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接触“精日”这个词,通过网络,才知道是“精神日本人”的简写,只是这个短句令我迷惘,再进一步,原来是指“极端崇拜日本军国主义仇恨本民族,在精神上将自己视同军国主义日本人的非日籍人群。其表现为迷恋二战日军制服、在日军侵略遗址拍照留念、诋毁抗日英雄等”。
我估计,其中网络中不少“精日”事件多为当事人贪玩所致,后被网友主观吹嘘成“精日”事件。个人以为,在当今中国社会里,有多少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精日”活动呢?
记得去年“萨德”事件中,一韩国企业被民众情绪影响而撤出中国,可最终亦无法阻止“萨德”的建立。
似乎中国民众越来越好管闲事了,可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陌生人进行违法活动时,真正站出来管“闲事”的,我只从新闻上看到。
我常听人说到美国的“法治”,其根基在于美国民众的集体主义精神,表现为日常生活喜欢用“报警”来管闲事。虽然中国人也会报警,但实际怎样呢?从过去的城管与流动小贩的斗智斗勇中不难体会到什么了,还有噪音、污染等等。总而言之,民族文化习惯不同,个中是非,难以说得清楚。
过去有“法不责众”之说,如文革时期,不少非执法人员做了不少执法人员的事,最终这些非执法人员大都不了了事。而从另一意义上来看,众代表舆论,舆论大于法律?恐怕个中是非,亦一言难尽。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网络上一些言论,还是微微相信为佳。
2018.4.23