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8阅读
  • 4回复

砚边絮语——读金重光一段话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金重光称:现代书画家缺少文化修养,而这种修养并非上几天文化课便能够补上的。文化和知识不同,知识可以花一段时间补上,而文化内涵更为丰富。没有文化内涵的书画家,其作品必然充斥着匠气,而无灵气。譬如海上大家周某某,虽则名气盖天,追着众多,价格奇昂,然尚缺些文化底韵的。
看来,这个周某某即周慧珺。
金重光的字确是写得很好,问题是名声不够响亮,也没周的那么讨众人喜欢。所以,他的作品无论在拍卖行还是私下间的交易,都远远低于周。
金重光的字落落大方、灵动多变,这方面确是胜于周慧珺,亦是因此,给人印象不够深刻,不像习周的人,一看就知道从周中来。众人更愿意接受带有程式化、规范化的教育和风格,因为这样能令相互间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
过去学周的人众多,只是现时学书者大都走两个极端:一是仿古;二是搞怪。形成两个不同的阵容,前者自谓正宗,后者自谓创新,常常互相指责,闹得不可开交。而初入书法圈者,又多追逐当今中青年一辈用展览、媒体造势出来的明星,周的风格影响力也因此下降了不少。
金重光(1944-),又名金霭位。斋号雍容阁。江苏苏州人,曾名仁敏,字重光,号颐丰。曾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1959年从中西画家王小雄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继又从上海画院画师郁文华先生为师,深研画理。自1961年起自修书法,得到陆俨少、张大壮的亲授与鼓励,并受唐云、谢之光 、程十发等先生的指教。以画理及技法融于书法艺术中,渐捂书画同源之道,互融互通,建立个人书风。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6-10-21 16:07重新编辑 ]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草帽女

发帖
13186
金钱
416968
经验值
37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0-21
坐下来,漫漫睇。谢楼主!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0-21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奇奇usa

发帖
11722
金钱
386809
经验值
66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10-21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6-10-22
謝謝分享畫壇資訊!週末愉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