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题.记忆所及,我们这一辈的同学,正规系统地学习文化,不过是三几年时间.最前面的好几页,许多的同学靠记忆,背诵了一些四十多年前的课文,那些朗朗上口儿歌式的课文,让我们受益非浅,得益良多,既学到文化,又学到生活常识,如<<卖菜>>;<<小斑鸠>>......等等.不料"文革"一来,无书可读.记得有年,几经延期才得开学,开卷所学万万岁,然后是干燥乏味的"老三篇",老师讲解课文战战兢兢,唯恐讲错半句,铸下弥天大错.试问如此学习环境气氛,能学到多少东西呢?若不是同学们在后来的岁月里,坚持自学,充实自己.恐怕举笔无墨事小,祸延子孙事大!诸位是否有同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