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半小时,相机更换个零件就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下午我们就去天坛.天坛是明永乐时始建,是我国古代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我们去到天坛售票处租了几个电子讲解器,孩子听说:天坛整个面积比故宫还大些.马上叫苦连天.因为早天在故宫行行走走六小时累怕了!天坛比故宫还要大的话,岂不是更累吗?我告诉孩子,参
观天坛不会辛苦,我指着远处的三大建筑告诉他们,我们参观圜丘坛,皇穹宇,祈
谷坛,只走一条直线,不用走回头路,从南门进去参观从北门出口,与故宫不同,故宫除了有中间路线的大殿,还有东西两边的走廊,值得观赏的地方太多,所以才走得累.
天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
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
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我们从南门进园,先到圜丘坛.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的汉白玉石块全是九
的倍数,象征九重天.圜丘坛最上层中央有块的圆石,游客门都争先恐后站中央
拍照,这是以前皇帝祭天所站的地方,站上面虽小声说话,其声音也洪亮,这是因为
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
声汇合,则音量加倍。来这里参观的人如蚂蚁般川流不息,喧嚷之声不绝于耳,没有人能体验到说话声音加大的效果,就是拍张照片也有一大群陌生人做背景.


圜丘坛以北就是皇穹宇,是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的建筑,里面存放祭祀神牌,灯光很暗,上台阶去只看一眼就下来了.我反复对孩子介绍的是回音壁.它是皇穹宇的围墙,叫孩子分别站开,试听回声,但现在大概因为历史遗产要保护,回音壁在一米外用铁栏围着,你根本不能用耳朵贴近墙壁听回声,所以我只能将回音壁的奇趣讲给孩子听,看他们目无表情,没有一点新奇的感觉,真是浪费我的一翻苦心.等他们长大后读我的旅游日记,感兴趣的话,再去观赏了.事实上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很有趣的,“回音壁”也因此而得名.


我们穿过垣墙再走过几百米的“丹陛桥”,去到天坛的北部祈年殿,祈年殿是每
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的,因为天是蓝色的,以此来象征天。

正要离开天坛的时候我儿子突然冒句话:都是现在的建筑吧.难道真是以前皇帝
常来的地方吗?我带他们转圈半天,讲解了一大堆,他们居然还是不知道我是带他们来参观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天啊!
北京的名胜古迹景点一般都是下午四五点就关闭了.如果你去北京旅游的话要注意调控好时间.我打电话去中央电视塔咨询关闭的时间,答是晚上十点.为了不浪费时间,我选择晚上才去晚上也开放的景点参观.
中央电视塔是北京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塔高386.5米,加避雷针总高405米,是中国第三高塔,世界第五高塔.中央电视塔是集广播电视发射和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一层东大厅有我国最大的室内彩色花岗岩石雕《山水云树》,位于塔座6米的二层环廓有世界各国高塔图片展,还可以坐上模拟主播台当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主播.


外观为宫灯形四层观光塔楼位于塔身221米高处,有京城最高的“旋转餐厅",225米室是内观景厅,厅内设有舒服的座椅,我们坐这里喝饮料吃东西闲庭观景,有免费高倍望远镜供游人观看.室内有奥运展览厅,有世界上最高的许愿树.....位于塔身238米高处,建有“露天瞭望平台",环视京城风貌,山水秀色尽收眼底.









我人比较内向,信心不足所以在一般朋友面前很少说话,但出门在外就口水多多,
我比较喜欢听北京小车司机说老北京的典故,他们用地道的老北京话道出,那韵味
呀,真特别!我还顺手拿纸笔记下来.旅游一天回来满手袋是门票与纸条.我喜欢收
藏邮票门票等等.十几年前北京游的门票还被我保存得很好.
北京内城的东边有崇文门,西边有宣武门。“崇文”是崇敬文化的意思,“宣武”是宣扬武威的意思。两座城门并列东西,是取“左文右武”、“文治武安”的涵义。按照阴阳五行的学说,东方为木,主生;西方为金,主死,所以进北京赶考的举人要进崇文门,死人出殡要走宣武门,死刑犯押赴刑场在清代也是出宣武门到菜市口刑场。老北京有许多城门,有内九外七”之说。“内九”是指内城有九座城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外七”指外城有七座城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左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安定门和德胜门也是名称对应的两座城门。军队出征要走安定门,打了胜仗之后凯旋班师要从德胜门进城.既然如此,我不明白为何德胜门不叫得胜门?呵呵~~我喜欢胡思乱想.总之我觉得中国传统习俗有许多讲究.
[此帖子已被 相逢一笑 在 2007-9-30 14:45:07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