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5阅读
  • 6回复

砚边絮语——谈谈篆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谈谈篆刻》
虽说从考古中得知,中国在汉朝已有人用滑石刻印,而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文化人参与其中的,则从元代的王冕开始。但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则从明代的文彭、何震开始,至今流风不断。
我刻印虽算不上高明,但毕竟有一定的经验。一般而言,篆刻最难的是章法,通常入印字数以2~7最多,如何在方寸之中将几个字安排妥协而又不流于板滞,确是需要花费不少功夫。虽然不少人都会说“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插针”之类的术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受到字形、点画数、风格等影响,即使是齐白石这样的大家,有时也会为刻好一方印而设计数十次。
因此,要设计出一个好印稿,读印及平日推敲是少不了的。若设计出的印稿自觉满意,在下刀刻制时,容易出现畅快淋漓之感,印拓效果也好。
关于用刀的术语很多,这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个人可以根据文字的描述去一一尝试,不过,最终只会按自己的喜好用上其中数种甚至一种。如浙派是切刀的天下,晚清大家黄士陵中晚年的作品,几乎全用冲刀,其学生邓尔雅亦然。
钢刀与印石相碰,印石上必然产生刀痕,而篆刻离不开文字的书写,两者结合的意义便是:通过刀痕来表达书写的味道。所以,篆刻虽可称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写篆功夫也是基础的一种。
据我所知,个人篆书风格与个人篆刻风格颇为相似的是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三人,当代的石开亦是循此路走来。
不过,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书风与印风也可产生很大的反差,毕竟,刀与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书法中的魏碑,其中有些字明显与用毛笔书写相去甚远。若以刀去忠实用笔书写的痕迹而刻就,实毫无趣味可言。因此,刀趣终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极端一点,可以将文字当成是图案来刻就,这仍是篆刻的一种。
刀趣所汲及的东西很多,但始终离不开实践及外物的借鉴和个人审美能力。相信对此有兴趣者,自然而然会找到答案;兴趣缺缺者,就当是一个小故事来看待则可。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6-12-14 07:47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钱+5
余宋一招 金钱 +5 优秀文章,支持! 2016-12-13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2-13
優秀文章,支持!
离线通心菜

发帖
1769
金钱
3997
经验值
4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2-13
  
离线草帽女

发帖
13186
金钱
416968
经验值
37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12-13
优秀文章,谢谢分享!
离线四哥

发帖
2892
金钱
42531
经验值
5111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6-12-13
人才
离线余宋一招

发帖
15609
金钱
43718
经验值
46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12-13
优秀文章,支持!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6-12-14
刀趣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