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唐人街与侨胞乡恋
(纽约) KIN YU CHU
fficeffice" />
华夏子孙历来恋土难移,出洋漂泊,情非得己,都有魂 梦牵的乡愁,刻骨铭心的根恋。何以解愁?只能寻求故乡的代替物,慰情聊胜于无,因此国外的唐人街出现了,而且在那里更出现了各色各样的母国拷贝。
以唐人街中国宝餐馆为例吧:不是那些香味扑鼻的中国菜肴,单看那些装饰有朱-红的柱子,大红的宫灯,贝雕的屏风,墙上有巨大龙凤装饰,还有金色的双“喜喜”,这一切既是招徕洋顾客大异国情调,有是宽慰天涯游子的故乡气氛。
从我个人旅居纽约三十多年经历来看,游子思乡心理更是帮忙了我不少。一九六九年我旅游到了美国,人生六不熟,幸蒙朋友指点以专业人员资历取得美国居留,但英文不不成不能从事自己的建筑行业,改在一间老华侨开设之豆腐公司工作了一年,学会了制造技术便自己在唐人街边缘地段开店。当时在想华侨思乡恋乡情绪如此高昂,倒不如取个有思乡味道的名字,因此便起了“家乡豆腐公司”这个名字,并且在广告上写上一对:
水是祖国的清甜;
豆腐是家乡的好。
我希望用双关意提起侨胞的注意,果然不出所料,店虽然在唐人街边缘但来买豆腐的人甚多,故采取即做即卖的故乡办法,不到七个月生意甚好由三个人公司发展到十多工人的公司,并要设分店方能应付。侨胞顾客见到我都说吃了你的豆腐使我想起了故乡。
如果说上面所说的都是招徕顾客得人心商业手段,那就请看非营利各种会馆吧!我从秘鲁利马来美之前,在那里侨团通惠总局看到它的馆联:
尝六万里艰难,权作寓公,相助当如左右手;
历五十年生聚,每逢佳节,何人不起故乡情?
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中华会馆联:
客地谈心,风月多情堪赏览;
异地聚首,琴樽可乐且追寻。
还有番禺会馆联:
往来皆梓里;
谈笑尽乡音。
这些对联既抒情又写实,生动地描绘出唐人街会馆的面貌作用。
唐人街区是投身异国者的滩头阵地,是新来者的保护伞,同时又象桥梁与渡船,当时机成熟时,把漂泊者送进异国的主流社会。
[此帖子已被 心下较些子 在 2008-11-1 18:23:33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