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867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0楼 发表于: 2009-08-23


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转帖]

 

在国共两党斗争史上,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先生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世人称做“第三党”) ,从事反蒋活动,其经历已广为人知。然而许多人不知道,上世纪30 年代,在中国亦曾有人野心勃勃地试图组建一个区别于中共的“新****”,试图走一条既别于国民党也别于中共的第三条道路。此人就是中**内的大叛徒,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顾顺章。
顾顺章,又名顾凤鸣,上海宝山县白杨人。其早年在南洋烟草公司的制烟厂当小工头,1925 年“五册”运动时,在罢工中表现活跃而加人中国****。顾1926 年被党组织选派与陈赓一起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1927 年回上海不久,即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工人武装纠察队总指挥,在党内初露头角。
" 4 · 12 ”政变后,顾顺章转移到武汉从事秘密斗争,制裁叛徒和特务,颇有立功。“八七会议”后,顾在上海参加中央特委,于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担任行动科(三科)负责人。其时,他领导的“红队”(又称‘打狗队”)极为活跃有名,确实也制裁了不少叛徒特务,震慑了敌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党在白区的损失,顾也由此当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顾顺章却居功自傲,往往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且利用工作的特殊性,日渐腐化,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当时任中央特科二秋情报科)科长的陈赓就曾忧虑地对人说:“只要我们不死,准能见到顾顺章叛变的那一天。”就在党中央考虑将其调离特科之际,顾顺章亦有所闻,对此极为不满,顿生叛变之心。
 不久,党中央决定张国熹及陈昌浩赴鄂豫皖苏区,由顾顺章护送至武汉。但任务完成后,其顾并未立即回上海复命,而在汉口停留下来,并以“化广奇”艺名在新市场游艺场表演魔术敛钱。一日,曾是顾的下属、而后叛变的尤崇新碰巧在游乐场发现了顾顺章。经跟踪,导致顾顺章在汉口被捕。特务在其身上除搜出我党重要文件外,还有一封写给蒋介石的信,可见其叛变之心早已有之。
  顾顺章被捕后即叛变,并供出所知一切中共机密。幸亏打人中统内部并担任特务头子徐恩曾机要秘书的钱壮飞,及时获取顾叛变的绝密情报,并抢在特务动手之前通知党中央机关转移,在上海的党中央及江苏省委才未被破坏,周恩来等党中央主要领导得以幸免于难。据当年也在中央特科工作并参与组织撤退的聂荣臻元帅回忆说:“当时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必须赶在敌人动手之前,采取妥善措施。恩来同志亲自领导了这一工作。把中央所有的办事机关进行了转移,所有与顾顺章熟悉的领导同志都搬了家,所有与顾顺章有联系的关系都切断。两三天里,我们紧张极了… … ”由此,有人称,顾顺章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毛泽东亲自签发《 通缉令》   
  特务头子徐恩曾亲率中统特务组组长顾建中等大批特务,带顾顺章连夜赶到上海展开大搜捕。徐意欲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中共在上海的一切机关、组织、领导人,尤其是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驻沪机构,一网打尽,以在蒋介石面前立功请赏。所以,他到上海一连3 天3 夜没有睡觉休息,指挥顾建中等带顾像疯狗一样四处搜捕… … 但结果一无所获,令徐恩曾十分沮丧。
  不过,顾顺章叛变还是让徐恩曾有了在蒋介石面前讨好的机会和本钱。他被押解到南京的第二天,就向特务机关指认了中共领导人之一的恽代英(其时,挥代英正被关押于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化名王作霖,身份尚未暴露)。结果,在恽代英经党组织多方营救,眼看即将出狱脱险之际,却被敌人杀害在南京雨花台。
  此次上海的失利,并未使极具政治野心的顾顺章罢手。他一面千方百计破坏中共在各地的组织和机关,搜捕人员,一面为中统对付****献计策,并为其培训特务。曾为顾当过贴身保镖的林金生称:“在中统特务疯狂破坏中共地下组织过程中,顾顺章经常亲往策划、指挥。”突出的一例即是1931 年6 月,顾顺章带领特务捕获中共另一领导人蔡和森,终致蔡惨死狱中。
  鉴于顾顺章穷凶极恶,对中共白区工作造成了极大危害,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对顾发出“通缉令”。1931 年12 月1 日发布的《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通缉令― 为通缉革命叛徒顾顺章事》 ,正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的。通缉令历数顾的种种罪行称:
  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特通令各级苏维埃政府,红军和各地赤卫队,并通告全国工家劳苦群众:要严防国民党反革命的阴谋诡计,要一体缉拿顾顺章叛徒,在苏维埃区域,要遇到这一叛徒,应将他拿获交革命法庭审判;在白色恐怖区域,要遇到这一叛徒,每一革命战士,每一工农贫民分子有责任将他扑灭。缉拿和扑灭顾顺章叛徒,是每一个革命战士和工农群众自觉的光荣责任。
 这份特殊《通缉令》 ,可以说是对顾顺章下了“格杀勿论”的‘严令”,在中共历史上,由中央政府对一个叛徒特下这种‘通缉令”,可谓极为罕见。
    游走于中统、军统之间
  当时,中统尚未正式成立,一伙人名义上属于国民党中央组织调查科,而调查科科长徐恩曾一向以善于利用中共叛徒而闻名。因顾顺章叛变后,其身份特殊,且能干卖力,颇得徐信任和重视。徐恩曾为笼络顾,甚至还为他物色了一个南京姑娘,并为之隆重举办婚礼,当时蒋介石也派特使送来贺礼1000 元。此外,徐又为顾选配了一个包括秘书、保镖、总务、会计等在内的私人班底,这在规矩极严的国民党特务机构内,也是极为少见的。
  顾顺章结婚后,即人住到位于细柳巷4 号的一个独立大院。随着其政治野心及权力欲的增强,他手下的私人班子也扩大了规模,一时间“人才济济”, 俨然形成一个独立于中统之外的小局面。为主子卖命,顾顺章可谓绞尽脑汁。政治方面,他以‘过来人”的心理向陈立夫和徐恩曾建议:要彻底动摇中共在上海的基础,一定要建立专门机构,并切实贯彻‘自首政策”,以此架空、瓦解****… … 在破坏中共地下组织方面,1933 年3 月前后,陈赓、廖承志、罗登贤等中共要人的被捕,均系顾顺章的“杰作”,丁玲、潘梓年的被捕也与其有关。此外,顾一度还试图暗杀著名反蒋人士、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后因被军统抢先一步,徐恩曾和顾顺章两人还颇觉遗憾。
    顾顺章在苏联专门学习政治保卫,接受过比较严格系统的特工训练。他叛投中统后,感到中统特工来自三教九流,素质普遍低下,在同中共的斗争中占不了多少便宜,于是在内部开办了“特工人员训练班”。“特工人员训练班”由顾顺章亲自授课,主要传授如何盯梢,如何绑架,如何搞暗杀等特务手段,以及射击、擒拿、化装、格斗等基本技术。其授课内容后来还被整理编辑成一套特务训练教材,几乎成了国民党中统、军统特务的必读书,颇受追捧。
  当时,戴笠领导的复兴社特务处(军统前身)草创不久,羽毛未丰,更缺专门特务人才。所以,戴笠对顾顺章这种‘特工专家”极为看重,私下予以拉拢。见徐恩曾如此器重依靠自己,军统的戴笠又来示好,顾顺章不免头脑发热、政治野心膨胀起来。此时顾不过二十八九岁,但他自认为前程辉煌。他的如意算盘是:既占稳中统这边的位子,且暗中与戴笠勾结,两方讨好;又利用两方的矛盾为自己谋利,发展势力,争取以后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可他没想到,这恰恰犯了徐恩曾的忌讳。在中统与军统的争斗中,徐最痛恨自己手下与戴笠勾搭,充当‘内奸”。在探知顾顺章脚踏两只船的种种作为后,徐对顾顿生恶感,并开始冷落及设法限制他。而顾顺章感受到了徐的态度变化,索性更加与戴笠勾结,并帮助军统破了不少案子。同时,他还在想利用自己初成体系的私人小班底,另辟蹊径,独自打下一个局面。这一来,便为他自己种下了杀身祸根。
密谋组建“新****”
  顾顺章被冷落限制后,对徐恩曾以至陈立夫渐生不满。这位‘特工专家”开始瞧不起学电机出身、半路出家搞特务的徐恩曾。加之受到戴笠挑拨和诱惑,一贯野心勃勃,喜欢蛮干的顾顺章萌发了独自另拉山头的念头,甚至想在政治斗争中有所‘作为”。
 1933 年初开始,一个叫蒋云的常州人经常出人细柳巷4 号顾家。蒋是顾顺章当年的同学,两人私交甚密,他虽非中共叛徒,也不是中统或军统,但比较有政治头脑,知识文化水平也比顾顺章高得多。每次蒋云夫妇一来,就与顾顺章关门密谈大半天,不仅行踪诡密,而且谈话内容连顾的亲信班子也不得而知。这其中有一人例外,那就是顾顺章心腹中的心腹林金生,林是顾的贴身保镖,但没多少文化,顾对其很放心,许多机密事情也不避他(比如顾顺章背着中统同戴笠的几次密谈,林都在场,是绝对的知情者)。时间久了,林金生也渐渐知道,顾与蒋原来是在密谋建立一个‘新****”。顾顺章虽然曾担任过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但其主要是负责中央特科的行动,对政治实是外行。因此,他将组建这个所谓“新****”的相关筹备事宜,一概交给蒋云来搞。蒋云也确实精明能干,没多长时间,便搞出了“新****”的章程、政治纲领,而且还拟订了一个‘五年计划”交给顾。顾顺章看了颇觉满意,对蒋云夫妇慰勉有加。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在蒋云交出了“新****”的章程、纲领及五年发展计划不久,一天晚上在顾顺章家里吃饭时,蒋云夫妇双双被毒死,尸体被顾连夜用麻袋弄走,埋在南京边营荒郊。这显然是顾顺章唯恐泄密的杀人灭口之举,同时顾过河拆桥,背信弃义,凶残歹毒,也令了解内情的林金生不免胆战心惊。
   事情还不止于此。1933 年底一天,顾顺章突然把林金生召到密室,对他说:“你是个了不起的神枪手,我决定配12 个人给你,组织一个特务队,由你担任队长。”看林金生迟疑不解,顾顺章突然恶狠狠地说:“特务队建立起来后,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徐恩曾和陈立夫给我干掉!”听顾这一说,林金生大为吃惊,他没想到顾顺章竟然狂妄、利令智昏到如此地步。以顾顺章小班底这点力量,想跟资格老、势力大的中统特务机关对抗,尤其是暗杀其首脑徐恩曾和陈立夫,简直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但林金生深知顾顺章凶狠险毒的本性,不敢说不,更不敢当面露出畏缩和不满,只得含糊其辞答应。可是后来,他连续好多天都吃不好、睡不着,时时担心大祸临头。
 正在这时,又发生的一起意外,让林金生痛下决心离开顾顺章。这天,顾顺章派林金生送一封信到xx 饭店xx 房间。那天天气很冷,林金生身穿大衣外出,顺手将信放进大衣口袋。没料到了那地方,搜遍全身,并不见密信踪影,方知是不小心在半途丢失了。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回去向顾顺章回报。顾顺章阴沉着脸,一双满带狐疑的眼睛在林的脸上扫来扫去,却没有像平时那样发火骂人。这是一个不祥之兆,林金生心里寒气顿生,知道顾已经对他起了疑心,恐怕迟早要对他下手!
  退出来后,林金生左思右想,最后横下心来:与其束手待毙,不如先行一步,死里求生!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当天便找个借口离开了顾家,立即往特工总部面见徐恩曾,告发顾顺章。
   终被秘密处决
  林金生对顾顺章的反叛告发,徐恩曾自是大表欢迎。徐静静听完林的揭发,脸面上虽没有更多表示,心里却对顾背着自己组建‘第三党”,进而阴谋成立特务队,干掉自己和陈立夫的种种行径大为吃惊。徐恩曾叮嘱林金生回去不要声张,先稳住顾顺章并监视其动向。而林金生此时哪敢再回顾家,急得连连摆手说:“徐先生,我是不能再回去了,即使呆在南京也很危险。只求徐先生找个远离南京的去处,离南京越远越好。”徐恩曾也不好勉强,思索片刻说:“最近陕西省党部正好跟我要人,你就先去那里干吧。”说罢即作安排。
  林金生离开特工总部,不敢停留,当晚即乘夜车转道赴西安就职,躲过了顾顺章的追杀。原来,当晚顾顺章迟迟未见林,便情知有变,又通过其安插在特工总部的内线得知林调往西安的消息,遂连夜派出杀手在浦江车站窥伺赴西安的车次,寻机对林下手。接连三天,枪手都在车站守候,只因未见林踪迹而作罢。
  这边,徐恩曾表面上一切如常,实际已暗中做着除去顾顺章的准备。一方面,徐恩曾要稳住顾顺章,防止他狗急跳墙,搞极端之举;另一方面,清洗顾顺章是个大事,自己不可以随便作主,必须告知陈立夫同意,说不定还要报蒋介石本人亲批。这些都要作相应安排,且需一定时间。因此,徐恩曾内紧外松,只将顾的一举一动秘密监视起来,其他似乎一切照旧。而顾顺章自林金生出事后亦有警惕,行动有所收敛,未敢过分张扬,更不敢轻举妄动。
 危险已在一步步向顾顺章逼近,只待徐恩曾一切准备妥当。1934 年5 月,徐恩曾在特工总部召开中统高层会议,顾顺章届时赴会。经徐恩曾暗中授意,有人突然对顾发难,严厉指责其违反中统纪律,“不服从命令,而且企图另树一帜”,应予严惩。顾顺章对此心理毫无准备,自不肯示弱,当场激烈争吵起来。争执中,一方突然掏出手枪,对准顾,顾亦欲拔枪示威,徐恩曾假意喝住,收缴双方手枪。会后,以调查为名,顾顺章即遭软禁。
 又过了几个月,顾顺章被正式拘押,囚于南京监狱,后转押于中统控制的苏州军人反省院。在此期间,陈立夫、徐恩曾积极进行置顾于死地的活动,一面搜集证据,一面上报蒋介石批准。终于,蒋介石感到顾顺章已失去了利用价值,又对其试图组建‘新****”的政治野心深报恶感,点头同意对顾处以极刑。
 1935 年6 月,顾顺章被秘密处死于苏州监狱,死况甚惨。据知情者透露,因顾顺章在特务中名气甚大,传说其不仅精通化装术、魔术,而且会催眠术,甚至“土遁术”。为此,临刑前特务给顾穿了“琵琶骨”,以镇其邪术,防其逃跑负责执行枪决的特务名叫吕瑞京,与林金生是熟人,行刑情况是他后来亲口告诉林的)。顾顺章死时年约31 岁。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1楼 发表于: 2009-08-23

清史专家戴逸:慈禧为什么一定要杀光绪[转帖]

 


一百年前的1908年,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皇帝和实际统治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一个是三十八岁的壮年,一个是七十四岁的老人,两人在政治上势不两立,却同时死亡,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这就形成了一个历史疑案。

  光绪因何致死?人们议论纷纷,但宫廷事秘,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进入二十一世纪,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会同中国原子能科学院,运用中子活化实验方法,结合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陵寝)提取的光绪头发、衣物等重要检材,对光绪死亡原因进行了反复的检验和缜密的分析研究,得出了检验结论。《清光绪死因研究报告》一文指出:“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百年谜案终于水落石出。不过,关于光绪之死,还有一些疑问需要进一步梳理,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

  现在已经能证明光绪是被毒死的,那么凶手是谁有没有说法呢?

  戴逸:光绪之死,凶手的说法有很多,有慈禧、奕劻、袁世凯、李莲英、崔玉贵等等。究竟是谁,这当然还可以讨论,但是我认为,毒死光绪,最大的可能就是慈禧太后。因为当时清朝的专制体制非常严密,权力集中,皇权至上,皇权是最重要的,乾纲独断,什么主意都是皇帝说了算。清朝不像汉朝、唐朝、宋朝、明朝,那些朝代的权臣,像曹操,可以杀掉、废掉皇帝;唐朝、明朝的宦官和太监都很有权力,有能力把皇帝杀了或废了。像五代末期时的赵匡胤本来就是个军官,后来黄袍加身,就可以夺取皇位。但是清朝的专制主义制度最严密,没有人能够篡夺皇权。当时的皇权掌握在慈禧手里,不是在光绪手里,皇权的代表就是慈禧。她能够下命令,如何如何做,怎么做,都没有人敢反对。她的命令可以贯彻,可以执行。其他人都不行,都不能够下达这样的命令,要毒死光绪。谁也没有这个权力,谁也不敢,也不可能做。只有慈禧点头,只有她能够命令手下执行这样重大的决定,除了她,没有人能发这样的指令。

  奕劻、袁世凯等人有没有可能背着慈禧动手呢?

  戴逸:奕劻没有这个可能,他是远支宗室亲王,是乾隆的后代,到光绪的时候已经是第五代了,他和光绪的关系很远。原来他的职务很低,后来慈禧太后信任他,封他为亲王。他本身也是昏庸无能的人,既不掌握权力,也不掌握军队;而且光绪死前几天,慈禧派他去东陵看自己的坟修得怎么样了,因为当时慈禧也病危了,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派奕劻去。所以奕劻是不可能的。那么袁世凯是否可能?袁世凯也没有可能。袁世凯确实是掌握了军队,掌握了新军六个镇,就是六个师,在北京、天津这一带。但是各省的督抚都有军队,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都有军队,袁世凯不可能指挥他们的军队。袁世凯掌握的军队虽然影响力很大,但是不可能控制京城和皇宫。光绪、慈禧死了以后,光绪的弟弟载沣当摄政王,载沣为了给哥哥报仇,夺了袁世凯的权。很快把袁世凯罢免赶走,袁世凯只能回到河南彰德休养去了。可见袁世凯虽然有权,但是他不可能跟清朝的皇权对抗。清朝这套制度,他不可能变动的。

  那李莲英等就更没这个权力了?

  戴逸:李莲英、崔玉贵可能是慈禧的帮凶,当然我也没有绝对证据说是谁给光绪服砒霜的。但是就是这帮太监,因为这帮太监跟光绪过不去。李莲英一直照料光绪,当时光绪被拘禁在瀛台,李莲英实际和光绪的关系怎么样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不敢得罪光绪,对光绪还比较客气。一种说光绪恨李莲英,光绪有本日记,在日记里说老佛爷死后,要杀掉袁世凯和李莲英。这本日记据说被李莲英看见了,所以李莲英对光绪恼恨和惧怕。这也有可能。给光绪下毒的究竟是谁,不会有文字的记载,当时知道的人也不敢说。

  那就只能是慈禧下的命令了?

  戴逸:实际上,谁动手杀的光绪并不重要,但从大的形势来看,慈禧是主谋,这一点恐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慈禧再三表示自己不能死在光绪前头。1904年,外务部侍郎伍廷芳曾经与日本公使内田康哉谈话,内田有一个记录送回到日本政府的档案里。前几年,我们有的历史学家发现了这份档案,内田公使的记载说,他问伍廷芳,如果慈禧先死了,那么光绪会怎么样呢?伍廷芳说这件事很糟糕,光绪很可能会死在前面,北京的宫廷里面都这样传说,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出兵把光绪救出来。当时日本在北京有驻军的,各国在使馆附近都有驻军。当然日本政府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但是这说明当时伍廷芳就已经知道这个事情了,在光绪死前四年,他就请求日本政府救光绪。后来侍读学士、起居注官恽毓鼎也提出来这个说法,恽毓鼎是陪着光绪读书,光绪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他都记录下来。他的《崇陵传信录》也这样说,当时有一次慈禧病了,太监们就说:“老佛爷您病了,皇帝就高兴。”慈禧就说我不能死在他前头。当时太监也是在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陪侍慈禧、在宫中生活多年的德龄也有这种说法。

  慈禧为什么非杀光绪不可?

  戴逸:慈禧太后戊戌变法之后就很想杀掉光绪。当时有一种说法,戊戌变法的时候,康有为他们有个计划,调袁世凯的军队包围颐和园,把慈禧太后劫持下来,甚至杀掉慈禧太后,这样来推行变法。这一点,我们历史学家一直不大相信,认为这是清政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大约在二十年以前,杨天石先生又在日本发现了一本书——《诡谋直纪》,这本书是谭嗣同的朋友、维新派成员毕永年所作,描述百日维新期间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六他在北京的活动与见闻。其中说到谭嗣同要毕永年当包围颐和园的总指挥,要把慈禧太后抓起来杀掉。后来变法失败,毕永年逃到日本,写了这本书。在袁世凯告密以前,清政府下命令只是抓康有为和康广仁他们兄弟两个人,没有说要抓谭嗣同。谭嗣同是一个人去跟袁世凯讲,要包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等袁世凯告密以后,隔了几天再把谭嗣同他们抓起来的。慈禧一听要杀自己了,这是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戊戌六君子”抓起来以后,没有经过什么法律程序,就把他们杀掉了。清朝政府杀人一般有一定的程序,而且皇帝要秋审,凡是地方上要杀人的,皇帝要一个个亲自看,有的人要死,就勾一下——勾决;有的人可以不死的,就不勾,不勾是缓刑。这六君子没有经过秋审的程序,抓到以后审都不审,马上就杀掉,作为紧急情况特殊处理的。可见慈禧对这些人恨之入骨。

  这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慈禧也是要先下手为强。

  戴逸:因此慈禧在戊戌变法之后,因为与自己的性命有关,一定要把光绪废掉,不让他当皇帝。怎样能够除掉光绪呢?她有这样一个计划,就是制造谣言,称光绪病重,在慈禧政变之后的不久,就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了一道诏书:招全国名医进京,给光绪看病。诏书中光绪说,他从四月份以来,身体就一直不好,现在越来越重了,所以要各省的督抚找当地的名医进京来看病。当时诏书一出,舆论哗然,因为四月份正好是百日维新开始,所以那时的光绪皇帝正是意气风发,精神非常好,在搞新政,发布上谕,推动变法。八月又发诏书说自己在变法期间身体很不好,这个马脚就露了。这是慈禧的话,这是为杀光绪做舆论准备,当然不会说是杀掉,说他病死的。当时舆论大哗,上海的一千多绅士、商人上书,要求保护皇上。后来慈禧把端王载漪子溥隽立为大阿哥,就是皇太子,就是准备要换一个皇帝了,让溥隽做接班人,当时接班人都已经进宫了。慈禧征求几个著名的督抚的意见,张之洞不敢说话,刘坤一说:“君臣之份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天下人的嘴很难防。外国人知道这个事,来干预了,要派医生进宫,要看看光绪身体好不好,是真病还是假病。慈禧拒绝,不让外国医生来,但是外国人非要给光绪看病不可,实际是不同意她废掉光绪。慈禧也怕外国人啊,只有让法国医生进宫看病。法国医生说光绪身体很好,没有病。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做了这么件事,弄得很尴尬,所以她很恨外国人,后来利用义和团杀外国人,这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外国人让她没能杀成光绪。

  光绪身体确实也不好,但是也不能突然就这么死了,这也没法交待。所以在全国招医生,在全国造舆论,说皇帝病重,以后说他病死了就顺理成章,不过她的这个计谋没成功。当时的力量不仅仅是慈禧单独的皇权了,有牵制皇权的力量了,一个是老百姓以及地方上的势力已经相当大了。太平天国以后,地方督抚的势力相当大,他们不敢造反,不敢有大的动作,但是你要杀皇帝,他们不同意了。老百姓,特别是新式的商人起来反对,还有外国人也不同意慈禧废立。

  后来医生给光绪看病,慈禧都派人监视。医生给光绪开的药都不是重药,是平和的药,慈禧对医生就很不满意。后来历史学家研究的清廷档案中的这些脉案,都是医生在慈禧的影响下写的,我怀疑有不可靠的地方。

  如果光绪不死,重新执政,能否挽救清朝的灭亡?

  戴逸:如果光绪重新执政,这个问题很难说。历史学家面对的是历史事实,解释这些事实。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历史学家很难回答。当然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是从清朝灭亡来讲。可以说,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以后,清朝的灭亡不可避免。甲午战争以后,亚洲这么个大的国家——中国,竟然被日本打败了,力图自强的洋务运动也垮台了。清朝的腐败、顽固,不能适应世界的形势,这一点是非常明显。当年,甲午战争以后的民心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当时的人对日本的侵略非常愤慨,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十分不满,反对清朝的投降、卖国,要求变法,这样就会有戊戌变法。可是戊戌变法的机会也错过了,又被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派扑灭。失去了最后一次机会,所以完全暴露了清朝政府的不可救药。慈禧亲政以后也打不过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外国人撤退,她又回到北京,重新坐上最高的位置,也搞新政,本身虽然也做了些改革,开工厂、练新军。但是当时革命浪潮已经起来了,广大人民参加革命运动。孙中山刚开始搞革命的时候没几个人跟他,因为当时人们都寄希望于清朝政府,希望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还能够挽救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到了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爱国的、反政府的民心已经如大潮汹涌,不可阻挡。无法挽救这种形势,任何个人,包括光绪,也不能改变这种趋势了。清政府搞的新政效果恰恰相反,比如训练新军,到辛亥革命的时候,就是新军出来造反,武装起义;新政派了很多留学生到日本去留学,这些留学生都变成了革命党,结成同盟会;新政培养了很多资本家,资本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也反对清朝。所以清政府已四面楚歌。新政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条件,历史的浪潮已经不可阻挡了。

  假如光绪皇帝在1908年没有被毒死,也能执政。但他这个人比较懦弱,不像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有气魄有能力。他身边也没有明治那样得力的大臣,他没有那一帮人。改革需要群体,当时改革的群体还没有形成。明治手下有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山县有朋,以及一大批改革派。没有这些改革派,只有光绪一个人有什么用?日本当时的政治环境,全国一心一意要富国强兵。中国当时的环境,不可能出现一个推行全国改革的领袖。实现改革,不是改革者个人单独创造出来的,而是改革条件成熟,改革要求很迫切,改革的环境形成以后,才会产生一批干练的改革派和一个成功的改革领袖。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这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事情,是改革的环境、改革的气氛、改革的社会条件,这样才能有成功的改革。当时中国的旧传统太深厚,不像日本,改革条件还没成熟,光绪个人即使能力很高,也不行;能力再强,也不行。如果冲不破传统的阻碍,改革是成功不了的。指望清朝,中国不可能富强。如果光绪不死会怎么样,当然复杂的局面不好说,但是前途怎么样,是可以说的。

  光绪的生死已经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了。

  戴逸:清朝的灭亡,已经是大势所趋,从大形势看,中国的前途,在光绪死的时候是一片茫然。中国的现代化路程,还非常曲折,非常漫长,非常困难,而且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即使光绪一个人不死,这样一个政权,清朝难道会不亡吗?当时中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推翻一个腐败无能的政权。没有解决政权问题,靠光绪一个人再来一次改良已无可能。后来孙中山接过了清朝这个烂摊子。他也没有最后完成现代化。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仍然是阻碍中国前进的绊脚石,孙中山也没法冲破他们的阻力。我们到今天,搞的还是现代化,为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而奋斗。
潘寅久从前线回来,来找范绍增说:“我去过刘湘的长官部参谋处看老朋友徐思平,一直进到办公室内,徐思平正在聚精会神地写命令,我站在他身后偷偷一看,见命令上写着要王缵绪带两个师出川,占领宜昌,随即与韩复榘取得联络。当徐发现我站在他身后时,急忙将命令盖住,搪塞说是写家信。”

  当时,韩复榘既怕蒋介石借抗战为名消灭他的军队,又怕蒋介石借刀杀人,让日军消灭他的实力,于是擅自率所部舍弃津浦路,向鲁西南撤退,想经过中原,撤退到襄樊一带。

  范绍增向行政院长孔祥熙报告刘湘与韩复榘秘密联络之事,孔样熙认为事关重大,立即报告蒋介石。很快,蒋介石便离开汉口,北上开封。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第一和第五战区师长以上军官参加的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以“擅弃国土”之罪名,将韩复榘逮捕,并于12日将韩押解汉口,交付军事法庭审判。1月19日傍晚,参谋总长何应钦携带着由戴笠截获并破译的刘湘与韩复榘的来往密电,来到汉口万国医院。

  何应钦板着脸告诉刘湘:“韩复榘已被关押!”

  刘湘一惊,假装糊涂地问:“为啥子哟?”

  “啪!”何应钦将夹有密电的文件夹掷于桌上,说:“你看看这是什么吧!”

  刘湘看后,惊骇万状,不知所措。何应钦与他谈了许久,起身离去.。不久,刘湘便大口吐血,昏迷不醒。次日,刘湘在汉口逝世。

  据官方发布的公告,刘湘弥留之际,曾口述遗嘱,略谓:“今后惟希我国军民在中央政府暨最高领袖蒋委员长领导下,继续抗战到底,尤望川中袍泽一本此志,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生还,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求达到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

  22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刘湘,追赠陆军一级上将,发给治丧费一万元,由何成浚领衔主祭,在武汉的党政军各界人士都前往祭奠,场面十分隆重。

  23日,高等军法会审判韩复榘。次日,韩被宣判死刑。24日晚7时,韩在武昌被执行枪决。因此是刘湘先死,韩复榘后被枪毙。

  附录:《关于刘湘、韩复榘之死的一点见闻》

  与刘湘不和的范绍增加入到了戴笠的阴谋活动中,对刘湘进行监控和收集相关情报。范绍增有一篇文章发表在一九六四年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二辑上,这篇文章实事求是地说明了他是怎么样同戴笠联手的。该文由政协河南省委员会秘书处供稿,由刘国荣笔记。发表这篇文章时,范绍增于四川解放前夕起义后,在河南省任体委副主任后退休。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坦率,坦率得就像范绍增本人。

  文章全文如下: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2楼 发表于: 2009-08-23

真实的王莽:中国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转帖]


  

  朝廷收到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书,恳请王莽接受封地。如果当时进行民意测验,王莽的支持率当在百分之九十九左右。高层官员当中,支持加九锡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九百零二人,几乎百分之百。

  本文摘自《历史的拐点》作者: 马立诚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公元前1年(哀帝元寿二年),二十五岁的哀帝突然去世。此前他的祖母傅太后与母亲丁皇后都已去世。王政君又成为最高权威,她立即恢复王莽的大司马职务。

  王莽复职第一件事是罢免董贤,并选立中山孝王九岁的儿子即位,是为汉平帝。王莽命令平帝的亲属一律不许进入京城,以杜绝新的外戚之患。接着,他把傅、丁两氏外戚全部赶出京城。王莽复出执政,得到全社会欢呼,臣民们觉得汉朝振兴有望了。这一年,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实际总理国政。

  公元2年(平帝元始二年),发生旱灾蝗灾。王莽带头捐款一百万钱,捐地三十顷,救助穷人。二百三十个贵族跟进,捐出大批粮食、土地,分给弱势群体。民众捕蝗虫,按多少给钱。全国无灾地区凡是财产不满两万钱、受灾地区财产不满一万钱的贫民,免交租税。发生病害的地方,腾出大房子给病人医治。一家死六人以上给葬钱五千,四人以上给三千,两人以上给两千。

  王莽废去皇室的呼池苑,改设安民县,迁移穷人去住。沿途饮食以及到达之后所需的田宅器具耕牛种子等,都由官府供给或借贷。

  王莽又下令在长安城中投资建设五个里共二百个廉租房小区,供贫民居住。权势开始向民生倾斜。

  王莽努力解决教育难题,扩大太学招生,太学生数量破纪录超过一万人。他还下令各地兴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读书增长知识。

  《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在京城为学者盖了一万间房子,成立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对古典文献有所专长的,都召到京师做研究,前后来了千把人,每天讨论儒家学问。

  王莽还大抓意识形态建设,根据《周礼》精神,重订车服制度,分等级确定国人的着装、住房、器用、婚丧式样,接着又下令对老人、儿童不加刑罚,妇女非重罪不得逮捕。

  一时之间,社会风气大为好转。逢到灾害,王莽自动吃素,并赦免囚徒。

  这些改进或改革措施,大概就属于胡适所说的“社会主义”。

  平帝十二岁时讨论结婚,成千上万的士人百姓涌向政府大门,不肯离去,要求平帝必须娶王莽的女儿,以王莽之女为国母,别的女子完全丧失竞争力。王莽女儿当然被选为皇后,平帝因娶王莽之女赐给王莽的两万五千六百顷土地,王莽都退回了。聘皇后的礼金两亿钱,王莽接受六千三百万,其中四千三百万周济刘氏宗族中的没落穷人,剩下的钱大部分孝敬王政君使用。

  众大臣感念至深,先是提议把新野、召陵、新息、黄邮聚等四个地方的土地赐给王莽(王莽退掉了新野、召陵、新息三个地方),接着又提议加封王莽为宰衡(高于所有诸侯王公之上的职务官名,为西汉末年新创),后又奏请加封王莽九锡(自古以来视为最尊贵的九种物品,如最高级的车马、衣服、弓矢、乐器、仪仗队、武装卫队、天子祭祀天地用的酒、朱红大门、能罩住台阶的屋檐等,只有新皇帝登基才用)。

  加封九锡意味着地位离皇帝不远了。

  王莽不受新野田的消息传出,朝廷收到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书,恳请王莽接受封地。有人统计,当时全国人口五千万左右,以明朝识字率不超过人口的百分之五计算(北京大学研究成果),汉朝识字者最多两百万左右。长安及周边地区能上书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四十八万多人,这里几乎所有能上书的人都参与了这个运动。

  如果当时进行民意测验,王莽的支持率当在百分之九十九左右。高层官员当中,支持加九锡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九百零二人,几乎百分之百。

  公元5年(平帝元始五年),汉王朝为王莽加封九锡。一个推举王莽代替刘氏当皇帝的运动开始兴起。为什么无能的刘氏后人永远坐江山,而这样的圣人却不能当皇帝呢?当时绝大多数臣民一致认定,只有王莽才能让奄奄一息的国家重新强壮起来。

  地球气候也在帮助王莽。王莽执政之前的几十年,夏天降霜,冬天打雷,地震陨石,日食月食,灾异频频发生。老天爷弄神弄鬼,忙得不可开交。

  时在远古,每逢“诡异”,总不免有人添油加醋,口口相传,闹得气氛十分紧张。可是王莽上台之后,灾异大为减少,人们舒了一口气。与此同时,“祥瑞”、“神迹”却接二连三出现了。

  早在公元1年(元始元年),就有南越人进贡一只白雉、两只白雉。儒生们一查《尚书》的记载,周朝时候,越裳氏曾向周成王进贡白雉。此时白雉重现,显然是“周成白雉之瑞”。

  公元5年12月,十四岁的汉平帝去世。同月,长安附近一个井里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政君即刻下诏让王莽摄政,朝臣称之为摄皇帝(摄即代理之意,摄皇帝为代理国政),又有人称他为“假皇帝”。公元6年(王莽居摄元年)3月,王政君宣布,立汉宣帝玄孙、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

  王莽当了摄皇帝之后,一个最基层的官员——临淄县昌兴亭的亭长向朝廷报告说,他梦见了“天公”。“天公”在梦中告诉这个亭长,“摄皇帝当为真”。为了表示灵验,“天公”还说,早晨醒来,将会看见亭中有一口新井。亭长早晨起来跑到亭中一看,原来的平地上果然出现了一口新的深井。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给京师送来载有“天命”信息的奇石铜符。这些信息的内容,都是王莽应该即位称帝。

  在诸多“神迹”面前,王莽却是一个劲推辞。形势演变到了非常迫人的地步:他越推辞,臣民就越急;他越展示出无私,臣民就越狂热。全国推举他做皇帝的势头已经汇成汹涌大潮,“祥瑞”和“神迹”每天都大量出现。臣民们也每天都在引起议论和催促,不容王莽后退。历史上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记载:王莽前往未央宫观看各地送来的奇石时,突然天风大作,烟雾弥漫。雾散之后,石头前面出现了帛图:“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

  公元8年(王莽居摄三年)11月,一个叫哀章的人向朝廷进献了分别放在两个铜盒里的“天帝”和“赤帝”降下的“符命”,“符命”的内容是王莽该当皇帝。

  到了这个时候,王莽终于顾不得王政君的劝阻,在这个月即位当了真皇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废掉刘婴的皇太子名号,封他为定安公,赐给他一块方圆百里的地方,把汉朝的宗庙放在那里。西汉二百一十四年历史就此画上句号。

  有研究者说,王莽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民选皇帝,此话有理。王莽当皇帝之后,当时的学界领袖杨雄写了一篇《剧秦美新》献给王莽,说王莽“配五帝、冠三王”,“奉若天命”。

  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祥瑞”不过是王莽自导自演的“劝进”丑剧罢了,益发暴露出王莽的“篡位”野心,诸多东汉学者就说这是王莽命令地方官搞的阴谋。其实,就当时形势来看,更大的可能是各地臣民主动所为。这里既有拍马屁成分,又有进献者获益的盘算,也有真心的期盼。不妨说,前者正是利用了弥漫全社会的真心期盼。这种期盼是哪里来的呢?是长期以来王莽的所作所为激发的社会心理。

  在历史上,一些宗教创始者或改革者,大都有一个伟岸的人格。信仰他们的人,为他们的人格所折服,常常把他们的弱点忽略了,遗忘了。比如一些人看见大海汪洋的气魄,就情不自禁赞美起来。在那个时刻,他们没有想到海里什么肮脏的东西都有,这海水也不能饮用。在西汉末年那种颓废沉闷马上要完蛋的时候,看看大海还是十分必要的心理调适。臣民们会被大海的宏阔壮观所荡击,从而产生出一种期盼。这种期盼如能实现,那些沉闷自然就会被荡到乌有之乡去了。

  这是王莽的作为和臣民期盼之间的互动。所以邓广铭说,王莽是顺应历史要求掌握政权并制定改革方案的。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3楼 发表于: 2009-08-23

赏析浩瀚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转帖]


  我于央视和新浪论坛读到这篇评论性文章,评者文笔甚是睿智犀利,大气.喜欢,故转贴于此.我也觉得,范仲淹的千年名篇<岳阳楼记>就文笔才学而言,实非上上之作.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名气也不因范文而起,而是盛唐王维,孟浩然,杜甫三大高手在岳阳楼对擂,把岳阳楼和洞庭湖推向顶峰,再加上中唐韩愈的洞庭湖诗,使得洞庭湖赢得五湖之冠的赞誉一千多年来不变,但愿我潇湘文士拿起笔来,与<岳阳楼记>较一较,说真的,巴蜀鬼才魏明伦<新岳阳楼记> 实是泛泛之作,根本就不懂得文以意胜,意以气象胜的道理,满纸文章就象广告词炸油条, 一点气势和情趣都没有. 就是读也感到乏味. (下面就是转帖文章)


赏析浩瀚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偶读上月央视网复兴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的浩瀚君《岳阳楼记》,觉得很好。在此之前,今人写岳阳楼记和模仿范文者不少,新作者或才不逮意,或才不胜意,号称巴蜀鬼才魏明伦的〈新岳阳楼记〉就是如此。
  我认为,千年来,堪称与范文对和者唯此君一文,别无第二。此文我最早见于3月18日校内网,几天内去读的全国各地名校大学,研究生有437人,197帖评论,该文只有三百多字,校内帖评却达四千多字,试看几贴:[“好佩服你的格律,竟应对得如此天衣无缝,实乃难得佳作也!其中少许句子以现代化方式表述,充分显示你所处的年代,如此精心安排,真才女哉!”(周晨)“先天地知荫常荫,后天地知名常名”。后来人,与我同襟。 斩荆披棘者,和者云集。身在红尘,神游三界,若心于飘渺,未可不环顾累累。。。。(张岚)“写的太好了,应该放到语文课本里~~~ ”(贾冬梅)“呵呵,真的很有才,古义今说O(∩_∩)O~别有一番韵味。。。”(孙婉仪) “你的文章真是绝了,你文采也太好了吧!我看了你的文章就如身临其境,观赏那的风光一般!”(王秀杰)“读罢此诗,犹如晴天霹雳;再诵此诗,更感望尘莫及,妙也,妙嘢!!!!!!!!”(赵雅倩)]由此可见,该文一出,就被公认为一篇难得佳作。我反复研读此文笔,细细品味,并与范文作比较。要知道,范仲淹《岳阳楼记》,我在中学就背得滚瓜烂熟。就声韵,遣字用句而言,浩瀚君与范仲淹《岳阳楼记》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范文虽流畅,气势非凡,但却失之粗,疏豪而已。真正势如奔龙,舞若丹凤,行云流水,文采风流,当推此君了。
  文章一落笔,就开门见山向读者阐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写作的原因与动机。寥寥几句话,交代得一清二楚。“二千零八年,浩瀚君秋到岳阳行。”一句话,把时间,地点,人物都交代,这是范文所不及的。“看岳阳,民殷政实,市容异新。”则是写作的原因。“瞧它扩修岳阳楼,增添胜景,刻古今诗赋于五里墙屏。随作新记以和亲”。则是写作的动机。就此原因与动机而言,也是范文所不及的。
  也许,这此之前,或许10年前,或许5年前,浩瀚君就已秋游过岳阳城,岳阳市民不会否认这一基本事实,现在的岳阳市,就总体而言,市容市貌比以前好多了,老百姓也比过去富裕得多,既然如次,浩瀚君的“民殷政实,市容异新。”也就很客观了。值得一提的是:民在前而政在后,与范文的政通人和正好调了个次序。一个是民本思想,一个君本思想,世界观真的是不同了。一个是抚今思昔,感触而发,作新记和五里墙屏作个比较见证。一个是受其同僚死党贪官污吏藤子京所托,为其脸上贴金,曲线求官。这在范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已经说得很白了。一位身居右相,官阶二品的封建士大夫为一个贪官污吏,受过刑事处分的五品降为六品的朝外官藤子京歌功颂德,不觉得有些不合情理吗?看来,“钱能叫鬼来推磨”,古已明有了。
  “我看来岳阳胜景,在洞庭湖境”与范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字之差,意境高低大小蓦然而见分晓,范文只是一个湖,浩瀚君是湖境,湖境意味着湖内和湖外的千里田园,亭台楼阁。在写洞庭最壮观的一幕,范文写的是长江水位高,洞庭水位低,江水涌入湖内的时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事实上,江口窄小,洞庭宽大,少水入大湖,该不是很壮观吧!而浩瀚君则不同,是“浩浩奔水,一泻江东”,显然是大海长江退位,八百里洞庭湖水,经窄小江口,一泻江东。这一幕,有如打开一个巨大无比的水库水闸,库内当然是浩浩奔水了。一个泻字,非常形象生动,一泻江东,真的大手笔,气势非凡了。范文说:“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的北面是巫峡吗?巫峡应在岳阳的西面吧!而浩瀚君的“北接汉水,南尽九嶷”,洞庭湖江口在北,江口对面该是汉水吧!稍有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就岳阳而言,汉水在北,巫峡在西,离岳阳远之啦。范老先生是粗心还是水文地理不熟呀!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霪雨霏霏是何时节?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只是说明连绵不断的下着雨,不能说明是大雨或暴雨,语境不够典型,托不起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书写开来,无声无色。而浩文则不同,是“秋雨霖铃,惨惨霾阴。风驰电掣,浪激波拚”,一个秋字,点明了季节,一个霖字,说明是大暴雨,一个铃字,说明雨声如铃响,寥寥四字,绘声绘色,生动,活了。秋雨霖铃,惨惨霾阴,如此典型的天气,怎能不“风驰电掣,浪激波拚”呢?好一个拚字,前浪还没落下后浪就打上去了,前后浪不正如战场格斗相拚吗?这文笔,这遣字,真是了得。
  范文“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就不知范老先生是白天还是晚上或是黄昏看湖景了。日星是太阳吗?还是太阳与星星,自古以来,太阳和月亮是相对于星星而称谓的。宋时岳阳有虎啸猿啼?没有吧!中唐韩愈写洞庭有“洞庭连天九嶷高,蛟龙出没猩娱嚎”, 蛟龙出没是指洞庭,猩娱嚎就未必,也许是指九嶷呢!南朝民歌说巴东三峡有猿啼,巴东白帝过三峡到江陵是多远程,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那么,从江陵到岳阳又还有多远呢?别说是猿啼,就是原子弹暴炸也听不到呀!
浩文“云抹壑失,雨拂峰冥。帆残楫隐,漂渺无形。滔滔泓水,奔泻东陵。”云抹壑失,雨拂峰冥,不仅描绘了山川景色,更重要的是向读者说明了壑为什么会失,峰为什么会冥,两句相对,巧夺天工。帆残楫隐,漂渺无形,初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妥,细细捉摸,方知此句深入浅出,奥妙非凡。前文的风驰电掣,浪激波拚,是促使帆残楫隐的结果,这句易解,后句的漂渺无形则费些思量了,也许作者是说帆残楫隐不成形,也有可能是说,只见远处漂漂渺渺,灰茫茫一片,在此漂漂渺渺,灰茫茫一片的空间里,当然也就看不到形了,也许远近大小两重含意都兼而有之,从其后文来看,漂漂渺渺,灰灰茫茫的可能性大些。
  范文“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仅仅一个“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就如此悲观消极,毫无进取。难怪当年身为右相兼陕西经抚使的范仲淹,那可是相当于现在的付总理兼西北局书记兼西北军区司令呀,手中数倍于西夏兵马,却一败再败,居然还有脸劝说皇帝向西夏认输妥协,难怪皇帝要对他罢官削职,流放西部,永不再用了。
  浩文“秋雨霖铃,惨惨霾阴。风驰电掣,浪激波拚。云抹壑失,雨拂峰冥。帆残楫隐,漂渺无形。滔滔泓水,奔泻东陵。”如此残酷而又苍壮的环境,一句“登此楼望,似觉千帆竞海,万马奔霆;乾坤颤抖,遥指天帝何惊?”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大无畏奋发向上的力量。第一次读过去,在洞庭湖用万马奔霆,好象有些不通,读了三遍后,朗然明白。哦!天地是个大窟窿,万马在大窟窿内奔庭,那雄伟的气势,那奔跑和回荡的声音,将是怎样呢?窟窿内万马奔腾,窟窿的宇宙当然是阵阵颤抖了,更何况还有那千帆竞海呢!妙呀!好惊人的想象力,一个似觉,把这一景象说明白了。以此用在“帆残楫隐,漂渺无形。滔滔泓水,奔泻东陵”的洞庭壮观真是贴切极了。东陵者,金陵南京是了。连天上的皇帝老儿都颤抖不安,可这浩瀚君却独立楼头,手指天帝,问他为何骇惊?问他又有什么可惊呢?哇!这气慨,大有哪吒闹海,云霄擒龙。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力量!
  难怪赵雅倩说:“读罢此诗,犹如晴天霹雳;再诵此诗,更感望尘莫及,妙也,妙嘢!!!!!!!”
  范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乍看上去,好象风景秀丽,可细读起来,就觉j得是一片荒凉凄清的景象,春天本来就很美,万物生机勃勃,应该是行人更在春山外才对,可在范老先生笔下却了无生气。诺大的岳阳城和洞庭湖,闻名暇耳的岳阳楼在此春和景明,波浪不惊的春天里,居然连个人影,一间房子也没有,如此美妙的春光,只见水鸟翔集,野草青青,除此之外,就是老先生于千里之外所看到的锦鳞游泳了。这是洞庭湖的春景吗?西北的青海湖都没这凄凉了。由此可见,范老先生的洞庭春景纯粹是要么闭们造车,睁着眼睛说瞎话,要么岳阳城不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而是民不聊生,百兴俱废。一个春光明媚,景象万千的地方却是荒无人烟,想那岳阳城还会繁荣昌盛吗?可悲的是,千百年来的读者居然没人把它戳穿。
  我们来看浩文“红阳春云,绿树啼莺。湖边淑秀,柳岸嬝婷。渔舟轻泛,水紫楼明。翩鸥跃鹭,叫鸟歌英。”一落笔就是春天最秀美的一幕,“红阳春云,绿树啼莺,湖边淑秀,柳岸嬝婷,”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日图就展示在读者的眼前。淑秀两字,依我看,不可单单把它解析为好姑娘或美女,把它理解为茗花异草也未尝不可。作者从天空写到地上,从地上引到湖岸,从湖岸到湖内,水紫,水很深,在红阳映照下呈紫色,湖水很清,湖岸亭台楼阁倒影水面清晰可见,早晨的渔舟不是重载,当然是轻泛了。这就是渔舟轻泛,水紫楼明。鸥在翩,鹭在跃,作者为何不用飞和翔而用翩和跃呢?在此美妙的湖光春色里,用飞和翔两字是下下之作。范文的沙鸥翔集正是下作。鸟有喜怒哀乐,并不是喜乐才飞,鸟在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飞翔动作,画家用笔墨描绘出鸟姿势动作形象地呈现给看画者,文学用的是文字向读者揭示。浩瀚君比范老先生文笔高超就这里,翩鸥说明鸥鸟翩翩起舞,着实高兴快乐,反过来衬托出美好的春光,鸥翔鸥翩,一字之差,春意尽变。跃鹭,含意两重,鹭在高兴快乐会跳跃的飞,水面上有鱼游,鹭也会飞着跳跃,由此可见,不写锦鳞游泳,却鱼鳞自见。叫鸟歌英,人唱鸟相随,人生和自然何等和谐。太美了。这就是我在前面赞誉浩文舞若丹凤的原因。
  范文“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写的是湖面的夜景,奇怪的是,白天荒无人烟,晚上却渔歌互答,莫非鬼魅作祟了。看来那时的岳阳洞庭还真的象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那样,“老百姓穷困潦倒、饿殍遍地”,而不是范文开头所说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了。如此凄清苍凉的夜景,仅仅两句渔哼互答就使得范老先生乐不思蜀,还何极呢!这对后文的“不以物喜”来说不是一声棒喝吗?
  而浩文则不同,在书写充满生机,满目春色的同时,笔锋一转,将人们带进更为广阔的天地,这就是“千里田园,禾重菽迭,燕舞欢欣。君山秀色,八百洞庭。乐极湘音。”这才象是春呢!君山秀色,八百洞庭,君山是岳阳有名的旅游景点,在洞庭湖旁,离岳阳楼不远。君山给人感觉的最大特色就是柔秀,有如岳阳美女,浩文一个秀字,就把眼睛点活了。八百洞庭是指方圆八百里的洞庭湖,如此浩渺,想必有许多名花胜点,作者寥寥带过不写,却是突出下面的一句话:“乐极湘音”。 湘音,湖南的音乐舞蹈,乡土人文。乐极,最引人快乐。意思的是最引人快乐的还是那博大精深的湖南音乐舞蹈,乡土人文。这比范老先生的渔哼乐极高尚得多了。
范文“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月下渔哼,就使得范老先生手舞足蹈,醉酒楼台,飘飘欲仙,乐不思蜀。这就是他的高风亮节,这就是他的“不以物喜”,这就是他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浩文说“登此楼看,顿觉心潮澎湃,是非不经。河山万里,不关荣辱生平。”哎!这浩瀚君还真的是给读者下了套,我要不是细读其下文,再回顾上文,还真的差点掉倒陷井里一头雾水,难怪那§程喵喵❤浩~在回复 2009-03-13 21:35 悄悄话: 总觉得有一丝不通,却又不知哪里不通,头疼~ ”。 “是非不经。河山万里,不关荣辱生平。”颇有仙风道骨,生活于世外桃源。既然“是非不经。河山万里,不关荣辱生平”,又何来“心潮澎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难道作者会疏此一笔,前面的文句语言拿捏都那么恰到好处,会吗?看到此大好春景,一般人都会象范仲淹那样醉酒楼台,乐不思蜀,喜洋洋起来,可作者却又为何“心潮澎湃”起来呢?这一连串的内心活动实在是不好解。我反复地读了下文,心里朗然洞开,原来是:是非常经,一生烟雨,河山万里,关乎荣辱生平。正是这样,才能顿觉心潮澎湃。说反语,是人们社会生活常有的事情,一个姑娘往往不说爱你喜欢你,而说恨你讨厌你,每个人心中都很计较钱财,嘴里却常说钱财不是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粗心大意的人很容易领会错,但在一定的环境和语境语气下,还是不难推敲出来的。
  范文说:“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段看来冠冕堂皇的议论文句,使得范文倍增光彩,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称道。可是有言无实,言虽说,行无果的空空文字在事实面前是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千百来虽为驱动志士仁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为那些大奸大恶提供了金科玉律的口头禅。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现在的话来说,不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嘛!看看这九州方圆,那个****员,政府官员,公务人员,有哪个不口中念念不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的。言行不一的结果只能扭曲人们的灵魂,成为千百年来国民的劣根性。这就是: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当面说得好听,背后专们做鬼。倒不如“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痛快,口里无佛,心中有佛,要比口里念佛,心中无佛好得多。这几句冠冕堂皇的口头禅范老先生做到否?有没付之于实际行动?想当年,宁夏兴兵作乱,掠我河山,夺我陕北大片领土,宋朝皇帝震怒,调集三十多万精兵,与宁夏不到八万的军队开战,这对大宋来说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身为右相,西北战事最高领导人的范老先生不是同仇敌忾,激励士气,而是张良吹箫,他是写“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是写“踏破了贺兰山阙”,都不是。那是什么呢?看他的《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无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是在鼓舞士气,还是瓦解军心?难怪当时有人说他通敌,难怪三十万宋军在不到八万的西夏兵面前不堪一击,几乎全军覆没。在此国难当头的两军对垒的时刻,身为右相竟散发如此丧气的词句,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了。
  面对自己的得力干将藤子京为非作歹,贪污巨大公款,致使西北战事粮响不足,将士怨恨,不仅不加以追究严惩,而且还在事发后百般庇护,甚至为其歌功颂德,脸上帖金,曲线求官,一个靠藤子京在民间疯狂征敛赋税,“所得近万缗”(古时一千文为一缗)所修新的两层木楼,就被说成什么“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一年时间,就把一个比现在岳阳市大好几倍的巴陵郡,从原来“贫穷不堪,盗贼四起”变成“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真是神仙呀,口一吹就会成为一座金山,要不,仅一年,哪来那么多银子百废俱兴呀!呆子也会知道这是在胡说八道。这就是他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和“后天下之乐而乐”了。
仅仅是“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就“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大有跳楼上吊的气味。刚刚一个明月千里,渔哼两句,就醉酒楼台,宠辱皆忘,是非不分,“其喜洋洋者矣”,这就是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其实,老谋深算的范老先生真的这么没修为,还是在给他的心腹藤子京暗示什么呢?要戳穿它,就象一个手指戳穿一张薄纸那么简单,只须连系史实及该文以后没多久藤子京就被调到肥得流水的苏州府任职这一事实,范写这段文的真正含意也就一切都明白了。范老先生的这一招镀金术千百年来被官场沿用不衰,到了现代,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遍布各行各业。范老先生真的那么贤,怎又发出“吾谁与归” 的问句呢?难道满朝文武就没一个好人?
  说完范文的中心议论,回过头来说说浩文。浩文说“呵呵!四书三皇五帝圣钦,岂有诗篇动听,怎灵?人生在世,自由言行。顶天立地矣居位谋民,唤雨呼风兮万众在心。悠哉乐哉,闲抚琴。人生怎待不忧心?我说了:“先天地知荫常荫,后天地知名常名”。初看上去,觉得好象有点哪吒玩海,细看又觉不象。一句“呵呵”!逗人一笑,好象有些玩皮。似乎有蔑视四书三皇五帝圣钦之意,但只要回顾前面的“增添胜景,刻古今诗赋于五里墙屏。随作新记以和亲”和后文,不难发现,“四书三皇五帝圣钦,岂有诗篇动听,怎灵?人生在世,自由言行。”着实起到“谏不足而讽有余”的作用,四书三皇五帝圣钦,对现在来说,确实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和意义,过时了,只能留在博物馆做考古资料。诗歌虽然不能当饭吃,当钱用,但它起码还能给人悦耳的音调,美的享受和感情的发挥。那些所谓古往的胜贤之道在现实和将来已经不灵了,没必要再花些无用的心思。与其再去背负这些没有多大意义的精神枷锁,到不如面对现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大胆地去实现自我的价值。“顶天立地矣居位谋民,唤雨呼风兮万众在心。悠哉乐哉,闲抚琴。”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不畏艰难,敢于向困难作斗争,敢于去争取胜利。有朝一日,你成功了,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千万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谋福址。就算你位高权重,能够在这个国家里呼风唤雨,心中挂着的还应该是老百姓,不可高高在上。这样的为人处世才是最快乐的,才是值得称赞颂扬的。“人生怎待不忧心?”这句话不难解释,无外乎是说,那么,要怎样做,人生处世才能不忧心。
  “先天地知荫常荫,后天地知名常名”。这两句有些费解,可又是中心观点所在。解这两句,关键在于第一句。这里的荫字,应是指福荫,福泽,可解。可先天有人说,先天地就好象没有人说,不太好解。不过,联系到后面一句,也就明朗得多,要是我没推敲错,有先天就有先地,没有地哪有天。福荫,福泽,应该是指祖宗留下的庇荫和一切客观应该属于你的福泽,这样一来,这句的意思也就是知福常福,不知福而常不福了,大有与“知足常足,知羞不辱”异曲同工了。那么,这句话联系上文理顺起来就是说,做人既要不断地开拓进取,又要善于知足,不要贪得无厌,也不可强要去夺本来不属于你的东西,这样,你的福禄才能长久下去。这句解了,下句“后天地知名常名”就容易多了。意思是说,如果你能知道死后有没名传,名传有多久有多远,那么你的名才能常传下去。这就是不要苛求当世名,而要细求来生名的道理。哇!这几句话,虽不象范文那样冠冕堂皇,但却实实在在。虽有点说教的味道,但却充满人生哲理。倘若社会人都能这样,那么,家庭,社会奋发进步,自律安定,好有深涵的意义。作者也知道,现世人少有这种胸襟,寄希望于后来人,这才发出一声感叹“噫!云!后来人,与我同襟”。这后来人,也有可能指以后来的人,也有可能指来生,或来生的来生,来生的来生的来生,看来作者的胸襟和眼光放得很长远。至于那先天地和后天地是否还另有所指,我这学术科研工作者思虑再三,目前还捉摸不出别的,看来只有等到找到这位浩瀚的邮箱给他发个电子信询问才能完全确定了。
  剖析完两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再来看看两篇文章的文笔技巧和声韵功底。
  (篇幅所限,待续了)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4楼 发表于: 2009-08-23


在朝鲜战争和越战中的台湾[转帖]


  秦风 编著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1950年6月25日,为期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场战争决定了亚太地区新的战略均势,也改变了台湾的命运。

  这一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行“视事”,以图稳住脚步,但实际上局势仍相当混乱,部队建制不全,由大陆拥进台湾的难民形成庞

  大的经济与社会压力。此外,更大的威胁是共产主义思想对民心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美国对于退守台湾的国民党的前途则抱持静观其变的态度,因此用“风雨飘摇”来形容台湾的局面,并不为过。

  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白皮书”,表明美国对亚洲局势的基本见解与立场。艾奇逊指称,美国承认在中国发生的事是一场真正的革命,蒋介石政府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而是为中国人民所抛弃。他还宣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安全防线是由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到菲律宾,并未提及台湾,也未提及朝鲜半岛。这份“白皮书”对处于乱局中的台湾国民党当局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不过,美国行政部门接受共产势力崛起的做法也遭致两项反效果:一是激发美国国会内保守势力“麦卡锡主义”的兴起,埋下美国对中国政策急转弯的内部因素:二是鼓舞了共产主义势力的盲动躁进,使得朝鲜人民军全面南进,台湾问题也跟着迅速国际化,成了美国亚太战略中的一环。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第七舰队陆战队设在台湾的一个基地。

  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与斯大林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使得美国拉拢中共的构想落空,双方壁垒更形分明。美国军方开始出现“台湾中立化”的建议,以免中共攻占台湾,进一步威胁美国的战略利益。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立刻派遣第七舰队驶向台海,并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由联合国考虑”。美国出兵台海为免干涉中国内战的口实,试图从国际法的角度将台湾的地位模糊化,作为“台海中立化”的基础。这种角度自然不为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所接受,不过客观上的确使得台湾局势迅速转危为安,外交部部长叶公超发表声明,欢迎美军协防台湾。7月,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访问台北。

  9月初,开战两个月,朝鲜军队便击溃了装备和士气均不足的南韩部队,先锋已抵达釜山的外围,全面胜利似乎唾手可得。但9月12日,麦克阿瑟挥军由汉城以西的仁川港登陆,朝鲜军队被联军一举拦腰截断,顿成溃散之势。美军大举增援,同时向南北进击,一个月内几乎便扫荡朝鲜半岛全境,北线美军甚至逼近中朝边界的鸭绿江。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参战。第一批部队约26万人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渡过鸭绿江,接着第二批、第三批梯次投入,迅速对美军分割进击。两次大规模战役后,美军溃败南撤,志愿军将战线推至北纬38度线附近。1951年1月,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再度攻陷汉城。但由于志愿军没有制空权,机械化程度低,运输和补给能力有限,无法维持长时间的进攻,这些缺点又正为美军所把握。因此,美军在重新稳住阵脚后,改采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略,一个月后又夺回汉城。

  此时,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与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间却开始发生严重分歧。身为军人,麦克阿瑟希望以优势的军事手段获得完全的胜利,他建议对中国东北使用原子弹,摧毁中共的军事工业,甚至建议征调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参战。杜鲁门则以世界全局为考虑,担心战争扩大,将迫使中苏同时卷入,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杜鲁门眼中,不仅麦克阿瑟的想法危险,其直言犯上的姿态亦令人难忍。杜鲁门与麦克阿瑟之间的不和逐渐白热化。4月11日,杜鲁门总统终于发表声明,解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被解职的麦克阿瑟返抵美国时受到盛大的欢迎,纽约市百老汇大街五彩缤纷,美国人民热烈欢迎这位英雄人物。麦克阿瑟在国会发表演说,其中“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一句话,更成了历史名言。

  麦克阿瑟去职后,由李奇威将军接任联军总司令。7月,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开始进行,战事呈现胶着状态,大抵上发生在北纬38度线附近,亦即回到战争爆发前的界线。由于政治上双方均无意再扩大冲突,所以军事投入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战局打打谈谈。一直拖到1953年6月8日,停战谈判才达成最后协议,双方大致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南北朝鲜,南北朝鲜也正式成为分裂国家,横亘半世纪直至今日。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区域冲突,不仅象征了东西方进入长期冷战的开始,同时对美国、南北朝鲜及台海两岸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朝鲜战争对台湾的影响尤为深远,台湾从此成为美国西太平洋防线的一环,国民党再度获得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支持。从1950年下半年起,国民党军重新整编,以美援武器装备将原来残缺不全的二十个军缩编成十二个军及六个独立师,为配合美军在朝鲜半岛的作战,国民党军多次突袭大陆东南沿海岛屿,并且派遣小股兵力潜入大陆设立游击基地。不过蒋介石计划大规模参加朝鲜战争以及全面反攻大陆,仍然因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而无法实现。

  在经济方面,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在5年内即获得了5亿美元以上的援助,除了缓解军队给养的压力,当局也有足够的信心全面推动土地改革,发展农业,改善基础建设,为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于美军协防台湾,加上日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终使台湾转危为安,得以继续生存下来,开创出日后的台湾经济发展奇迹。

  越战与台湾

  随着越南战争的扩张与升级,坚持反共国策并配合美国围堵中共的台湾国民党当局,也逐步卷入越南战火之中。1968年2月底,蒋夫人宋美龄女士发起救助南越难民的号召,全台人民热烈响应,纷纷捐出衣物、食米和现金,台湾与南越的关系逐步走向高峰。

  对台湾而言,历史上与南越、韩国的关系并不深,不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冷战结构却将三个地方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以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为后盾,共同对亚洲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围堵。到了19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南半岛****武装活动日益升高,美军正式介入越南战场,台湾与南越更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关系,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各层面几乎全部涵盖,南越可说成是台湾最重要的亚洲“盟邦”,在台湾战后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1968年1月31日,南越****领导的“越南民族解放阵线”和北越部队向南越各重要城市发动“新春攻势”,美军与南越部队亦予以全力反击。2月间,双方进行激烈的巷战,尤其是在西贡市,具有象征意义的“总统府”和美国“大使馆”都遭到了猛烈的攻击。在顺化市,大约12万的市民无家可归,全市已沦为废墟一片。虽然越共最后被击退,但是世界各地的人都从电视上看见了越战的惨况,同时对于美军在越南战场上打胜的能力感到怀疑,对于越共而言,这无疑是宣传上的一大胜利。

  

  1950年9月,麦克阿瑟将军(中坐者)率军由仁川登陆朝鲜半岛,顿时扭转战局。

  越战的激烈战况同时也传到台湾,对于对台海战事记忆犹新的台湾百姓而言,心理冲击十分巨大。事实上,过去十多年,基于战略需要,台湾与南越已建立深厚的关系。1954年,越南一分为二,北越为****区域,南越则于1955年由吴廷艳出任首任“总统”。1957年,台湾派遣袁子健为首任“驻越公使”,后来美国干预越南政局,支持少壮派军官发动政变推翻吴廷艳,此举导致南越政局陷入倾轧的乱象之中。军人主控政权,政治威望不足,社会凝聚力缺乏,使得南越政局始终无法步入发展正轨,反而陷入过度依赖外力支持、内部动乱不断的恶性循环中。

  尽管如此,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1965年起,台湾成了美军的后勤基地之一,对美军军需品的采购、补给以及美军度假等而言,台湾均被列为主要的基地。此外,美国也运用台湾与东南亚华人的密切往来关系,加强对南越华人的反共思想教育,同时也运用台湾日渐成熟的轻工业技术,实现对南越的经济援助。因此,台湾与南越的关系迅速升级,台湾除了派出援越军事顾问团,还派出医疗、农业、工业等援助团体。1966年,双方签署“空运协议”,由“中华航空”和“越南航空”往返台北和西贡之间。由于两地经贸、货物和人员的来往十分频繁,当越共发动新春攻势时,烽火漫天,引起台湾方面极度的关切,台北驻越“大使”胡琏将军亲自前往西贡的华埠堤岸市了解战况。由蒋夫人发起的援助南越难民活动获得了积极响应,3月21日,首批捐赠物资包括白米、衣物、肥皂、毛巾和罐头食品等上万吨货品运抵西贡市。

  随后几年,越战的发展出现不利美军的情况,越共的游击战术,军人和百姓互为一体的人民战争概念以及东南亚燠热的丛林,对美军而言,都是过去所没有的战争体验。美军为了迅速取得胜利,争取谈判桌上的优势,加重了对越共活跃地区的轰炸,并将战火扩大到邻国的柬埔寨,结果造成大量无辜人民的伤亡。这种惨状通过电视画面传回美国,在美国激起强烈的反战情绪,而且这股情绪日渐升高,冲击到美国的政局,并迫使美国政府逐步由越南撤军,以使“越战越南化”。1973年1月27日,“巴黎和约”签署,美军正式撤出越南,美国和美国的盟友改以经济援助的形式协助南越政府。

  

  虽然越战自1968年后进入白热化阶段,并在1970年后变成国际政治角力的主要议题,台湾与南越之间的往来更密切频繁。南越主要领导人阮文绍、阮高祺、杨文明等人均曾“访问”台湾。不过基于台湾内部的反共宣传以及反共教育的灌输,一般人民对于越战的复杂性并不理解,对于越战在国际知识界掀起的反思浪潮亦无相对的反应。尤其是1968年全世界掀起一股反威权的人民运动,包括巴黎和东京的学生运动、捷克人民的起义等等,使得这一年日后成为史学界所称的“不可思议的一年”,不过这一切与台湾社会似乎均相去甚远。

  1973年以后,美国、日本、法国、西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加紧对南越的援助,其他诸如国际货币基金会、国际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也积极对越贷款。台湾提供美金500万元的贷款给南越,作为南越向台湾采购机器之用。尽管越南拥有国际慷慨的支持,又战乱经年人心求治,但依赖美军保护多年的南越政府却无法适时团结民心,建立有效能的政府;另一方面,经过两年的修补整编并在国际政治上取得主动的越共却完成了发动全面战争的准备。1975年3月,北越军队配合南越****武装发起全面攻势,越中城市纷纷被攻占。4月底,越共已包围西贡市,城内烽火连天,大批民众拥往机场、海港、美使馆等地,试图逃难。4月30日上午8时,最后一架美国直升机由美国大使馆屋顶飞离。

  至于国民党方面驻南越工作人员则于4月中旬开始逐步撤离。驻越“大使”许绍昌于26日晚搭乘“华航”最后一班飞机自西贡飞抵台北,28日“大使馆”正式关闭。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南越“总统”阮文绍25日清晨乘美军一架螺旋桨专机前来台北,阮文绍一家人以及前政府的一些要人也曾在台北短暂停留,深居简出,随后再转往西方国家。

  南北越的武力统一结束了台湾与越南一段特殊的历史关系,越南的变故不仅打击了美国国际威信,对台湾也产生了莫大的心理冲击。有关****为何能在越南获胜的讨论,在台湾曾持续了多年,不过当局宣传部门多归咎于南越民主人士为****渗透利用,成为****颠覆活动的先锋,其情其景一如1949年前中国大陆的翻版。

  不过世事多变,1978年后,越南与中国发生战略摩擦,甚至发展成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越南当局通过台北驻曼谷办事处同意华侨到台湾定居。1990年,越南派出经贸访问团,与台北就直航、签证、工业区建设签署协议,越南成为台湾企业家对外投资的重点之一。此外,也有大批的未婚台湾男性通过中介公司到越南寻找结婚对象,台湾与越南的民间往来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自《岁月台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5楼 发表于: 2009-08-23


历史揭秘:毛泽东娶儿媳 婚宴上都吃些啥[转帖]


在朝鲜桧仓郡志愿军总部陵园里,长眠着一位天下知名的烈士——毛岸英。用彭德怀的话说,他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他的光荣牺牲,既体现了领袖与人民的一致,也表现出个人崇高的献身精神。

  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毛泽东非常注重儿子的教育,在生活上对毛岸英也很严格。特别在在儿子的婚姻大事上,毛泽东赞成自由恋爱,但却绝不马虎,主张以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能轻率从事。  

  1948年5月,中央机关来到西柏坡后,毛岸英与刘思齐被分配到附近农村搞土改,接触中渐渐有了感情。经邓颖超和康克清撮合,毛泽东同意他俩确定恋爱关系。     

周恩来、邓颖超、毛岸英、毛岸青在苏联合影
  刘思齐是刘谦初和张文秋之女,1938年初春,8岁的刘思齐在延安中共某大礼堂演出话剧《弃儿》,演出非常成功,观看演出的毛泽东非常喜欢剧中演弃儿的小思齐,另外也出于对牺牲的刘谦初烈士的尊敬,征得了张文秋和刘思齐的继父陈振亚的同意,认刘思齐做了自己的干女儿。

  毛泽东知道长子爱上了刘思齐,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1948年9月,毛泽东跟张文秋见面时,提起了这桩儿女亲事,张文秋一口答应下来。于是,毛岸英和刘思齐订了婚。   


毛泽东、毛岸英、刘思齐、李讷

  订婚后,毛岸英很想和刘思齐早点结婚,但是,毛泽东没有同意。他认为,毛岸英和刘思齐还很年轻,还是等新中国成立之后再结婚,虽然毛岸英当时有意见,但最后还是想通。

  1949 年9月,毛岸英和刘思齐商量好了,决定过一些日子结婚,随后,又征求了刘思齐的妈妈张文秋的意见。婚期初步定下来以后,毛岸英来到父亲那里。毛泽东说:“ 我同意,你们准备怎么办婚事呀?” 毛岸英说:“我们商量了,越简单越好,我们都有随身的衣服,也有现成的被褥,不用花钱买东西。” 毛泽东非常高兴:“ 这是喜上加喜,还是应该艰苦朴素。你们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呀,我请你们吃顿饭。你们想请谁就请谁。你跟思齐的妈妈说说,现在是供给制,她也不要花钱买东西了。她想请谁来都可以,来吃顿饭。”

  毛岸英和刘思齐经过商量,写了一个参加吃饭的名单,名单上有邓颖超、蔡畅、康克清、谢觉哉等。毛泽东看了看名单说:“你们只请邓妈妈不行,请了邓妈妈,还应该请恩来;请了蔡妈妈,还应该请富春;请了康妈妈,还应该请总司令;请了谢老,还应该请王定国;还有少奇和光美同志也要请。弼时同志有病住在玉泉山休息,就不要麻烦他了。婚事简办,我完全赞同,就是要改一下旧习嘛。”

  1949年10月15日,婚礼在中南海里举行。毛岸英和刘思齐在晚饭前都赶到了中南海。毛岸英穿的是在外宾场合当翻译的工作服。刘思齐穿的上衣是灯心绒布的,裤子是半新的,方口布鞋是新买的。晚上七八点钟时,来宾陆续赶到,并带来了小小的纪念品。蔡畅和康克清送的是一对枕头套。

  大家欢聚在一起,非常高兴,都夸毛岸英和刘思齐是一对好夫妻。说毛泽东找了一个好儿媳妇,并向毛泽东祝贺。毛泽东举杯走到刘思齐的妈妈张文秋的面前,对她说:谢谢你教育了思齐这个好孩子。为岸英和思齐的幸福,为你的健康干杯。张文秋说:“谢谢主席在百忙之中为孩子们的婚事操心。思齐年幼不大懂事,希望主席多批评指教。”

  席间,毛泽东一边把湖南风味的腊肉、腊鱼、辣椒往徐特立、谢觉哉等老人的碗里夹,一边说:孩子的婚事没有要我操心,也没买这买那,吃了饭,请你们到他们的新屋里去看看。婚礼结束后,毛岸英和刘思齐临行时,毛泽东拿出随身带来的一件黑色夹大衣,这是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穿的。他笑着对他们说:我没有什么贵重礼品送给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大家来到新房里,那是机关宿舍的一个普通房间,门上贴着大红喜字,房里有一张木板床,床上只有两条被子,其中一条还是刘思齐作为嫁妆捧过来的呢,其余的是一些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6楼 发表于: 2009-08-23


三要三不要直指谁?毛泽东悼词是如何确定的[转帖]


周启才,原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本文摘自《世纪》双月刊。


  1976年7月下旬,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汪东兴打电话急促地对我说:“老周,你,并通知李鑫,马上到怀仁堂正厅等候,中央有紧急重要任务交你们办。立即行动,不要误事。”说完放下了电话。


  我立即打电话告诉了李鑫。不到一刻钟,我们先后气喘吁吁地来到怀仁堂正厅。中央政治局委员纪登奎神色凝重,面带哀伤,对我们说:中央领导同志派我们来向你们传达一项紧急重要任务,目前毛主席病情危重,医疗组的专家们精心全力治疗,但从病情发展看,不幸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中央决定,丧事要预作准备,指定由你们二人负责起草讣告和悼词文稿。此事保密性很强,时间要求紧迫,你们要尽快完成。


  我们吃住在怀仁堂正厅,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完成中央交办的任务,实在困得不行,就在沙发上眯一会儿。警卫局服务科每天派服务人员和厨师在外面值班,按时送茶送饭,服务非常周到。因两个文稿是在毛主席在世的情况下起草的,文中凡提到“毛泽东主席”的地方,全都用“△△△△△”代替。


  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逝世的噩耗,终于无情地到来。汪东兴同志打电话对我说:“毛主席今天凌晨逝世,政治局两点多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开到五点。江青在会上捣乱,干扰会议议程。现在政治局正等着讨论讣告和悼词文稿,你赶快去。”我急步走向主席住的会议厅,进门前,擦去眼角的泪水,定了定神,轻轻迈进会议厅大门,厅内灯光暗淡,一片沉寂。我走到第一副主席华国锋面前,把密封的文稿放在他座位的茶几上。


  这时,江青从会议厅大门进来,她边走边叫:“我还是要求政治局讨论邓小平的问题,今天会上要作出决定,要把他开除党籍。”这句话她重复了好几遍。此前,她在会上就曾提出这一问题,经与会大多数政治局成员的抵制,江青未能得逞。现在她又旧话重提,会上无人吭声。


  华国锋怒视着江青,当江青走到她的座位,坐下后,华国锋拿起茶几上的两份文稿,环视了一下会场,说:“现在继续开会,讨论中央预先准备的讣告和悼词文稿,今天主要讨论讣告文稿,会上要定下来,下午要对国内外广播,时间很紧;悼词文稿也过一遍,不讨论,会后印发给大家,另择时间开会商定。”


  经过讨论,会议一致通过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决定9月9日下午四时对国内外广播。


  9 月16日下午三时,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怀仁堂正厅开会,讨论毛主席悼词文稿。下午两点多,汪东兴把我叫到他在人民大会堂的临时办公室,对我说:“有两件事你代我报告国锋同志:一是,今天下午的政治局会议,我不能去参加,我要在这里保护毛主席的遗体,你替我向国锋同志请假。二是,悼词文稿我看过三遍,认为基本可用。有一条补充意见,就是在悼词文稿的适当地方加上毛主席讲的'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条重要指示。我认为加上毛主席这条指示,很有必要。”我说:“好。我马上就去怀仁堂,国锋同志一到我就向他报告。”下午2点50分左右,华国锋到达会场。我向他报告了汪东兴请假和对悼词文稿的意见。


  参加会议的政治局成员陆续到达会场,最后来的是江青。她身着黑衣,走到离会议桌不远处,大声叫道:“许世友同志,前几年有件事我对你不起呀!今天我要向你道歉。”她走到许世友跟前,伸出手想要和许握手。而许世友对江青这种没话找话,想拉近乎的表演,给以无声的回击,他不言不语,正襟而坐,双臂下垂,目视前方,旁若无人,对江青不理不睬,弄得江青十分尴尬、难堪,只得把手缩回来。


  下午三时整,华国锋宣布开会。华国锋让我把汪东兴对悼词文稿的意见讲一下。我说:“东兴同志讲,他对悼词文稿看了三遍,有两点意见:一是他认为悼词文稿基本可用;二是他提议在悼词文稿的适当地方加上毛主席'三要三不要'的重要指示。他认为加上毛主席这条重要指示很有必要。”


  除了“四人帮”,所有到会的其他政治局成员都表态同意加上毛主席“三要三不要”重要指示。当时坐在一起的“四人帮”个个沉默不语,既没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华国锋指着姚文元说:“没人提出不同意见,那就把主席这条重要指示加到悼词的适当地方。”当时姚文元被指定为会议上的悼词修改人。


  会后,我根据会前华国锋的交待,把会议情况向汪东兴做了汇报,也谈了“四人帮”在会上的表现。汪听后说:这几个人骨子里是反对悼词里加上毛主席“三要三不要”指示的,因为主席就是批评他们针对他们讲的。但他们看到,政治局多数人同意,他们反对也没用,而且他们如公开反对加上毛主席的这条指示,政治上就会陷入被动,所以,他们采取不说话,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态度。


  1976年9月18日下午三时,毛主席追悼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0多天后,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7楼 发表于: 2009-08-23


“人民政府”称谓的由来 [转帖]


中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建立过党领导的政府。但在名称上没有使用 “人民政府”的表述。那么,“人民政府”的称谓是由谁最早提出的和怎样提出的呢?
谢觉哉在 1944年 2月29日的日记里写道:“前日座谈会上,吴满有称边区政府为‘人民政府’。”前日即2月27日,座谈会即宪政问题座谈会,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2月29日头版头条报道称: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于二十七日假边府交际处举行宪政问题座谈会……朱总司令在热烈的掌声中讲话。接着,劳动英雄吴满有微笑发言,他说:今天我吴满有,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能参加这个座谈会,和林老吴老李老坐在一搭儿讨论问题,在一个桌上吃饭,老百姓不怕政府和军队,这就是民主。人民的政府力量大,咱们八路军、政府、老百姓联在一起,男男女女都是一条心,就啥也不怕,荒山也会变成金山。

从一个农民的口中道出了边区政府是 “人民的政府”。就是“人民政府”名称的首次表达。

吴满有,陕甘宁边区的种田能手。 1942年在大生产运动中努力开荒生产,成绩显著,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特等劳动英雄。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当时这么讲虽不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但毕竟是在正式场合说的,代表了边区人民的共同心声。边区宪政促进会召开座谈会,从上午11时开到晚上7时,与会者除了党政领导及文化界和社会名流外,还有农民,这就充分表明实行宪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吴满有的发言朴实而含蓄,引起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兼政府秘书长谢觉哉的注意并被记录在日记中,恰恰说明一个政府是不是人民政府,不在于自我标榜而在于老百姓的口碑。 (摘自《上海党史与党建》第4期 作者 贺永泰)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8楼 发表于: 2009-08-23

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竟忽悠得中国国民党也扶持他[转帖]


  此文原名是:张发奎与胡志明的一段秘史

  转自4月21日的四川报纸《文摘周报》的“解密”版块:

  身为国民党中监委、国军上将的张发奎怎么会扶植越南****主席胡志明呢?事实就是这样,新近解密的档案文件表明,张发奎同情与支持越南人民反法、反日革命,而且是同国民党的对外政策同步执行的。

  中国国民党与越南独立运动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同盟会时期。1905年,正在日本筹组同盟会的孙中山曾两度与越南革命先驱潘佩珠会晤。揭开了中越两国革命党人友好合作的历史篇章。其后越南革命党人的独立运动一直受到中国国民党的影响。

  抗战爆发后,为防止日军假道越南进攻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国民政府军委会责成第四战区对中越边境采取相应的军事防范措施。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调派保定军校毕业生、在南宁军校任职的越南人张佩公到柳州组织专门对越的情报机关。为了加强对越工作、收容越南难民,四战区先后设立了五个不同类别的训练班。总计一千多人。这批青年成为后来中国公开扶助的越南革命团体——越南革命同盟会的骨干力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南两个政权中都担任了要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接受同盟国要求,出任中国战区(包括越南、泰国)盟军最高统帅,指挥本战区各国盟军共同对敌作战。1942年3月5日,四战区制订了《对越策动计划大纲》,其方针为“为求进出越南作战便利之目的,战区应利用政治、外交等手段之掩护,积极策动组织越南民众武力,并各地华侨,争取法越政府暨其部队之向心。及扶植指导越南诸党派,以期控制全部越南之潜力,使能与国军立于同一战线,共同打击倭寇。最低限度不使供敌使用,以期我入越作战收最大之成效”。1943年11月,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对越南并无领土野心,并提议发表宣言,战后让越南独立。于是,越南革命党人在华活动更趋活跃。经第四战区政治部刻意组织与培训,越南各党派代表终于抛弃成见,成立了统一的组织,将旧时的“越盟”改组为张发奎定名的“越南革命同盟会”,其筹委会成员二十八人,包含了越南民族解放同盟会、复国军、越南国民党及土生华侨组织。然而,其中没有一人具有领袖能力与高尚品格,甚至有少数人以权谋私,在边境作奸犯科。四战区政治部人员尽心竭力居间调停,但收效甚微。张发奎对这批越南人头疼不已、束手无策,便把注意力转向吃苦耐劳、谦恭诚恳而且从来不为小事争吵的淳朴老人胡志明身上。

  胡志明系越共著名领袖,原名阮必成,又名阮爱国。1942年8月,他以越南独立同盟会与国际反侵略同盟会越南分会代表的身份离开越南,进入中国国境。他装扮成侬族的盲人,手持“胡志明,记者,越南华侨”的名片,声称要去重庆晋见蒋介石。由于他所持的三种文件——中国青年新闻记者会会员、国际新闻社特约通讯员证明书、本部军用证明书等尽皆1940年签发,已告失效,所以被天保县境内街长乡保安队以日谍嫌疑拘捕。案卷最后交付四战区政治部调查。据当时战区政治部主任梁华盛回忆,每日由特务排长监视与送饭,梁同胡志明谈话十多次,认为从言语文字推断此人“才思老练,气度平和”,确认胡是共产国际的积极分子,故呈文建议处决他。可是国民党中央复文说,最好“转化”他。

  胡志明在狱中致函张发奎,声称在越南拥有二十万地下武装。他承诺重组“越盟”在河内的情报网为中国抗日大业效力,以此换取他的人身自由。张发奎常去胡志明被软禁的侨乐村越南人营区看望他,见他虽年事已高,但精力旺盛、头脑冷静、工作勤奋,能讲流利的汉语,痛恨法国帝国主义,并知悉他已为了越南革命而多次入狱。张发奎钦佩胡志明的革命精神。因而对他很友善。1943年9月10日,张发奎释放了胡志明,向国民党中央报告,中央也同意了。

  为了整顿越南革命同盟会筹委会,张发奎兼任了越南革命同盟会的指导代表,让胡志明进入了筹委会。1944年3月下旬,胡志明当选越南革命同盟会候补执行委员,很快就补缺成为执行委员。同年8月,越南革命同盟会云南分会改组时,五名执委有三名是越**员。胡志明顺利地在争夺领导权斗争中取得优势。在两次改组过程中,四战区政治部刻意压制腐败无能的越南国民党,全力扶持胡志明上台。同年10月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才得悉胡志明即是越共与越盟的首领阮爱国。

  那么胡志明是如何赢得中国国民党的支持的呢?

  胡志明离开柳州时对张发奎说:“我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也是一个****员,但我目前努力工作是为越南民族的自由独立。这并不是****的工作。我可以特别保证,越南在五十年内不会实现共产主义的。”这些话取得了张发奎、吴铁城、蒋介石的信任。其实胡志明早在1925年就担任苏俄驻广州领事馆翻译,还在叶剑英主持的武汉游击训练班当过教官,并曾多次出入延安。

  对此。张发奎是怎么看的呢?1967年,张发奎在香港对人说:“有人批评我支持****、接近像胡志明那样的****人;还有人说胡志明能攀上北越共产政权的元首宝座是由于我的扶植。但我坚信,我奉行的对越政策自始至终是正确的。”他始终认为,美国人支持过与正在支持的南越领导人,没有一个是确实值得支持的,没有一位具备革命精神。

  越南人对张发奎是感恩知报的。直至张发奎去世,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一直有越南人写信给张发奎,赠送他香槟酒,邀请他访越。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69楼 发表于: 2009-08-23


牛郎星和织女星 [转帖]


织女星[Vega] 是位于银河以西、与牛郎星隔银河相对的一颗星,属天琴星座,距地球约差不多27光年,呈青白色,是该星座中最亮的星,表温高达10000℃。织女星一是天琴座中的一颗亮星,学名叫天琴座α[Lyra-α]。它是夏夜星空中最著名的亮星之一。平时,人们都叫它织女星[Vega]。在西方,称为“夏夜的女王”。在我国,广泛流传着牛朗织女的神话故事:相传,在古代琼这个地方,住者一对恩爱夫妻,丈夫牛郎是个家境很贫寒的放牛郎,妻子本是天上的仙女,后来下凡羡慕人间生活私自嫁给了牛郎并给牛郎声了两个儿子。后来被王母娘娘知道,派天兵将织女捉拿回天上,牛郎知道后挑捉两个儿子去追,正当快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突然拿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牛郎和织女之间突然出现了一条天河阻隔了牛郎和织女,这条天河就是天上的银河。就这样夫妻俩人被银河所隔,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平时不能相会,但允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跨过由喜鹊搭的桥相聚。这就时人们常说的牛朗织女鹊桥相会。在古希腊, 罗马神话中,织女星被称为“卢拉”,“利拉”,意思是竖琴。天琴座[Lyra]由此而得名。织女星的直径是太阳直径的3.2倍,体积为太阳的33倍,表面温度为8900℃,呈青白色。它是北半球天空中三颗最亮的恒星之一,距离地球26光年多。1.3万多年以前,织女星曾经是北极星[the Cynosure]由于地轴的进动,现在的北极星是小熊座α[Little Bear-α]星。然而,再过1.2万年以后,织女星又将回到北极星的显赫位置上。在织女星的旁边,有四颗构成一个小菱形。传说这个小菱形是织女织布用的梭子,织女一边织布,一边抬头深情地望着银河东岸的丈夫牛郎[Altair](河鼓二,即天鹰座α星[aquila-α])和她的两个儿子(河鼓一和河鼓三)。现代天文观测表明,整个太阳系正以每秒19公里的速度向着织女星附近的方向奔去。与织女星遥遥相对的就是银河东岸的一等亮星河鼓二,学名天鹰座α[aquila-α],俗称“牛郎星”[Altair]。它与织女星[Vega]一样,是夏季夜空中十分著名的亮星。牛郎星距离地球16.7光年,它的直径为太阳直径的1.6倍,表面温度在7000℃左右,呈银白色,发光本领比太阳大8倍。牛郎星的自转速度很快,约7小时自转一周,所以它的形状呈扁圆形。据推算,它的赤道半径为极半径的1.5倍。牛郎星的两侧各有一颗较暗的星,分别称为河鼓一,河鼓三,它们与河鼓二合称为“河鼓三星”。河鼓三星像一根长长的扁担,所以民间又叫它“扁担星”。传说牛郎(河鼓二)在扁担的中间,两头挑着他的两个儿子河鼓一和河鼓三,一直在追赶织女。古代传说牛郎织女七月七日鹊桥相会。实际上牛郎织女相距14光年。即使乘现代最强大的火箭,几百年后也不曾相会。 在夏季的星空中,牛郎星[Altair],织女星[Vega]和天津四[Deneb,天鹅座一等亮星‘Cygnus-α’]三颗亮星,构成一个醒目的大三角形,称为“夏季大三角形”。牛郎星位于大三角形的南端。这个大三角形是寻找夏季星座的重要表现。到了夏末,在上半夜大三角形及其附近的银河一起升到天顶附近。在夏、秋季的上半夜,牛郎星和织女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较高,这时是观测它们的好季节。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70楼 发表于: 2009-08-23

王观澜与王明、康生的冲突[转帖]


  

  作者:王凡 东平 出版社:中**史出版社

   6、“观澜如果不是好同志,我们党内就没有好同志了”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统战委员会,王观澜担任常委,同时任陕甘宁边区党委副书记和统战部部长。

  1937年末的一天,那时王观澜和徐明清刚刚结婚不久,毛泽东把王观澜找去,要他带上一封写给国民党绥德地区专员何绍南的亲笔信,前往绥德,与何绍南谈判。以解决战争中的土地问题和抗日统一战线等问题。

  王观澜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信,立即前往绥德。

  一到绥德他就提出,“消灭摩擦,一致抗日”的口号,深得绥德民众的拥护。接着,他在谈判中迫使何绍南接受了中共的提议,成立了绥德抗日统一战线的组织——绥德党政军民联合工作委员会,打破了国民党包办行政的局面,坚持了党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同时也维护了抗日群众团体的合法地位。

  1938年5月,王观澜从绥德返回延安后不久,就调任陕甘宁边区党委副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同时还担任了中央统一战线委员会常委。

  不久,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王明被免除了中共长江局书记,从武汉回到延安,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职务。就此,在执行党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王观澜和王明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是由“边区”和“统战区”的区别引发的。

  王明武断地宣布:“边区”也是“统战区”,没有区分的必要。

  王观澜坚持认为,“边区”主要是指****早就创建的革命根据地,而“统战区”虽有八路军驻防,但地方政权仍控制在国民党手中,两者有明显区别,我党的统战工作应因地制宜。

  王观澜的妻子徐明清记得,有一次,王观澜回到家中,面有怒色,嘴里小声嘀咕着:“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徐明清心想,莫非丈夫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麻烦?

  正想着,王观澜突然问妻子,“明清,你说‘边区’和‘统战区’有没有区别?”

  “当然有区别。要么怎不叫一个名称呢。” 徐明清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时丈夫才说出了原委。“今天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统战委员会常委会时,王明居然武断地宣布‘边区’和‘统战区’没有区别,他还重弹‘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老调,我和他大吵了一通。”

  “你们俩人在苏联时就吵,现在到了延安还是吵,你们真是冤家对头!” 徐明清插了一句。

  “王明这人自高自大,在苏联时就目空一切,容不得别人的观点。现在又旧病复发,他提出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口号,是投降主义的口号,如不加以反对,就会危害到全党,危害到整个解放区。”

  后来,王观澜在起草“关于陕甘宁边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报告”的提纲时,就明确主张,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坚定地贯彻党中央的方针,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这一主张,得到了毛泽东的有力支持。

  在桥儿沟召开的边区县委书记、统战部长会议上,王观澜为此作了三个小时的工作报告,王明也听了报告。

  不久,王观澜到毛泽东那里,正好王明也在场,毛泽东问王明,桥儿沟报告怎么样?王明只好说,好是好,就是太长了。毛泽东诙谐地说;“长点好呀!我们有些同志,就得像老师给学生讲课那样,给他慢慢讲才行呢。”

  王明对王观澜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公然和他唱反调,心里很不舒服。他伙同当时担任社会调查部部长的康生一道,想找王观澜的岔子整他。他们调来档案,没找到什么借口,便再次提出“王观澜在莫斯科学习时反对支部局,有托派嫌疑。”不宜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云云,向中央提出审查王观澜。

  王观澜怒不可遏,当面找王明、康生对质。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直截了当地对王明、康生说,“王观澜经过了我十年的考验,这个同志如果不是好同志,我们党内就没有好同志了。”毛泽东的评语,让王明等人的阴谋没有得逞。

  不久,在毛泽东主持下,成立了由王观澜任主任委员,萧劲光、林伯渠任副主任委员的陕甘宁边区统战委员会。

  毛泽东在会上说,今后,边区统战工作中的一般问题就由统战委员会解决,大事直接请示中央,这样就使得王明难以干扰边区统战工作,施加错误影响。

  这时,国民党在陇东、庆阳地区继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准备纠合保安队,进攻八路军驻防部队。王观澜以陕甘宁边区少将参议身份赶赴庆阳,同国民党代表谈判,迫使国民党代表签订协议,撤退围攻我八路军驻防部队,释放我方被抓人员,稳定了八路军抗日后方。

  1938年10月,王观澜从庆阳赶回安塞,参加了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党代会的筹备会议,被选为党的七大代表。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71楼 发表于: 2009-08-23

鲜为人知:对越作战时越军曾攻入我国 [转帖]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曾经互相支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后,根据中越两国签订的协议,中国曾派出援越部队与越南军民并肩战斗。为适应大规模援越的需要,广西、云南有成千上万名民兵参加修建铁路、公路、输油管道和港口码头,装卸和运输了数以百吨计的援越物资不少中国民兵,为援越抗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九七九年越南刚刚取得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就在苏联的支持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出兵侵占柬埔寨,并急剧恶化中越关系,极力推行反华、排华政策,不断派出武装人员,侵犯中国边境,强占中国领土,制造了一连串的流血事件。据统计,越南挑起的边境流血事件,一九七五年有400多起,到一九七八年增至1100多起,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民兵和居民200多入。与此同时,中国广西、云南边境的许多村寨遭到越军炮火的毁坏,大量居民被迫离开家园,穴居荒野,生产无法进行,生活不得安宁。为了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惩罚性的自卫还击。这次作战,从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起至三月十六日止,历时二十八天,严惩了越南侵略者。

  在自卫还击作战期间,有关省(区)的中共各级地方委员会、人民政府和人民武装部门,大力开展了支前工作。特别是广西、云南边境地区,曾动员了大量的民兵参战支前。他们配合部队担负了封锁边境,组织防御,炮火袭击,对空警戒,侦察敌情,充当向导,瓦解敌军,看押俘虏,救护伤员,排雷除障,修路护路,装运物资,守卫重要目标等多种任务。这是继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民兵支援部队作战规模最大、执行任务最艰巨的一次。

  (一)配合边防部队,加强边境防御

  中国和越南有1347公里边界线,多数处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设防困难。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广西、云南边防一线的民兵,普遍实行了村屯联防,就地坚持斗争。还成建制地调集武装基干民兵连进入阵地.挖制要点,封锁边境,配合部队组织防御,相机歼敌。为了防敌空袭,南宁、凭详、北海、昆明、个旧等城市,还组织民兵高炮分队进入高地,配合高炮部队实施对空警戒。

  二月十七日,民兵炮兵参加了对敌炮火还击。广西民兵炮兵摧毁公安屯22个,哨所16个;云南民兵炮兵摧毁敌暗堡、指挥所30个,压制敌炮阵地9个。二月十七日晨,云南省文山汽车运输总站民兵76加农炮连,以猛烈的炮火支援部队攻打敌上蓬据点,首发即命中目标,先后发射炮弹221发,将敌暗堡一个个摧毁,掩护部队顺利地夺取了这个据点。还击战期间,这个炮兵连共参加战斗7次,发射炮弹l007发,摧毁敌堡11个,击中敌观察所、指挥所各1个,袭击敌炮阵地、步兵集结地l0个,配合部队攻下敌占高地9个。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民兵炮兵连"的荣誉称号。

  云南省金平县民兵82迫击炮连,在配合部队进攻敌占某高地的战斗中,以准确、猛烈的炮火摧毁敌3个重要火力点,支援部队迅速攻占了高地。该连女民兵段国兰,在连续十三个小时的战斗中,两耳震得出血,仍然顽强地坚持战斗。她操纵的火炮射击准确,起了基准炮的作用。战后,昆明军区授予她“女民兵神炮手”的荣誉称号。

  广西大新县,有一段边境线由武装基干民兵设防。民兵们坚守阵地三十个昼夜,派出小分队先后袭击敌人各种目标20个,摧毁敌人据点2个,公安屯3个,并一举收复战前被越军侵占的浦(这个字底下还有个土,打不出来)汤岛。这个县的化肥厂民兵82迫击炮连,在二十八天的战斗中,发射炮弹770发,命中79%。战后,荣立集体三等功。

  当中国边防部队出境作战时,越军三三八师四六O团于二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重炮支援下,突入中国广西宁明板烂地区4公里。为了支援边防部队和当地民兵反击越军的侵犯,宁明县武装基干民兵团接到命令后,一小时之内就集中了2个82迫击炮连、一个步兵连和一个通信连,从110公里外驰援。在敌人突破边防部队前沿阵地时,民兵迫击炮连及时赶到.以猛烈炮火轰击敌人,发射炮弹1134发,打得敌人在报话机里连连惊叫:“炮火太厉害!炮火太厉害!"民兵通信连赶到前线指挥所,仅用二十分钟,就沟通了边防部队和各民兵连的无线电联络,一个小时内架通了有线网路,保障了作战指挥的需要。坚守在民兵炮连阵地上的步谈机员李有青,每当敌人炮击时,都不顾生命危险,用棉衣和身体保护机器的安全。“有一次炮弹落在他身旁,掀起的泥土把他压倒,他爬起来扫净机器上的泥土,又继续联络,保证了民兵炮兵连实施准确的射击。前沿阵地的战士兴奋得连声高喊“打得好!打得好!’’这次战斗,边防部队和民兵密切协同,打退了敌人12次冲击和3次夜间袭击,毙敌70名,俘敌1 名,缴获轻重机枪16挺,40火箭筒12具,其他武器25件。在部队和民兵的痛击下,残敌狼狈撤退。

  越军为牵制中国边防部队的反击,还多次向中国民兵守备的地段进行偷袭,但都被民兵一一挫败。三月十三日,越军以一连的兵力,偷袭广西靖西县其龙大队。担任警戒的民兵发出战斗信号后,严阵以待的基干民兵迅速进入阵地,沉着应战,待敌人进至80米左右时,突然开火,当即毙、伤敌7名。越军遭到民兵打击后,乱作一团。但他们自恃人多,调整后又分多路向民兵攻击,民兵们利用有利地形,以准确的火力又毙、伤敌4名。越军连遭痛击,狼狈溃退。

  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公社武装基干民兵排和武装警察1个班,并肩守卫在1250高地上。一次,越军100余人分3路来犯,不到一小时,就向高地发射炮弹1 50余发。中国民兵和武警战士面对数倍于己之敌,英勇抗击,激战四小时。打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战斗中,民兵杨光隆一枪击毙了越军的机枪射手,对取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云南省河口农场二分场民兵班长李家能,在搜索溃散之敌时,积极开展政治攻势,争取了7个敌人放下武器。他还带领两名民兵,进入漆黑的山洞搜索,当他的脚被洞内的越军拖住时,他猛蹬一脚,同时一个点射,摆脱了敌人。退出岩洞后,他接连向洞内投了4枚手榴弹,全歼了洞内的7个敌人。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李家能“民兵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中国民兵抓住战机主动出击,不断惩罚作恶多端的越军。广西那坡县上盖大队,面对着越南弄罗哨所,该哨所的越军经常开枪打死打伤中国边境居民。上盖武装基干民兵连派出一个20 人的小分队,于二月十八日凌晨,利用夜暗,运动至越军哨所前约30米处突然开火,全歼了哨所内的7名敌人。广西防城县峒中公社当面的越南横模公安屯之敌,利用其一侧山高的有利地形,设立哨所,经常向中国边境居民开枪射击。峒中公社那沙民兵排挑选了6名民兵,于二月十八日突袭该哨所,歼敌4名,拔掉了这个钉子。广西靖西县龙帮公社界帮火队大莫民兵排,于三月二日对肆意杀害中国边民的越南哥多哨所之敌,进行伏击。他们在坡陡、荆棘丛生的山地跋涉五个小时,到达预定的伏击点。经过隐蔽观察,终于捕捉到战机,将哨所内4名敌人全部击毙。

  (二)侦察敌情,为部队带路

  中越边境地区,重峦叠嶂,草深林密,沟壑纵横。边境一线的各族民兵,与越方群众民情相近,语言相通,地形熟悉。在****中,民兵充分这一特长,先后有4000多名民兵为部队侦察放情,担任向导,带领部队翻高山,越深谷,冲破封锁线,为夺取还击战的胜利立了功。

  云南省富宁县庙坝大队民兵副营长陈昌德,曾8次只身踩入“虎穴”,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查明了当面越军的兵力部署,为中国边防部队提供了详尽可靠的情报。在夺取某敌占高地的战斗中,他多次给部队侦察小分队带路,并只身深入敌后侦察,腿被越军地雷炸伤,仍坚持执行任务,终于查明越军实力及其前沿5个暗堡、1个机枪阵地的位置。战斗打响后,他又为炮兵指示准确的射击方位,使中国边防部队迅速攻下高地,全歼了守敌。战后,中央军委授予陈昌德“民兵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云南省马关县小坝子公社半坡大队基干民兵张文祥,勇敢机智,3次潜入越军重镇发隆,获得了重要情报。他一进发隆,巧妙地闯过两道哨卡,摸清了守敌情况。他二进发隆,深夜摸至越军扼守的要点洋碉山,查明了越军在该处夜间布哨的情况。第三次,他为攻击发隆的边防部队带路,隐蔽而又迅速地通过敌人的7道哨卡,插入敌后,一举攻克了发隆这个被越军吹嘘为“攻不破的重镇",全歼驻在这里的越军。战后,云南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他“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

  云南省麻栗坡县武装基干民兵文廷清,随边防侦察分队执行任务时,引导侦察分队插入越军指挥部所在地,次日,又摸到越军阵地前沿,从三面将越军包围,先敌开火。文廷清1人击毙4名越军,当敌人反扑时,为掩护侦察分队后撤,他英勇牺牲。战后,昆明军区为文廷清追记了一等功,云南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他“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

  中国边防部队攻打同登火车站时,越军依仗车站一侧的平顶山内一座大型地堡,负隅顽抗。这座地堡是当年法国军队修筑的,俗称“法国楼”,长70多米,宽40多米,可容纳1000多人,有5个进出口,配置着30多个火力点。它左连火车站,右通一高地,下面还连着一个岩洞,四周有坚固的防护层,里面有生活设施和防毒、防水设施。越南当局反华以后,又搞了许多加固工程,并把所谓“王牌军”——“飞虎团”的指挥部设在这里,扬言“中国人攻不下‘法国楼’,休想进谅山”。开始,中国边防部队多次攻击,均未奏效。当年曾被法军抓去修筑过这个地堡的广西凭祥市电厂老民兵何国安,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要求给部队带路。他连续三天先后10次冒着敌人的炮火,带领部队冲上平顶山顶,终于找到了“法国楼”的要害部位。部队实施连续爆破,彻底炸塌了 “法国楼",全歼了里面的守敌。接着,何国安又为部队带路,挺进谅山。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平孟公社平孟大队民兵副排长林兴平,也是一位荣立一等功、由中央军委授予“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英模人物。他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曾数次随边防部队担任向导和翻译,带领部队侦察敌情,英勇机智,出色地完成歼敌任务。在一次战斗中,他带领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当部队发起攻击时,他冲向敌人亲手毙敌4名。另一次战斗,有3名残敌隐蔽在山洞里顽抗,他和一个战士冲进洞内消灭了敌人。

  广州军区授予“支前模范”称号的广西宁明县爱店大队民兵朱振安,在为边防部队带路夜袭越军据守的621高地战斗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朱振安从小在那一带生活,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那天夜里,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他机智巧妙地领着部队悄悄地摸到敌人的阵地前,突然发起攻击。越军从梦中惊醒,乱成一团。仅 40分钟,中国边防部队就占领了表面阵地,激战2小时,毙敌61名,俘敌2名。战士们称赞朱振安是“神仙指路”。

  在整个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不论部队走到哪里,都有民兵探敌情、当向导、任翻译。边防部队和民兵在战斗中密切协同,结了深厚的情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三)组成担架队、运输队,随军执勤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由于边境线长,交通不便,有的部队穿插路线迂回曲折,携带的给养有限,弹药消耗量又大,后勤保障任务非常繁重。在边防部队入越作战期间,广西、云南组织了101个民兵担架营和45个运输队,配属参战部队担负前送后运任务。民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作战需要。广西隆安县3个民兵担架营,跟随部队作战二十八天,往返行程400佘公里,无一人掉队。他们共抢运弹药277l箱,粮食10.6万多公斤,干粮5800多箱,装卸车近 3000台次,单独作战20多次,受到边防部队指战员的高度赞扬。云南屏边县4个支前民兵连,8个骡马运输中队,分别配属部队的8个单位,转战各个战场,先后运送物资2 l 6.8万公斤,弹药5419箱,胜利地完成了战勤任务。

  在抢救、转运伤员中,广大民兵表现了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哪里有伤员,他们就奔向哪里。许多民兵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把自己的棉衣、棉毯、蚊帐给伤员垫身子;在困难的时候,宁肯自己忍饥受渴,把仅有的一点干粮和水让给伤员;遭到敌人袭击时,不惜牺牲自己去掩护伤员。广西德保县基干民兵许宗崇,在三月七日的一次战斗中,连续抢运3名伤员后,已经疲惫不堪。但他看到还有一名伤员暴露在敌人火力下,便毫不迟疑地向伤员爬去,快接近伤员时,不幸中弹负伤。在这生死关头,他想到的还是伤员而不是自己,继续爬向伤员。当他艰难地抱起伤员准备返回时,再次中弹,壮烈牺牲。战后,中央军委为了表彰许宗崇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授予他“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

  云南省河口国营农场民兵沈玉龙,在攻占黄连山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克服困难,冲破敌人的封锁,及时把弹药运上阵地,和部队一起艰苦奋战了七天七夜。三月二日,他抬着伤员涉过急流时,腹部被弹片击穿,肠子流了出来。为了伤员的安全,他以惊人的毅力把担架高高托起,直到战友接过担架才倒下。战后部队给他追记了一等功,追认他为中国****党员,中央军委授予他“支前民兵英雄”的荣誉称号。

  象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许多,其中有在敌炮火袭击的紧要关头,飞身扑到伤员身上,牺牲时身体还紧紧护着伤员的广西田阳县民兵赵中重,武呜县民兵杨若新;有在运送伤员途中遭敌袭击,弹片穿进右肺,打穿左腿,仍咬紧牙关坚持把伤员送到目的地的广西隆安县民兵叶孔利;有腹部中弹两发,,鲜血直流,仍忍着剧痛,把伤员送到安全地点的云南省砚山县民兵陆兴平;在危急时刻,为了引开敌人火力,毅然暴露自己,身负重伤后仍拼死保护伤员的广西田阳县民兵包秀明、云南省广南县民兵陆华明。这些英雄儿女,用一颗颗火红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解放军的心,谱写一首首感人的诗篇。

  (四)主动出击,支援部队打击敌人

  随军支前的民兵,担负着各种战斗勤务,又经常同部队一起冲锋陷阵,歼灭敌人。

  云南省江城县康平公社孟康大队支前民兵连,配合部队攻打白尼河据点,在部队冲击受阻的关键时刻,哈尼族民兵机枪手李开福跃出掩体,端起机枪向越军猛烈扫射,压住了越军的火力;副连长何家全带领七班民兵迂回到敌侧翼,炸掉了越军的地堡;傣族民兵指导员白光明,带领一个班的民兵向越军阵地猛扑过去,在距敌工事约20米处不幸中弹牺牲。全连民兵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同部队一起攻克了这个据点,全歼了守敌。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公社支前民兵连一排,得知边防部队某部八连在果米与越军遭遇,立即飞驰支援。他们突破越军的严密封锁,与八连胜利会合,并肩战斗,击退了越军,夺取了胜利。马关县夹寒箐公社支前民兵连,在配合部队围歼越军时,把全部伤员抢运到救护所。随后,又奉命单独守卫老山阵地,在缺粮、缺水、虫咬的艰苦情况下,他们坚持了六天六夜,打退了越军7次偷袭,出色地完成了守卫任务。

  广西横县平马公社担架连十三班班长陆天桂,带领民兵主动配合部队攻打某敌占高地。当越军暗堡突然以猛烈的火力阻拦攻击部队时,陆天桂飞身跃起,扑向暗堡,用身体堵住越军的枪眼,掩护部队迅速攻上高地,消灭了守敌。为了表彰陆天桂象英雄黄继光一样壮烈捐躯的大无畏精神,中央军委授予他“民兵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扶绥县山圩公社支前民兵连,在执行任务途中,与越军的一个排遭遇。当时民兵只有18支步枪,在敌强**的情况下,连长黄世清沉着果敢,机动灵活地指挥战斗,取得毙敌12名、伤敌6名,民兵无一伤亡的战绩。上林县大丰公社民兵担架连,在一次夜间穿插战斗中,民兵黎佳升、李中贵等5人掉了队。他们虽然只有3支步枪,却组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以百折不挠、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在越军后方周旋了三天两夜,先后5次与越军遭遇,打了4仗,毙敌6人,缴枪2支,最后全部安全归队。

  (五)修路护路,保障运输畅通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障运输畅通,是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一个重要问题。战斗打响之前,广西、云南边防地区动员了民兵、民工,积极整修道路,加固桥梁、涵洞,派出勤务调整哨’维护交通秩序,并突击抢修前沿军用道路29条,共500余公里。与此同时,边境民兵还在民兵工兵分队的带动下,扫除了越军入侵中国境内设置的障碍。据广西军区统计,共拆除路障1.1万米,平毁堑壕2625米,排除地雷563颗,。云南省仅马关县金厂公社民兵就排除地雷117颗,拔掉竹签数十捆。

  自卫还击战开始后,广西那坡、靖西、宁明、龙州等县,组织2700多名民兵配合工兵部队,在几个小时内就抢修了坦克、汽车通道52公里。广西百色军分区捻井指挥所,奉命在五天内修通一条5公里的公路,指挥所和中共那坡县委研究后,迅速调集2300名民兵修路,仅用四天就完成了任务。越军为了阻止中国边防部队还击,在东溪方向炸毁了一座水库,大水淹没了广西龙州县布局到越南东溪的一段公路,严重地阻碍了还击部队的行动。布局大队的民兵和群众,全力以赴参加修路,家家户户主动把木柴、石料拿出来垫路,还组织500多人上山砍树枝和杂草,送到工地上。经过军民三个昼夜的抢修,终于在水上垒起了一条简易公路,保证了边防部队的机动车辆源源不断地开赴前线。云南省公路工程局第一工程处抽调的390名民兵、民工,冒着炮火,边排雷,边修路,迅速修通了一段600米的公路,接着又随部队继续前进,奋战三天,把公路延伸5公里多,为中国边防部队全歼发隆之敌开辟了通道。

  当中国边防部队进至高平、东溪、同登一线后,越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和雾天、暗夜,偷袭中国运输车辆,阻滞后勤补给。为保障边防部队运输线的安全,厂“西边境的那坡、靖西、龙州、宁明、凭祥等县(市),在十二个小时内就调集14个武装基干民兵营,分别开赴6条全长256公里的通道上,担负护路任务。护路民兵采用控制山头与搜山捣洞相结合,以清剿对袭扰,以伏击对偷袭等战法,打得公路沿线的越军无处藏身,保证了中国边防部队运输线的安全。特别是广西那坡县武装基干民兵营,在担负两条长达41公里公路干线的守护任务期问,先后进行大小战斗200多次,搜索100多座,山洞433个,毙伤敌多入,俘敌16人,缴枪77 支,保障了中国边防部队的顺利通过。战后,该营荣立集体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们“英雄民兵营”的荣誉称号。

  在自卫反击战期间,民兵除完成战勤任务和配合部队作战外,单独作战毙敌611人,俘敌140人,缴获各种武器1382件;共有1461个单位,12765人荣立了战功,40168人受到了嘉奖中央军委为了表彰参战民兵的业绩,给8个单位和12人授予了荣誉称号。

  1979 年对越自卫还击结束后,越军不甘失败,仍不断对中国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和袭扰。中国边防部队和民兵,于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四年,又先后进行了扣林山、法卡山、老山、者阴山等几次对越防御作战。民兵的支援,对取得这些战斗的胜利,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法卡山战斗中,广西凭祥市和宁明县参战支前的2200多名民兵,前送弹药1.3万多箱,军用物资、给养398.5万公斤,后运伤员191名;开设观察哨和自卫警戒哨42处,协助部队警戒炮阵地、仓库、营房24 处;在战区架设被复线和埋设电缆l 6公里,维修电话线路4 l条,抢修公路1 2.8公里。有1个公社武装部、1个民兵营、4个民兵连、8个民兵排荣立了集体三等功,465名民兵立功受奖。凭祥市板旺大队民兵阮明汉,为侦察分队带路,奇袭越军一个炮兵阵地,摧毁敌炮3门,歼敌20多名,荣立二等功,被共青团中央树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在老山战斗中,云南麻栗坡县猛峒区组织的 800多名民兵、民工,为前沿阵地运送弹药和各种物资9.3万多公斤,抢救伤员136人,抢修军用便道50多公里,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们“支前模范区” 的光荣称号。在者阴山战斗中,云南西畴县支前民兵,为部队运送弹药6131箱,装卸物资139车,运送物资3.1万多公里。
斤,抢救伤员60多人。有18个民兵排(班)和167名民兵立功受奖。

  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中国民兵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在执行各项战斗任务和繁重的支前勤务中,显示出良好的军政素质,能够随时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不愧为人民解放军的得力助手和强大后备力量。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72楼 发表于: 2009-08-23


霍英东:红色“走私”救国难 [转帖]


  一提到霍英东在战时的发迹传奇,了解的人会说:“识时务,够胆量,是无情封锁下的有情买卖。”不了解的人会说:“发国难财,资本家的剥削,财路不明。”种种传闻,成了霍英东一生中最有争议,也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段历史。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美国等一些
西方国家的操纵下,第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禁运的决议。第二年,英国就此禁止13类物品从英国或英属地(包括占领的香港)运往中国内地。

  这是“国难”。香港素以转口贸易为经济支柱,身处香江之畔的霍英东产生了冲破禁运的大胆想法。

  霍英东说:“当时我们新中国刚刚成立,要派志愿军抗美援朝,物资非常缺乏,很多东西来自四面八方,但是如何把东西送到内地?当年我还是在海上做运输的,内地需要的东西,从汽油、煤油、柴油到棉花、钢铁、橡胶等,我都会运到澳门(从澳门进入国内)。当然是要在商言商,当时香港也是百业凋零,民不聊生。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我没有在战争中发国难财,因为我们的收益就是一些船租,我们也有不少工人,包括装卸、船员奖金都是靠这些钱。”

  抗美援朝期间,国民党的残余退到澳门、珠江三角洲、万山群岛这一带。他们的重武器对运输产生了很大的干扰。霍英东回忆道:“我率领的船队,有一条叫黑猫号的船,被国民党方面的船只撞沉了。而撞船的肇事者,公然把被撞沉的黑猫号推上了法庭。港英当局就想以走私非法运输的罪名,将我置于死地。但最后判决还是合法的,因为黑猫号被抓住还是在香港的领域,到了法庭最后罚了不到200块钱,理由是夜间航行没有开灯。”

  由于运送禁运物资的次数太多,霍英东引起了港英当局的注意。黑猫号法庭上没让港英当局得手,但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政治迫害、政治打压接踵而来。

  霍英东说:“法庭判决我们是合法的,当局只好在我投资房地产时打压我,原来我们投标了一块居于中心位置的地皮。但是我中标以后,港英当局不信我。像我建星光行那个20层的大厦,被规定所有在里面办公的住客不能买美国的东西。当时我感觉完全没有道理,美国人怎么可以干预香港内政。不买美国货也是没有问题的,很多住客愿意租。但是最要命的是港英当局不给安装电话,最后整个大厦只得以一个非常低的价钱转让给了英国人。”

  一时间,在香港还传出了一种谣言:霍英东因走私,要被递解出境了。在这种情况下,霍英东卖楼花被逼上了十分困难的境地。不仅如此,小肚鸡肠的西方在港势力长期不许霍英东进入香港主流社会。对此,霍英东嗤之以鼻。

  (《扬子晚报》4.12 马群丁等文)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73楼 发表于: 2009-08-23


中国史上的五大乱伦皇后[转帖]

 

  汉惠帝张皇后:舅舅与甥女间的婚姻

  汉惠帝的皇后是吕后的外孙女,名张嫣,字淑君。

  她的婚姻是宫廷权力争斗的产物,从她九岁嫁给了舅舅的那天起,她就开始了高贵而凄苦的生活。

  惠帝自从“人彘”事件以后,内心痛苦无比,舅甥之间的婚姻关系更让他别扭,他整日与宫女和男宠私混饮酒,不愿亵渎他的小外甥女儿。婚后三年,便抑郁而终。十二岁的张嫣就当上了有名无实的皇太后,在吕后的专权下,她没有任何权力,只是孤独地活着。

  吕姓之祸平息后,文帝即位,封薄姬为皇太后,张嫣失去了皇太后之位,更加凄苦。公元前163年,她默默地死去,年仅三十六岁。她没有葬礼,没有墓志碑文,连封号也没有,只是被习惯性地成为孝惠皇后,就连她的坟墓也是简陋而粗鄙的。

  嫁给姑父和小叔子的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科尔泌贝勒蒙古思之子寨桑的女儿,名布木布泰或大玉儿。她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天命十年二月,嫁给姑父皇太极,时年仅13岁,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

  孝庄文皇后一生诞育过4个孩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生皇九子福临,即后来继位的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年幼的福临即位,其孝庄被尊为皇太后。她对顺治精心培养,为维护儿子的帝位和大清国的大业用尽心血,但因观念不同,常与喜欢汉文化的顺治发生冲突。

  顺治亲政之前,孝庄文皇后摄于多尔衮的权势,委曲求全,故有太后下嫁的传闻。而初进北京后,顺治与中原文化进一步接触,他广用汉人,对许多满族原先旧制进行改革,触犯了皇亲贵族的利益。作为母亲的孝庄这时对儿子也很不理解。而在儿子死去十年后,她与孙子康熙一起到孝陵看望顺治,她这时感到自己对儿子很愧疚,她越来越发现,儿子在满汉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看法比她更有远见,更为明智,更有利于清朝的巩固。此次谒陵标志着孝庄与儿子彻底和解。

  两代王妃陈贵人

  杨广不安于室,不仅急于要当皇帝,对父皇的两位新宠更是虎视眈眈。仁寿四年﹝公元六零四年﹞,文帝病重,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都侍立在侧。文帝见她们一直侍奉自己没有休息,赶紧让她们更衣小憩。宣华夫人离开仁寿宫往更衣时,遇上了太子杨广。杨广见父皇病重,眼前人又是如此绝色,便恣意妄为上前非礼。宣华夫人哭喊着,好不容易才挣脱了杨广的纠缠。她衣履不整的赶回仁寿宫,向文帝哭诉杨广的无礼。文帝听后自是大怒,悔恨当日废杨勇而立此忤逆之子,本来他打算召大臣前来商讨废太子一事,可是,宫中早已遍布杨广的爪牙。结果,文帝病重身亡,也有传说指杨广知道父皇打算废太子后便先发制人杀了久卧病榻的文帝。

  文帝驾崩,宣华夫人的恶梦才刚开始。就在文帝病逝的这一天,杨广派人送了一个金盒予宣华夫人。宣华夫人与宫人们都很惊恐,害怕杨广对当日非礼一事加倍报复而下诏以毒酒赐死众人。可是当宣华夫人打开金盒时,却发现不是毒酒,而是一对同心结。

  宫人们知道并非赐死,都感到十分欣慰,可是宣华夫人却不这么想。杨广恐怕是不会放过她了。在众宫人的请求下,宣华夫人勉强收下了同心结。当夜,杨广便迫奸了宣华夫人。当时同样被杨广强占的还有容华夫人蔡氏。

  只是,这一切都瞒不过杨广的嫡妻萧氏。结果,萧氏在宣华夫人面前痛斥杨广奸淫父妃的罪状,又威胁他若不送走宣华夫人,便把这丑闻公诸天下,迫得杨广只好把宣华夫人送到远离禁宫的仙都宫居住。但他对宣华夫人念念不忘,不久又把宣华夫人迎回宫中。

  但宣华夫人心里实在不愿以身侍奉父子二人,以致终日郁郁寡欢,回宫一年多便病逝,终年二十九岁。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权术。

  637 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武氏以美貌应召人宫,始为才女,赐号武媚,时年14岁。649年,太宗死,入感业寺别发为尼。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高宗,封为宸妃。翌年生是长子李弘,晋为昭仪。

  武氏再次入宫,得力于王皇后,开始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654 年,武昭仪产下一女儿,深得高宗喜爱。有一天,王皇后闲得无聊,到昭仅宫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后离去。武氏在王皇后来时,她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弄死,嫁祸于王皇后。655 年,王氏被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立武氏为皇后。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贤(章怀太子)、李显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见其专宠之地位。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唐玄宗贵妃杨贵妃

  唐代蒲州永乐人(陜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 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974楼 发表于: 2009-08-23

磁疗真的能治病吗? [转帖]


  ·方舟子·

  国内宣传磁疗的文章通常会说磁疗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在中医学上古已有之。《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典籍的确有用磁石治病的记载,不过那基本上是把磁石当成药物,捣碎了口服,据说能“平肝潜阳、安神镇惊、聪耳明目、纳气平喘”,治疗眩晕、目花、耳聋、耳鸣、惊悸、腰肢痹痛、阳萎、子宫不收、脱肛等多种疾病,和现在说的磁疗并不是一回事。现在很少有人还会去吃磁石了,因为知道自己没有孙悟空“饥餐铁丸,渴饮铜汁”的本领,磁石捣得再碎也是无法被人体吸收的。《本草纲目》所载的磁石药方只有一个和磁疗相近:把一小粒磁石放进耳朵里,据称能够治疗耳聋。现在即使是最狂热的磁疗提倡者,也不敢再说磁疗有这样的神效吧。

  现在流行的磁疗是从西方传进来的,算得上是“西医”,但是属于西方的另类医学,被国际主流科学界公认为伪科学。磁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瑞士医生和炼金术士帕拉塞尔苏斯(1493-1543),他猜测,既然磁石能够吸引铁,那么也许也能够把病从人体内可吸出来。

  到了18世纪,磁疗被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发扬光大。他在一位患精神疾病的女孩身上放磁石,然后用磁铁棒在患者前后摆动,居然把女孩的病给治好了。他提出了一个“动物磁性”理论,认为许多疾病是由于动物磁性失调,如果能导引这股磁性,就可以治病。起初他还用磁铁来做导引,后来发现他可以用自己的“动物磁性”让几乎所有的东西(木头、纸张、水等等)都带上磁性来导引。他用这套方法——被称为“麦斯麦术”——治好了很多人,受到众多追捧,也引起了敌意。1784年,当麦斯麦在巴黎行医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下令成立由富兰克林、拉瓦锡等人组成的委员对此进行调查。他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麦斯麦术”的疗效完全来自于病人的想像和强烈的愿望。现在看来,“麦斯麦术”其实就是一种催眠术,是利用心理暗示来治病,和磁力没有关系。

  19世纪末,电的应用让人们见识了电磁的威力,磁疗获得了新生,在美国等国家开始有人推销磁疗产品,并逐渐被推广到了全世界。从那以后磁疗产品的花样越来越多,声称的疗效越来越夸张,市场也越来越大。现在全世界磁疗产品的年销售额超过了10亿美元,除了磁疗仪器、磁疗床、磁疗毯等设备,还有用来贴敷在身体各个部位的衣、帽、鞋、裤、垫、枕、项链、手镯等随身服饰,其中又以磁疗鞋垫最为流行。磁疗被认为能治疗几乎所有的常见疾病,例如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肾炎、关节炎、失眠、癌症等等,据说治疗关节疼痛的效果尤其好;并有平衡内分泌系统、改善免疫功能、抗衰老、消除疲劳、增强记忆的保健功效,“是人类理想的健康之宝”。大多数人对此深信不疑。根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在听说过磁疗的美国人当中,有14%的人认为它非常科学,另有54%的人认为它有些科学,只有25%的人正确地认为它不科学。

  所谓磁疗是试图应用磁场来治疗疾病。磁场有的是恒定的,有的是变化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就会产生电场,电场会对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如果磁场强度过大,就很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不过,市场上的磁疗产品,基本上都是靠铁磁片或通以直流电的电磁铁来产生磁场,都属于恒定磁场(或静磁场),它们不会产生电场,对身体的影响如果有的话,完全是靠磁场自身的作用。那么恒定磁场有没有可能对身体组织产生影响呢?

  磁疗提倡者声称,由于血液中含有铁,能被磁石吸引,所以磁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磁石能吸铁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血液中的铁并不是铁金属。铁金属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磁性,是因为其中各个铁原子能相互作用,向同一个方向平行排列起来。所谓“铁磁性”现象是许许多多铁原子相互合作的结果。但是在血液中,则是一个个铁原子分别包裹在血红蛋白中,虽然每个铁原子具有磁性,但是彼此是分开的,磁性非常弱。相反的,血液中的其他成分(比如水)具有抗磁性。二者合起来,血液具有微弱的抗磁性,不仅不会被磁场吸引,还会被排斥。不过,磁疗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不强,不足以对血液产生影响。它的强度甚至难以穿透皮肤(几毫米以外就检测不到),更不可能对内脏产生影响。

  其实,磁疗是否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费者自己就很容易验证。如果磁石真的能吸引血液,那么皮肤中的血液将会向它流去,我们就会看到皮肤与磁石接触的地方发红。实际上当然是见不到这种现象的。实验表明,即使恒定磁场的强度高达1特斯拉(是市场上磁疗产品的十几、几十倍),也对人体血液循环毫无影响。退一步说,即使血液中有某种成分能受磁场的作用,也不等于说这就会对血液循环、对身体会有好处。如果磁疗真的对身体有良性作用,那么如果磁场强度过强,就像药物过量一样,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反应。然而,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使用的磁场强度是磁疗产品的几十倍,却对身体无不良影响。

  所以在理论上,我们无法为磁疗提供科学依据。如果磁疗真的具有保健、治疗效果,那就是通过一种未知的神秘机制来发挥作用的。那么磁疗真的有效吗?磁疗产品的市场如此之大,显然会有许多患者觉得它的确有疗效。有的患者还会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如何得益于磁疗。但是这在现代医学看来没有价值,因为就疗效而言,个案没有一点说服力。某个患者用了磁疗产品之后病好了,并不等于就是磁疗真的发挥了作用。它可能是自愈,许多疾病本来不吃药也可以自愈;可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磁疗所针对的都是慢性病,其病情受人的心理状况的影响很大;甚至可能是误诊,病人本来就没病。

  要确定某种药物或疗法的疗效,必须在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进行统计之后才能确定。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是确定疗效的最可靠的方法: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磁疗,一组使用假磁疗,但是患者和医生都不知道某个患者被分到了哪一组(这种“双盲”状态才能既排除心理暗示对患者的作用,也能排除医生在评估疗效时的主观偏差),分组情况由第三方掌握,试验结束后再解除“盲态”,比较磁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如果磁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才能确定磁疗的确有效。

  近年来,对磁疗的效果有过一些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主要是验证磁疗是否具有镇痛作用。大部分临床试验结果都发现磁疗无效,有个别的试验则发现磁疗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要对磁疗进行双盲试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根据使用的治疗设备是否能吸附金属物体,患者、医生很容易发现使用的磁疗产品是真是假,从而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医生的评估,而镇痛的效果受心理状态的影响尤其大。所以,那些认为磁疗有镇痛效果的试验,也很难说那不是心理作用的结果。

  总之,目前并无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磁疗对什么疾病会有疗效,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没有批准任何磁疗产品用于医疗,禁止厂家宣传磁疗产品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有的磁疗厂家因此被罚款、起诉。

  市场上还有人推销经过磁场处理的所谓“磁化水”。水具有抗磁性,在磁场作用下,水分子发生反向磁化,与磁铁不是相互吸引,而是互相排斥。但是一旦磁场消失,这些作用也马上消失,磁场不会残留在水中,水分子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因此“磁化水”和普通水的性质不会有任何差别。宣称“磁化水”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功能,是赤裸裸的骗局。

  2009.4.4.

  (《科学世界》2009.5.)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