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68阅读
  • 2回复

艺术品收藏文化比价格更重要   文/朱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4-30
朱长元
  
    古今中外,艺术品收藏似乎一直是富人们的“雅趣”。在间断近50年的艺术品收藏后,近年来中国突然冒出了7000万收藏大军和数以百万计的 “收藏家”,真是令人诧异。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艺术品收藏的传统。但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种种因素,公开收藏几乎断掉了一个时代。重新捡起艺术品收藏也就最近十多年的事情。显然,用财力和眼力长期浸润的收藏行为,怎么可能靠看几本书、收几件作品便能速成为“家”呢?


    所谓“收藏家”的速成,伪专家是一大始作俑者。翻开我国几千年的收藏历史,收藏与鉴赏的关联度颇高。凡称得上收藏家的,无不有着过人的艺术品鉴赏力,不收藏便能鉴赏者凤毛麟角。旧时鉴赏眼力的锻炼,也没有今天所谓的书本和理论。它大体是师徒相传,靠难以计数的过手物件悟出来的。鉴定一件艺术品的真伪,更不会像今天的专家这样用滔滔不绝的话语,或让人热血沸腾,或令人如坠深渊。简单几字足以服人,是真正鉴赏家的标志和信誉。
  
    更何况,鉴赏不估价是一条行规。估价是一种买卖行为,是买卖双方的博弈。艺术品没有固定价格,只有成交价。今天的专家动辄估价,调动起人们占有艺术品的无穷欲望,“捡漏暴富”霎时间成为许多人的梦想。艺术品在一些人的眼里不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而是可以让人不劳而获、掠取财富的工具。这样的大众收藏其实是大众逐利,是对艺术品收藏文化的污辱。

  
    所谓7000万收藏大军,其实绝大多数属于艺术品投资爱好者。投资艺术品并从中获利本身是一个正常行为,但艺术品投资与艺术品收藏绝对是风马牛不相及。收藏以对艺术品的保护和传承为目的,是用剩余财富换取生活雅趣、社会地位和“收藏大家”等荣誉;投资则以艺术品的价值上涨为宗旨,是用小钱博大钱换取财富增值和“艺术品投资人”的称号。

  
    当然,数以千万计的人热衷于艺术品投资大体是件好事。它会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的艺术品得到重视和保护带来无可估量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更要营造收藏文化,倡导收藏氛围,不要将艺术品全都贴上市场价格标签。只有这样,才能将那些承载着人类文明而又容易为市场所忽视的诸多物证传承下去。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shaowen

发帖
1583
金钱
47515
经验值
99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5-01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说,还有一部分收藏家和鉴定家,专门收藏赝品,但凭借自己已有的权威地位将其鉴定为“真货”。一些拍卖公司也按图索骥,根据这些权威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照本宣科地当作真品拍卖,以牟巨利。这对中国的收藏市场破坏巨
漫漫人生路,總會錯几步。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5-01
引用第1楼shaowen于2011-05-01 11:25发表的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说,还有一部分收藏家和鉴定家,专门收藏赝品,但凭借自己已有的权威地位将其鉴定为“真货”。一些拍卖公司也按图索骥,根据这些权威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照本宣科地当作真品拍卖,以牟巨利。这对中国的收藏市场破坏巨

真品卖不过赝品是常见的事。专家之中也有与炒家合作的事,所以,当代收藏是一种赌博,我的一些朋友也常中招。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