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mnews.com.cn/c/2010/10/28/08/c_1099798.shtml
刘氏后人集资重修,让世华刘公祠重现昔日的光辉。
早听说水步是台山刘氏的发祥地之一,台山各地的刘氏大部分在这里“开枝散叶”,而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世华刘公祠不仅雄伟恢宏、气势不凡,更受刘氏后人的爱护。日前,记者慕名来到水步镇乔庆村委会中闸坊探访,一睹世华刘公祠的“芳容”。
中闸坊在陈宜禧路旁,世华刘公祠就坐落在中闸坊的东面,古朴而华丽的刘公祠在夕阳映照下格外耀眼。在刘公祠内,鲜艳的红纸上赫然写着刘炳光伉俪、刘勤富伉俪、刘健良兄弟等众多宗亲为刘公祠重修捐款的芳名。世界各地的刘氏社团和宗亲送来了祝贺牌匾;世华刘公祠重修组委会副主任刘东富正忙碌着,为今日举行的世华刘公祠重修落成庆典做最后的准备。
集资翻修 重现光辉
刘东富告诉记者,刘公祠前座内有块石碑,内容可见世华刘公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据史料记载,世华公祖上于宋末从南雄珠玑巷迁至新会。元朝至正年间,即1350前后,世华公从新会迁居水步镇横水村,至今已有650多年历史。为纪念世华公,刘氏后人于明朝末年在横水中闸坊修建了世华刘公祠。由于时代的变迁,祠堂后座被拆除,幸存的前座和中座因风吹雨打,已破旧不堪,重修世华刘公祠成为刘氏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共同心愿。为此,刘氏后人集资重修,让其重现昔日的光辉。
维修工程于2009年5月动工,2009年10月底停工,今年6月重新动工,经过5个月的努力,终于在10月份竣工。维修工程分两大部分,其一是古字画的修复,“十分幸运,我们找到了几位资深的画师,将残缺的古画按原有的风貌精心修复。”其二是土木工程的施工,中闸坊的乡亲在6月天冒着高温酷暑,从池塘边、从两公里外的地方用肩膀将500多公斤的大石条扛回来,经过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把台阶按原貌修好,并将地面铺上混凝土。祠堂整个地面均铺上了防滑的花岗岩石,里外墙壁全部实施磨砖口翻新,所有的桁、柱重新刷漆,残旧的大门翻新,新做了二门屏风及中座大屏风,新造了金碧辉煌的神台一座。
重修古祠 凝聚乡情
“离休干部、佛山市政协原副主席刘明宗长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维修世华刘公祠不是搞什么宗派活动,这是纪念祖宗的方式,要知道自己是从何处而来。他的鼓励,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世华刘公祠重修组委会副主任刘国强说。
刘国强说,整个修祠过程的艰辛,很难用语言表达。“在修祠过程中,工作人员结成了一个坚强的集体,大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终于不负父老乡亲的重托完成修祠工作。世华刘公祠是纪念世华公的祠堂,也是一座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维护、保全好这座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据介绍,来自各地的刘氏后人齐聚于此,参加今日举行的世华刘公祠重修落成庆典和祭祖仪式。当日还有庆祝大会、文艺晚会、烟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