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书法论,在没有任何头衔、社会关系的支持下,中国现时能单靠卖自己所写的字为生的,大概只有那些在旅游区摆摊的书画家吧。
重衔头有两个原因,一是自觉弱小,二是公众对书画认识肤浅。公众在购买书画作品时,由于自身缺乏辩别能力却又不愿被人讥笑眼光低劣,唯有凭书画的作者的名气来衡量作品的水平高下。这情况跟买名牌产品一样,所不同的是,经典名牌产品历经考验,而中国书协美协是新鲜的东西,在公众中的声望并不高。因此,即使是中国书协会员甚至理事的衔头,对市场价格并没有大影响。
从商业角度出发,学书法多是赔本生意。如已故的秦咢生、麦华三、黄子厚等,前二人的四尺作品拍卖价多在万元左右,后者减半,若再去掉回购、宣传、车马费等,到手费用约6千左右。书法这种商品归属奢侈品,十件作品卖出两件若赚不到钱,等于亏本。所以,若秦咢生的作品完全商品化,其四尺作品批发价每幅在五六百左右。作为一个省的顶级战力,每幅只值数百元,一个月能生产出多少件自感稍满意的作品来呢?其中又能出掉多少件呢?而书法这东西,低上一档次,市场价格相去甚远,若低上二、三个档次,大概形同废纸了。
当然,世上类似书法这种情况的并不少,如桌球、排球、乒乓球、弹琴、吹箫等等。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5-08-27 17: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