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罗:反叛的富二代(转帖) 1959年2月16日,卡斯特罗出任古巴政府总理(后称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距今55年。如今,卡斯特罗已经88岁,依旧是世界舆论关注的热点。尽管是富家子弟,卡斯特罗却反叛自己的父亲、老师、统治者等一切权威,属于那一代理想主义的造反者。摄影|Burt Glinn
文|孙力舟
55年前,1959年2月16日,33岁的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出任古巴总理,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到2008年2月24日退休。这位从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位一直执政到奥巴马当选总统的政治家,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在世界各国的很多人眼中,他是社会主义、反帝运动的英雄,也是人道主义和环保主义的象征,还是逃过了中情局策划的数百次暗杀的福星。同时,也有不少人指责他是一个独裁者,导致数百万古巴人外逃和古巴的贫困化。
高富帅为理想离开富家女 卡斯特罗1926年出生在古巴,他的父亲是经营甘蔗园而致富的西班牙移民,菲德尔是他的父亲与女仆出身的第二任妻子所生的7个孩子之一。8岁受洗礼成为罗马天主教徒,在耶稣会开办的寄宿学校读书。在上小学和中学时,卡斯特罗对于死板的宗教教育不满,经常调皮捣蛋,而且花很多时间投入体育运动,特别擅长棒球。
他19岁时开始在哈瓦那大学学习法学,此时他已经身高6英尺3英寸(190.5厘米),蓄起大胡子,面容英俊,自信又富有幽默感,是个典型的“高富帅”。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古巴是美国的半殖民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贫富悬殊。他从大学时代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参与政治活动。1947年,他加入了古巴社会主义人民党。为了镇压民主运动,当时的古巴政府雇佣了黑帮头目出任警官,卡斯特罗收到了要求他退学的死亡威胁,他不为所动,开始持枪保护自己,并且聚集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武装起来。
卡斯特罗还投身其他拉美国家的革命运动。拉丁美洲各国大多讲西班牙语,文化近似,革命运动也很容易在国家之间传播。1947年7月参与试图推翻多米尼加共和国右翼政权的远征。在回到哈瓦那之后,1948年2月,卡斯特罗参加了学生抗议运动,与警察的冲突,并被打成重伤,他的政治理念从此更为激进,大力抨击古巴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公,认为这不单单是贪污腐败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产物。1948年2月,他前往哥伦比亚,参加了在首都波哥大发生的左翼与哥伦比亚军警的冲突。
卡斯特罗在投身革命的同时还迎来了爱情,1948年10月迎娶了20岁的富家女米尔塔(Mirta Díaz Balart)。这桩婚事曾遭到双方家长反对,但最终修成正果。1949年9月,卡斯特罗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不久米尔塔开始在卡斯特罗反对的古巴政府中工作,两人因为理念不和而离婚,米尔塔很快再婚。卡斯特罗在革命期间又有过3个情人,革命成功后1980年再婚,一生有过9个孩子。然而,卡斯特罗并未怨恨没有和自己走上同一道路的“冬妮娅”米尔塔,米尔塔后来移居西班牙,卡斯特罗几次通过弟弟劳尔安排她回古巴走走看看,这位卡斯特罗的前妻至今健在。
法学博士成为毛泽东的粉丝 是世界各国的革命领袖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可能绝无仅有,孙中山的博士头衔也只是误传。1950年9月,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卡斯特罗作为合伙人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但因为收入甚微而失败。20多岁的卡斯特罗对于物质财富很不在意,为参与政治活动陷入经济困境,他变卖了家具,因为交不起电费,家里的电力供应也被切断了。
1952年卡斯特罗成为古巴国会议员的候选人,但同年3月前总统巴蒂斯塔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后宣布施行“有纪律的民主”,镇压社会主义团体和工会,与苏联断交,结盟权贵阶层来巩固其统治。卡斯特罗认为巴蒂斯塔是个独裁者,曾正式起诉巴蒂斯塔政权违宪,但古巴宪法法院没有经过听证就驳回了这一起诉。这使得卡斯特罗最终放弃了合法斗争,他相信,在当时的古巴,只有暴力革命才能实现社会公正,这可谓是古巴版的逼上梁山。
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仿效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古巴独立运动英雄何塞·马蒂,XX了130人的武装队伍攻打“蒙卡达兵营”,失败被捕。他在法庭发表了长达四个小时的辩护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展示了他的演讲才能,此后,卡斯特罗常常在群众大会上精神抖擞的一连讲几个小时。
卡斯特罗被判处15年监禁,但很快就被试图显示开明的独裁者释放。卡斯特罗在墨西哥流亡期间,认识了阿根廷医生切·格瓦拉,两人成为革命战友。1956年11月25日,卡斯特罗带领81位革命者搭乘游艇前往古巴,经过7天的艰苦航程最终登陆,击败巴蒂斯塔军队的拦阻,前往马埃斯特腊山,抵达时只剩下19名革命者。中国80后一代中很多人玩过的电子游戏“革命英雄”,背景就是这段传奇故事。
在马埃斯特腊山里,卡斯特罗最喜欢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从中吸取了战略战术的经验。他要求司令部将毛泽东关于游击战和人民战争的著作油印成小册子,下发到各部队,让广大指战员认真学习,被起义军称为"来自中国的粮食"。最终,马埃斯特腊山成为古巴的井冈山,游击战引发了古巴全国的武装斗争,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率军进入首都哈瓦那。
被美国政府逼成供产当 长年以“反美英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卡斯特罗并不是天生仇视美国。在早年,他和很多第三世界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一方面反对美国对本国的干涉和压迫,另一方面则曾对美国的发达经济、开放社会和民主政治有着美好的憧憬。
他11岁时,用英语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请罗斯福寄给他一张10美元面值的纸币,因为他从未见过这种纸币,很想收藏一张。新婚燕尔的卡斯特罗选择度蜜月的地方就是美国。在革命期间,卡斯特罗为了防止疏远中间阶层,也避免与古巴共产主义者公开结成同盟,卡斯特罗接受了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赫伯特·马修的采访,宣传了自己的目标:推行温和的土地改革,推进工业化,施行多党选举。
革命成功后,卡斯特罗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美国。1959年4月,卡斯特罗就受美国新闻俱乐部的邀请,于1959年4月进行了10天的访美活动。艾森豪威尔总统拒绝与他会面,他只见到了副总统尼克松,而且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主要原因是古巴新政府力图摆脱对美国的经济依附,准备强行收购在古巴的美国公司的财产,这触犯了美国大资本家的利益,也让美国政要怀疑他是个潜藏的供当分子。
1960年,美国宣布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并于1961年1月断绝了同古巴的外交关系,此后策划了流亡分子入侵古巴的“吉隆滩事件”。 1962年,美国操纵美洲国家组织外交部长会议,把古巴从该组织中开除出去。美国中情局也开始策划暗杀卡斯特罗,甚至在1960年让卡斯特罗的德国籍女友,21岁的洛伦滋(Marita Lorenz)对他下毒。
这样,本来思想接近西欧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卡斯特罗不得不谋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保卫民族独立和革命成果,并寻求苏联的援助。1961年7月,卡斯特罗领导的“七·二六运动”、人民社会党和“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正式合并为古巴革命统一组织,1963年5月改名为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1965年10月3日又更名为古巴供产当。1962年2月4日,古巴召开第二届全国人民大会,发表了《古巴人民致美洲和世界各国人民书》,宣布古巴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苏东剧变之后,卡斯特罗在古巴经济非常困难时仍坚持青年时代的信念和选择。
直到晚年,卡斯特罗也一直宣称并不反对美国人民,访美时曾参观了林肯纪念堂,经常引用林肯的名言“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他寄希望于美国人民最终能够觉醒,结束剥削压迫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与之相关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本图集参考书目:
《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 卡斯特罗 伊格纳西奥·拉莫内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