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7阅读
  • 5回复

砚边絮语——我眼中的碉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7
《我眼中的碉楼》
有老同学问我有没有写过与碉楼有关的作文,我据实回答:没有。
“碉楼”这一称呼大概是近年兴起的吧,我记得小时候村民将带有洋味的老别墅称为“楼仔”,楼高数层具有放哨防卫作用的则称为“炮楼”或“更楼”,至于“碉楼”这一称呼,恐怕出于书面用语上的所谓文雅的需要。
无论楼仔、炮楼还是碉楼,因出于习惯,在我眼中几乎是归于烂大街一类的建筑物。虽说此类建筑物约在百年前很牛B,但在今天只是一间间独立的普通房子而已;而且局限于其功能和时代变迁,现时并不怎么实用,只能当是一件件大古玩。若非开平申遗成功,恐怕会一直被当成失去实用意义又舍不得丢弃的大瓦盆。
申遗成功后,这些大瓦盆便来个华丽转身,被人清洗干净,置放于豪华展厅之中,并用玻璃罩罩起来,再搞点资料,作些故事。于是,原先人们不屑一顾的东西成了不少人自以为可以提高个人逼格的谈资了。
或许,换个角度来说,重视碉楼是重视侨乡文化的体现,君不见,2013年6月,中国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了。这又是一个高大上的话题,可实际情况如何呢?不少人对此心知肚明——文化始终是一种打嘴仗的东西,若非出于某种需要,是出不了大场面的。
我眼中的碉楼仍是我心目中的楼仔与炮楼,这一点恐怕很难改变。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6-12-07 01:19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钱+5
余宋一招 金钱 +5 优秀文章,支持! 2016-12-07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2-07
謝謝分享優秀文章!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2-07
现时已很少人将碉楼称为炮楼了,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缺失。作为台山人,是否尽量避免用“碉楼”一词呢?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12-07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余宋一招

发帖
15609
金钱
43718
经验值
46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6-12-07
优秀文章,支持!
离线四哥

发帖
2892
金钱
42531
经验值
5111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12-07
有个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