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946阅读
  • 172回复

你为什么喜欢用“红卫中学”而不用“台山侨中”的校名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6-05-15
 引用
  花心萝卜:..........
学校还是那间学校,只是称谓不同,就像台城当年的红旗路现在叫府前路一样,人们对它的情结并不因为称谓变化而改变。无论是红卫中学还是华侨中学都是你们的母校啊~
-------------------------------------------------------
居士觉得其实应该不是 称谓不同  的分别。这称谓的不同是表面现象。 应该有人认为:----- 在红卫中学读书毕业的是这所学校有史以来文化水准最低的, 更有可能这里边还有打砸抢分子 ,自己有这段历史是非常不光彩  ----- 有这种认识的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将这这个历史事实隐藏起来, 当他人讲起这段历史的时候, 也就不可能兴高采烈了。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6-05-15
 有这种观念的, 当他人讲起------- 用大板车驮碎石从台城到三埠全程24公里建设潭江桥------- 这件事情引以为豪的时候, 他自己就会觉得无地自容, 觉得降低了自己的价值了。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06-05-15
 自然, 尽管明明是 红卫中学 读书毕业的, 也就谎称是 华侨中学 毕业的了 。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06-05-15
 
引用
原文由 四眼光头佬 发表于 2006-5-9 23:16:05 :

白晕居士、老尖叔、昌记:

你们好!谢谢你们参与讨论!

本论坛讨论的是应该你个人喜欢与不喜欢用“红卫中学”而不用“台山侨中”校名的问题,而不是应不应该用“红卫中学”而不用“台山侨中”校名的问题!

我比较喜欢昌记的“我认为红卫中学这位母亲生出来的孩子们应该喜欢叫红卫中学做娘,不管她的历史背景与地位如何。但(台山侨中)(红卫中学)她们都有很多不同年龄的孩子,孩子们本来都是同根生,叫妈、叫娘那就定有选择了,我看{台山侨中(红卫中学)}这样最为合适


      早幾天,本人曾講過文革中不少人改用“革命”名字

的情況,這是不爭的事實。我認為,《台山僑中》与《紅

衛中學》均是同一所學校,只是在那個“革命的年代”被

逼改名的。其實,從紅衛78屆的〈一年回顾——母校重游〉

便可見你們也認可了《台山僑中》這個母校,況且,是日

假期,母校打開大門恭候校友駕臨,可見母校沒有忘記紅

衛時期的校友(見第4頁“老同學”貼)。我們應向前看,要

理解。不要意气用事了。      但,假若一些人“认为红

卫中学这位母亲生出来的孩子们应该喜欢叫红卫中学做娘,

不管她的历史背景与地位如何。”硬要撞南牆,老尖叔也

沒辦法。只是覺得你們《紅衛中學》這個娘現在不存在了,

你們豈不做了沒娘的孩子嗎!這就太可憐了。老實講,我

不會跟你們一起去撞南牆。

---------------------------------

回复:

台山女师 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美西, 就有 台山女师同学会 。那些老人们还在 撞南墙 。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06-05-15
引用
原文由 白晕居士 发表于 2006-5-15 2:35:55 :
居士觉得其实应该不是 称谓不同  的分别。这称谓的不同是表面现象。 应该有人认为:----- 在红卫中学读书毕业的是这所学校有史以来文化水准最低的, 更有可能这里边还有打砸抢分子 ,自己有这段历史是非常不光彩  ----- 有这种认识的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将这这个历史事实隐藏起来, 当他人讲起这段历史的时候, 也就不可能兴高采烈了。

居士先生:严格来说,文化水准低的和打砸抢分子不能说是红卫中学特有,那是时代产物。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06-05-15
萝卜姑娘, 说得没错, 应该到处都是, 红卫中学也不例外。

发帖
3216
金钱
418
经验值
2567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06-05-15

这段时间很忙,没有时间参加讨论,唔好意思!

    我想引用:[白晕居士:居士觉得其实应该不是称谓不同的分别。这称谓的不同是表面现象。应该有人认为:----- 在红卫中学读书毕业的是这所学校有史以来文化水准最低的,更有可能这里边还有打砸抢分子,自己有这段历史是非常不光彩  ----- 有这种认识的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将这这个历史事实隐藏起来,当他人讲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也就不可能兴高采烈了。]讨论.

    我不知道白晕居士的年龄有多大,可能不知道“红卫中学”的历史,打砸抢分子大多不可能是红卫中学毕业的,因为红卫中学是从1969年起才从台城镇地区招收本地学生,而参加文革时期打砸抢的分子是1968年前已是原台山侨中的学生,红卫中学的第一批学生在文革武斗和打砸抢的时期大多数只是小学生,就算当时文革武斗和打砸抢时期的小学也有混乱情况,但毕竟比不上中学以及社会的大混乱,因此我认为,在红卫中学读书毕业的是这所学校有史以来文化水准最低的这个结论我未加评论,但不应该冠以有打砸抢分子的推测!

[此帖子已被 四眼光头佬 在 2006-11-23 19:25:33 编辑过]


发帖
3216
金钱
418
经验值
2567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06-05-15

台山侨中网上,错误多处!

    原文称: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改名为台城镇红卫中学,只招收台城镇学生。1979年,学校又更名为台山县红卫中学。当年国家恢复高考,这一年本校毕业生参加高考成绩特别优异,轰动全县。

    1、红卫中学从未称“台城镇红卫中学”,应该称“台山县台城红卫中学”,证据是:本人的毕业证书上盖的大红印章是:“台山县台城红卫中学革命委员会”,时间是1977年7月。

    2、国家恢复高考时间瓶子已作出更正,这不是红卫中学的历史问题,这是我们国家的历史问题,连这个历史知识都搞不清,希望台山侨中教出来的高考生(选读历史的)不要如此糊涂啊!

     3、该网列出历任校长中,林海(时任革委会副主任)在任时间有错误,我入学时已知道林海是副主任,时间是1973年。

[此帖子已被 四眼光头佬 在 2006-11-23 19:27:05 编辑过]

离线杨柳青
发帖
86
金钱
168
经验值
205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06-05-16
说起打砸抢分子,我肯定红卫中学78届的同学绝对不是.当时只有14,15岁,只有被整的份,记忆中:每天早操后,总是请XX主任讲几句话,请大家鼓掌欢迎,然后再请工宣队长俆同志讲几句话,请大家鼓掌欢迎,其间如果被在一旁监督的级组长发现有谁站立不正的,他们班就会来十几个解放军式的超速度"坐下,起立.""坐下,起立."........看,这是我们当时的真实写照,这些记忆很难消除.
离线玫瑰花

发帖
12133
金钱
120422
经验值
50748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06-05-16

引用


原文由 白晕居士 发表于 2006-5-15 2:35:55 :
 居士觉得其实应该不是 称谓不同  的分别。这称谓的不同是表面现象。 应该有人认为:----- 在红卫中学读书毕业的是这所学校有史以来文化水准最低的, 更有可能这里边还有打砸抢分子 ,自己有这段历史是非常不光彩  ----- 有这种认识的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将这这个历史事实隐藏起来, 当他人讲起这段历史的时候, 也就不可能兴高采烈了。

    看了白晕居士上面这段话,我觉得心痛和郁闷,原来有人这么评价红卫中学的学生。如果学生时代可以选择的话,我肯定会选生在糖缸里,长在红旗下,有车接送,有电脑课上的现代。红卫中学的学生文化水平低,我们承认,试问这班学生有谁愿意在劳动多过读书的日子里就读呢?在恶劣的环境下长大,我们并未屈服,没有向命运低头,更没有因此感到有什么不光彩。因为那不是我们的错!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怨只怨我们这代人生不逢时。二十多年后,我们再次相逢,兴高采烈讲的并非那段历史,是回味同窗的友谊,追忆老师的教诲,分享人生的喜悦。
 
      我们做了四年红卫中学学生,没有参与和遇到打砸抢,红卫中学是一段历史,根本不可否认、不容抹杀的历史事实。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06-05-16
玫瑰花, 如果都认为 红卫中学 这四个字是一种荣耀, 就不会有人对 红卫中学 这个四个字如骨鲠喉了。曾经参加过 打砸抢 武斗的, 一定有。 红卫中学的第一批学生不是全部都在1973年毕业。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06-05-16
 这第一批的学生全部都在社会活动了两年的。有些读了两年初中之后, 就被分配到工厂当工人去了。 那个时候以被分配到 农机一厂, 农机二厂 为荣。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06-05-16
 那个时候的学生人数多得在一中, 红卫 藏不下, 就在 小学 设立了 小学附中。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06-05-16
 红卫中学的第一批学生都在教学大楼的教室读书, 整幢大楼都是同一个年级的。 后来的74届都在聋哑学校下面的平房教室上课。 那个时候, 73届的有三个连, 74届的有两个连。
离线玫瑰花

发帖
12133
金钱
120422
经验值
50748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06-05-16

我不敢说红卫中学是一种荣耀,但也不至于是耻辱吧?毕竟是自己的母校。我搞不清楚的是,为何学校五十年校庆老说的两校(侨中和女士),怎么就提到有红卫中学呢?

武斗是文化大革命的时期,是全国性的动荡,就算红卫中学有学生所为,他们并非十恶不赦。相信其他学校也有人参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