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无论是谁,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柴米油盐是少不了的,小民百姓日夜操劳的目标也主要就是为着柴米油盐吧。柴倒是起了变化,现在烧煤、烧煤气、烧天然气了。米或许也不一定必须了,西方人都吃面包,而且饮食的欧化在东方国家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油,因为心脑血管病越来越多,高脂肪饮食是罪魁祸首,所以人们对它开始敬畏起来。只是这盐是在我们这个很讲究饮食文化的民族中千年一贯地保留了下来,而且由于关乎民生大计,“民以食为天”,盐就是被包含在这个“食”中的。
盐对于人体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不然为什么人生病了要到医院里去“吊盐水”呢?当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如无糖分摄入,便可能有“低血糖”反应:心慌、手抖、出冷汗甚至终成饿殍。而如无盐分摄入便可能有“低钠综合征”,表现为全身软弱无力,腹胀不适。还有“低氯性硷中毒”,表现为呕吐、气急,甚至昏迷。所以和糖分的摄入一样,一定的盐分摄入是必须的。
在中国,人们一般是不会缺盐的,因为我们的饮食讲究口味。“盐能吊鲜”意思是说只有多放些盐菜肴吃起来才鲜美。江苏启东地方民谚“三天不吃盐基汤脚下水汪汪”。“盐基”是一种咸菜,“水汪汪”犹言脚下无力,其实又何止是启东地方,我们中国人对咸菜、泡菜、萝卜干、榨菜之类是有些偏好的。当然,这些传统食品少吃一点也无妨。
盐吃多了必损健康!
恶霸地主黄世仁抢走了喜儿,杨白劳悲愤交加,喝下一碗盐卤,便是腌咸菜用的盐水,便一命归西了。高浓度的盐液造成胃肠粘膜损伤,可致急性糜烂出血,人体组织脱水,而血液循环猛增,可致急性心力衰竭;岂有不致命之理。
为了说明盐对健康的影响,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一段肠衣(做香肠用的)里面放进盐水,两头扎紧,然后将它放在一杯清水之中,不用多久这杯清水也就变咸了,最后肠衣内外的水咸淡都一样了,反过来也是如此,在肠衣里面放上清水,然后将它放入一杯盐水之中,最后肠衣里的水也变咸了。原来这个肠衣是个“半透膜”,放在里面的肉当然出不来,但里面的盐分却会透出来,这是物理学上“渗透压”的原理,当膜的两侧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不同时,薄膜的通透性开放,直到两边溶液中的某种物质的浓度平衡为止。
吃多少恰到好处?
吃得过咸影响健康,已经毋庸置疑。盐又是人体所必需的食品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吃多少才符合健康的要求呢?营养学家的建议是每人每天摄入5克为宜,一个三口之家一天15克,一个月30天应该是450克。不过要注意酱油里有盐,咸菜里有盐,早晨还吃了一个咸鸭蛋,这里的盐也不能不算啊。所以若说一天5克盐,对一般群众而言,实在也难掌握,即是营养学家恐怕也不能把家里的厨房变成化学实验室来测定一天到底只能吃多少盐。不过中国营养学会做过调查,倒有参考价值。据调查我国北方居民每人每天大约摄入食盐15~18克,我国南方居民约为10~12克,这下好办了,看来北方同志们要把盐的摄入减少2/3,南方的同胞要减少1/2,虽然不很精确,但大致有了个数。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又回归到“淡而无味”的问题了,不过我想吃得咸和吃得淡是一个习惯问题。为了健康,习惯应该是可以改的。如粤菜相对而言比较淡些,如今粤菜已风行全国,北方同胞吃粤菜也很乐意的。足见淡未必就“无味”,还是可以在烹调上下点功夫的。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祝你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