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书法风格流派纷呈,但于我个人而言,不外乎是两种:一是仿古,二自我发挥。
以仿古为能事者,对书法的理解离不开强调临帖、基础、传统这三点,这本无坏事,问题是他们称古人也是这样走来的,好象他们亲见古人如何学书法似的。虽然古今环境有所差别,可日常生活亦离不开衣食行,也离不开工作,除了初时被长辈督促认真练字后,出来工作以后,能有多少时间、精力分配到临帖之中去呢?
故古人学书法,除初时认真临帖外,一旦碰上抄书、作文这类事情,便属自由发挥。故临帖临到自觉能较轻松书写时,就是打好书法的基础了。
尽管今天书坛仿古风气最盛,也获得最多群众的支持,可这也恰恰反映出仿古的平庸。
古代那些在书法上取得极高成就的人,其成熟期的代表作皆为自我发挥的结果。由于古代文人日常要用毛笔抄书作文,所以在写字时自我发挥做得非常好;但今天没了那个用毛笔来抄书作文的氛围,要自我发挥得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成了一种奢望。并由此而产生了不少“老干体”、“任笔为体”、“丑书”等的负面新闻。
若广而告之,宜乎于众者,我推荐仿古;若私下小聚,则扬自我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