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2阅读
  • 2回复

砚边絮语——谈书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谈书法》
书法这东西本是通俗之物,可惜当代王婆太多,放大了其优点,变成令一些爱好者自觉得写出一手不错的字便很了不起的样子。所以,书法要还其世俗化才能触及其本源。
在古玩市场常可见到民国时期的木雕对联、横幅及写在大红蜡笺上的祝寿联,虽然多无作者姓名,但不难看出是地方小名家的作品。相信上了年纪的人都了解到,解放初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几个长于写大字的人,概率约300人中就有一个。他们的水平,尤其在写对联方面,整体水平上要胜出今天那些中国书协会员,这即是说,现代一般的中国书协会员,其书法水平相当于民国时期镇级或村级(如果那时有书法协会存在的话)书协会员的水平。
此外,当代书法爱好者,所接触的书法作品范畴多为古代名家或当代名家,古代名家水平太高,对其了解多处于臆想阶段,而当代名家风格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且容易产生近亲繁殖现象。结果不少书法爱好者不断鼓吹传统与创新,这实是被困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笼子里的结果。
书法远离实用后,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但这不是书法走向衰落的原因。如西方的绘画、音乐,虽然同样远离教堂与大型歌剧,即使政府并未大力扶持,可它们在公众之中仍有不少爱好者。
从旅居海外的朋友口中,可常常听到欧洲人喜欢用油画来装饰家居的说法,回想一下近几十年国内的油画出口情况,就知此言非虚;而在微信中常常看到一些欧美人士于自己国家中的公园、广场、地铁站出口等公共场所演唱的视频。
相比之下,书法的根基在于手写汉字,这几乎每个国人对此都有所体验,就凭这一点,书法就决不会断了传承,也不会完全脱离实用。可当代一些书法爱好者,将书法看得过重,实属杞人忧天。若个人如此,倒不重要,可广而告之,则欠厚道了。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6-12-24 14:29重新编辑 ]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4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奇奇usa

发帖
11722
金钱
386809
经验值
66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