
老鸡,往事回味,越多越浓.很高兴与你一起分享这一段史无前例、特殊年代仅有的特殊日子.几十年过去,奔赴农场的细节你还记得那么清楚.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们心情很复杂.毕业后按以往的政策,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后来我们这一班幸运儿竞然避过了这一劫.不用迁户口送到了联安农场(镀金)了几个月,就分配回城工作.所以在联安农场的日子里你说能不开心吗?
老鸡,很欣赏你有一位严励的爸爸,他让你乖乖地走出社会、人生的第一步......
我还想听第二步.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8-09-03
老鸡:你有革命的爸爸妈妈,对你的成长有莫大的影响,根正苗红啊。继续分享你的故事。谢谢!
离线俏之连

发帖
13163
金钱
17436
经验值
9422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08-09-03
   请老鸡还继续一路欢笑一路歌,鸡G有这样的成长过程,对于你现在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离线oldchicken

发帖
3338
金钱
5045
经验值
2599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08-09-04

  我们那时的确吃了不少苦,但老鸡还是想得通.痛苦是人生中的必然内容,即使来到美国,痛苦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让你去感受.又摘录一段下来,让大家乐一乐.

其实文章只是开头,人物的思想变化还远未深入.想当初还只是17岁的楞头小子,要讲受过思想冲击还只是文革期间,当时只知道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也知道此番去联安不脱几层皮是出不来的,要不然老鸡何来"醉卧沙场君入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感慨呢."一路欢笑一路歌"之说只是老鸡描写当时在气氛感染青年们暂时的表面描写,并非人物的内心刻划.

来到广阔天地的第二天,不苟儿女私情的父母都来了,老鸡毕竞是他的孩子,革命人也是有血有肉的.

陪着父母,老鸡这才看请楚联安总场的环境."联安农场"前身是"五七干校",是给革命干部劳动改造的地方.场部是一栋简单的两层楼(老鸡曾从二楼跳下来无恙),场部对开两边是两排泥砖建成的宿舍.老鸡和几个知青就住在右边第一间宿舍(后为女宿舍),宿舍设备简陋是可想而知的,宿舍后面是密密的竹林.我们一路看一路交谈着,都是爸爸交代如何如何听党和毛主席的话,好好锻炼自己.妈妈千叮万嘱"默首"(台山话"不准")抽烟和喝酒,老鸡一一首肯,也暗下决心干出个模样.

晚饭刚过,老鸡赶回宿舍准备看小说.怎知宿舍门外,一位同来的知青已大马金刀摆开了阵,一张破旧的书桌上摆着雄文四卷,那位知青正聚精汇神地续着毛主席著作...就象看到了电影中的英雄人物,老鸡被其忠于党和毛主席的精神深深感动,肃然起敬.(待续).

离线叶子

发帖
458
金钱
458
经验值
455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08-09-04
我鸡哥来72村吹水。
离线0剑雪0

发帖
32832
金钱
89115
经验值
12723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08-09-04
叶子:
我鸡哥来72村吹水。

叶子,欢迎你也来吹吹水啊.
离线0剑雪0

发帖
32832
金钱
89115
经验值
12723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08-09-04
oldchicken:

  我们那时的确吃了不少苦,但老鸡还是想得通.痛苦是人生中的必然内容,即使来到美国,痛苦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让你去感受.又摘录一段下来,让大家乐一乐.

其实文章只是开头,人物的思想变化还远未深入.想当初还只是17岁的楞头小子,要讲受过思想冲击还只是文革期间,当时只知道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也知道此番去联安不脱几层皮是出不来的,要不然老鸡何来"醉卧沙场君入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感慨呢."一路欢笑一路歌"之说只是老鸡描写当时在气氛感染青年们暂时的表面描写,并非人物的内心刻划.

来到广阔天地的第二天,不苟儿女私情的父母都来了,老鸡毕竞是他的孩子,革命人也是有血有肉的.

陪着父母,老鸡这才看请楚联安总场的环境."联安农场"前身是"五七干校",是给革命干部劳动改造的地方.场部是一栋简单的两层楼(老鸡曾从二楼跳下来无恙),场部对开两边是两排泥砖建成的宿舍.老鸡和几个知青就住在右边第一间宿舍(后为女宿舍),宿舍设备简陋是可想而知的,宿舍后面是密密的竹林.我们一路看一路交谈着,都是爸爸交代如何如何听党和毛主席的话,好好锻炼自己.妈妈千叮万嘱"默首"(台山话"不准")抽烟和喝酒,老鸡一一首肯,也暗下决心干出个模样.

晚饭刚过,老鸡赶回宿舍准备看小说.怎知宿舍门外,一位同来的知青已大马金刀摆开了阵,一张破旧的书桌上摆着雄文四卷,那位知青正聚精汇神地续着毛主席著作...就象看到了电影中的英雄人物,老鸡被其忠于党和毛主席的精神深深感动,肃然起敬.(待续).


    看样子老鸡确实吃了不少苦,在那年代无论你生长在什么家庭,都要经历不同程度的各种磨练.对一个刚毕业走出校走进社会的小伙子来说,什么都是陌生、稀奇和无奈.....老鸡继续听你讲古.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08-09-04
<div class=ForumPostBodyArea><div class=ForumPostContentText>

晚饭刚过,老鸡赶回宿舍准备看小说.怎知宿舍门外,一位同来的知青已大马金刀摆开了阵,一张破旧的书桌上摆着雄文四卷,那位知青正聚精汇神地续着毛主席著作...就象看到了电影中的英雄人物,老鸡被其忠于党和毛主席的精神深深感动,肃然起敬.(待续).

</div></div>

老鸡:你描写的场景,我似乎看过......一张照片。

说起看书,我也带了几本书,你猜是什么书?是植物学。

离线俏之连

发帖
13163
金钱
17436
经验值
9422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08-09-04
   鸡妹也来热闹一番哟,你鸡G吹下吹下就出一本回忆录了。鸡G不要受鸡妹干扰,请继续。
离线美辣椒

发帖
7972
金钱
1283
经验值
3946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08-09-04
oldchicken也是老鸡吗?他所讲的古仔一点冇错,此时年青人的思想是单纯和纯朴的,古仔非常之真实,而且相信此时留给老鸡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35年后还能记忆犹新,请继续。
离线oldchicken

发帖
3338
金钱
5045
经验值
2599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08-09-05
  从学校到联安农场,是老鸡走向社会的初级阶段.那时什么也不懂,虽然在家里的生活不怎么富裕,但煮饭洗衣一切有大人打点,到农场去的唯一目的是"晒黑皮肤炼红心".因见场友学毛著如此大阵仗,老鸡自然肃然起敬.往后的日子里,也不管读得理解与否,硬是把雄文四卷往脑里塞.只是老鸡生性顽皮,学来学去无法树立自已的光辉形象,由外表到言谈,无法与偶象相提并论,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之滑稽感.

  上马山打柴是最苦最累的活之一.那年头,正是老鸡血气方刚之时,做事全凭一股冲劲,死不愿输.那时每天须打150斤柴,走几个来回是阁下的事.老鸡不甘人后,一大清早摸上马山,也不知是应割还是砍.东一刀,西一刀干了大半天,四周已见场友开始挑着柴担往回走,老鸡心里一急,举起柴刀就猛砍.柴刀是一种半月形的弯刀,那时老鸡脚上穿的是用废车胎做的,革命上山下水鞋,结果一刀砍在左脚侧,鲜血顿时涌了出来.咬着牙,老鸡硬着头皮干下去"革命知青还怕你几滴血不行?!".那时知青们能用捆柴的绳孑非常有限,多是用一种用竹皮削成的蔑.脚上的血还未止,老鸡开始捆柴.一大把山草耍捆实也非易事.情急之下用力一拉,这下可好,右手大母指被竹皮割开了一条两寸多长的大口子.又是血流成河,老鸡又恼又惊,一屁股坐在地下,见四周无人,竞象个娃娃般哇哇大哭起来.

  树丛中走出带队干部老宁,赶紧拿出烟丝给老鸡包扎伤口.未了还鼓励道:"阿鸡,不要急,慢慢来.开始的时候谁都是这样的.我有信心你会学会一切的.".泪水仍淌着,但是为感激而流的.

  回去的路上,老鸡自知今次衰佐,但好歹还有一担柴回去,俺挑不足150斤,大概也有一百来斤吧.在老宁的鼓励下,老鸡挑着柴扛,一脚深一脚浅地回到了场部.

  几个平常被老鸡坑过场友老远就围了过来看过秤,扶秤的姑娘(候场友)不无得意地高声宣布:"四十三斤!"."哗!全场冠军,四十三斤!",众场友齐声高呼,老鸡无地自容.(待续).

[此帖子已被 oldchicken 在 2008-9-5 7:57:33 编辑过]

离线0剑雪0

发帖
32832
金钱
89115
经验值
12723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08-09-05
听老鸡这么一说,大概情况跟埃象差不多,平时场部没有什么活干最多是安排上山砍柴.我这边女场友最优惠随便拉点树叶草皮之类就过关,男场友就麻烦一点.但还没到老鸡你那么惨,连血也捐了.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08-09-05
老鸡:看你手又伤,脚又伤的,真难为了。我可没打过柴,都是担缸屎淋禾,淋菜。
离线俏之连

发帖
13163
金钱
17436
经验值
9422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08-09-05
  老鸡;你们的带队干部很疼爱场员,几时感恩节想着老宁叔吗?
离线0剑雪0

发帖
32832
金钱
89115
经验值
12723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08-09-06
在联安农场待了半年,周边几个地方印象特别深,有联安圩、赤水圩.还有一个新安圩.那时候骑着单车回城或返场新安圩是必经之路.新安圩虽然地方不大但中西合壁的建筑物非常整齐.很有吸引力,每逢路过都进去歇歇脚转一转.几十年过去,这里依然保持那种朴素的乡情风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