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屬於中醫“消渴”範疇,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其為有遺傳傾向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但從當前臨牀來看,非遺傳因素所致的糖尿病患者正日漸增多,使糖尿病已成為一種臨牀常見疾病。
中醫認為,當今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過重,個人欲求過多,信仰崇尚較少,或勞心竭慮,營謀強思,情緒不遂,而致肝失條達,鬱而為病。以五行來説,肝屬木,木鬱為病,首犯於土,土為脾胃,有分陰陽,脾為陰,胃為陽,今受鬱火燻蒸,傷及脾胃,侵胃則為燥熱,初為實火,久則成虛,消灼陰津;熱積於脾,漸及傷陰,則出現脾陰不足之證。由此可知,消渴之病,病位在脾,而其因在肝。
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患者人數迅速增長,且病程越來越長,甚至成為伴隨終身的難治之疾,因此,國家和世界衞生組織對此都非常關切,要求積極做好防治。從糖尿病發病的病因病機來看,中醫在該病防治中應改變定位,在預防上下功夫,找出突破口和切入點,降低發病率。
中醫認為,綜合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稟賦因素、飲食因素、情志因素、環境因素等。以下為臨牀治療糖尿病患經常推介的茶、湯食療,可作對症調理,具輔助療效。
烏梅參棗湯
烏梅8枚,黨蔘50克,大棗15枚,冰糖適量。前3藥加水三碗共煎,水沸20分鐘後,下冰糖再煎10分鐘,至湯微黏稠為度。每次服3湯匙,藥可同食。
此湯補益脾胃、生津止渴。用治口渴、氣短音低,乏力等,或用於體弱、手術後補養。
山藥玉竹燉白鴿
白鴿1隻,山藥、玉竹各50克。將白鴿去毛及內臟,與兩味中藥共煮。食肉喝湯。
功能滋陰益腎,清熱祛濕。用治消渴飲多、氣短乏力。
雙皮飲
地骨皮30克,桑白皮15克,麥冬15克,將3味藥共煮,加冰糖少許。渴即食之,不拘時。
此飲能清肺,生津,止渴。
山藥燉豬肚
豬肚、山藥各適量。先將豬肚煮熟,再入山藥同燉至爛。稍加鹽調味,空腹食用,每日1次。此膳能滋養肺腎。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祝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