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60阅读
  • 0回复

谈谈书法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5-13
  关于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及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以下两点:

  一、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郭沫若在1962年为《人民教育》题词中写道:“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细心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这段话常被一些开设书法课的中小学校引为书法课的指导思想,我亦认同其中大部分观点,只是对开始的“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有所保留。尽管人人成为书法家是不可能的事,也没有这种必要,但作为书法指导教师,我认为相信每个进来本社学习的学生都能成为书法家,才能令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我能”的自信;而老师的自信和对学生的鼓励,是培养学生建立自信的最好办法。

  二、以独特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潜能
 
  史上的大书家都是大学问家,“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除了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外,其内容则是一则优美的散文,颜真卿的《祭侄稿》写得情真意切,“宋四家”之首的苏轼更是史上著名的大才子,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李叔同和齐白石被评为“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他们皆是学问深厚之辈,这说明书法与学问之间有微妙关系。
  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决不是白纸一张,若是如此,人只具有复制能力而无推理能力了,人也不可能出现进化了。因此,人天生就具有一个完美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中最有意义的就是具有学习潜能。我将这种潜能分为模仿、专注及想像三种能力,它们是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基础。一个人能够成为大学问家,必具有极强的模仿、专注及想像能力的。我的书法课堂教育就是针对这三种能力来设计的,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书法,除了写出一手漂亮、端正的字来之外,还能在面对其它功课或日常琐事时,自觉运用这三种能力来解决问题。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