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62阅读
  • 11回复

再见了!潭江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白云剑客
 

发帖
7575
金钱
272123
经验值
189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6-12
— 本帖被 白云剑客 从 79届 移动到本区(2013-06-19) —

<div style="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c8d8f2 1pt solid; mso-border-bottom-alt: solid #C8D8F2 .75pt; mso-element: para-border-div">

开平潭江大桥拆除重建

http://www.sina.com.cn  ffice:smarttags" />2009年04月1401:12  金羊网-新快报fficeffice" />

</div>

  新快报讯 (记者 许力夫)记者昨天获悉,开平市潭江大桥改造工程已具备开工条件,当地政府将投资6400多万元对该桥进行拆除重建。

  潭江大桥位于开平市老城区,是开平市民非常熟悉的城市桥梁。由于建成已久,该大桥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改建势在必行。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约6453万元,施工范围包括拆除现潭江大桥,重建新桥。

<div align=center>

潭 江 桥 的 变 迁

 

  潭江,古称允水,汉朝至三国时代,开平境地称临允县,是面临允水之意。晋代因此地邻县新兴、恩平、台山地势较高且多大山,而这里则是水网低洼的贫地,遂改临允为盆允县,后撤县并入新兴,允水改为潭江。
  苍海桑田,到16世纪中叶,潭江现三埠地方,冲积成高地,有识人士便在北岸兴建长沙埠,后来新昌、获海也建商埠,三个埠成鼎足之势,总称三埠。古往今来,长沙、新昌、荻海都为辽阔的潭江所隔,埠与埠之间交通十分不便。建国前,人们互相来往,仅靠小木船摆渡,既费时,又误事,每遇风雨,更是险象横生。多少年来,人们多么渴望能有一座大桥飞越天堑,让两岸人民方便交通来往,乐业安居。但是,在旧社会,人们的希望只能成为泡影,无法实现。过去的统治者不但没有关心人民疾苦,反而与封建把头勾结一起霸占渡口,向船民敲诈勒索,强收
渡头租船头税等等。谁家缴不起,把头就十分恶毒地用水草绑住船头,不准开渡。水草一断,把头,流氓就以违犯江规的罪名,如狼似虎地来打人,抄船。不少船民被逼卖船顶债,甚至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船民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备受凌辱,人穷艇烂,但为生活所逼,每日声嘶力竭地叫唤渡客,在宽阔深邃的江面上苦苦挣扎,不时发生撞船甚至沉船事故。
  红日照潭江,三埠焕光彩。194910月,三埠解放了,为了改变向来用小艇渡客的险象,不久,成立了电船渡江公司,用电船对开渡客过江。但由于人多来往,远不能解决三埠的交通运输问题。
  195758年,三埠镇船民在政府的支持下,采用了125艘木船,用竹缆、铁链连牢,分别在荻海与新昌、新昌与长沙之间的江面上搭起了两座浮桥,把三埠连成一体。初步解决了三埠地区水上交通不便的问题。
  1962918,特大的台风将潭江浮桥彻底摧垮,中断了长沙和新昌的交通。县于923成立筹建潭江大桥办公室。同年年底在江面打桩,经过9个月的紧张施工,建成了这座长达323,宽6.56的钢筋混凝土大桥。196381剪彩通车。这天,三埠地区人民载歌载舞庆祝潭江桥落成,表达心中的喜悦和对人民政府的感激之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县侨乡四化建设的发展,来往车辆日渐增多,常常发生车辆拥塞,人车争道的现象。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县府决定扩建潭江大桥,并于1978年初动工。经过一年的时间,扩建工程完满完成。1980210举行剪彩通车仪式。
  扩建后的潭江大桥,桥面宽达15.96,比原来扩宽9.4。精致的栏杆,白兰花式的桥灯,使大桥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大桥两旁为人行道,人行道之侧是自行车道,中间是双开车道。它象长虹一样横跨在潭江碧波之上,把侨乡点缀得更加美丽多姿了。广东省文史馆馆长胡希明曾为此写下一首七绝:
  三埠如珠一水遥,长桥作线串今朝。
  乡情欲托潭江水,流到重洋慰远桥。
  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常常把回来观光的海外侨胞吸引住。
  的确,当人们徜徉在江畔眺望银波闪闪的潭江,回顾从木艇横渡、浮桥、狭窄的水坭桥到宽阔的水泥桥的变迁,就会感触到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就会感觉到江山如此美好,侨乡如此可爱!

</div>


  

          新建潭江桥的效果图

 

    美丽的潭江桥与我同岁,生活在开平地区的我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少年来我从桥上过又何只千百个来回往返?从小孩到少年、从少年到中年;由步行到骑自行车、由摩托车到汽车,它伴随着我一起成长!如今要更新了,心似有说不出的滋味。在我小的时候还能看到我的父亲为大桥的亲笔提词“潭江桥”的石碑,分别镶嵌在大桥的两端护栏上。后来大桥扩建后并改为开平书法家朱锡湛老师的珍迹。

    在今天,大桥正式封闭了,我赶忙拍下一辑相片供大家欣赏及我自己留念。同时向大桥小声说:“再见了!潭江桥。”

 

[此帖子已被 白云剑客 在 2009-6-13 0:16:49 编辑过]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 再见了!潭江桥.|越华中学
分享到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6-12
  在我的印象中, 潭江是在我还读初中的时侯建的, 当年建潭江, 我们也曾出过一份力呢? 那时每天开始黑我们就上路, 这班还是小孩的娃娃生, 在来师的带队下, 那时也不知道死字怎写, 也不想到有多大的危险, 老师又有多大的责任! 一个班大约有十多辆车, 几个豆丁就拉着高大的平板车, 一大车的碎石头, 一路上又是上坡又是下坡, 硬是把一车车的石头拉到了潭江, 帮助三埠建大桥! 回家的路上, 天已经开始亮了! 我想有好多的同学都去过, 不知你们忘记得了没有呢?
  如今它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要改建了, 想起来真有点......, 毕竟那里有我们流过的汗! 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真的很难忘记!
 

[此帖子已被 国际自由人 在 2009-6-12 23:03:58 编辑过]

离线丛山

发帖
260
金钱
307
经验值
24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6-12

   相信许多同辈的人,都不会忘记当年艰苦的岁月.

  这并不算古老的潭江桥,曾经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

[此帖子已被 丛山 在 2009-6-13 0:00:30 编辑过]

离线都市骑士

发帖
9946
金钱
12602
经验值
525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6-13
潭江桥的建设,在我的记忆中,七四届四连是早上五、六时出发,大概四到五人一部胶轮车运送满载的石块,要到下午才回来。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6-13
   柳公子, 记得我们当年不是只一次拉石到潭江, 而是在我的印象中是拉过好多次, 好象都是在晚上去的, 记得那时很寒冷, 身穿很多的衣服, 但回来的路上却衣服都湿透了! 也不知当年的我们没现在的小孩那么的金贵怎的, 也没见有谁发烧感冒的!
   我还记得我们学校的宣传队也曾去过那里演出, 是骑单车去的, 当时我还记得有一个队友在靠近台城的一个地方(很大的一个斜坡)摔到了, 脚都流了很多的血, 这个队友好象是七四届的, 车子坏了, 几个人推着车走回来的! 当时急坏了魏老师......!
离线昨夜星辰

发帖
9605
金钱
7777
经验值
384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6-13

若我没看错的话,楼上几位仁兄好象误会了,从图片、资料看,此桥非彼桥也,我们中学时拉石去三埠建桥,是经水步方向去,地点在新昌与台山交界,多年前己拆重建。楼主今天所云潭江桥乃新昌过长沙之桥。楼主不是明确标明在63年建成剪采吗?柳公子,六十年代初你还着住毛裆裤呢。恕我直言。

[此帖子已被 昨夜星辰 在 2009-6-13 9:05:56 编辑过]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6-13
  真系可能我们表错"人民币"啰! 不过我真系好记得当年我们推石的时侯老师说是潭江大桥护! 是否老师说错呢? 记得我们当年还有一个节木叫做"战潭江"! 真的我也有点不名白, 刚才我就想说, 当年为甚么叫我们去帮着建潭江大桥呢? 昨夜老兄, 那我们当年所帮建的是叫甚么桥呢? 当年我想你也曾有份去过! 是吗?
离线昨夜星辰

发帖
9605
金钱
7777
经验值
384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6-13
自由兄,你我同龄人,当然谁也逃不脱历次运动的冼礼。是的,你这一问也问倒我,当年我们用血与汗水磊起的桥叫什么名呢,哪位网友同学记得。
离线0剑雪0

发帖
32832
金钱
89115
经验值
1272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6-13

昨夜星辰说对了,彼桥不比此桥.那时候学校组织拉石建桥是台城经水步到新昌圩的石拱桥.今闻潭江旧桥拆掉重建是好诮息.说明开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离线Nglouie

发帖
4241
金钱
5298
经验值
129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6-13

曾饮潭江水,fficeffice" />

心系潭江桥。

喜闻旧换新,

邑乡更娇娆。

离线于广中

发帖
18211
金钱
23402
经验值
879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6-13

    哈哈,不管怎么样,大家对潭江建设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少年情结。

    谢谢白云的介绍。

    三埠离我家乡的村子才四公里,我们所属的三八公社离我们也有十公里,台城就更在二十公里开外了。三埠虽然不是我们的县城,却是我们家门口的圩镇,天天可以步行去逛;而三八与台城,对于小孩时的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却又是父母工作的地方,偶尔也会晕上半天车去看新鲜。

    潭江,是我小时候的大海,直到青年以后看到真正的大海,才彻底推翻这种井底蛙的观念。

    小时候去三埠,主要是去新昌——那夹在狄海和长沙之间的最繁华的城埠。三埠里只有新昌才有公园,有酒楼,有电影院,有最大的百货公司,有县城级的农贸市场。那时的狄海是只有一条两边是骑楼房子的马路;长沙则只有半条马路,国道进城点就在离潭江不足一公里的农田边。潭江绕着小岛一样的新昌,隔岸是沿江集堆着散散落落建筑物的狄海和长沙。这些建筑物,最漂亮的是三四层的小洋楼,最有特色的是支在江水上的小木屋。巍峨潇洒的两排小洋楼,两边骑楼相望,从满是沙子的公路上延伸到江边,又沿着江边摆开。最先有的建筑物应该是江边的木屋,那些一半支在水中,一半搭在岸上的破破烂烂的木屋;在水中做支撑的木头,湿水的部分是黑色的,干水的部分是灰色的,都爬满了青口或獭类贝壳,很多已经腐朽霉烂,只剩杉骨铮铮。露出的杉骨不愿意变黑,白糁糁的,尤其是那凸出来的杉节,更显狰狞。木头房里经常有炊烟飘出,还有洗锅水从朝江的窗口泼出,别具风味。再有的建筑物就是木屋后面、小洋楼后面散布着的不拘一格的平房了。新昌因为是小岛,是这些建筑物的总成,好歹也形成了两条像样的马路。

    我知道到新昌有三个入口,狄海和长沙是其中之二,用浮桥连接,一天有几次把桥打开让船过去,叫开桥;另一个出口是台山水步方向,那个桥大概就是我们台山学生运土石建造的。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从学校行军到台城,住在旧车站附近的一所小学,大家躺在书桌拼起来的巨大的床上过夜,天还没有亮就去好像是陶瓷厂的那个山上拉石头;我在前面拉车,斜坡太大了,下山时后面的没有拽住,我没命地跑着跑着就变成腾云驾雾了,最后还是两个车轮子陷到深沟里才刹住;我几乎成了“高射炮”的炮弹,好在拼死握住车把才没有被弹出去,吊在半空中像腊鸭。

    潭江桥修成剪彩的时候,我准备去看来的,可惜学校不放假。听说因为看热闹的人太多了,组织者没有见过这么庞大和混乱的场面,结果挤踩死了四五个人。

    我谈恋爱以后,第一次带爱人回去是从广州坐船到长沙,骑上随船带着的自行车,过潭江桥回家。

    好多年后,我开车回去;长沙已经有了好几个新桥过新昌到台山了,我还是要先找到潭江桥;尽管潭江桥已经是最窄的桥,我还是要过潭江桥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潭江桥要拆了,承载着无数人们美好联想的桥梁,将成为永远的历史,大概也只有在老人的脑海里才能找回当年的辉煌与温馨了。

离线君子好逑

发帖
3324
金钱
51406
经验值
986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6-14
希望新建的潭江桥能给我做参照物吧,因为每次到三埠都被这几座桥搞到迷了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