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接触朱东润的作品从《全国著名老书法家十六人集》开始。第一眼看到他的行书,心中就不由自主生出这种想法:这人一定很有学问!后来总结出,凡能写出线条生动凝练且变化丰富的人,其文化修养一定不低。凝练,意味执着,生动,意味变通,其线条变化自然丰富。
朱有现代传奇文学第一人之誉,他是用毛笔来写作的,因长期写文章,故能熟;由于习惯思考新事物,故能生。
从朱的作品中,我想到现代另一位名家——姚奠中。
姚有国学大师之誉,其著述包括《中国文学史》、《庄子通义》、《中国古代文学家年表》等。
我初次见姚的作品是在《中国书法》这一杂志上,当时为其老辣率意所倾倒。只是当年因通信的局限,未能见到他的其它较为清晰的作品,颇感遗憾。
此后,那种意味偶在脑中徘徊,成为一种指引。在上网成为一种普通消费时,又看过他的作品数次。个人认为,在书法上,姚是现代对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理解最深的人。
总结一句,“四宁四毋”是傅山通过书写来对“写意”一词进行阐释,其中的拙丑支离直率是尝试对自然的一种近距离的触摸,而非言辞上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