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05阅读
  • 2回复

汶川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小西
 

发帖
645
金钱
737
经验值
6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5-19
  天安门广场下半旗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志哀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程义峰)19日4时58分,天安门广场下半旗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志哀。

    清晨4时许,2600多名各界群众赶到天安门广场。4时56分,国旗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冉冉升起,人们集体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4时57分40秒,国旗升到旗杆杆顶,在短暂的定格后开始缓缓下降,现场气氛十分凝重。

    记者看到,新华门、外交部等地同时下半旗志哀。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18日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

    截至5月18日,汶川大地震遇难人数超过3.2万人。

汶川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2008年05月19日 08:05:14  来源:广州日报

 结论一

    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结论二

    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结论三

    是浅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此帖子已被 小西 在 2008-5-19 14:25:15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5-19
可惜不能预测。
离线桃花人
发帖
113
金钱
115
经验值
1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5-19

现在的级数不是7.8级,而是8级.翻培威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