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讲粗口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但从心理上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宣泄情绪的作用,故它在一些严肃场合中较少出现,但在一些私人交往中,则经常见到它的身影。
粗口的起源离不开人的情绪,估计在远古时期,人在发怒或抱怨又无发泄对象时所产生的怪叫就是粗口的始祖,故有人类以来,粗口就存在着。
粗口的内容离不开地方禁忌、个人尊严等,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粗口,据说对着法国人说“我跟你妈xx”,法国人对此毫不在意,这就是文化观念之别。
国人对外来者多持有抵制歧视心态,所以,很多时候会见到本地人以平静的口吻讲些粗言烂语来开外地人的玩笑,亦因如此,地方粗口给人印象深刻,不少中国人移民到外国时,最初熟悉的外语就是日常问候语和粗口。这大概是以己度人,担心外国人在口舌上占自己便宜。
粗口反映在文字上就变成敏感话题,故没有人对地方粗口深入搜集,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各地人口交集愈来愈多,粗口的内容也愈加丰富了。如台山在八、九十年代受港产片的粤语对话的影响,粗口极大地丰富起来,今天要搜集本地的原生粗口,恐怕已是不可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