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具体时间表 户改配套只是梦?
李园客评论2014-08-02 01:22:39
除了土地,农业与非农户口最大的差别在于福利与公共资源配套的不对等。如果仅仅取消农业与非农的名称差别,而没有相应的福利补偿与公共资源建设,那么户改确实只是一纸空文。
对合适解决新增城市人的福利与配套公共资源需求,国务院的《意见》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仅从总体上说:“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然而,没有具体时间表就代表当务之急(存量)无法解决?就表示笼统的时间只是花架子,是没有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央的具体时间表真的是地方落实户改的唯一动力?
首先,对于存量(已在城市中居住和生活的人口)面对的公共资源配套的问题,《意见》已经给出了短期的解决办法。《意见》规定建立居住证制度,公民到其他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可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与当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一系列配套公共资源。而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则根据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保年限与当地户籍人口对等。据此,此前让暂住人口最为头疼的子女义务教育、随迁子女高考、办准生证跑断腿等当务之急,都已经得到了解决。
其次,仅仅定一个2020年的遥远目标,是否有能力实现?对这个问题不妨算一个经济账。有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流动人口约2.3亿,如果要让2.3亿流动人口完全入户,享受与户籍当地人口一样的社会福利,国研中心预计将需投入约30万亿人民币。这显然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财政支出,一蹴而就、说改就改根本不现实。
户籍改革中,无论是教育、医疗、基础建设还是保障房建设,当前主要都是地方财政支出占主导。但地方发债和土地收入已经有限,面对30万亿的庞大数额,需要中央的经济支援。综合地方和中央的财政能力,有专家曾经提供方案,户籍改革可以分15年完成。如果将30万亿分15年投入,每年2万亿左右的数额属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可以承受的范围。
回头审视国务院对户籍改革的《意见》,本次户籍改革的目标年限是2020年,距今还有5年半时间,目标人口是1亿,并非所有的流动人口。依照这一目标核算成本,恰好是每年2万亿。因此2020年解决1亿人口的福利与配套公共资源,并非无的放矢,完全是量力而为,不至于成为空谈。
最后,中央是否必须出台具体时间表,地方才有推进改革的动力?答案也是否定的。在国务院印发户籍改革《意见》之前,武汉已于6月推出户口新政。武汉的新落户政策规定,毕业2年以上的高校本科生即可申请落户,不再设置住房限制,自有住房和租赁住房均可,7月1日起符合条件者即可申请落户武汉,政府将在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者进行批复。
作为人口早已超千万的特大型城市,武汉的落户新政比国务院本次推出的《意见》中的脚步大得多。因为按照国务院《意见》,5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需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应建立积分制控制入户人口数量与质量。武汉之所以比国家更积极的推动户籍改革,经济因素是更大的原因。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开始回落,商品房存量在各大城市均在逐步累积,武汉也不例外。作为拥有优越高校教育资源的武汉,对外地本科毕业生放款落户政策后,不仅能够缓解多年以来人才流失的问题,新增的人口也为解决房产库存、拉动消费提供了可能。
在户籍制度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经济发展制约的情况下,户籍改革的最大动力,已经不是中央的时间表小皮鞭,而是各地自身的切实利益。
(李园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