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1阅读
  • 3回复

砚边絮语——由裁纸刀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7-10
无论在宿舍习字还是外出挥毫,都会碰到裁纸问题,故在古代文房用品中,裁纸刀也是其中一种。过去的裁纸刀所用材料甚广,金属、竹木、玉石、牙角皆有,其中一些非常雅致。前段时间我买了把嫁接刀准备充当裁纸刀用,因没留意尺寸,收货后觉得太大了,不方便携带,至于竹木所制,易于折断,故又订了一把接近迷你型的小折刀,今天刚收到来货,展开长度约11厘米,收起来长不到8公分,小巧玲珑,比一次性打火机还要精致。
今天对随身刀具进行管制,规定不能带着刀刃超过10公分长、刀尖少于60度的锁定刀具上街,当然,柴刀、菜刀这些刀刃远超10公分,其中的鱼刀及一些西餐刀的刀尖远低于60度,故此规定有一定的矛盾,更多的是起阻吓作用。
过去也曾上去一些制刀论坛浏览过,里面很是热闹,自从管制刀具条文发布后,里面就变得冷冷清清,多天不见有人发信息,恐怕其中一些刀匠要失业了。
据论坛上的人称,国内手工制刀最好的是竹本,竹本是台湾省人,因爱好制刀剑,便四处走访求学,后来在阳江开了个工作室,专门打造高端冷兵器。网上亦有他及其作品的介绍。约5、6年前,我还听说过有一在台山工作的外省人,也擅此道,其制刀剑的材料多是来自过去新宁铁路的钢轨。
我的父亲及一位同学的父亲也曾当过铁匠,当时他们所打造的多是较为粗糙的柴刀及菜刀,偶尔也做做小刀。当时所做的小刀的刀柄是坚韧的黄杨木,小时候我还见到一大堆。到了八十年代,随着阳江小刀的出现,大多刀匠也随之转行了。而随着一纸禁令,本已低迷的精致手工冷兵器,变得像广绣一样,成了要靠“物质文化遗产”来支撑了。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7-07-10 01:57重新编辑 ]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7-10
謝謝經驗分享!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7-10
而随着一纸禁令,本已低迷的精致手工冷兵器,变得像广绣一样,成了要靠“物质文化遗产”来支撑了。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离线开心吧

发帖
15378
金钱
82721
经验值
227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7-1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