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874阅读
  • 226回复

想当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nn

发帖
7786
金钱
72953
经验值
1340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12-03-18
[quote]引用第57楼garywaiyau于2012-03-17 22:33发表的  :
哈哈!garywaiyau:谈花赞花香自心中赏!那白里透黄的花瓣实在惹人爱呵!是学校那棵难忘的鸡蛋花香把您飘过来了呀!您的记性可真好,连楼梯级级都记得一清二楚,怪不得伟照常说您的脑袋特别发达!嘻!那是超人的象征喔!
离线ynn

发帖
7786
金钱
72953
经验值
1340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12-03-18
引用第58楼陆龄侯于2012-03-17 23:09发表的  :
引用第57楼garywaiyau发表的
引用51楼主李牛仔发表的
     那棵昔日侨中“校花”我在63年入学时已存在很久了,应该是前辈建校时种落。听讲,如今已経没有了,真可惜,将我们的仅有的记忆与淡淡的思念,連同心中的鸡蛋花都消失了
陆龄侯:陶醉中的鸡蛋花树老去那是自然现象,只好叹一声可惜!让我们把这怀念中的鸡蛋花树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田里,让它回荡永远飘香!让正在孕育着的小树苗茁壮成长吧![size=5]
离线刘周nyusa

发帖
17696
金钱
460831
经验值
2601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12-03-18
引用第58楼陆龄侯于2012-03-17 23:09发表的  :
     那棵昔日侨中“校花”我在63年入学时已存在很久了,应该是前辈建校时种落。听讲,如今已経没有了,真可惜,将我们的仅有的记忆与淡淡的思念,連同心中的鸡蛋花都消失了!

鸡蛋花树下也是我辈当年停泊单车的好地方,一上楼梯就是我们的课室,非常方便!
离线李牛仔

发帖
4192
金钱
18695
经验值
638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12-03-18
YNN,近闻"校花"芳魂已渺,不免惆怅.可叹似曾相识旧游地了.时代的变迁,几许风物无觅处.

当年,我天未亮就到刘老师处取钉鞋晨练.看到窗台有尊猛虎(陶瓷),还有各种花草.刘老师乃一雅士,至今未忘.
离线李牛仔

发帖
4192
金钱
18695
经验值
638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12-03-18
引用第59楼与你相遇于2012-03-17 23:12发表的  :
                     李牛仔  你以前是住团结路的好面熟



引用第59楼与你相遇于2012-03-17 23:12发表的  :
                     李牛仔  你以前是住团结路的好面熟


与你相遇:您好!承蒙垂问.我青少年时代住在团结路(南塘路).后来一直南迁.结婚时住革命路(和平路).又住解放路(环城南路).再过南门桥住上朗路.总之都是往南方向.你可否提示一下,你是街坊或是学友呢?
离线与你相遇

发帖
433
金钱
244
经验值
30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12-03-18
                      你好,李牛仔,与你相遇同你是革命路后改和平路街坊,你是从团结路搬到和平路的,是住在我们隔离楼32号2楼的,我是住34号楼的。
离线李牛仔

发帖
4192
金钱
18695
经验值
638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12-03-20
引用第65楼与你相遇于2012-03-18 23:46发表的  :
                      你好,李牛仔,与你相遇同你是革命路后改和平路街坊,你是从团结路搬到和平路的,是住在我们隔离楼32号2楼的,我是住34号楼的。


garywaiyau 您好!不知您是学兄还是学姐。很佩服您的记忆力。对侨中的百级石梯及鸡蛋花树仍记得如此清楚。足见您对侨中的感情深厚。学校当年的旧物旧事没有随风而去,这就是学子的情结,对吗?请指教,谢谢。


与你相遇,您好,原来和您不但是街坊,而且还是邻居。有道“远亲不如近邻”,很想知道您是边位,谢谢。
离线与你相遇

发帖
433
金钱
244
经验值
30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12-03-22
                  你好,李牛仔大哥,记得你象有两妹一弟,我比你细老还小些,你可能不认得我的。
离线garywaiyau

发帖
271
金钱
484
经验值
33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12-03-23
[quote]引用第66楼李牛仔于2012-03-20 19:20发表的  :


garywaiyau 您好!不知您是学兄还是学姐。很佩服您的记忆力。对侨中的百级石梯及鸡蛋花树仍记得如此清楚。足见您对侨中的感情深厚。学校当年的旧物旧事没有随风而去,这就是学子的情结,对吗?请指教,谢谢。
:
李牛仔学弟:你好.我同学之妹陈彩玉电话来,你如此对我等比你早些届的老輩份学友之尊重和关怀.令我感动.对你的真诚深表感谢!我真很羡慕你们学友之间常联係,互通消息,交流经验,娱乐人生的事情,做得很好,很有意义呀!,同时我在这裡获得你们的动向和消息,雖然在校时(1962年9月---1965年7月底髙中)无机会结识大家,但从你们经常谈及在校时情形,也使我回想当年的情况,有点乐津津的感觉,有时也带入到那过去遥远的梦乡!特别畄意各人的写作水平.我发现你的水平最好值得贊賞(请原谅,我没有貶低别的学友意思)你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对老师的教导之恩,对長辈之尊重,对平辈之温和,对后辈之勉励以及认真中带有恢谐的态度,在你写作句中统统表露出来!令人叹服!  

下面你描述"台城通济河"非常好!勾起我47年前年青时在台城求学时的回忆:
    台城有一河流穿城而过.以前叫通济河,现在叫台城河.从南门一带顺流而下这一段,便称南门河了.河边有长堤,堤边有栏杆,有大树.我常在河边凭栏眺望两岸的风光.
雨雾朦朦,烟胧着一江春水.远处隐约可见一叶轻舟.近处春燕呢喃,掠过水面.
每当夜幕降下临,华灯初上,河两岸也亮起七彩缤纷的灯饰,把南门河照耀得似一条银链.一阵江风吹过,河面上荡起五光十色的涟漪,呵!美丽的南门河. :

        
     [size=5] 离开母校足足近半个世纪之久,却尚未回去探望过这位蒼老而慈祥的老人家,,非常惭愧,一点也不原谅自己!恕弟子不敬!不孝!羞耻到痛哭流淚!望将来终有一天自缚请罪,面壁思过!
      愿与台山侨中全体老师,同学,学友们共勉!
      祝母校:活氣生色,永久不衰!
                       ---学子: 丘家蔚 叩首--.於加拿大渥太華市 2012-03-22


[ 此帖被garywaiyau在2012-03-23 06:55重新编辑 ]
离线李牛仔

发帖
4192
金钱
18695
经验值
638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12-03-24
引用第68楼garywaiyau于2012-03-23 05:30发表的  :
[quote]引用第66楼李牛仔于2012-03-20 19:20发表的  :

garywaiyau 您好!不知您是学兄还是学姐。很佩服您的记忆力。对侨中的百级石梯及鸡蛋花树仍记得如此清楚。足见您对侨中的感情深厚。学校当年的旧物旧事没有随风而去,这就是学子的情结,对吗?请指教,谢谢。
:
.......


ganywaiyau学兄,首先多谢您对我的赐教和鼓励。您热情洋溢的词语像和煦的春风,暖人心怀。有缘结识学兄幸甚。虽然岁月带走我们的青春,但同学之谊是永存的,珍贵的。您与彩玉学友之兄是同学,看来您也可能是我内子的三叔陈荣森的同学了。果然如此,那就无巧不成书了。弟才疏学浅,尚望多加指教。祝愿您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离线garywaiyau

发帖
271
金钱
484
经验值
33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12-03-25
李牛仔学弟你好.
    欣读你的怗子,总结一句:虚心-認真-重情义,不骄不傲-是个好男儿!
       你所说的陈荣森我不认识他,甄朝鼎和梅碧玉她们那时是侨中运动員,是我们高三(3)班的,在那张黑白"1965年"台山侨中元旦运动会"相片中有她们在.她们都在美国三藩市,我们是有联係的,(你曾在你开这个怗子开头就说过:-----您们在何方?现在可好否?)---足見你对同学,朋友那种深情思念!無形的关爱以及親切之慰问!
你的文学造詣在我至上,不敢指教.出了国近31个年头了,不常应用中文,加上年纪老化,自然退步.祈请勿見笑為是.下次谈,
祈请安康.
-----GarywaiYau....上
[ 此帖被garywaiyau在2012-03-25 09:00重新编辑 ]
离线szcai

发帖
19323
金钱
38132
经验值
367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12-03-25

        丘学长:在您的不懈努力下,终於找到了自己的学弟、学妹(您在网上寻找的同学,有些人的名字我也曾听说过,可惜他们还没有上台山同学网,你们暂时没能在网上互动),终於可以围绕侨中母校的人和事畅所欲言,共享砚谊之乐。我尤衷地为您感到高兴!并希望有朝一日您的同班同学与您一道,能在网上共度欢乐时光!
        李牛仔、进士usa、邝沃民、谭伟劲等都是我在台城镇一小学的同级同学,虽然那已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情,但如今依然记忆犹新。同学友谊万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离线李牛仔

发帖
4192
金钱
18695
经验值
638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12-03-26
清明节将到,又是行山祭祖的时候了.其实过了二月二,人们早已开始行动.市场上的金猪,烧鹅等应节物品比平时涨价不少.为了纪念和孝敬祖先,人们也舍得.前几天,我家择了个好日子回乡行山.由于山高路远.我提议轻装出发.准备一些香火纸钱,食物便起程.一路上无心欣赏那闲花野草.只想尽快到达目的地.来到山前,只见山高林密,很难攀登.为了一点孝心,我们拨草寻路,穿林而行.几经艰辛终于找到先人的墓地.大家经过一番劳作和祭祖程序,总算完成一件"大事".我也松了一口气,有心看一下山野景致.举头望,只见天高云淡,极目远眺,群山起伏,远山含烟.眼前山下,一马平川.此时山风阵阵,松涛声声.我内心被触动,精神一振,顿觉胸怀广阔.祭祖,这是孝道,源于传统,发自内心.
离线刘康

发帖
1912
金钱
52421
经验值
149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12-03-27

          人言诗文何与同,尽是墨客喜相逢;
          其间一壶月下酒,才子佳人会其中;
          悠悠岁月不孤独,平淡问候祝健康。
博江浪海情漂流,慕爱求知驾轻舟;
四海寻芳添知已,五洲纳贤故重游。
离线李牛仔

发帖
4192
金钱
18695
经验值
638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12-03-28
回 73楼(刘康) 的帖子
刘康学兄,欣读您的诗句,给人以美的感受.短短的六句诗,灵活地把情,景,事溶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从您的诗意也可见您的修养与众不同.精炼的语言,悠悠之情,谥于言外.希望见到您更多的佳作.谢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