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清楚中国山水画源于何时,在记忆中,现存的最早山水画是隋代的,至于唐代的,印象中很少;而声誉最隆的则为宋元山水,这亦是中国山水画的颠峰时期。不过,尽管今天一些宋元山水作品拍出所谓亿元天价,但比起房地产来说,仍属小巫见大巫,民国时一幅精品宋元山水,在北京可换几个四合院,今天则反过来。前面所述,离我太远,通过网络,接触到其中的高清图片,亦是人生之幸。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眼前的景致,不如用手机拍下来那么抢眼。这是必然的,因为你在拍摄时已对眼前的景致进行截图处理,摒弃了自己心目中认为破坏美感的图案,再加上图片比现实中的景致显得精细,令人产生将眼前风景握在手中之感,这是否跟人的占有欲有关呢?
古人的精品山水,是古代人文的显化,除了画家的独特视角外,还包含着画家对眼前山水的抽象理解,通过笔触,该留则留、该丢则丢、该变则变,这一来,画面变成为眼前之实与心中之实结合,处于似实非实之间。
孔孟的观点之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是因为他们以实际行动和言论道出了人格最美的一面,故即使受到排挤,最后都取得胜利;而古人的精品山水,亦是说出山川最美的一面。故我在读山水画的时候,脑袋不断去分析曾经在生活中出现过的画面,寻找与眼前山水画契合的场景,这是否属神游一种呢?
山水画题材不限于名山大川,可以是一片灌木林、一个小草丛、几块常见的石头,它们既是山川的一角,也包含着整个宇宙的信息,问题在于作者怎样去表达它们和自己怎样去理解它们。
台山地形复杂,山川河流大海古今村落皆有,几乎包含了一个人所能说出的地貌,我相信,只要个人主动去寻找,除了雪景外,都能找出与所有山水画契合的场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