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首叫《童年》的台湾校园歌曲,里面有句“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的歌词。而印象中,我在童年时期一些鬼神的存在是毫不怀疑的,当我对鬼神存在产生疑问时,童年已远离我而去了。
同样,人类童年时期亦是鬼神满天飞的,由于对事物的认知缺乏现代科学沉淀的依据,在求知本能的影响下,鬼神便成了当时最科学的解释,这些解释在心理上就如今天的1+1=2那样实在,不容怀疑,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当人类走出神话世界之后,人类的童年也结束了,就像夏娃与亚当偷吃了禁果之后,便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从此要承受凡人的种种痛苦。
在神话年代,神的旨意是人人所遵循的真理,就像今天你去市场买二斤菜时,老板实际给你一斤却谎称二斤那般,若老板的行径当场被揭穿,这老板除了受到周围的人唾弃外,还会触犯一些法律方面去。
神的旨意是怎样获得的呢?这问题就如追问1加1为什么等于2一样,即使被证明了,在生活上还是要遵循1+1=2这种规律去衡量一切。
神话年代里,神的旨意无疑是为大家所服务的,任何背离的人亦会如今天的短枰被发现一样,是会受到众人的唾弃的,在那个年代里,个人一旦受到众人唾弃,意味着要独自在荒野中生存下去,其结果不难想象。因此,在整个人类的童年时代,个人的力量太过单薄,神的旨意相当于今天的法律与道德规范,担任着不可缺乏的角色,照顾着人类的存活。而今天的个人的童年,即使鬼神之说已不再流行,但这不妨碍对身边的事物及从成人闲谈中感受到世界的神奇——这是没有鬼神存在的神话。成年后,这些东西都被藏起来了,因为它们出现在成人口中,等同于“幼稚”、“白日梦”之类,只能是个人私下间的专属。尽管如此,成人仍是对神话充满响往,从武侠小说到玄幻小说,从《星球大战》到《阿凡达》加上动漫的广泛影响,它们不就是成人的神话吗?
存在就是合理,如果人生中没有了童年神话的回忆,生活将显得毫无趣味的。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6-10-19 13:0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