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版
春意盎然
水墨江南
紫色梦幻
绿之印象
绿意盎然
蓝色天空
黑色旋风
沉痛送别台山同
凤凰花又开
台山培英新校区
热烈祝贺台山培
UID:4719
燕福不浅: 丰江——村近江河,鱼米丰富;聚落沿大淮山北麓向东西延伸,呈块状分布,村宅多为砖瓦平房。远观村庄,还颇有一种壮观之感,村内的民居大多是一样的青砖大瓦房,整齐地排成数列,密集整齐、小巷纵横、每列房屋之间是水泥街,其建筑结构、造型、高矮都比较规范化,故远看整齐肃穆。 这是村里的一家侨屋,屋主都已经移居国外,托村里的亲戚帮忙照看屋子。多次回乡,一直对这屋子很好奇,因为它与村内其他房居相比略显豪华和洋味,可惜它经常大门紧闭,之前一直无缘入内窥探究竟。终于在一次回乡的时侯,得以入内。多年没有人住在屋内,屋子的原貌保存得相当完好,处处透露着一丝古味。按照类别来分,它应该属于西式别墅,共三层,其平面布局延续传统民居的“三间两廊”格局,从两侧开门,进门后就是廊间。一侧的廊间作厨房,另一侧的廊间则成了一小会客室了;廊间各有一门与会客室相通。穿过廊间,就进入了天井,天井的后面是厅。和其它民屋不同,此屋的天井是封闭的. 这种用优质硬木制成,上下四角仓铁皮,前后有粗铁环,浑身钉上闪闪发光铆钉,用百年而无损的大木箱是典型美国制造。我们台山人美其名曰金山箱。“金山箱”是当时美国流行的一种贮物箱子,箱子大而深,四角镶铁,十分结实,装满衣物后,非三四个人不能搬运。当年台山交通闭塞,路途转运险象环生,常有土匪或歹徒抢掠,但华侨返乡仍要多带几个“金山箱”,因为这是财富的象征,是衣锦还乡的象征。 金山箱。传统的木床、木屏风、梳妆匣和各款金山箱容于一室。 老屋,住进了屋主的亲戚。
丰江——村近江河,鱼米丰富;聚落沿大淮山北麓向东西延伸,呈块状分布,村宅多为砖瓦平房。
远观村庄,还颇有一种壮观之感,村内的民居大多是一样的青砖大瓦房,整齐地排成数列,密集整齐、小巷纵横、每列房屋之间是水泥街,其建筑结构、造型、高矮都比较规范化,故远看整齐肃穆。
这是村里的一家侨屋,屋主都已经移居国外,托村里的亲戚帮忙照看屋子。多次回乡,一直对这屋子很好奇,因为它与村内其他房居相比略显豪华和洋味,可惜它经常大门紧闭,之前一直无缘入内窥探究竟。终于在一次回乡的时侯,得以入内。
多年没有人住在屋内,屋子的原貌保存得相当完好,处处透露着一丝古味。
按照类别来分,它应该属于西式别墅,共三层,其平面布局延续传统民居的“三间两廊”格局,从两侧开门,进门后就是廊间。一侧的廊间作厨房,另一侧的廊间则成了一小会客室了;廊间各有一门与会客室相通。
穿过廊间,就进入了天井,天井的后面是厅。和其它民屋不同,此屋的天井是封闭的.
这种用优质硬木制成,上下四角仓铁皮,前后有粗铁环,浑身钉上闪闪发光铆钉,用百年而无损的大木箱是典型美国制造。我们台山人美其名曰金山箱。“金山箱”是当时美国流行的一种贮物箱子,箱子大而深,四角镶铁,十分结实,装满衣物后,非三四个人不能搬运。当年台山交通闭塞,路途转运险象环生,常有土匪或歹徒抢掠,但华侨返乡仍要多带几个“金山箱”,因为这是财富的象征,是衣锦还乡的象征。
金山箱。
传统的木床、木屏风、梳妆匣和各款金山箱容于一室。
老屋,住进了屋主的亲戚。
丰江管区是大村,陈是大姓,但也散居着另外一些姓氏的人,而当中,关姓人占的比数叫大。台山市关姓人数不算很多,比较集中居住在上川东坑,都斛丰江,其余广海、那扶等镇亦见散居。关姓人住在丰江坑美村。
祠堂是光绪年间所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原貌保持得较好。
闲余时间,是村民喜爱的一个公共活动场地。
听父亲讲过去的故事时,“丰江大队”是经常出现的字眼,这个房子,是以前的办公场所。
old5:小燕子:丰江是你乡下?那里的华侨很多。昨天我们经过丰江去东滘。走入丰江大道首先见到的是这条村。
小燕子:丰江是你乡下?
那里的华侨很多。昨天我们经过丰江去东滘。走入丰江大道首先见到的是这条村。
平时回乡不是走丰江大道,就看照片我也分不清是哪个村子,丰江是由几条村子组成的。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2-20 14:59:2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2-20 15:04:14 编辑过]
UID:1475
难得祠堂还保存得这么好.
[此帖子已被 林月 在 2010-2-22 0:06:29 编辑过]
UID:5161
谢谢燕福不浅的介绍!
据【江门市地名志】,丰江包含:坑美,大村、新岭、新和、东淮、龙江等6条自然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附近东坑村陈姓及今开平县赤坎关姓来此立村,随后彭、朱,简、梁、曹,冯诸姓陆续迁来。而东坑村陈姓,是由陈英第五代孙陈永吉由赤溪冲金,迁至东坑村山边定居。
UID:332
小燕,你好!我的老家也在丰江,但出生在台城长在台城,虽小时候回去过几次,近年都回去拜山,因我家的祖坟在大淮山,也很少进村去,所以对家乡印象不深,了解不多.这个大队部建在那里呀?看来也是一幢老房了.
UID:3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