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91阅读
  • 1回复

由鲁迅到人之常情(原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01
 
今天心血来潮,拿起《鲁迅全集》翻了一会。发现篇幅在千字左右的杂文最多,且文中常有指名道姓现象,可见当时辩论之激烈。
我没在鲁迅那个时代生活过,不知当时民众心目中的鲁迅是个怎样的人,但就今天民众对时个报刊上的评论反应来看,即使鲁迅再世,也不会在民众心目中占据多大的位置,甚至对他一无所知,更何况当时的传媒远远落后于今天和民众中识字者的比率不及今天呢。但人的变节往往在一瞬间就完成了,在鲁迅生活的年代,也确需要鲁迅这样的人为那些良知未泯的知识分子撑腰。
一个人的心志无论有多坚韧,也有踌躇的时候,我相信这一点也曾在鲁迅身上出现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鲁迅成为“领头羊”后,稍作退步,便无法见容于黑白两道,难以在他人面前抬起头来,难以在世上找到立锥之地。在一些英雄的传说中,英雄往往要历经许多挫折才获得成功。人遇到挫折,便不由自主考虑到进退问题,结果多是进则生、退则死或前功尽弃,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要硬着头皮上。在一般人的生活中,也常遭遇到这种情况,如一个人经医生检查,被告知“动手术还有活命的机会,不动手术则生机渺茫”,这时,无论他的经济情况多么糟糕,他的亲人也拼命筹医疗费。鲁迅的选择,英雄的选择,病人亲人的选择,都是由人之常情影响所致。
在芸芸众生中,能领悟到自己的选择是由人之常情这种非理性力量所影响的人并不多见。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善于看相的异邦人路过雅典,当面对苏格拉底说,他兴许是个怪物,心中隐藏着一切恶习和情欲。而苏格拉底答道:‘你了解我,先生!’”这段话道出了非理性的作用,也说明了辩证法的灵活运用来自于对非理性的领悟和分析。要不然,即使学富五车,其言论跟市侩的教条式“讲道理”没有什么分别。鲁迅也深知这一点,他在《无花的蔷薇》中说:“如果孔丘、释迦、耶稣基督还活着,那些教徒难免要恐慌。”而在一些佛经也常常出现“众生愚昧”四个字,其指向跟尼采、鲁迅所批判的一致。耶稣则说:“父啊,赦免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从耶稣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耶稣深知一个人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是件极为困难的事。但这观点看起来很荒谬,事实也很荒谬——“我非常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你看:我不正在吃饭吗。”
自证本体已是历经无数艰险,要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更是困难重重。即使别人接受了,最终亦跟“上帝死了”的遭遇那样,无论接受与否,都只有极少人知道上帝是怎么死的。
  ——这仍是人之常情。
2008年1月17日
分享到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9-02
众生愚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