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之童
一、 跳格子
你小时侯究竟玩什么游戏呢?她常常反复地问。
跳格子,打飞机,跳橡皮筋,抓石仔,伏累累……她不满意了,翘起嘴巴,怎么一个我都没玩过的呢?一个!她加重了语气。
你们现在不流行这些了,你不是喜欢玩game、拼图、跳棋、七巧板吗?可是,可是,我想玩玩跳格子耶。她把尾音拉长,使出惯用的撒娇招数。
跳格子吗?我一向对技巧性活动感兴趣,学得快,动作优美,这是小学四年级体育老师说的。我这样告诉她时,她嘴角向下一撇,鼻子一耸,嘴里.嘻嘻地说,不相信。不相信?那我们来跳格子好了。
好啊!她高兴得跳起来。
这样的对话,常常过后就不算数了,没有时间,没有场地,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没有兴趣。
其实,她对我跳格子的本事觊觎已久,我常说她的腿部柔韧性不够,是因为没有玩过我小时候的游戏。她总是不服气,然后说,你跳给我看看。
好。
乍暖还寒的日子,我果真放下一切繁务杂事,和她两个站在久违的阳光下,寒潮刚刚退却,草坪嫩嫩的小草在微风中摆着小手。我在地上方方正正地划好六对格子,将特意选好的一块小瓦片放在格子里。告诉她,弯起右腿,左腿单跳,将瓦片从这个格子踢到旁边的格子里,不能越线,也不能出界。
懂啦懂啦!她不耐烦了,学着我的动作一跳,哇……,瓦片“嘁”地一声被她踩在脚底下。再跳,“哐!”瓦片飞出界外。我笑得弯下腰,她气得脸通红。行人经过,好奇而惊讶的目光,几个小孩也过来,站在一旁,你推我搡,跃跃欲试。
很快,他们就玩在一起,嘻嘻哈哈地没有了陌生和羞涩。我退在旁边,单腿跳了跳,感觉仍然不错。太阳暖洋洋地照着,只穿着一件单衣,身上竟有微汗。踢踢脚旁那块小小的瓦片,恍惚间,又回到了无拘无束的年代。一瞬间,身旁的嘻哈声渐渐隐退,代之以操场上追逐的疯狂,沙池里跳跃的欢呼,似是而非的花名外号,又模糊又清晰的呐喊声……
仿佛,业已消逝的脸孔,寻常的故事,从另外的轨道,重又回来身边。一种奇妙的向往在心间渐长——那些放肆而轻狂的日子哦。
她在跟小朋友道别了。
他们叫什么名字呀?……不知道。她还在踢那小瓦片,毫不在意我的提问。玩那么久,竟然也不问问叫什么吗。她才抬起头来,茫然地看着我,没有呀。
呵,这么一个共同玩耍的下午,对她来说也许是记忆的瞬息,很快消失了。只是多年以后,当有人跟她说,我也要玩跳格子,那时,她会不会想起,这样一个曾经阳光灿烂的下午呢?
一个又一个的瞬息,注定被她一个个丢失和遗忘,就象她的那些game、跳棋和不相信我的跳格子工夫一样,然后,她就长大了。她好奇我的过去,却不留意自己的现在,一个小小女孩,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回忆,为什么总在大人的词汇里出现。
蹦蹦跳跳地,她走在我前面,双手也没闲,身前身后摆着。也许,若干年以后,又该她陪另一个女孩或者男孩去玩跳格子吧?这一个泻满暖阳和冬意渐浓的日子,我竟恍惚起来。
二、那些公仔那些书
公仔书,即小人书。我指的当然是那种印刷粗糙,黑白两色,图案永远只分好人坏人的小开本连环画。童年,就在这种公仔书陪伴下,一步一趔地走过来了。
前几年在上海的书店里,突然看见小人书的招贴广告,脑子没来由地热了起来。多少年了,公仔书竟又出现。翻动貌似陌生的小书,生出几分惊喜。大多是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那次旅行的结果,是一百多本公仔书,由于超重,上飞机时要多交几十多块钱。
现在出版的公仔书,和以前的大相径庭。印刷精美,装潢别致,内容丰富,古典文学以连环图形式出现,是孩子们的福音哪。我买的那些,很有点古籍味道,信手翻阅,拙朴古雅气息徐来。只是,现在的孩子看这些公仔书,不知还有没有,我们小时候的兴奋和紧张呢?
公仔书是我们的成长密码,这是毋庸置疑的。透过公仔书,总能打开一些别人无法知道的记忆闸门,拾取关于成长的东西,比如责任感,使命感,信念,英雄情结,梦想激情,真善美等。公仔书,是童年连接外部世界和探索客观世界唯一的文化工具。
比如那个刘阿太,是公仔书里的反面人物,被手榴弹炸断一条腿,拄着拐杖。很长时间,这个丑陋形象是坏分子的化身。说谁不好,谁是刘阿太,憎恨谁,谁也是刘阿太,总之,刘阿太是永远不能翻身被人唾弃的人。现在还记得一位小朋友说的话,我,要做刘胡兰,宁死不做刘阿太。当然,死是什么他可能不懂,不过拿死来发誓,也说明当时人们思想淳朴,公仔书对小孩的潜移默化。
记得有史以来和同学结怨的,就为一本公仔书。《渔岛之子》,是父母送的生日礼物,拿到学校,小朋友们很羡慕,呼啦呼啦全围上来,嚷嚷要借去看。我用纸皮小心包好,每借一个叮咛一番,不准折角,不准弄脏,不准乱写乱画。那会儿,整天兴奋得不知天南地北,所有人对我言听计从。突然有一天,小朋友哭丧着脸说,书丢了。我懵,我怒,哭着叫着要他赔,可他没钱,又不敢告诉家长。我也不敢和家里说。
书丢了,所有欢乐和幸福也跟着丢失,梦往神牵着书里的情节,心里交织着痛惜、懊丧、后悔。甚至恨恨地想,小朋友肯定把书藏起故意不还我的。从此对他不理不睬。
如今想来真可笑,公仔书令我们贫乏的童年生活,增添多少值得回味和怀念的故事呀。现在的小孩,基本不能理解这种感情,他们也看公仔书,看分类繁多的公仔书,比如彩画书、粘贴书、立体书、发声书、漫画书,简直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此外,他们还玩电子游戏,看日本动画片,美国迪尼斯公司的儿童片,韩国的连载故事片,五彩缤纷,甚而眼花缭乱。
有那么多新潮的东西诱惑着,他们不可能将精神专注于某种读物上,更不会因为丢失一本公仔书而心思恍惚起来。时代文明的进步,使他们有更多的阅读自由和选择,也铸就了不能专心致志的习惯。烦躁喧嚣,浮光掠影是时代通病,在小孩子身上,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他们看公仔书时,也许想的是《哈利·波特(第五、第六)》什么时候出版呢。
从一本小书带来了全部的欢乐,到忙于在书本、影片、多媒体中来回变换频道,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进步着,总是令人欣慰的。
三、海洋,谢谢你
有人说,他叫海洋。我心生一念,问,是曾经送我红胶线的海洋吗?他一楞,复呵呵大笑,有点尴尬地说,不记得了,应该不是吧?
我也笑了,其实我知道,他不是的。他不是那个手攥红胶线,掌心里淌着汗,然后偷偷塞到我手里,又一言不发地跑掉的小男生。
这一段往事,我只记得这些情节,在很长时间里,它根本就缩在记忆深处,而且还紧紧地拉上窗帘。我似乎不记得,或者,随着岁月默默地流转而消失了。
我以为,能在心路历程上刻下痕迹的,只是那些对生命有纪念价值的人和事。其他的,一如过往的风。
可是今天,那个短短头发、大眼睛、黑皮肤的男孩子,却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姿势,风一样盘旋着出现,轻轻地,掀开了那角帘幕,以及我曾经喜爱的红胶线。
小时候,很喜欢跳橡皮筋,一根红红的胶线,牵起无尽的欢乐和同学们的艳
羡。下课的十分钟时间,走廊上,操场边红胶线一拉,“一得一,一得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童谣唱起来,大腿小腿跳起来。
也许年少爱闹事,也许童心作弄,几个男生,常来捣乱,故意冲过扯断胶线,还往女同学身上撞,然后嘻哈大笑,扬长而去。现在想来,那是小伙伴们寻求欢乐的所为,只是那时,谁喜欢鼻涕还没擦干的小毛头呢?并且,当时还流行男女同学互不理睬呢。
又一个下课的空隙,急急忙忙取出胶线,拉开,却发现断成无数小段,肯定是那些讨厌的男生干的,我气坏了。第二天上学,仍然气鼓鼓的不想说话。走过墙报栏时,一只小手,突然在面前出现,摊开,手心里一束红艳艳的胶线。我楞住了,他往我手里一塞,逃也似地跑开。
现在已经记不起,当时的表情和感觉,许是惊愕,是慌乱,是不解。因为,我只知道这个小男孩的名字,还知道他的家就在我家斜对面,只是,彼此从没说过话,他怎么,就给我红胶线呢?
事隔多年,其实我很少记起这段往事。但是,当这个叫海洋的人出现时,那个男孩子,就如滔滔海水汹涌着,呼啸着从记忆中冲出来。这时节便知道,其实有些人,有些事,不一定在生命里种下根,但它绮丽温和,或者粗糙笨拙,总在一个时间里留下气味。不是忘记了,不是丢失了,只是躲藏的太深太远,要用适当的温度,才能唤出业已冰冷的印象。
突然有一种奇怪的牵挂,一种莫名的心焦,那个男孩子现在怎样呢?他,还
记得这段往事吗,或者早已忘记了吧。这有什么要紧?我笑了,回想暖风一样,抚慰着沧桑的心。
如果,时间倒流到那个时候,我会说,海洋,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