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7阅读
  • 4回复

砚边随记两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5-02
一、唐太宗推崇大王,康熙推崇董其昌,乾隆推崇赵孟頫,这是史上政治介入书风的典型。而今天,中国书协亦以官方的面目左右着中国书坛,不单在书法风格方面,甚至连样式也出手干涉。如前些年尚拼接尚尺幅大,而最近几年在征稿启事中称作品不能超过六尺整张,同时劝参赛者尽量避免拼接。这种做法既不见严肃,亦与艺术水平无关,以中国书协的身份来说,实属荒谬。不过,中国书协经过多年努力,早已在全国范围内圈养了一大批信徒,不怕没人跟他们玩。
从多年前开始,每次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前夕,全国各地的的省书协领导都借此机会,举办各种各样“国展冲刺班”,向被中国书协圈养的书法爱好者面授机宜,称作品要怎样怎样才能更容易入选,同时也在书法方面作出一些指导。而事后,入选者与落选者中,不乏范进孔乙己之流,亦有代笔及模仿过去入选或获奖者作品参赛之辈……林林总总,颇有过去科举考试的味道。而有了这种质地跟科举考试类似的比赛后,各种各样由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讲的收费不菲成人短期书法补习班也多起来了——就这样,中国书协越来越繁荣了。
参观第九届国展对我的影响最大,展出作品绝大部分在二米长以上,只能看清下面部分。这样的展览,实际只能用来赚新闻噱头,几乎是走过场用的。而且,数百件作品挤在一起,旁边人来人往,也难以静心欣赏;再之,来稿数万,凭几个评委在短时间内就作出判断,这是不是太匆促呢?对于喜欢拿书法传统来说事的人,想必也知道,这种评审方法与他们口中的传统品鉴完全相悖。相比古人而言,这种评审机制,是忽悠参赛者的机制。可以说,当代的书法展览完全可列入快餐文化圈中。由于此类比赛的出现,导致许多参赛者的创作并非有感而发,而是强行拼凑。过去在网络中,常看到网友展示种种备战情形:用数百张宣纸来练习同一内容,不断修改……这种创作方法,与他们口中传统中的有感而发根本是两回事。况且,当书法的实用性质削弱后,现时学习书法的意义更多在于调养心性,提升个人逼格,而中国书协的种种所为,则将此搞混了,倡议什么德艺双馨,完全是接近腐朽的前奏。前段时间一个书法反腐,结果丑闻不断——学书法令人越来越腐败!?
有人称,每次比赛,获奖入展者的水平相对相对较高。这是必然的,若非自觉下了苦功,手上有些料,有多少人会去参加此类比赛呢?我相信,将参赛作品交由台山书协来评选,同样也能将其中绝大部分优秀作品挑出来,或许客观评出获奖作品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而已。
这是一个技术时代,书法亦然,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在今天的人已缺失了前人那种写字与日常生活浑融无迹氛围,只能在技术形式上搞搞新意思,结果如电子产品那般,不断创新着,也不断淘汰着……


二、有些人因自己喜欢写字,故将书法的位置摆得老高,此乃人之常情,跟卖花赞花香没有什么分别。不过,个人更赞成书法是一种群众的艺术,是一种人人通过简单训练都可以掌握的技能; 它并不神秘,跟高大上也毫无关系,拍卖会上那些贵死人的书法作品,只是土豪的玩物,俺注重的是内容,玩的是写字、玩的是文化……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5-05-02 13:38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钱+5
carnation 金钱 +5 优秀文章,支持! 2015-05-03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5-02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5-02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荷风飘香

发帖
557
金钱
256793
经验值
114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5-02
好帖,值得顶!
离线carnation

发帖
9248
金钱
6595
经验值
685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5-03
优秀文章,支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